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潛入夢最新章節列表 > 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大家都來吹泡泡(白銀米魅25)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大家都來吹泡泡(白銀米魅25)

網路泡沫這個東西,從1995年就已經開始出現了,當時網景公司成功上市,只用了幾天時間,就把市值弄到了近30億美元,走完了通用電氣公司幾十年剛剛走完的路程。這個巨大的衝擊不僅讓人們目瞪口呆,也讓有些人欣喜若狂,這些人就是華爾街和沙丘大道上的那些銀行家大財閥風投公司和遍佈全球的私人投資者。網景公司的上市成功讓他們看到了一個快捷方便回報周期短回報率高的嶄新投資領域。從來都是跟著利潤走的資本,這次也不例外,在洪濤的帶領下,奮不顧身的跳進了這潭渾水。

以福特公司為例,它在本世紀20年代建立了一座魯日城,把大流水線生產的方式帶到了這個世界上。在魯日城裡,每天有8萬多名工人忙碌在270個足球場大小的廠區裡,從一塊礦石,一粒黃豆開始,看著這些原料經過一臺臺機器一座座熔爐一道道工序,逐漸變成了一輛輛嶄新的汽車,平均時間只需要49秒鐘。當時曾經有報紙稱呼福特為造物主,因為每個到過魯日汽車城的人,都被它那種強大的力量所折服了,不由得你不頂禮膜拜。

為了能達到工業生產的最高效,集中一切就是唯一的秘訣。福特曾經有一個夢想,他想把自己的工廠建立成為一座自給自足的工業帝國,所有的東西都要自己生產,哪怕是生產油漆用的黃豆,也要出自福特旗下的農場。這個夢想並不是福特一個人的。它貫穿了人類的整個工業時代,就像是人生觀一樣。伴隨一生。同時期的洛克菲勒石油集團通用電氣公司杜邦化學克虜伯公司它們也都是這種觀念,都在這樣追求。

一直到網際網路出現之前。地球上所有的大企業也還走在這條路上。但是隨著網際網路的出現,這條路旁邊突然出現了一條看不到盡頭的大道,上面好像更平坦更寬闊。於是原來那種工業觀就逐漸發生了轉變,洪濤曾經和列文聊過波音公司的飛機流水線,不得不令洪濤佩服的是,波音公司之所以能在被美國政府拆分成三四段後,還能重新成長為行業領袖,這個學習和適應能力的確太強大了。

此時的波音公司已經利用網際網路這個工具,基本實現了全球產業鏈的實時監控。不管是坐落在全球任何一個地方的供應商。只要它還在地球上,波音公司的總部就能利用網際網路這個工具,對它的生產進行同步跟蹤。由此,波音公司也就具備了同步調控能力,可以讓這條比福特汽車城還漫長的巨大流水線順滑的運轉起來,這就是後工業時代新生網際網路時代的完美融合。

不光是波音公司看到了網際網路的好處,這個新生的事物就像當年蒸汽機剛發明出來時一樣,張開了血盆大口,撲向了每一個傳統領域。瘋狂的掠奪著它認為該由它接手的地盤,毫不講理。而在它背後撐腰的,就是像洪濤這樣的資本,有了資本的注入。網際網路的成長速度就像是一個氣球,前一秒鐘還只有拳頭大小,你一眨眼。它就變成西瓜大小了。

在這樣高速成長的過程中,絕大多數人來不及看清楚很多細節。更沒功夫去靜下心來仔細分析利弊,所以有的乾脆連看都不看了。只要是網際網路企業,大家就往裡砸錢,好像他們都長了洪濤這麼一個腦袋,每次投資都會發大財一樣。原本以理性和果敢著稱的風險投資家們,也被這股風潮吹暈了腦袋,理性沒了,全剩下果敢,只要你有一個網際網路創意,再拿出一份簡單的計劃書,他們就敢給你投錢。最讓人容易頭腦發熱的,就是這種盲目的投資,在網際網路泡沫初期,居然屢屢成功。

這個時期的矽谷簡直就是創業者的樂園,不用你拿著計劃書去四處求爺爺告奶奶的哀求,資本會主動找上門來催著你接受投資。慢慢的,大家覺得這麼幹還是不太過癮,風投資本和那些創業的年輕人覺得像網景雅虎亞馬遜那樣,一開發技術就開發一年兩年再上市,太慢了,不符合網際網路的性格,於是一種叫做dot 的投資模式就應運而生了。

啥叫dot 模式呢,簡單的講,就是一家純粹的網際網路公司,基本沒有實體業務,只憑一個創意或者一個朗朗上口的名字,就開始融資了。融了資之後幹嘛呢不是開始擴充套件業務,而是開始燒錢,用各種各樣的手段,把這個創意炒熱,把公司的知名度打響,把創意這張大餅弄的盡人皆知。這時候,就該準備ipo啦,一旦ipo成功,瞬間這些創始人們就會成為百萬千萬甚至億萬富翁,而那些風投資本也跟著獲得豐厚的回報。其實用英語的含義說這個事情很麻煩,要是換成中文表達,就五個字兒足矣,一說出來大家都能理解,它就叫做:空手套白狼

其實這個玩意也不是網際網路時代發明的,當年荷蘭人炒鬱金香時就是這一套,就像是擊鼓傳花遊戲,不產生任何實際利益,完全就是資本在轉手,轉一手價格就高一截,一直就這麼轉下去。這時候就是泡沫了,這些價格並不代表公司的真實價值,全是吹出來的。轉來轉去,總有個頭吧,然後就有這麼一天,某些接盤俠們終於明白了過來,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些純粹靠吹出來的創意概念瞬間就會變得一文不值,看上去璀璨美麗的泡沫,啪的一聲吹破了,什麼也不會剩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果換成實體經濟,你買了一個工廠,不管怎麼賠錢,最終它至少還有生產線有產品有銷售渠道有工人,還不至於是一場鏡中花水中月。但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和買了當年的鬱金香根莖一樣,炒起來的時候金貴無比,跌落塵埃之後就狗屁也不值了。

目前來看,這些泡沫已經開始吹大了。按照洪濤那個遍佈全球的大資料庫得出的統計數字,從98年下半年開始,矽谷每週都有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成功上市,每天都會新增39位年輕的百萬富翁。他們有的剛走出大學校門,有的連大學校門還沒走出來呢。另外還有一個數字也非常嚇人,從98年開始,投入到網際網路企業裡的美國風險投資總額比例佔到了美國所有風投資金的60,而在96年,這個數字只有30不到,兩年不到的時間,就上漲了一倍還多。

更可怕的是,不光是風投資本進入了瘋狂狀態,就連比較保守的傳統銀行投資公司私募資金也開始涉足網際網路企業了,也就是說現在的美國經濟開始向網際網路傾斜。在這種狀態中,不是沒有批評的聲音,但是每一次有人站出來試圖提醒大家別太衝動要理智要謹慎,最終的結果卻是被一家又一家成功上市的互聯公司啪啪的抽大嘴巴,以至於越來越少有人願意站出來捱揍了。

風投資本來了傳統資本也來了,都來吃網際網路這塊大蛋糕了,那傳統行業就失去了新鮮血液的補充,長次下去,就會失血而死。不管是什麼事情,一旦只剩下一種聲音,那你就該警惕了,或者說你就該反其道而行之了。這就是即將瘋狂的前兆,古希臘的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早就告誡過我們,上帝要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洪濤和他的水晶蘭資本此時就站在潮頭上,或者說成了一杆旗幟。有多少美國青年是在按照洪濤成功的腳印亦步亦趨有多少風投資本還在試圖複製洪濤當年對網景雅虎亞馬遜之類公司的投資奇蹟答案是數不勝數。洪濤不能說影響了美國一代人吧,也算是影響了矽谷的一大堆人,這一大堆人還都是美國的精英或者未來。

有時候洪濤睡不著覺,自己想起這些事情來都有點後怕。要是哪天網路泡沫突然破裂了,這些血本無歸的精英們會如何看待自己如果自己也是賠得稀里嘩啦的還倒好說,但最有可能的是自己不光沒賠錢,還高賣低買,利用泡沫破裂又抄了一把底兒,把原本屬於他們的東西全都變成自己的了,付出的成本卻只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到那時候他們會不會上街遊行,去要求美國政府把自己吊死呢

不管是褒獎還是損貶,反正他都是跑不掉了。如果他現在突然把自己所持有的網際網路產業股票拋售,那才真會引起大麻煩呢,光是美國證監會和金管局就會以內部交易嫌疑調查自己一個底兒掉,沒個幾年時間絕對不會讓自己離開美國。既然跑不掉,那洪濤就不打算跑了,這個泡沫隨著水晶蘭資本的崛起而引發,現在呢,就讓水晶蘭資本再陪著它一起湮滅吧。做事情要有始有終,從哪裡開始就從哪裡結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