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武安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二章 戰前開個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二章 戰前開個會

ps::為了可以進一步完善簽約後的本書,小仙特地在書評區建了一個改進樓,希望各位書友如果有任何感想和建議,一定要告訴小仙哦。小仙不怕各位意見多,最怕大家沒意見,嘻嘻。另外,這周成績稍有好轉了,但還是請大家出力砸票呀。

漢196年五月,在連續痛失兩個兒子後,袁紹終究還是無法忍住心中的怒火,決意出盡全力,揮兵攻打幽州。這一次出征,袁紹親率二十五萬大軍,以田豐,逢紀為軍師,號稱四十萬大軍。隨後,袁紹又命顏良文丑為先鋒大將,率八萬精兵向著范陽直撲而來。

而為了這一次大戰可以後顧無憂,袁紹更是派出使者,以數千戰馬,換的究州曹操不插手此戰之諾。至於袁術方面,此時他更是為了南方的地盤,而與孫堅打得不可開交。因此雖然袁紹沒派出使者,但袁術也確是無暇顧及北方的戰事了。

幽州範陽城

“如今袁紹攜四十萬之眾而來,據探子回報,光是先鋒一路,便有**萬之數。不知諸位,對此有何看法?”自得知袁紹出兵後,公孫瓚便立馬將麾下的大將盡數招到了范陽,一同商議對敵之法。

“主公,願親率兵馬,前去擊敗袁紹先鋒之軍!”公孫瓚話音剛落,便有一將立馬起身請戰,正是公孫瓚手下大將單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傢伙不應該叫單經,應該叫神經的。”見單經居然說去擊敗袁紹的八萬先鋒軍,武安國乾脆就不吭聲,等著公孫瓚問,反正武安國心裡明白,這一次大戰,自己一定會是主力人選。

“單將軍果然不愧是我軍大將,那各位將軍又如何看待呢?”公孫瓚自然不會蠢得因為單經這幾句話便讓他去,在誇獎了單經幾句後,公孫瓚又向其他將領問道。

“我等願隨主公一同抗敵!”見公孫瓚這樣問道,公孫瓚之子公孫續,堂弟公孫範,大將王門,田豫,鄒丹也是紛紛起身請戰表示決心,而武安國見此,自然也是站起身來,和諸將一起請戰。

“士起,你覺得此戰我軍當如何應對?”看見諸將如此主動,公孫瓚也是感到很滿意,揮了揮手讓眾人坐下後,公孫瓚又向站在自己身邊的心腹幕僚關靖問道。

“如今袁紹率軍直撲而來,范陽更是當其衝,靖以為,以我軍軍力,應加固城防,以守代工,以待戰機。”關靖的這個想法也是出於公孫瓚實力不濟的情況下提出的,如今公孫瓚麾下步軍共計有七萬人,騎軍有三萬之眾,再加上武安國的四萬七色軍團,倒也有十四五萬之數,不過這個數字比起袁紹的‘四十萬大軍’來,仍是差的遠了。

“哼,要袁紹真有四十萬大軍,老子就乾脆投降得了。”前世經常看三國的武安國的知道,這些‘古人’,打仗動不動就虛報數字,最離譜的就是那個曹操,赤壁之戰明明才幾十萬,就敢號稱百萬大軍了。有時武安國真懷疑,後世那些愛做假賬的貪官汙吏,是不是因為繼承了前人的‘優良傳統’。

“不知道武安將軍對此戰,有有何看法呢?”待關靖表完他的‘防守大論’後,公孫瓚這才向武安國問道。

“末將斗膽,想問主公一個問題。”見終於輪到自己出場,武安國也就毫不客氣了,畢竟說起對袁紹的仇恨,這裡可沒有一人比得上他。

“說吧。”見武安國要問,公孫瓚倒也什麼異議。

“末將想問主公,此戰是欲敗袁紹,還是只想保範陽城而已?”見公孫瓚點頭,武安國也就直言了。

“此二者有何不同?”在公孫瓚看來,武安國這問題確實有點莫名其妙,只要守住範陽城,不就等於打敗袁紹了?

“當然有。”武安國朗聲說道:“如果要保範陽城,主公只需如士起所說,加固城防,死守不出即可,但要若破敵,依末將之見,便要先棄此城。”

“要贏袁紹還得先棄此城?這是什麼狗屁道理?”武安國一說完,單經便第一個表示了不滿。

“單將軍所言甚是,武安將軍,你該不會,是袁紹派來的奸細吧?”單經才剛表示出了不滿,公孫瓚之子公孫續便又再次出言損道。話說回來,雖然武安國有‘神將’之名,但自從北海兵敗後,武安國的名聲便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而且由於見公孫瓚對武安國禮待有加,這些武將大多對武安國都心生不滿,特別是公孫續,由於年紀不大,因此並未曾聽說過武安國太多的事情,對武安國勝利的事蹟,更是不肯相信,以為武安國就是來自己父親這尋求庇護的,因此在說話之間,對武安國也是極不客氣。

“放肆!”公孫續的話音剛落,武安國忽然一下站起身來,對著單經和公孫續怒喝了一聲。

“單經你要是不願聽我直言,大可自行領兵前去擊敗袁紹,只要你能打敗袁紹,國便將這神將之名,拱手相讓,此次便以師之禮待你。若是不行,便閉嘴吧!”武安國說對單經說了一頓後,又對著公孫續說道:

“至於公子,念你尚在年幼,怕是不通軍事,這樣吧,只要你能在某手下走過一招,某便拜你為師,如何!!!!”之前公孫瓚麾下的武將對其態度不好,武安國也就忍了,但如今被公孫續和單經如此侮辱,武安國實在是忍無可忍了。

“你…你…竟敢對我無禮?來人,把他拉下去!”見武安國對著自己怒,公孫續也是暗自懼怕,其實剛剛話一出口,公孫續就知道自己說錯話了,只是沒想到武安國竟敢在眾目睽睽之下對著自己怒,當下又是害怕,又是感到臉上無光,只好招呼士兵進來把武安國拉下去以作懲罰。

“放肆!”又是一聲大喝響起,但這一次出聲的人,卻不是武安國,而是公孫瓚!

“父親…”見自家老爸怒,公孫續自是大喜過望,以為自己的老爸也不忍自己受委屈,要為自己‘主持公道’。但誰知道,公孫瓚說完此句後,居然不是向武安國怒,而是向著自己怒道:

“你看你,成什麼樣子?已經是十九歲的男兒了,連沙場都沒有上過,還敢出言侮辱將軍?還不快向將軍道歉。”眼見自家兒子如此失態,公孫瓚當真是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今日議事,表面上看起來是大家各抒己見,但其實公孫瓚和關靖都明白,想要破敵,關鍵還是得看武安國的策略。

如今倒好,武安國策略都還沒說,自家兒子倒是把人給得罪了,要是真讓武安國就此含怒而去,公孫瓚可就真是欲哭無淚了。因此,為了給武安國一點面子,同時也為了懲戒一下自己這個不成器的兒子,公孫瓚也不得不話了。

“武安將軍,方才多有得罪,還請不要見怪。”見自家老爸也對自己怒,公孫續在無奈之下,只好向武安國賠禮道歉,但在公孫續低下頭之時,眼睛裡,卻全是怨恨。

“哼。”見公孫續畢竟是公孫瓚的兒子,又肯開口道歉,武安國也不欲過分糾纏,只是冷冷地應了一聲,算是了結了此事。

“今日商議便先到此吧,諸位各自回去休息,待明日一早,再行來此商議對敵之事吧。”似乎是感覺到氣氛已經本破壞了不少,公孫瓚乾脆大手一揮,讓諸將都回去休息了。

只是,當武安國回到營中一會後,卻又見到公孫瓚派來士兵請自己過去議事。武安國雖然不明白公孫瓚搞什麼東東,但既然公孫瓚派人來請,自己也只好去了。只是來到公孫瓚府上後,武安國卻現,在場的只有公孫瓚,關靖還有田豫三人。

“看來是準備開秘密會議了。”自從投到公孫瓚麾下後,對公孫瓚所重之人,武安國也是差不多全都瞭解了。如果說,關靖是公孫瓚最信任的文官,那麼田豫,就是公孫瓚最信任的武將了。

不過對於公孫瓚的眼光,武安國還是蠻認同的,畢竟在‘原來’的歷史上,田豫也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武將,雖然後來投奔了魏國,但其才能還是不錯的,特別是在對付外族的方面,田豫更加可以算是專家級的人物了。

“天下,來,和我說說你的計策吧。”見武安國來了,公孫瓚連忙熱情地招呼其坐下,然後便開口問道。

“是,主公。”武安國本來就不想讓太多人知道自己的計劃,公孫瓚此舉,倒是稱了他的心意。當下武安國便不再遲疑,將自己的計劃盡數說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