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武安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二章 為小諸葛亮‘算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二章 為小諸葛亮‘算命’

終於回到家中,馬上為大家奉上週六的二更,呵呵,週末一般都是兩更,因為怕今天趕不回來,所以今天的一更昨天已經了,祝大家有個愉快的週末!

要說三國裡面陳樂最敬佩的人,諸葛亮絕對是其中一個。雖然在關於他是否真的是三國‘軍神’,後世有許多的爭議,但無論如何,諸葛亮絕對是三國時期的一大傳奇人物。雖然今天,武安國見到的只是十歲左右的諸葛亮,但心情卻同樣激動。

“小亮呀,你可願意拜我為師?”一時激動之下,武安國居然連當諸葛亮‘師父’的狂言,都說出來了。

“你有什麼本事呀,亮兒是不會讓無能的人當我的老師的。”諸葛亮雖然是小孩,可是可一點都不笨,年紀小小已經懂得‘擇優錄取’了。

“這,本將可以一人力敵三萬人馬,這本事如何?”為了諸葛亮,武安國可是連牛皮也吹上了。

“那….如果是三十萬人,或者更多,大叔你還能以一己之力抵擋嗎?”諸葛亮雖然沒有去質疑武安國的‘輝煌’戰績,不過卻提出了一個更加厲害的疑問。

“這……自然是不行….”這邊武安國冷汗都下來了,心想如果我一人能打三十萬人我就不是人,是神仙了。

“那就對了,亮兒要學的,是更大的本事!!”諸葛亮很是自豪地挺起小胸膛說道。

“對呀。”被諸葛亮這麼一說,武安國這才醒悟過來:自己如果真要收下諸葛亮,恐怕不僅得不到什麼幫助,以自己那半吊子的學識,搞不好還會把諸葛亮給毀了。

只是,雖然今天是不需要把諸葛亮留下,但武安國還是想想出一個辦法,先和諸葛亮建立好關係,要不以後不小心成為了敵人,那麻煩就比較大了。

“對了。”想著想著,武安國忽然眼睛一亮,連忙伸手招呼了一個士兵過來,對著那士兵耳邊說了幾句,那士兵連忙急急地向城門那邊跑了過去。

“小亮呀,你可是想那治國之術,王佐之道,行軍之策?”趁著那士兵還沒回來的空隙,武安國又開始跟小諸葛亮聊了起來。

“對,難道大叔你也會?”一聽武安國說出了自己心中所想,小諸葛亮的眼睛也亮了起來,忙盯著武安國看。

“這我當然不會,但是,我卻會那天算之術!”武安國已經想好了,既然終究還是得讓諸葛亮去荊州求學,那自己就得為未來埋好伏筆,這樣才不會讓諸葛亮成為自己敵人。

“天算之術?那是什麼?”小諸葛亮似乎沒怎麼聽說過這種學術,不由好奇地問道。

“就是我可以測算出一個人的命運,道行高深者,甚至可以測算出天命!”武安國當然不會真懂什麼算命的術法,但他卻是從後世穿越而來的人,自然可以說自己是‘熟知天命’了。

“世上竟有如此神術?”對小孩子來說,最吸引人的往往不是那些真實的事物,而是像鬼神之說這種虛無縹緲,卻又引人入勝的東西。

“當然有。“就在武安國說話的時候,那士兵也已經跑了回來,同時,他的手裡還拿著筆墨紙硯,和一個小小的錦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今天我們能相遇,也算有緣,本將就破例一次,為小亮你算上一次吧!”武安國是打定主意要給小諸葛亮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當下連忙走到一旁,從士兵手中接過筆,裝作苦思,過了一會,才在紙上寫了四個字,然後武安國把待墨跡幹了後,把紙小心翼翼地折了起來,最後放進了錦囊裡。

“這是本將使用天算之術,幫你測出的天命。當你22歲生辰的時候,可以開啟這個錦囊。如果覺得上面說的對,可以來青州找我,做我的學生。如果說的不對,就當我信口雌黃吧。”事到如今,武安國只好利用自己後世的記憶來做一次賭博了。

“好的,大叔,亮兒會好好儲存的。”接過武安國遞來的錦囊,小豬哥亮開心地答應道。小諸葛亮是不大相信武安國能算出自己的‘天命’,只是覺得十分有趣而已。

“好,時候也不早了,我們回去你叔父那吧。”武安國當下一把把小豬哥亮抱了起來,在小豬哥亮的歡呼聲中,向在城門走去。能做的都做了,成不成功,就只有天知道了。

回到城門後,那中年男子諸葛玄見自己侄兒毫無傷,心裡也是暗暗高興。而武安國則拒絕了琅琊太守的宴會邀請,再次和諸葛玄兩叔侄告了聲別,然後直接帶著投降的賊兵和軍馬回北海了。

當天夜裡——城守府內

平常的這個時間,議事廳內早已經是燈火漆黑,不見人影。可是今晚,卻意外地還有兩人留在這裡。

“叔治呀,你看此番討伐董卓之事,我該如何?”雖然已經夜深了,但是孔融卻依舊沒有離開議事廳,因此至今他心裡還是猶豫不決,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修以為,公臺先生和武安將軍說的有理,無論如何,不可棄北海於不顧呀,大人。”王修是孔融的主簿,孔融既然沒走,他自然也不會提前離開的。

“居然連叔治你也是這麼認為,難道我大漢真已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其實孔融心裡也明白如今的世道,但是內心的忠君思想卻自己還是有點無法接受現實的殘酷。

“大人,無論如何,只有保住基業,才可報效朝廷。”王修也不是不明白孔融的想法,但北海已是孔融最後的地盤,如果真的全軍出擊,如果北海有失,孔融就再無生路了,這也是不王修不願意看到的。

“好了,叔治,我已明白了。天色不早,你也早點回去休息吧。”孔融似乎也顯得疲倦了,慢慢地起身離開了議事廳…

第二天,進過一夜的沉思,孔融終於還是答應了陳宮和武安國的建議,只派一萬五千人馬,由自己親自帶隊,再加上陳宮,武安國,,管亥,太史慈一同前往。而宗寶則和王修率領其餘的將近三萬人馬,留守北海。本來武安國還想讓孔融不用親自前往,以免遭受危險,但孔融堅決不允,一定要親自去,武安國也只好作罷,只是心裡想到時要調派了更多的人馬來保護自己這位老大的安全。

而為了此次出征,孔融特封了武安國為上將軍,陳宮為軍事,管亥和太史慈也各封了一個較小的將軍。孔融給武安國三天時間整備軍馬,三天之後,正式向洛陽開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