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武安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四章 幷州無間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四章 幷州無間道

ps:第一更,順便大聲吆喝一句:求票啦!!!!

幷州境內——上黨郡

由於武安國的‘不負責任’,致使這幷州戰後的各項事宜,都一股腦地落在徐庶的身上。這一下,可就真的把我們可憐的徐庶同學給累得夠嗆了,一邊要安排大將帶領兵馬去河東一帶駐紮,以免董卓來訪。一邊又要和南華老仙一齊,處理幷州黃巾的歸降之事。這一下,徐庶真可稱得上是‘日理萬機’了。

幸得武安國臨走之時,還是命人從冀州調來一些文官,以便輔助徐庶的工作,這樣一來,不總算沒把徐庶給活活累死。如今的武安軍,地盤是越來越大了。可是人才方面,特別是文官,卻依然是十分緊缺。只可惜,到了這個年頭,那些武安國能認得的‘名人’,大多都已經‘名花有主’了,剩下的,要不就還沒有出生,要不,就連武安國,也不知道他們在哪。

不過最讓徐庶和武安國感到遺憾的,還是龐統的悄然離開。對於龐統,無論是武安國和徐庶,心裡都是十分敬重的。雖說幷州一戰,最終還是武安國一方取得勝利。但龐統的表現,卻依然是讓人無可挑剔。要不是黃巾賊的戰力十分有限,而且南華老仙又失去了訓練傳說中的‘黃巾力士’的地卷天書,再加上劉三刀這個‘變數’。如此多的意外加在一齊,即使是龐統這樣的奇才,也只好黯然離去了。

至於投降的十萬黃巾賊兵這一方面,徐庶也是按照之前武安國和南華老仙的協議,將其中不願參軍的,一律給以盤纏,讓他們另謀生路。不過這黃巾賊,本來就是由農民群眾組成的,因此在層層的‘過濾’之後,這能留下來又能上得戰場的,便只有兩萬左右的士卒了。不過哪怕是這樣,也總比沒有好了。畢竟如今的武安國,已經擁有三州之地,可是兵馬總數,也還沒過二十萬呢。

至於在此次戰役中,算得上是得了‘功’的劉三刀大爺,則和徐庶碰面以後,得知武安國已經返回上谷,當下居然也如武安國一般,將所有事情再一次地扔在了徐庶身上,隨即也‘飄然而去’,到上谷去找武安國去了。

對於劉三刀的這種做法,徐庶除了感到哭笑不得以外,也就別無他法了。在剛開始和劉三刀接觸的時候,徐庶甚至有懷疑過,這麼一個‘狂妄自大’的傢伙,會是那個能兵不血刃就取下幷州各郡的‘高人’嗎。而隨著對各郡的逐一收回,還有各地歸降黃巾的說明,徐庶才不得不承認,這劉三刀,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傢伙。

說起來,劉三刀這傢伙也有夠‘猥瑣’的:就在大約六七年前,劉三刀帶著數百山賊,來到太原郡城外,自稱是青州黃巾之,如今聽聞黃巾部眾在此聚集,特意前來會師。而當時的太原郡守將,正是後來帶著五萬兵馬偷渡太行山,隨後襲擊上谷,最終卻被武安國一網打盡的張燕。

對於劉三刀的前來,張燕在一開始的時候,還是表示懷疑的。不過劉三刀早年就已經和武安國在一齊,因此也知道,武安國的身邊,原來是有一名黃巾將領,是叫管亥的。因此,劉三刀便說自己乃管亥部下,自管亥身隕後,便由他來統領青州黃巾。

聽得管亥之名,張燕的疑慮,頓時便消去不少,畢竟這管亥,可是當年黃巾軍中的頭號大將,在只要是黃巾軍中的人,就不可鞥沒有聽說過他的名字。再加上劉三刀本來就是做‘這一行’的,這舉手投足間,自然就帶著一種‘天生’的匪氣、如此一來,張燕最終,還是接受了劉三刀的‘會師’,還因為‘管亥的關係’,讓劉三刀做了自己的副手。

就是這樣,劉三刀這個‘無間道’,足足在張燕身邊‘臥底‘了六七年之久,再加上他為人雖然狂傲,對待弟兄們,卻是十分不錯。如此一來,這資歷再加上人脈,劉三刀自然是獲得了黃巾軍中上上下下的信任和好感。

本來如果光是這樣,劉三刀還是不足以,可以‘謀朝篡位’的。只可惜‘古人’有一句話說得好,叫‘聰明反被聰明誤’。這張燕也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對勁,竟然想出了以太行山為‘跳板’,直接率軍去襲擊上谷的想法,而偏偏遠在上黨的南華老仙,還一口答應了下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就在張燕有這個想法之時,劉三刀卻已經開始‘病了’,直到張燕出兵之時,劉三刀才‘剛剛’痊癒。見此,張燕也不想劉三刀‘過於勞累’,於是便再一次做出了一個十分‘英明’的決定:就是把這太原城附近的一帶的郡縣,連同太原郡在內,都一併交給劉三刀‘打理’!

對於張燕的這個安排,劉三刀先是‘堅決不肯’,最後在張燕的‘多番勸說’下,這才‘勉強’接下這一個重任。為了鼓舞士氣,劉三刀還親自‘抱病’來到城前,親自把張燕一行大軍,給‘送’了出去。而在張燕離開的十餘天後,劉三刀也終於,開始了他在幷州的進一步‘行動’。

當然,劉三刀也不是傻子,在‘某人’的提醒下,他也意識到,這還不是真正‘策反’的最好時機。因此,趁著南華老仙在壺關,張燕在遠在幽州之際,劉三刀便逐步地開始收買人心,同時把一些比較重要的職位,都悄悄地換上了自己的心腹。而當張燕大軍全軍覆沒的訊息傳來後,劉三刀這才開始有所動作。而當南華老仙覺得不對的時候,大勢已去矣。

而在大致瞭解完整個事件的始末後,徐庶更是斷定,這劉三刀背後,定然是有‘高人’相助,否則的話,單憑那大大咧咧,又一身匪氣的傢伙,怎麼可能把事情做得如此‘順暢’?不過如今劉三刀已經拍拍屁股走人了,這徐庶心中的疑問,自然也是無人解答了。

至於還在上黨城內的左慈,南華老仙,以及劉協三人,在把所有事情都交代完之後,也隨即離開了上黨,開始了他們的雲遊四方之旅。不過在臨行之前,劉協還是讓身邊唯一的禁軍統領徐晃流了下來,以為武安國將來的大大業,再添一臂助。

“公子,一路走好。”上黨城外,徐庶正獨自一人,在送著左慈,南華老仙,還有劉協三人,在漫步出城。由於劉協已決定放下自己大漢天子的身份,跟著南華老仙去雲遊四方,因此,徐庶對劉協的稱呼,自然也是有些改變了。

“元直啊,這接下來之事,就依仗爾等了。”如今的劉協,雖然身份已經不復從前的輝煌,但看得出,在他的心裡,卻是少了幾分沉重,多了幾分快樂。

“公子放心,在下定當全力輔助將軍,以成大業。”哪怕劉協已經放下身份,但在徐庶心中,他卻永遠都是,那曾經的‘大漢天子’!

“徐小友,你可轉告你家將軍一聲,兩本手抄本,便當是老夫,送與他的些許薄禮吧。”在臨上馬車之前,南華老仙忽然想起此事,隨即便對徐庶笑道。

“還有一事。”聽南華老仙這麼一開頭,劉協也是想起一事,隨即便對徐庶說道:“你可替我轉告將軍,當初我那樣做,非是害他,乃是為了助他也,個中細節,他日後,定會自行明了的。”

“兩位所言之事,在下都已牢記,他日得見將軍,在下自當轉告。”雖然不是很明白南華老仙和劉協在說些什麼,但既然二人都是一臉的莊重,想來此事,也是非同小可。因此徐庶,自是牢記心中了。

“好落,要走了,徐小友不必再送,就此拜別吧。”待南華老仙和劉協都上了馬車,這臨時的‘車伕’左慈,便對著徐庶笑道。

“一路走好。”見三人都已準備出,徐庶也就不再遠送,就此對著馬車拜別道。

“駕!”隨著左慈的一聲吆喝,這載著太平道教始祖,以及大漢天子的馬車,便漸漸朝著遠方,同時也是歷史的舞臺,逐步地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