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武安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五章 平原議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五章 平原議計

ps:今日三更

平原縣——曹軍大營

雖然就在不久前,曹操才在此處中了一次‘火燒平原’之計,不過為了能夠在冀州有一個落腳的地方,因此曹操這次來,依然是選擇以平原縣作為駐地。當然,再已經吃過虧的情況下,曹操這一次在進城之前,自然是已經派人把平原縣都翻了個遍,已確保不會再被‘燒’上那麼一次。

不過繼上次夜襲失敗後,這次又遭到火燒縣城,而且每一次武安軍所採用的戰術,都讓曹操有一種防不勝防的感覺。如此一來,哪怕沒有旁人的提醒,曹操自己也可以肯定,這平原一帶的守軍之中,必有高人相助!

只是,這位高人,到底會是誰呢?在曹操已知的情報裡,武安國麾下能稱得上謀士的,便只有三人,其中一人便是如今風頭正勁的荊州學院門生徐庶,還有兩位便是從袁紹軍中歸降的田豐,沮授。不過田豐,沮授拒絕為武安國出謀一事,曹操也是略有所聞,因為這樣一想,倒是有些毫無頭緒的感覺。

“難不成那田豐,沮授二人,已然回心轉意,願意為武安國出謀劃策不成?”既然想不出,曹操也就只好自己做一下假設了。

“依在下之見,斷不可能是田豐,沮授二人。”就在曹操話音剛落,郭嘉已經十分肯定地說道。

“哦?奉孝何出此言?”見郭嘉這麼肯定,曹操倒是有些好奇。

“依此二人之行事作風,若要出謀,必定是以正道御兵。”郭嘉早年也是見過田豐,沮授二人,因此對這二人也算稍有瞭解:“況且這火燒平原一計,倒是有些酷似武安將軍的作風。”

“莫非是那武安國,已然身在此地?”武安國昔年火燒范陽之事,曹操也是有聽說過,眼見郭嘉如此說來,曹操倒是不由得一驚。

“非也,依武安將軍之謀,縱使可以火燒平原,又豈能看透我等夜襲之計。”郭嘉搖了搖頭說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奉孝的是,莫非是那徐元直,已然來到此地?”如果把前邊的猜測都去掉的話,那麼曹操可以得出的結論,就只有這一個了。

“恐怕便是如此了。”郭嘉點了點頭,這也是他的想法和猜測。

“這武安國麾下,能人異士何其之多。”這曹操的‘老毛病’就是這樣,一旦現敵軍中有什麼人才,就立刻感嘆道:“若我有此人相助,何愁大業不成?”就像歷史中的長坂坡一樣,明明可以射殺趙雲,卻偏偏一陣感慨,下令要活捉,結果就是被趙雲跑了,以後還得輸在他的陣下,這算不算是‘愛才心’氾濫了。

“主公此言差矣。”就在此時,一臉嚴肅的荀彧,慢慢走進營中說道:“主公若是愛惜那徐元直,豈非就當我等潁川學院之人,有如無物?”

“哦,是文若來了。”曹操猛地一拍自己的腦門:“適才是曹某說錯話了,還請奉孝和文若勿怪。”這時曹操才想起來,這郭嘉和荀彧,可都是潁川書院的人,而潁川書院和荊州書院,本來就是死對頭,而自己居然在此時誇獎荊州書院的徐庶,難怪荀彧會不高興了。

“其實主公不必擔憂。”荀彧上前一步拱手道:“如今我等雖然出師不利,但武安國何嘗不是兩難之際?據探馬回報,武安國雖然已經返回冀州,但董卓已派出其子呂布率兵前來,此時呂布已然在滎陽準備糧草輜重,只要待其北上,我等再同時出擊,則武安國再是強大,也必敗無疑。”荀彧這話分析得的確有道理,以武安國如今的兵力,想要同時兩邊作戰,的確有些困難。

“那依奉孝和文若之見,眼下我等已然身在平原,在呂布未至之前,該如何行事呢?”既然已經先行一步,曹操自然是不想坐等呂布前來了。

“主公可以虎豹騎奔襲平原附近之地。”荀彧繼續說道:“但切不可深入腹地,否則一旦激起武安國之怒,他必率軍與我等死拼,屆時呂布便可坐收漁人之利了。”

“罷了,就依文若之計吧。那武安國也確是有不愧‘神將’之名,短短兩月,已然大敗涼軍,若非是呂布前來,此次我等,怕也是要無功而返了。”按照當初曹操的計劃,應該是武安國被陷入與涼軍的苦戰之中,那麼到時自己趁機襲擊冀州,便可收漁人之利。沒想到武安國居然可以這麼快把涼軍擊潰,就連平原這邊,也一早‘派來’‘徐庶’坐鎮,如此一來,倒是把曹操的這支大軍,弄得不前不後的。

“奉孝,文若,此次北上,已是生死之戰,若是不勝,我等從此便多難爾,因此,還需得兩位,多多費心了。”曹操的所有謀士中,戲志才已經身隕,荀攸留守兗州大本營,程昱負責兗州和平原大軍之間的糧草兵馬調派,如此一來,剩下能為曹操出謀的,就只有郭嘉和荀彧二人了。

“主公放心,我等誓死為主公效力!”見曹操給予自己如此之高的厚望,郭嘉和荀彧自然是齊齊拱手應道。

“文若,你先下去吧,我有事要與奉孝聊聊。”待諸事商議過後,曹操揮手讓荀彧退下,把郭嘉留下來說話。

“不知主公,有何事要與嘉商議?”待荀彧退下後,郭嘉也就開口向曹操問道。

“奉孝啊,若是你心有不忍,我可讓你回去,讓公達前來,你意如何?”曹操看著郭嘉慢慢說道。

“主公…”見曹操一眼就看破自己心中的猶豫和掙扎,郭嘉的嘴巴張了張,卻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奉孝,以你之智,縱使我軍中計,又豈會絲毫不察?”畢竟和郭嘉共事了這麼多年,曹操對自己手下的這個第一智囊,還是有很深入的瞭解的。

“嘉萬死,請主公治罪。”誠如曹操所言,武安軍的火燒平原之計固然奇妙,但若是郭嘉細心留神,未嘗就不能現破綻。只是自北上以來,郭嘉的心中,就從未停止過掙扎和猶豫,致使曹軍接連二敗後,郭嘉依然未能解開心結,為曹操出謀。

“奉孝,我知你與武安將軍素有交情。當初曹某以你為使,與武安將軍結盟,也是希望藉助爾等交情,好讓結盟成功。”此時的曹操,倒是前所未有地坦白了:“只是萬萬沒有想到想到,那江東軍居然敗的如此之快,若是我等…….”

“主公不必再說,嘉已知主公心意。”曹操還未說完,卻已經看到郭嘉那一雙堅定的眼睛:“從嘉投到主公帳下那一天起,嘉便料想有次一日。既是如此,便讓嘉全力以赴,助主公成就大業吧!”

就在郭嘉向曹操表明心跡之時,在離平原縣不遠的安平國城守府之中,有一名白衣青年,正看著天空一顆搖搖欲墜的星星,仰面長嘆:

“世間英才,從此又將少一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