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武安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二章 三刀傳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二章 三刀傳奇

ps:今天下班回家一看,居然登上了新人榜前十了,小仙真的開心得不知道說什麼好了。感謝大家的大力支持,希望往後也能繼續支援小仙哦,送上今天更新,祝大家端午節愉快哦

“若世間無武安國,吾必為天下第一人爾!”

——【漢末野史·劉三刀傳】

說起來,劉三刀也算是一個命途坎坷的人。小的時候,家裡人為了能讓劉三刀以後能成為一個有大成就的人,不惜花錢請了附近一個比較有名的老秀才來為劉三刀取名字。而那老秀才在仔細斟酌後,終於確定為剛出生的劉三刀取名為劉刕,字三刀。

只可惜劉三刀的父母似乎忘記了一件事,那就是即使名字再好,也要人會念才行。那老秀才由於受了劉三刀父母的錢財,因此倒恨不得把自己的平生所學都託付在這個名字上,結果還真給他想了一個普通人都不會懂的刕字。結果直到老秀才飄然離去之時,劉三刀的父母才悲哀地覺,自己根本就不會念自己兒子的名字。

無奈之下,劉三刀的父母只好直呼劉三刀的表字,雖然稱呼一事並不算太大的事情,但這件事卻始終成為了兩夫妻的一塊心病。直到劉三刀五歲那年,他的父母終究還是因為這件取名的事而得了心病,最終抑鬱而亡。這件事在當地還曾引起過不小的轟動,被附近鄉鄰稱之為‘取名門事件’。

而由於劉三刀父母的去世,年幼的劉三刀更不會去執著自己的名字到底該念啥。於是從那一刻開始,劉三刀的三刀就即是名也是表字了。不過由於父母的過早去世,導致了年幼的劉三刀不得不去附近的一些賣藝班子幹一些雜活,也維持自己的生計。

而在賣藝班子幹活的過程中,由於劉三刀年紀較小,因此班子裡的大夥都很照顧他,不僅不讓他幹一些重活,還經常說一些江湖上的俠義之事給三刀聽。由於聽了許多關於江湖上的事蹟,因此也導致了劉三刀年紀小小,已經產生了對江湖之中的嚮往,而且還在自己的內心裡立下一個宏遠:就是長大後成為一個武功蓋世的級大俠。

只是,想要當大俠,先就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必須有一身好武藝。只是,在那些雜技班子裡的人的描敘中,大俠大多都是在年幼是忽然遇上一些武林神話之類的高手,然後這些神話就會幫這些大俠傳輸功力,又或者將自己畢生本事直傳授,最後,一個大俠就會順利‘誕生’了。

對於劉三刀而言,這樣的‘奇遇’無疑於是最具吸引力了,而根據班子裡的人講,這些武林神話一般都不會隨意出現,而是會喬裝成一些別的角色:比如說乞丐呀,老人呀,甚至店小二也有可能,目的就是可以暗中觀察有潛質的人,以便傳授自己的衣缽。

因此,在立志要當一名大俠之後,每當遇到老人,乞丐,又或者是店鋪小二之類的人物,劉三刀總是會顯得特別謙虛有禮,因為在他眼裡,這些人每一個都可能是那些傳說中的人物。不過,武林神話又怎麼這麼隨便就遇得上?直到劉三刀十五歲那一年,他卻依然沒有遇到理想之中的武林神話。不過倒是因為他一直以來的謙虛有禮,為他博得了不少仁義之名。

雖然沒有遇到武林神話,不過這麼多年來,劉三刀跟隨者雜家班子走南闖北,倒也增長了不少見識。而隨著年紀的增長和閱歷的豐富,劉三刀也漸漸明白起來,,那些所謂的大俠事蹟不過就是以訛傳訛,根本就不足為信。而得此‘真相’之後,心灰意冷的劉三刀也就漸漸失去了學武之心,開始甘於平凡起來了。

不過,也許皇天不負有心有些道理的。就在劉三刀心灰意冷之際,終於還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讓他遇見了當時武林上十分有名的一位用刀的大俠。而劉三刀難得得此機遇,又會肯輕易放過?當下便苦苦哀求那位大俠收他為徒。

說起來,那位大俠見劉三刀十分誠懇,為人又頗有仁義之名,倒也有心想收他為徒。奈何劉三刀此時已經十六有餘,換句話來說,就是早已過了學武的最佳年齡。也就是說,即使劉三刀此時再怎麼努力,日後也不可能會有較大的武藝成就。

不過最終,那位大俠還是禁不住劉三刀的苦苦哀求,終究還是傳授了不少用刀之法給劉三刀。而劉三刀得到大俠肯,自然也是倍感高興,感覺自己當大俠的理想,又再次燃起了希望之火。自此之後,劉三刀幾乎是不分晝夜低苦練武藝,以求有照一日,可以成為江湖上人人敬仰的一代大俠。

四年過後,自覺學武有成的劉三刀終於下定決心要在江湖闖蕩,而由於當時江湖上適逢大變,許多武林高手不是已經身隕,就是退隱山林。因此,以劉三刀的半吊子刀法,倒也在江湖上‘難遇敵手’。而劉三刀更是因為連連的勝利而覺得自己已經天下無敵,漸漸變得目中無人了起來。

俗話說得好:上得山多終遇虎。在劉三刀遊歷江湖之際,終於還是遇到了一名與自己‘旗鼓相當’的‘高手’。那就是後來人稱冀州上將的潘鳳。要說武藝,其實潘鳳也不怎麼樣,但遇上劉三刀這樣的半吊子,卻偏偏可以打得難分難解。在數次比試未分勝負的情況下,兩人也就成了知交好友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過,雖然劉三刀武藝不高,不過腦子倒很不笨,學會用別的方法來增加自己的勝利的籌碼。比如說武安國所見的那柄會自動‘飛‘出的刀,就是劉三刀無意之中的‘傑作’。雖然並不會真正的暗器手法,不過憑藉其出其不意的特性,劉三刀倒也依靠此招‘陰倒’了不少人。

而隨後,覺得自己已經‘難遇敵手’的劉三刀,終於覺得這江湖實在太過無趣,於是在好友潘鳳的大力推動下,劉三刀也終於成為了冀州太守韓馥麾下的一員將領。而就在劉三刀就如不久後,韓馥也收到了曹操派人來的討賊信件,當即韓馥便決定親率兵馬,前往參加諸侯會盟。

對剛加入韓馥軍的劉三刀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建功立業的好機會。特別是聽到西涼軍中有號稱‘不敗戰神’的呂布後,劉三刀更是自付憑自己的本事,那呂布自然也就‘不在話下’了,而此戰過後,自己將會成為名動天下的人物,成為真正的絕世英雄。

只是,理想往往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當親眼目睹華雄把自己的好友潘鳳斬於馬下的時候,劉三刀才忽然驚覺,原來自己的本事根本就沒有自己想象般的‘天下無敵’。驚慌失措之下,劉三刀更是做出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就是連夜逃離韓馥軍,往別處去了。

原本在見識過華雄的本事後,劉三刀已經有點懷疑自己的武藝,但不想逃離到青州一代後,靠著自己的‘一身本事’,劉三刀居然收服不少青州有名的賊寇。如此之下,劉三刀又再次洋洋得意起來,覺得自己依舊是天下無敵的人物。只是不久後,中原各地就已經在不斷傳頌武安‘神將’先殺華雄,再敗呂布的‘無敵事蹟’了。

聽了這些事蹟,此刻已經頭腦昏,分不清什麼是事實的劉三刀自然不會認為大方真的有這麼厲害。相反的,劉三刀卻很是憎恨武安國這個‘徒有虛名’的傢伙,認為如果自己當時沒走,那麼最後能名動天下的,一定會是自己,而不是武安國。

因此,對今天‘意外’地遇見武安國,劉三刀自然是興奮異常,因為他自己覺得,只要過了今天,待自己擊敗武安國後,那天下無敵的名頭,自然就會落到自己的頭上了。

也因為這樣,此時此地,‘如此良機’,絕不能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