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從零開始的星球開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六章 啟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六十六章 啟示

“達到2000公里/秒,達到3000公里/秒…”

在1公里/秒的加速下,幾乎是眨眼間,飛船達到5000公里/秒。這個速度,差不多是宇宙當中正常情況下見到物質的最快速度,再往上就是種種能量,能量特有的性質是一塊空間的能量允許無限的疊加,因此通常不會有碰撞的說法,少掉了許多的麻煩,速度容易達到更高。

“這樣子下去,我們只用兩週時間可以跑到冥王星了啊!”一名研究員目光呆滯的說道。

“太讓人振奮了,我們真的沒有在做夢嗎?”另一名研究員揉著自己的眼睛,難以置信眼前的景象。

雖然他們看到的僅僅是一個速度的數字,根本感知不到飛船在宇宙中飛行是多麼的快,科學家們的求索真理的職業病還是讓他們禁不住全都跟打了雞血一樣蹦蹦跳跳。

“5000公里/秒了嗎,看起來飛船還撐得住,如果把材料強度再提升點,甚至還可以…”曹川還沒說完,想了想,反正是模型,犧牲掉也沒什麼,“…繼續加速,再把速度提升1萬公裡/秒,看看會怎麼樣!”

“是!”下面傳來異口同聲的回應,對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在場的研究員都有興趣瞭解,他們毫不猶豫的執行。

飛船距離他們暫時是半小時的延遲,經過第二次授權後,飛船重新加速。可以看到,新的聚變能反應堆,推動著這麼一個重量超過1萬噸的大金屬外殼與內構在5000公里/秒的速度下航行仍然輕鬆,沒有任何吃力的跡象,保持著穩定的航行狀態。

“6000公里/秒,7000公里/秒,8000公里/秒…”數字還在狂飆,沒有人在裡面,讓飛船得以自由加速,讓他們見識到宇宙世界的最終極奧秘。

“快到9000公里了!”這個時候,後方傳過來的資料延遲更加嚴重,他們沒有辦法實時掌握最新情況,現在看到的一切,其實是半小時前的景象。

突然,一個1萬的數字蹦出,飛船模型的速度突破到新高度,已經進入到1/30光速階段。

“差不多了吧!”曹川淡定的說道,猛然間,就在1萬的數字跳出後不到幾秒,飛船的速度波動起來,傳回來的訊號更是時有時無。

“難道碰到太陽風了嗎?”

“不,是飛船解體了!”一名研究員看到了最後畫面,看到了飛船不小心碰到一顆直徑0.5米的岩石被貫穿的景象。

“運氣真差,不然說不定還可以往上攀升!”

“可是安全性怎麼保證呢?連沒有人的時候飛船都解體了!有人的時候這麼快沒有任何意義!”

模型解體導致實驗不得不中斷,甚至未來幾個月他們不會有類似的機會實驗,因為這麼一次實驗的成本不下於100萬功績,研究員們習慣性的抓住有限的機會分析最後遺留下來的資料,熱烈的討論起來。

曹川看著這一幕:“距離第二世代飛船越來越近了,估計再過一年,東銀河公司便會掌握第二世代飛船的種種核心技術,光從性能參數看,第二世代飛船想要完成恆星間航行是困難的,可是如果換種思路…”

“建造無人飛船,或者把人冰凍起來,說不定會讓飛船的加速度和速度極限進一步增加,這樣子,前往其他恆星系的話,可能會被壓縮在50年內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曹川腦海中已然被無數的方案所充斥,甚至迫不及待的想要再嘗試一下,可是也知道這麼玩一次的成本比較高,沒有必要的話,自己還是別這麼燒錢。他擺擺手,安慰著所有人,不管什麼科學技術,都不是一次性成功的,他們如此輕鬆的取得這樣的成就,足以自傲,不必有任何的心理負擔,他們的目標是持續的完善,直到把一系列的相關技術全部琢磨透,時機便會成熟。

“再是聚變造物技術…”下面一項技術在曹川看來是一項比較有趣的技術,或者說會是一項價值幾十億的燒錢科學實驗,他知道不少科學家甚至做夢都想著做這麼場實驗,實驗本身最多可以帶來一些論證結果,給予一些啟示,但是他知道,這項技術等到成熟起來,或許是無數超時代技術的前置條件。

比如說恆星再造技術,這樣技術的價值絕對不是什麼提供能量,畢竟恆星燃燒釋放出的能量雖然驚人,沒有辦法將之充分蒐集到,意義並不大,關鍵在對生態環境改造上,想想看,如果把木星點燃,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好幾顆星球可能都將變為宜居星球,這是多麼大的價值?

比如說高效能的物質能量轉換技術,這樣子,人類想要什麼元素自己造就可以了,對於他們而言,行星上的資源已經基本沒有價值,他們想辦法把一顆顆恆星的能源汲取過來,直接轉換出自己想要的物質,便可以解決他們一切需求。

想辦法努力鼓撓著,再是叫上孫瑞祥,對於顧問先生送了科學神教這麼個大禮,他受寵若驚,不知道要怎麼擺放才好。

“要是有辦法製造出一個可供觀賞的人造太陽就好了…”孫道長建議道,“這樣子展示效果比較棒,同時,信徒們將親眼目睹聚變過程中,原子層面產生出多種多樣的基本元素的細節。”

作為一名神棍,孫瑞祥的主意切合信徒們的內心,說的非常有道理,曹川瞬間透過了他的建議。

規則模擬同樣在好久之前解決,欠缺的是一張圖紙,花費不到1天設計,花了3個月實施。

地下海洋,科學神教的聖地,木星教區的中樞神殿群,一座面積蔚為壯觀的“人造太陽”矗立,實際上是個聚變能反應堆,甚至可以被稱之為熱核爆炸裝置,因為聚變造物過程遠比可控聚變暴烈而短暫,才可以產生出供多種聚變條件苛刻的元素聚變的臨界點,從而生產出種種的物質。

這座“人造太陽”具備著良好的觀賞性,每隔幾個月會發生一次造物(種蘑菇)的神蹟,引來無數信徒乃至科學家們的膜拜,促使科學神教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