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從零開始的星球開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二世代飛船成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二世代飛船成型

引擎是飛船的動力之源,數月前在木星的大氣層實驗室舉行的快式聚變結束後,第二世代飛船便從概念階段進入到預研階段。

預研階段要做的是找出除引擎外的問題解決方案,從最基本的結構設計,材料,船體拼接,控制系統,維生系統,武器裝備,通訊系統,涉及到方方面面。

可以說,沒有足夠技術積累的話,根本別想完成,不過因為最關鍵的引擎問題已經解決,剩餘的相對而言的便不再那麼困難。

曹川來到面積擴大到5平方公里的實驗室,一艘名為太陽級的原型船已經安穩的停泊在船塢內,裡面到處是忙碌的科學家,技術工人,機器人。

快式聚變對空間的要求極高,太陽級原型船的長度最低被限制在200米以上,他面前的原型船更是長達260米,寬度45米,高度70米,空重3.5萬噸,載重6萬噸,已經可以跟二戰時期旭日國的大和級戰列艦,自由燈塔國的衣阿華級戰列艦長度相提並論。

當自己站在巨大的飛船腳底下時,會感受到自身的渺小,甚至旁邊的恆月級飛船改都是宛如稚童被覆蓋在船體龐大陰影中。

曹川聽到過飛船組的私底下討論,他所見到的還不是第二世代飛船的極限,考慮到太空運輸的強烈需求,再加上複合材料和人造材料的進一步泛用,研究部門認為在這個世代,如果把飛船的速度控制在1萬公裡/秒以下的話,足以建造出500米長度的巨型宇宙飛船。

500米長度是什麼概念呢?就在15年前,世界上最長的海船,由萁聖國製造帝國大廈號剛剛下水,長度為480米,重量60萬噸,是專門用來開採天然氣的。

因此,當他算了算資料後,發現真的有實現的可能,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感慨,這回飛船組的員工們還真是玩大了啊。

“報告顧問先生,到目前為止,原型船已經裝載了最先進的快式反應堆,中微子通訊設備,引力模擬裝置,碳晶計算機等等最新型的技術產品,完成度大概為50%,已經可以維持在3000公里/秒的速度上平穩執行。”

聽到飛船組島津組長的報告,他們的進度相當喜人,實際上,這些完成的專案大部分是東銀河積澱多年的技術,才能如此輕鬆的被移植到第二世代的飛船。

再下面,比如對抗50米以上星體衝擊的防護措施,應對高速航行下接擊時間不超過10秒的新型武器裝備,遠離恆星系以後的空間定位技術,這些難啃的硬骨頭才是最讓研究員們焦灼的,包括整體的飛船設計,如何進一步的統合最佳化精簡,更是個關鍵問題。

對於地球上的普通人,想要在短暫的幾年內比較好的解決難於登天,但是飛船組的員工們大部分接受過智慧激發,實際上負責攻關問題的是一群“超人”科學家,他們解決問題的效率是常人的數倍。

“你們估計還得花費多少時間完成全部的預研工作?”曹川審視著長長一串的技術清單。

“還得花費半年左右時間,顧問先生,經過我們討論,這還只是保證第二世代飛船有辦法投入實際應用,而要等到完全成熟,整合更多技術,起碼要50年。”

“差不多。”曹川覺得相當滿意,這是大部分研究人員的特點,腳踏實地,不怎麼喜歡誇張,最多是敢想。

“不知道顧問先生還有什麼能夠指點的?”

曹川思索著,他比較在意的是飛船設計,一方面這樣複雜的設計已經跟單獨的技術脫離關係,講究的是整合;另一方面,飛船設計不光代表的是科學技術結晶,還代表著一個勢力的臉面和實力。

“我該親自提供前兩艘飛船的設計圖紙,否則,我非常擔心研究部門的審美癖好,把飛船弄得醜陋無比…”曹川想,又是想到飛船組內怎麼沒有精通工業設計的專家,無怪乎他得親自出馬。

他把自己的想法說出口,“我會提供太陽級原型船一,太陽級原型船二的圖紙來保證你們的研究效率。”

其中原型船一對應著展現在自己面前的200米長度的太陽級飛船,原型船二的對應著研究部門還在意淫中的500米長度的太陽級飛船。

“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島津組長有些吃驚,“還請顧問先生儘快把技術資料發給我們,這樣子,我們保證在1年內解決問題。”

“沒問題!”曹川答應下來,回去規則模擬,打算弄出兩艘太陽級飛船設計圖紙,好方便快點從預研階段轉入研發階段,再從研發階段轉入生產階段。

“第一艘飛船是250米長度的…叫做長陽級吧。”

“性能參數是長度280米,寬度45米,高度70米,空重3.5萬噸,載重6.5萬噸,船員2000名,乘員3萬名,極限速度1.2萬公裡/秒…”

大體上跟現有原型船相近,區別在更加巧妙的內部結構,刪減了冗餘的結構,增加對空間的利用,能源的利用,對功能區域做更加妥當的排布,從而防止弱點部位的產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到了最關鍵的時候,造型了!”

曹川對飛船的造型是有自己愛好的,像是飛碟外型,海船外型,尖梭外型,甚至是不少現代戰艦採用的科幻感十足的多稜面外型他都不喜歡。

他比較傾向於有著古典風格,一個個大大的長方形狀的磅礴船體,配合一定數量的艦橋,塔形連接體,遮蔽在頭頂時,才會引發震撼,哪怕是會犧牲不少效能。

否則,想象下,一艘長著跟海船一樣的飛船出現在頭頂時,真的不是來搞笑的嗎?

花了1天時間,長陽級的設計圖紙規則模擬完畢,如果看到圖紙,會發現果然是曹川嗜好的長方形結構,跟逐月級,恆月級一脈相承,區別是長陽級的身材更加高聳。

另外,這回他專門設計呈現東銀河公司標記的區域,在飛船的外殼面上,面積是400平方米,透過特殊顯色材料,甚至是光感材料製作出的,上面寫著“東銀河公司”5個字,沒有LOGO,主要暫時沒有合適人選來設計,再說如此直白,其實效果並不差。

曹川不禁想到自己在動畫中看到的一些角色,他們的額頭,衣服胸口,衣服背部標記著大大的“龜”“神”字,不是很常見嗎,為什麼非得要有LOGO?

第二艘遠陽級對應的是研究人員意淫中的500米長度飛船。

“性能參數是長度520米,寬度120米,高度140米,空重15萬噸,載重55萬噸,船員5000名,乘員15萬名,極限速度6000公里/秒…”

光從設計目的,遠陽級的目的是為了服務行星間貿易的,不追求極限的速度,如此大的載重量,是恆月級的100倍,代表著不少無利可圖的資源,產品都有了貿易的價值。

花費1天時間規則模擬完以後,曹川揉揉眼睛看著資料,“第二世代飛船的造價和費時在同步增加啊。”

“長陽級的成本是3000萬功績,製造時間是半年,遠陽級是2億功績,製造時間是2年…”他無法想像,想要徹底普及第二世代飛船,他們得投入多少的資金,哪怕是再多上100萬人口都做不到。

“看起來,東銀河直屬城市和開拓地的發展也要跟上,否則,如果每隔幾年才有1艘第二世代飛船竣工,由此帶來的好處會大大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