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從零開始的星球開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九章 決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七十九章 決定

: 再過幾章又要展開新的一卷,在此先求下票子支援

將軍

喬運河早有準備的話語讓人啞口無言,無法反駁,員工瞧見得意的他,臉上閃過一絲愁雲,看起來是沒有機會從半人馬阿爾法處分走什麼好處了。

柿子要挑軟的捏,既然沒有辦法從喬副部長處得到好處,唯有轉移目標,為了實現他們自己的計劃,下面不得不正式開始爭吵,或者說辯論。

爭吵是激烈的,同樣是精彩的,長達6個小時的會議過後,結果還是eg000001與波江座e兩個有辦法提供工業原料的恆星系強勢勝出。

eg000001,會有索菲婭組建5000人規模的先遣隊負責,後續3年內將會有5萬規模的移民前往匯合,加速eg00001的建設進度。

至於細節方面,先期探索花費5000億,空港城市的建設花費2萬億,超重環境適應的基因調整專案優惠扶持花費5000億,eg000001至太陽系航線打通,還有貿易扶持花費1.5萬億

為了開拓eg000001,東銀河要在未來半個世紀投入大約6.5萬億,這還是移民人數比較少的情況下,要是跟半人馬阿爾法一樣,來個100萬移民,那麼成本會暴漲到讓人瞠目結舌的地步。

隨後是波江座e,它距離更遠,將由開拓部門的黃有信組建5000人規模的先遣隊負責,一樣會有兩批5萬規模與8萬規模的移民抵達匯合,加速波江座e的建設進度。

至於細節方面,先期探索花費7000億,空港城市的建設花費2.5萬億。波江座e至太陽系航線打通,還有貿易扶持花費1.5萬億,波江座e專用補給物資扶持策略花費1萬億

波江座e每人的開拓成本比eg000001低主要是省去昂貴的專項基因調整,保持足夠的補貼就可以了,因而它距離太陽系更遙遠,結果派出的移民數量更多。

再算上喬運河為半人馬阿爾法討要到的5萬億追加開拓費用。太陽系正常的開拓費用15萬億,主要是用在兩大城市,三大開拓地,甚至是泰坦星,扶持地球方面的錢款。

就是說截止2150年前,東銀河公司差不多要燒掉40萬億的鉅額資金在恆星開拓,平均下來每年約為1萬億,還不到gdp的2,其實是個非常小的數字。

更多的錢花在哪裡去了呢希爾薇。或者那些東銀河公司自己培養出的經濟學家會清楚。

首先gdp不等於每年預算,每年的預算才是東銀河公司主動花出去的錢,這個值肯定要遠小於東銀河公司目前200萬億的gdp總量。

其次預算部分,科研投入,常規飛船維護,公共事業,作戰部門的軍費這些差不多可以佔走40,這些部分也是東銀河公司優越其他勢力的地方。再剩餘的才是跟正常國家的預算比例相近。

換而言之,別看在這幾件事情上面投入不多。如果沒有科學投入,常規飛船維護,公共事業等等費用鋪墊,又怎麼能讓這些計劃的輕鬆順暢的實現下來,又怎麼會只佔到gdp這麼點百分比。

如今是和平年代,因此這樣的預算劃分是比較合理的。也只有戰爭年代,尤其是全面戰爭時,戰爭方面的開銷會達到一個爆炸的數字,佔到gdp兩位數。

那麼這就是2150年前我會見到的一切嗎曹川看到最後的結論,太陽系外面的開拓中恆星數量增長到3顆。城市數量增長到3座,移民數量會增長到150萬,將開闢至少4條恆星間航線,動用至少10艘恆月級,長陽級飛船常年在這些地方往返,保證彼此間的溝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恆星系的開拓速度還可以,就是人少了點,誰叫這些地方環境太惡劣呢要是發現一顆生命之星,或許就可以一下子帶上幾億的人口到其他恆星系去了吧,這樣子,當人類不再以地球為中心朝四面八方擴張時,多點開花,效率肯定會有機會翻上一番的。

籌備,飛船航行與開拓是花費時間的,哪怕有了佈滿暗能量潮汐的新航線,有了躍遷飛船,最短要在20年後才可能看到結果,曹川轉而思索起他的深空之路來。

他把喬搬山叫來,這些年,喬搬山基本上鮮有出現,可實際上,主要是因為他涉及到的發現是世界級的,所以更多時候是同大本營打交道。

曹叔,我把深空之路的全部資料都整理好了。喬搬山用恭敬的態度向曹川傳送了一批資料。

在他眼中,曹川無疑才是真正的成功人士,踐行征服星辰大海夢想的偉人,而自己的父親口頭上在不斷為征服星辰大海努力,說到底還是太過扭捏,不夠果決,居然還在有功夫和自己的母親戀愛結婚,甚至是在希望星上磨磨唧唧幹市長這種無聊的行當。

曹川掃了遍資料,他很快把裡面的內容看完,深空之路觀測到的長度已經有50光年了

喬搬山認真的回答:是這樣的,按照我的估算,深空之路的長度至少在100光年以上,才會讓我難以透過白蓮公主2號的裝置觀測到終點。

另外我估算,深空之路終點可能是一個中型黑洞,提供無窮無盡的能量,進而產生暗能量潮汐。

這是個頗為可信的猜想,可如果是黑洞的話,它的質量肯定非常驚人,為什麼我們從未觀測到它過呢

或許黑洞的規模不夠大,或許黑洞天生吸收光線的特質,阻礙了我們輕鬆發現它,要知道根據奧本海默極限,最小的黑洞可以僅為3倍太陽質量,假設是這樣的黑洞,又是躲在無數恆星的背後,找不到任何線索再正常不過。

奧本海默極限,是第一顆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科學家奧本海默提出的理論,他證明存在一個臨界質量,一顆熱核能源耗盡的星體﹐如果質量大於這個臨界質量﹐就不可能成為穩定的中子星,它要麼經過無限坍縮形成黑洞﹐要麼形成介於中子星與黑洞之間的其他型別的緻密星。

因此宇宙當中,黑洞可以是非常小的,並不是什麼黑洞都是人們想象中的譬如銀河系中央的錢德拉一樣,具備著恐怖的400萬倍太陽質量。

喬搬山試圖表現自己,接著說:我認為必須得再靠近深空之路的終點一點,靠更加先進高階的裝置才可以試圖證明這點。而如果有辦法證明的話,無疑將讓我們掌握更多關於宇宙的真理。

說的不錯,所以我才打算親自探索下深空之路。曹川回答,他的腦海中再度回想剩餘什麼遺漏,既然從喬搬山處得到了最新最全的資料和建議,那麼,他馬上能出發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