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從零開始的星球開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二章 氫氦聚變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三十二章 氫氦聚變能

不管怎麼樣,氫氦聚變能反應堆被啟動了,過來的研究員們目睹著反應堆中心部分的原點中心燃起一團炙熱的稠密的光球,逐步的充盈整個反應堆內部,被三層結構牢牢的約束住。

1億攝氏度,2億攝氏度,3億攝氏度透過特殊的光譜表現,他們判斷出反應對內部的溫度,同時,因為原子級材料強度極高,曹川同樣在約束空間保證一個非常高的壓力,從而降低了聚變能的條件,來容易激發出穩定的可控聚變能。

竟然執行起來了研究員們感嘆道,經歷如此漫長的時間,人類終於走到這樣一步,簡直有種讓人感慨嗟吁100遍的衝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曹川還是盯著氫氦聚變能反應堆,這麼個大家夥穩定性還不夠,身為實現它的人,當然知道它有多麼的不安全。

果然聚變能反應堆執行的第三天,一聲震天動地的聲音,3號行星郊外,氫氦聚變能反應堆爆炸了。

聚變能反應堆,裡面存放的起碼是核彈頭的1萬倍,百萬倍的原料,因此一旦失控,哪怕接觸到外界會因為溫度壓強不夠驟然停止,因為之前積累的能量過於龐大的緣故,爆炸還是造成了非常恐怖的傷害。

半徑30公里的大地被掀開,造價不菲高達5000億的反應堆原型化為廢墟,唯有少部分的原子級材料和暗物質材料可供回收,除此以外再沒有剩下的。

至於距離爆炸中心點20公里的地方,是曹川當時所站的地方,距離如此之遠,自己還是瞬間被掩埋在數公裡深的泥土中,經受了單位面積上百噸力量的反覆碾壓。於是,他差點就死了。

是的,他的骨頭差不多全碎光了,這是他第一次遭受如此迅猛的攻擊,總算讓他體驗到一次死亡臨近的感覺,可同時。他活了下來,只不過得休息一段時間罷了。

至於其餘的研究人員,當時在更遠點的地方,相比較自己更為安全,只有幾十人骨折,腦震盪,臟器破例,沒有像自己這麼嚴重的。

否則要是基礎科學組的研究員們全軍覆沒,對於東銀河公司可謂是滅頂之災。自由燈塔國,夜兔國就有不少例子在前,他不想重蹈覆轍。

原型試驗失敗了,曹川沒有顯得特別沮喪,那麼吸取這次教訓,讓我們再造一座新的聚變能反應堆吧。

又是5000億投入,在曹川眼中,貨幣變為單純的數字。除非有人告訴他,這是幾千萬人一年的薪水。他才會有所觸動。

不過,為了研究世界上最頂尖的技術這種付出根本算不了什麼,況且他已經有規則模擬,否則,自己要消耗掉的將是上萬億,以及更多的時間。

吸取教訓。重新開始,建設反應堆的過程是緩慢的,轉眼過去半年,第二座原型建設完成,這回反應堆總算不爆炸了。光從發電量看,總數是5億萬千瓦時,同一個國家的發電量相差無幾,而這臺反應堆還不過是供應群星級飛船用的動力源,就是依舊太大。

事實上,氫氦聚變能反應堆完工後,肯定不光為了飛船,同樣會應用在傳統能源領域,只不過從中第三世代飛船收穫的好處最多,才迫不得已在此解決問題。

那麼,剩餘的還是微縮化曹川思索著,哪怕是小一號的晨星級都沒有辦法容納下這個大家夥,難道說以後全部上馬星艦級別的飛船嗎

聽上去不錯,實際上東銀河公司耗不起,一艘星艦起碼要造5年,價格方面更是上萬億,如果拆開為更多數量的飛船,將在5年中提供創造多少經濟價值曹川不是奸商,賬依舊算的清清楚楚。

顧問先生,能否把問題交給我們解決呢下面的研究員們躍躍欲試,他們心想著,氫氦聚變能反應堆早出來了,微縮會化簡單點吧。

抱歉關於微縮化的事情,我考慮過,實際上有了解決方案。曹川說出一個讓人研究員們失望而又高興的回答,他們喘了口氣,那麼方法是

還是半年時間,曹川帶著一批苦力研究員們把微縮到100米尺寸的氫氦聚變能反應堆建造了出來,下面他們測試著反應堆裝載在飛船上面的效果。

能源消耗穩定,原料在持續的補充當中

氫氦聚變能果然胃口好,什麼都吃員工們感嘆著,想想看,他們最初不得不從大量的塵土中榨壓出微乎其微的氦3,慢慢進步到使用從海洋中含量接近千分之一的氘,而現在已經能使用宇宙間最常見的氫氦兩種元素了,就會明白是多麼大的變化。

持續觀察曹川下達命令。

輸出穩定,速度上升到1萬公裡秒,2萬公裡秒

原型飛船裡沒有人,因此可以隨便加速,直接1000g的速度,原子級材料和裝置都扛得住,不到幾個小時,飛船速度達到第三世代飛船速度的極限15萬公裡秒,除非解決原子級材料量產化,否則,速度將無法再提升。

能源消耗呢

沒有啟動希格斯粒子發生器與防護力場,能源消耗不到5。

嗯這麼一來飛上幾年不成問題。曹川說道,既然如此,所有測試通過,讓我們逐步為群星級飛船換裝新的反應堆

下面歡呼起來。

新的反應堆將逐步有選擇性的換裝,這回核心不是價格高昂,而是氫氦聚變能的原料將極度的廉價,是隨處可見的氫氦,會造成市場動盪,急著上馬坑害的將會是自己。

其次唯有10光年以上的長距離航行,氫氦聚變能才會表現出優勢,能夠在豐富的宇宙環境中隨機應變,唯有探索部門,作戰部門,還有貿易部門的部分船隊會跑這麼遠。

不著急的曹川準備花上20年時間讓氫氦聚變能反應堆達到50的普及率,下面既然氫氦聚變能解決,他研究起難度更高的加速度問題。

只要解決它,第三世代飛船便能呱呱落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