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從零開始的星球開拓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章 生產力暴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章 生產力暴增

在曹川前往地球的兩個多月,娜娜遵照他的命令,不斷的積累資源,掏空地下空間,讓他一回來,見到了足足1萬噸的礦石儲備,還有5000平方米的寬敞空間。

“可惜如此多的資源,我卻尚未掌握太多利用它們的辦法,不過現在,問題會得到改善。”

曹川把50噸物資解除安裝下來,運回到月面基地,最先啟動的是無人單位的擴張計劃,將採礦車的數量增加到20輛,小型檢修機器人的數量增加到10臺,額外增加了巡查用的無人飛機10架,反正是自己的老本行,改造起來格外的得心應手。

發射了環月衛星,這樣子通訊質量大為改觀,還可以監視月面的動靜;更重要的是利用帶回來的裝置,將礦石的精煉過程都劃分為多條自動化生產線,透過娜娜控制,或者是機器臂,機器人輔助,大大提升效率。

他回到養殖區,除去原有的菌類食品外,額外補充了土豆,小麥等作物,靠著人工光照保持作物的正常生長,而固定的鬆土,施肥,澆水等工作直接由農用機器人完成。

這樣,大部分的基礎生產活動完成了自動化和無人化,每天都會生產出幾百噸的建築材料,幾百斤的食物,其他無人單位用的外裝甲板,金屬骨骼,甚至是簡單工業產品。

某種程度上講,現在的月面基地掌握的生產力,到了他一個人根本消費不光的地步了。

基地規模再大,沒有人使用有什麼用?無人機器再多,生產出的產品沒有購買有什麼用?這也是工業化必然會遇到的困難,在地球上,如果因此導致供求關系破壞,最嚴重的會導致經濟危機,像是自由燈塔國20世紀初的大蕭條,大批大批的產品尚未被使用就因為時間的流逝生鏽腐壞,甚至是乾脆被送進垃圾場。

而在曹川個人所有的月面基地,哪怕是碰到這類問題則暫時沒有關係,因為基地內部尚未存在經濟的概念,沒有成本,沒有利潤,沒有商人,沒有買家,資源是無限的,浪費掉也不值得痛心。

為了讓月面基地足夠的完整,他不得不在生產力的提升上走出足夠的距離才停下來,否則不足以支援某些領域的發展。

如今目標達成,完成單純的生產力暴增後,下一步他要豐富自己的產品線,力圖再解決一些發展中會必然用到的產品的來源。

坐在計算機前,曹川羅列期望透過月面基地生產的必需品。

“固體化學燃料,高性能複合材料,太陽能板三樣,以上是我帶過來的裝置無法直接生產的,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會對這些需求量急劇上升。所以,如果月面基地直接生產這些產品,會對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幫助。”

“固體化學燃料實際上是數種材料的混合產物,包括氧化劑,燃料,添加劑,但是,地球上火箭使用的固態化學燃料,幾乎全部涉及到有機物,有機物的常規來源通常是石油,天然氣等,在月球上完全沒有,因此,我的目標是找到無機物形式的氧化劑,燃料和添加劑………………規則模擬完成,耗時1655.0秒。”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沒多久,在曹川面前多出幾種新的材料的分子結構,包括在環形山附近有一定分佈的鎂氧化物,充作氧化劑;在地球上極為罕見的,但是在月球上常見的氫化合物,用來做燃料,以及其他的添加劑。

哪怕是找到可用的材料,還得摸索製造方法,如果什麼新材料都可以輕鬆量產化,人類的技術發展就不會碰到這麼多的坑洞了,像是鈦合金,碳納米管等等材料早就普及開來。

“有了材料的分子結構,再是尋找實驗室製備方式,工業量產方式,甚至是大規模低成本,低技術要求的量產方式,這一條路可以走的很長很長,先從實驗室製備方式開始吧………………規則模擬完成,耗時285.2秒”

沒多久,曹川找到實驗室的製備方式,再是幾個小時的規則模擬,讓他找到工業化量產方式,往後幾個小時,尋找大規模低成本量產方式的企圖失敗,看起來,要麼是生產原料受限,要麼是技術條件受限,結論是他的規則模擬已經到了極限。

暫時唯有用普通的工業化量產,但是看固體化學燃料的使用場景,集中在火箭上,完全滿足得了他的需要。

車間中,透過各種途徑弄到裝置的加工件被組裝起來,從而變為能夠生產產品的裝置,這就是通常人們對生產裝置的定義。

掌握了一臺生產裝置等同掌握了發家致富的聚寶盆,先進國家對落後國家的技術壟斷更多的體現在生產裝置的壟斷,為了找尋到符合要求的生產裝置,落後國家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代價去摸索,經歷一次次的失敗。

而透過曹川的規則模擬,直接在腦海中進行上千萬次的失敗,就可以直接找到一條捷徑。不得不說,規則模擬能力是外星人留給他的無價財富。最後固體燃料生產線完工了。

剩餘的高性能複合材料,則朝著高熔點,高硬度,抗腐蝕,抗輻射幾個方向而去,現有的裝置剛好製造出普通的鋁材,鋼材,銅材,可實際上,現代文明的製造品大部分的可不會是這樣簡單的材料。

太陽能板是個相對簡單的問題,它的原材料是單晶矽,在月球上也有分佈,加上跟晶片製造近似,只花了不到十多分鍾,曹川就找到答案,設計出生產裝置,進行製造,從而能夠利用目前產量近乎過剩的矽酸鹽礦石,製造出太陽能板。

時間過去3個月,從表面看月面基地跟往常沒有區別,最多是多出幾棟地面金屬建築,可是如果看到裡面,會發現無論是原來的月面基地,還是新開闢出的地下空間,不復最初時的單調冷清,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如果說,距離曹川下一步的計劃還有什麼沒有完成的,還剩餘最後一樣——製造出真正的飛船。

</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