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劍斷燈滅之時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才窺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才窺天

“天有些冷了。”慕緣皺著眉頭,坐在馬上看看北方的天氣,“這樣下去,等到了東北一帶,恐怕靈宗的人就更加如魚得水了。”

“眼下已經十一月了,漸入晚秋之際,隆冬將至,北方寒冷也是應該的。”望塵在一旁同樣向北看去,表情也甚為嚴肅。

楚尋語表情平靜,慢慢走在前面,這些嚴峻的氣候對於自己來說,其實並不陌生。“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這句話當年在兩朝戰爭年代就已經深有體會了,衍生到修真界,就更加的生動,只不過楚尋語已經經歷的太多,對於這些問題,也只能順應其道。

眼見離泰山的距離越來越近,楚尋語心中有一種感覺愈發的強烈,不經意間,全身的熱血都會沒來由的上湧,耳邊本能的迴盪起戰鼓轟鳴,這是一種既久違又陌生的感覺。

楚尋語心理明白,這種現象只有在大戰將至,廝殺前夜在會出現,眼下戰事已平,天下大定,王命已完,怎麼還會出現這樣的感覺?只能說明這一趟上泰山一定會出現一場生死大戰,必須全力以赴,否則稍有差池,必有性命之危。

這一點心理準備自然是有的,從兩極之地出來的時候,楚尋語就知道這一切都絕非偶然,縱然身死也要弄明白始末,可是沒有弄明白的就是,這泰山之上會有怎樣的對手,讓自己的內心頻頻預警,須知泰山本來就是歷朝歷代的王權禮儀之地,有數不清的佛、道兩宗在上面小築,雖然除了妙真觀以外,並沒有什麼其他有規模的宗門,可是神通廣大、禮義賢淑的高人總是絡繹不絕,上去難道會有什麼危險?

楚尋語假設過很多設想,假想妙真觀的後人真的與黑衣人有聯絡,他們誓死不肯交人,而且翻臉廝殺,這是最為常規的設想了,心理總感覺不對,是哪裡不對,又說不出清楚,為今之計,唯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三人看天色尚早,北方的冬天乾燥,不似江南溼潤,於是三人下馬休息,坐在路邊的石頭上,有一句沒一句的閒聊著,楚尋語說出了心中的擔心,想讓他們兩位心理有個準備。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望塵笑著一搖手,問道:“楚小友心思細膩倒也難得,既如此,我便焚香起卦,問天請答吧。”

“哦?”慕緣一聽來了興趣,“久聞天機閣一脈查天觀地、問卜天機,卻從來沒見過,望塵前輩能否讓我們一見?”

“呵呵,這有何難,待我問上一卦,看看近日內禍福吉凶如何。”望塵笑著點點頭,手指輕輕一彈,一道白玉似的竹簡憑空躍出,落在了地上,封口處有兩個篆體字,上書“天機”二字。

望塵十指連動,“天機”二字隨即消散不見,竹簡迎風招展,平鋪在地上,楚尋語和慕緣連忙乘著這個機會伸頭看去,只看見上面書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篆字,看似雜亂無章,其實暗藏天機命盤之理論。

這竹簡名叫“萬言卷”,說起來,還是個有來歷的東西,相傳這萬言卷的創始人,乃是三國時期的“人傑鬼才”郭嘉。郭嘉,子奉孝,何許人也?乃是東漢末年之時,天下一等一的奇人,謀略無雙,智冠群英。

有道是“諸葛碰司馬——才動九天”,世人皆知諸葛亮和司馬懿是三國時代驚天動地的智者,殊不知早年的郭嘉,才是率先崛起的奇人。郭嘉一生才華卓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談笑風生之間,可以讓百萬雄兵灰飛煙滅,一生跟隨曹操南征北戰,曹操仰仗郭嘉的謀略,一時間,所向睥睨,鼎定北方。

然而就是這麼一位被後世稱為人傑鬼才的奇人,卻英年早逝,僅僅三十八歲就患病而亡,為何?這就是因為郭嘉窺視天命太多,終於引起天妒,常言道:天若寵之,亦必罰之。天命之下,已經降生下了諸葛亮和司馬懿兩大智星,主導歷史,不想郭嘉卻鬼才動天,很有可能逆天改命,篡改天道發展,所以降下疾病,奪去了郭嘉年輕的生命。曹操在赤壁大敗之後,痛哭流涕,嘆道:“若是郭嘉郭奉孝在,何至於有此大敗?”由此可見,郭嘉一人之力,竟能匹敵孔明、周瑜,這是怎樣的智慧。

郭嘉生前,據說已經可以看穿他人的生死命盤,江東孫策就是最好的例子,郭嘉遙隔千里,就將孫策的死狀說穿。這樣的人,上天豈能容他?於是在北伐途中,就用疾病將這顆遺失的明珠召回九天之上,否則必出大亂。郭嘉一生雖然短暫,卻將生平所學,窺視的天理命盤,全部寫於竹簡之上,別看只有短短數千字,卻蘊含了大智慧,大才情,郭嘉在北伐途中病故,這卷竹簡就失蹤了,下落不明,有人說,是曹操拿走,也有人說,是郭嘉的好友荀彧拿走,總之,眾說紛紜,誰也沒有得到這位人傑鬼才的遺書。

而後的數年中,天機閣一位年輕弟子在人間歷練,輔助王權,進軍途中,經過一座山村,無意中看見路邊草叢裡有一個嬰孩,在襁褓中大聲嚎哭,該弟子心生不忍,便下馬抱起,誰知這個孩子小手死死的抓住一把野草,似乎不願離開,於是心知必然有異,就令左右他人留下,獨自一人抱著嬰孩進了野山,在一個山洞的石臺上,找到了這卷“萬言卷”。

該弟子拿起一看,得知此乃郭嘉郭奉孝所留,頓時大喜,可是書卷下的石臺,刻有一行小字,上面寫道:“無緣莫強,望塵惹埃”。頓時又讓這名年輕的弟子大驚,此言一語雙關,一是告訴後來人無緣不要強求,否則平白惹來塵埃,而另一層意思則非常微妙,原來這名年輕的弟子名號就叫“聽無緣”,這明擺著是先人在告訴他,不要亂拿東西,這東西與你不過是擦肩而過,有緣無分,莫要強奪,否則拿之必有後患。

聽無緣思前想後,於是將這個萬言卷和嬰孩一同抱回了山門,撫養長大,並且給這個孩子取名就叫“望塵”,將萬言卷傳給了他,不想這位名叫望塵的年輕人在後來的日子裡,天資橫溢,頗有當年郭嘉鬼才之謀,居然看穿了王朝更迭之象,推動了天命演化,下山輔助朱元璋平定亂世,真可謂是大道無言,有緣乃證。

而聽無緣自己,也正因為順應了天命,沒有強拿萬言卷,所以一生修行順風順水,後來位居天機閣四大長老之一,另外三人分別是:尋無境、問無命、道無情。再後來這四人同時渡劫成功,白日飛昇九天之上,成為了修真界一大奇聞,後人並稱這四位是“尋緣問情”,天機閣四大才子。

現在迴歸正題,望塵將萬言卷開啟,雙手連掐數十訣,一條淡白色光華從掌心射入竹簡,然後望塵輕吐一句:“天命雖浩,鬼才蹊徑,現!”頓時,竹簡上數千個篆體文字跳動閃現不已,忽明忽暗,古怪的是,一絲一毫的靈氣波動都沒有傳出,看的楚尋語和慕緣讚歎不已,好一個人傑鬼才,窺視天命天理,居然無聲無息,真乃是上天不察,下地無知。

良久,望塵忽然雙目睜開,表情痛苦的一甩手,只看見掌心中儼然有一道漆黑的魔氣翻湧,往西南慢慢飄去,在眾人眼前,化作血色利劍,然後又向北方消散的無影無蹤。

“前輩,不要緊吧,這是何意?”楚尋語和慕緣都看出此魔氣並無大礙,但並不明白是何意,於是疑惑的看向望塵。

望塵甩甩手,表示無甚大礙,眉頭緊鎖道:“奇了,奇了……”

“哦?前輩請明示。”

望塵低頭沉思道:“方才這一卦,我卜的是離我們最近的一次血光之災,結果卻出乎意料,離我們最近的一次血光之災是在西南方向,而且魔氣翻湧,似乎與魔道有關。”

“什麼?”慕緣一愣,“西南?我們可是在北方,難道我們現在又要折回西南?”

“不。”望塵搖搖頭,“事情雖然發生在西南方,但是最終會向北方轉移,你們忘記了終南山的星語者所言嗎?我們往北去的大方向是沒錯的,最終應該是與北方一行有關,但是西南方又怎麼會有魔道興風作浪?著實讓人不解,而且看樣子,必是血光之災。”

“這……”望塵一言,說的楚尋語和慕緣都沉默了,低頭細細思量望塵所言……

就在楚尋語三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中原大地的西南方,蜀山仙境之內,異象頻現。

蜀山大殿中,掌門和諸位長老都在,殿下一名低階弟子慌忙上報:“稟告掌門,在‘回夢亭’又發現了一具屍體,死者經查證,是我蜀山門下弟子,死狀和前面一樣,都是全身潮溼,腥臭之極,面目猙獰,表情痛苦不堪。”

“知道了,下去吧。”蜀山掌門元鋒真人目光平靜,手摸長鬚,稟退了弟子,然後問道:“燕兒和鄧青他們在蘇州如何?”

“稟掌門。”護法長老元清施禮道:“蘇州名家的人剛剛傳話過來,他們到了之後,並無大事發生,並且已經嚴加防範宵小之輩。”

“恩,那就好。”元鋒掌門點點頭,“讓燕兒遠離山門果然是明智的決定,諸位,你們修行千百年,可曾見過最近死者的功法?”

周圍眾長老互相對望良久,紛紛搖頭,護法長老元明起身答道:“並無所聞,端的古怪,莫非是魔門新創功法?”

“新創功法?”一名大漢眉頭緊鎖,赫然就是那日救下高威的斷風長老,“膽子不小,居然敢挑我蜀山試劍,居心叵測。”

“斷風師兄莫要急躁,事情尚未證實。”一個儒雅的聲音傳來,說話人是個白麵小生,此人便是斷風、追電、吞火、冰舞之一的吞火,居然是個慢條斯理的書生,他憂心忡忡道,“就怕是魔門有什麼陰謀,我們矇在鼓裡,難免上當,這該如何是好?”

“吞火,你著相了。”元鋒掌門此時說道,“早前我們就預感必有災難要發生在我蜀山,現在不過是應劫而已,好在燕兒乃我門中希望,她已經遠離,我們已無後顧之憂,諸位聽令,我們勢必全力應劫。”

“謹遵掌門法旨。”在座的所有人紛紛起身回應,看來蜀山最近的動靜是不會小了。

蜀山一處低階弟子草屋中,一名雜物弟子從床上慢慢爬起來,睡眼惺忪,身旁的櫃子上,赫然放著的就是楚尋語朝思暮想的那盞黑色宮燈,他看看窗外天色,驚呼:“糟了、糟了,最近總是睡過頭,一定又要被師傅罵了。”說完立刻起身洗臉,扛著掃把就往外跑,他似乎沒有注意到,剛才洗臉的時候,鏡中自己,雙眼的瞳孔,不知道什麼時候,變成了一幅倒三角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