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劍斷燈滅之時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六十六章 縱談青天(十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六十六章 縱談青天(十四)

今日,高朋滿座,把酒言歡,蜀山“元”字號長老能來的都來了,一齊坐在大堂之中擺酒設宴,因為崑崙等名門大派的人全都撤走了,劫源門和蜀山的衝突正式宣告了一段落,尤其是楚尋語的身體痊癒了,對於這位幫蜀山人出謀劃策戰勝了劫源門的大恩人,繼任的掌門元清特地發帖邀請,赴宴的還有洛園子、四大執法長老等人,與此同時,元清正式昭告天下,蜀山此戰勝利,劫源門損失殆盡,全派休息五日,恩賞眾人,同時三日後,祭祀陣亡子弟,撫卹家人。

楚尋語坐在首席桌邊,長久以來他作為蜀山陣線中的“參軍”勞苦功高,該當此榮,坐在洛園子的右手;慕緣和忘塵自然也一起來了,則坐在次席,和斷風他們在一起在另一桌上,楚尋語環顧左右,發現元鋒和元嵐二人沒有來,畢竟此二人在名義上和蜀山已經沒有了任何關係,自然不能當場,免得惹出事端,想到此,不禁嘆息一聲,本來“元”字長老十三人,叛逃的叛逃,離開的離開,陣亡的陣亡,時至今日,只剩下七人了,加上自己和洛園子才九人,連個十人的桌席都開不全。

酒過三巡,氣氛漸濃,眾人你來我往談的不亦樂乎,此時身邊的元飛小聲告訴楚尋語:“小兄弟,元鋒師兄讓我告訴你,今天他不能來,讓我幫他轉達一聲謝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敢當、不敢當。”楚尋語連忙揖手,拿起酒杯對元飛道,“前輩那日將我和公孫燕救出來,大恩大德,當敬一杯。”

“好。”蜀中男兒皆豪飲,元飛也不例外,接過酒杯一飲而盡。

楚尋語也喝了一杯,蜀酒如火,飲罷拿起筷子吃起了一口川菜,川菜似炎,五臟六腑似乎都要沸騰起來一般,真真的乃是豪情烈膽,唯獨苦了慕緣,哭喪著臉一口一口吃著嘴巴都麻木的齋菜,考慮到他是佛家弟子,所以元清特地吩咐吵了幾個素菜,只不過這幾個素菜也一樣滿是花椒和辣子。

洛園子舉著酒杯對楚尋語道:“小友對我蜀山恩深四海,奈何我蜀山無能,遺棄了你需要尋找的東西,實乃汗顏。”

楚尋語連忙舉杯示意:“無妨,些許小事,怎敢勞動前輩大駕。”

二人一飲而盡,元毅插話道:“聽聞小友需要尋找一盞古怪的黑燈,不想被人捷足先登,都是元浪頑劣惹的禍,據說此燈被帶往南疆,那麼小友接下來……”

“是的。”楚尋語點點頭,“極有可能要前往南疆一行。”

元西又道:“南疆不比我中原,那裡的風土人情大相徑庭,小友多加小心。”

“就是,南疆的人大多很邪行,我當年也是灰頭土臉的回來了。”元揚大大咧咧的一手持酒一手吃菜說。

“哦?”楚尋語聞言一驚,放下手裡的筷子問道,“元揚前輩竟然去過南疆?”

“當然去過。”元揚也放下筷子,“我們門中不是有個叫石辰的?聽說和你認識,他當年就是我的門下,和我一起去的南疆,因為戰事的需要偷偷摸進了百中教,結果被他們教主盯上了,差點沒出來。”

“百中教?”楚尋語連忙問道,“前輩,我們此去也是有些顧忌,聽聞最近百中教變動很大,南疆是他們的地盤,還希望元揚前輩多多指點。”

“哦?你訊息很靈通嘛。”元揚笑道,“連那個惡婆子下臺的訊息你都知道了?”當下也不吝嗇,就告訴了楚尋語一些百中教的訊息。

百中教,這其中有個“中”字,其實原來是“盅”這個字才對,簡單明確的體現出了他們教派一向以盅術為主,降頭術為輔,南疆不比南洋,南洋那邊則以降頭為主,因為大明朝一統天下之後,招安了南疆,百盅教的名字不大好聽,於是就化名為現在的“百中教”,這才走上了江湖的舞臺。

百中教最近一任教主,也就是當年察覺出元揚他們蜀山人行動的那位,是個女子,姓“苗”名“不燕”,其父也是百中教的上一任教主,喚作“苗一雄”。教主座下有“雙祭”,也就是左右兩位祭祀,是教主的左右手,分別執掌最高規格的盅和降,再下面則是分佈著“五寨”,乃是“鳥、蛇、魚、蛛、蟲”,用每一寨的信仰圖騰劃分,這五寨的子民是構成百中教的主要成員,其中的寨主和寨佬皆是百中教的核心部分,除了族長位高權重以外,每寨還分別派出了兩位德高望重的寨佬和左右祭祀這十二人組成了對教主忠心的隊伍,平日裡每個寨子有充分自主的權利,但是大事要聽從教主統一指揮,日常的重要事務都是由教主和寨主進行協商,再由左右祭祀傳達下去,十位寨佬訓練了一批年輕人聽從教主指令,他們稱為“教行”,監視各寨的執行情況,發現違規者進行處罰,但是寨主除外,寨主違反教規必須由教主親自界定,這就是百中教的構成。

但是這種規矩到了苗一雄的手裡得到了改變,前面提到過,百中教的歷史不算長,只有五百餘年,當初第一代教主設立百中教的時候設立了“教行”這一類人是為了團結手下眾族人抵抗漢人的入侵,所以沒有給他們私自廢立各寨寨主的權利。苗一雄執掌大位以來,這一切都改變了,此人在歷史上是一個爭議很大的人物,他執掌的前半段時間正好是元朝的建立,元朝不是漢人的王朝,是蒙古人建立的,南疆人排漢,但是不排蒙,所以他大開通商之門,和蒙古人進行了大規模通商和交往,使得民生民計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百業興盛,後來兩朝戰爭爆發,苗一雄卻拒絕了明軍多次邀請,不僅繼續排漢,而且堅持對元朝交好,這使得很多元朝勢力得以在南疆發展,這就是為什麼當初崑崙的“六蝶花”還有元揚他們要孤軍深入南疆腹地去剷除元蒙勢力的原因了。

但是這一舉措在當時引起了內部五大寨主的強烈不滿,有部分寨主看出了中原形勢,發覺元蒙勢力節節敗退,和明軍交好勢在必行,於是就諫言百中教要倒戈站在明軍一方,這讓苗一雄十分不滿,於是採用了各種手段打壓甚至剷除這一類有倒向明軍漢人的勢力,同時力排眾議,讓“教行”擁有了監視、處罰寨主的權利,一度讓內部局勢趨於緊張。

在後來的十年裡,朱元璋消滅了其他軍閥,專心和元蒙決一死戰的時候,苗一雄又大張旗鼓的支援元蒙,這一舉措徹底激怒了教中的多為元老,這些人中有寨主,有各寨的寨佬等人,他們認為苗一雄的舉措嚴重違反了當年百中教先人定下的“兩不相幫、徹底自立”的規矩,不幫明軍也就算了,竟然還私自放任了一些蒙古勢力進入南疆肆意妄為,導致了明軍也不斷派遣人馬暗自來南疆和元蒙交火,如此一來將徹底的把中原戰火引到南疆來,於是引發了第一次內訌,苗一雄竟然離奇死亡,傻子都知道他是被暗殺的,他的屍體最後被發現在後山上,教主橫死讓百中教一下跌入低谷,那時候元、明雙方對南疆都虎視眈眈,相逼甚緊,要求百中教站在自己的陣營中,失去了教主面對這種複雜局面肯定是不行的,但是誰來當這個教主也很頭疼,教內數次商討互相誰也不服誰,都沒有結果,元、明雙方步步緊逼,最後無奈,只好讓苗一雄的女兒苗不燕繼任了教主。

苗不燕上臺之後,面臨複雜的形勢頒佈的新政第一件事就是收拾教眾,讓曾經為苗一雄死亡而引起混亂的五大寨和教行全部收攏,堅持祖上兩不相幫的規矩,誰都不幫,並且嚴令元明雙方“擅自踏入南疆者死”的命令,這讓百中教內部緊張的形勢又稍微緩和了一陣,因為中原的戰火又重新遠離了這裡。

明朝建立以後,元蒙徹底退出歷史舞臺,朱元璋讓人多次來南疆招安,多次協商之下,苗不燕答應歸於大明,這一舉措又引起了教內的部分人的不滿,他們認為排漢的舉措應該堅持下去,但是苗不燕卻不同意,敏銳的指出要想南疆發展的好,其關鍵就是和中原的王朝通商交往,昔日其父在元朝的時候和蒙古交往讓南疆發展起來是有目共睹的,所以現在中原是明朝當家,那麼應該也一如既往的和主政者漢人交往才能發展,這一行為讓千百年來一直排外的百中教顯得難以接受,苗不燕的許多新舉措都難以實施,尤其是她沒有收回父親關於教行凌駕在寨主之上的規定,這讓百中教內部五大寨又一次感受到憤怒。

以往是戰爭期間,所以教行監視五寨還有些理由,例如什麼團結五寨,防止有寨主帶領子民有陰奉陽諉的行為什麼的,可是和平年間還是一如既往,這讓五大寨主和其他寨佬十分不痛快,尤其是苗不燕竟然和漢人交往甚密,由此爆發了多次矛盾,苗不燕的教主地位岌岌可危,多次有教眾公開宣稱她為漢人的走狗,和他的父親一樣忘記了南疆先人血淚史,外來的沒有好東西等等,並且坊間曾經流傳著一個哭笑不得的傳說,說苗不燕之所以喜歡漢人,是因為當年明軍南征的主帥常遇春在南邊打仗的時候,和苗不燕有過感情,如此誹謗之言竟然一時間流毒甚廣,在歸於王化的後幾年,苗不燕的教主新政在五大寨推行的舉步維艱,全靠一班死忠的教行在苦苦支撐,這讓雙方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不久前崑崙派的千辰會要重新劃立魔道四門四宗,這是一個至高無上的評價,對苗不燕來說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她也派人過去參選了,但一行為在當時百中教內本來就招致批評,很多人認為這種行為是徹底向漢人妥協的結果,漢人的名號不屑評之,南疆怎麼能自降身份,但是苗不燕力排眾議頂著巨大壓力還是派人過去了,希望能評選上以後得到江湖的肯定、漢人大門派的支援和教內開明教眾的認同,苗不燕可謂用心良苦。

但是崑崙、蜀山、劫源門、渺情宗等大派最後也沒有同意,論實力,百中教的手段通天,比新入選的銀莽冰園和眠潮門他們都有過之而無不及,當選綽綽有餘,但是百中教歷來和骸谷一樣都是地處偏僻,而且猖大不捐,一旦讓百中教入選,會給他們壯大自己創造得天獨厚的條件,南疆本來就很麻煩,再讓百中教得了勢,這要是鬧起事端來中原各大派都會很麻煩,所以沒有讓他們獲得此名號,苗不燕一腔熱情撲在了寒雪上,教內的反對派聲音立刻膨脹到了極點,認為給漢人做牛做馬賣命多年最後什麼都沒撈到,反而給漢人一腳踢開,自取其辱,於是爆發了第二次內訌,在大多數人的威逼下,苗不燕只好自己請辭了教主,現在下落不明,百中教又回到了數十年前剛剛平息的混亂局面,動盪不安。

根據蜀山最新收到的江湖訊息,有人說苗不燕辭去教主之後已經被人暗殺,教內以左右祭祀和教行為主的團體與五大寨又一次對立,為了誰做教主經常爆發內鬥,但是不約而同的都是摒棄漢人,堅持祖宗傳統,而楚尋語恰恰就要面臨這樣一幕複雜的局面,因為其中有一關鍵要緊處,這一點鮮為人知。

不久前孫濛罄帶回訊息,得知其實百中教就是古滇國的遺留產物,孫濛罄託人多方打聽,甚至找到了兵家資格最老的長老,得到一個驚人線索,百中教最早的一代人其實是古滇國的遺民,按照中原人的話來說應該是屬於莊蹻建立古滇國以後的王朝禁衛軍,這批人的頭目後人就是百中教第一代教主,在古滇國覆滅之後,這些人帶著一些遺物和家屬為了躲避漢武帝的軍隊追殺隱居在南疆各地,莊蹻在其一手建立的古滇國之中完成了一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事,那就是將南疆各部落種流傳的盅術和降頭術蒐羅一空,並且傳授給了自己的禁衛軍來保護自己安全,這就是為什麼百中教興起之後實力強大的原因,因為他們的祖先掌握著南疆歷史上最全、最齊、最周密、最詭異的盅術和降頭術,在人們逐漸忘記古滇國的時候,他們的後人走出了歷史的陰影,創立了百中教,繼續完成祖先要劃南疆自治的目標,而楚尋語要想進入那神秘的古滇國遺址,就必須要從百中教內部人的口中獲取那座失落之城的秘密,可關鍵是,現在的百中教打成一片,不僅不會理會楚尋語這個漢人,反而會因為他的私自闖入而滅殺他才對,如此一來,楚尋語的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

(PS:今天時間充裕,來個加長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