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其實我只是想演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供應鏈問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供應鏈問題

“明年一月份?”

徐助華覺得,方既明是在為難他胖虎……咳咳,太為難了。

這真的不是徐助華能決定的事啊!“方董,要不你換個目標?”

方既明笑道:“別以為很難,我覺得曙光就在眼前……不是我說的,你看看國際上的螢幕供應商,是不是已經在開始研發電容屏了?”

“是,但價格會跌得那麼快嗎?”徐助華奇道,“不僅僅是螢幕,還有攝像頭、揚聲器、卡槽、按鍵、閃光燈、USB介面、聽筒、天線模組、電路板模組、WiFi模組、振動器……這些林林總總加起來,都沒有一個成熟的供應鏈啊?”

方既明想了想,說道:“如果我們在今年年底加大採購量,比如說先採購個一兩百萬套,會不會形成成熟供應鏈?”其實方既明知道的,如果工程機能把成本控制在十萬左右,那麼供應鏈是可以催化成熟的。

畢竟數量多了,成本就會分攤。

如果供應鏈能做到百萬級別,方既明覺得成本可能下降到6000一臺左右。上百個零部件,看起來智能手機的零部件很多,但是真正價格高的,還是晶片、攝像頭、螢幕之類的高技術產品。沒辦法,這些都是技術難點。

其餘的零部件,都是與手機一同循序進步的。

所以,從理性的角度講,這樣的手機確實不難做出來,而且成本也可能降低不少。

“等等,方董,這百萬級別……?是不是太……多了?”徐助華有點被嚇到,他以為新款手機會像N系列一樣,中低端機以鍵盤機為主,只有高階機型才會全觸屏。可是聽方既明的意思,是只開全觸屏的生產線?!

方既明認真地想了想,說道:“我覺得,神州有必要引領全觸屏智能機的時代。你看看,大運存已經出來了,我們的麒麟系統終於可以後臺執行四個以上的軟體。這是跨越性的發展,也是顛覆了手機行業的效能進步。如果我們不把握住這個機會,就是一步慢,步步慢。”

徐助華沉默了,他對方既明的判斷有點將信將疑。但是,方既明前幾波的預測都沒有錯過,徐助華就有點摸不準了。“那方董,我們……應該怎麼辦?”

“繼續推進工程機改造,盡量減少各種BUG,包括系統上的。”方既明下達了指示,“然後在六月份前後,視供應鏈而定,要聯絡供應商,保證以低價拿到零部件。然後,在十月份左右開始生產電容式全觸屏智能手機,並計劃年底釋出。開售時,我希望備貨量達到30萬臺至50萬臺。”

“嘶……”

徐助華有點牙冷,這是絕大的手筆啊!

首批備貨就超過50萬臺,這資金滯留在貨物上,一旦銷售不順,就是一個大災難!

很多電子廠商都是這麼被拖垮的,徐助華覺得方既明的賭性有點大:“方董,這備貨量太多了吧?要不,還是20萬臺?”要知道,這成本即便降到4000左右一臺手機,50萬臺的手機固定下來的資金也超過20億了。

雖然神州不缺這20億,可流動資金被佔用這麼大一塊,對企業的發展來說是很致命的。要是銷售不順,絕對能把一個一流的公司拖垮成三流公司。

要是備貨20萬臺,這體量就不同了,只有八億左右的備貨成本,這是神州能輕鬆承受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方既明想了想,說道:“我們要跟供應商打好交道,你嘗試一下說服他們,一季度或者半年結算一次款項。這麼說吧,我們要轉移風險。”

“他們肯嗎?”徐助華有點不敢確定。

方既明想了想,說道:“跟他們簽訂長期供貨合同,承諾不少於多少數量的購買量,他們應該是肯的。實在不肯,那就換一家供應商。”

“這……可能嗎?”

徐助華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本來就不肯了,換一家就能答應?這邏輯不太對吧?

方既明笑道:“這些供應商,本身就有不少競爭對手。我們神州手機雖然不是國內銷售量第一的手機廠商,但卻是高階零部件的大頭採購商。失去低階零部件採購商無傷大雅,可失去高階零部件採購商,那利潤可就下降很多了。為了賬目上好看,他們也會答應的。”

是的,不少國外零部件供應商,都是上市公司。這些公司做買賣時不僅僅是銷售這個目的,還會在意利潤率。所以,方既明相信他們會同意的。畢竟,在股市賺的錢,可比做實際產品要快得多,這筆帳,方既明相信一般有實力的供應鏈公司都會算。

“那我去試試吧……”徐助華還是有點沒底氣。

方既明嚴肅地說道:“供應鏈的事,事關重大,一定要做好。我們要有議價能力,要多聯絡幾家有實力的供應商,不能讓一家獨大。這個道理,我想你也明白的。”

徐助華說道:“明白!”

“如果供應鏈充足,備貨量還能進一步擴大,不要侷限於50萬臺這個規模……”

方既明擔心徐助華膽子太小,還進而囑咐了一句。

但是,徐助華已經嚇得心驚膽戰了。

五十萬臺備貨量還少?

別這樣,徐助華覺得自己的小心臟有點受不了,這太考驗神經了!

要知道,神州的流動資金也就五十億左右,這才是發展了幾年後,拖了一兩個月的各種款項沒結清,才有的流動資金。要是把欠款結清了,把債務償還了,神州也就能立即拿出十億左右的流動資金而已。

十億的流動資金,對於一家電子設備生產公司來說,看似不少,其實根本不夠一次備貨量的。

徐助華苦笑,方既明真的是不管理公司,不知道公司的困難啊!

但是,沒有方既明的大方向指引,好像神州也沒辦法在短短幾年內發展到這種規模。所以,徐助華都陷入了理性和感性之間。

“事情,真的會這麼戲劇化嗎?”

徐助華結束通話電話之後,還是立即召開了供應鏈談判會議,親自安排得力干將,陪著他一家家供應商去談。這一次,一定要談下來一個好合同,把風險轉嫁到供應商那裡去……嗯,供應商其實比生產商有錢多了,他們也不怕生產商欠錢。

一些高階供應商還恨不得生產商欠它們錢,然後用股份來償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