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此刻,萬代帝王,奉我為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四章 想議和?那你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五十四章 想議和?那你上!

“皇上,建奴虎視眈眈,進攻山海關,理應抽調兵力前去增援才是啊。”

“皇上,臣先前就諫言莫要如此大刀闊斧,如今調回吳三桂,導致遼東兵力不足,致使朝中元氣大傷啊!”

“臣認為,如今我大明無力抵抗外敵,依臣之見,不如與那建奴議和,從長計議才是啊。”

金鑾殿內,眾臣吵得不可開交,見朱由儉來了之後更甚。

朱由儉冷冷的看著方才說議和的人。

此人,是內閣的人,想不到還有漏網之魚。

議和一話一出,眾臣爭吵的更狠了。

“議和,你放屁!我大明將士鐵骨錚錚,如今在關內據守抗敵,你居然說要議和?”

範景文聽到這話,頓時暴怒不已,對著方才說議和的人一頓爆喝。

“範大人怕是有些過激了吧?”

就在此時,內閣大學士楊嗣昌緩緩站出,冷冷的道:

“聖上明鑑,臣等一切都是為了大明!”

“如今大明內部動盪不安,關外將士人手不足,若是不議和,硬和建奴打的話,只會元氣大傷。”

“議和只是從長計議,有何不可?”

範景文厲聲呵斥道:

“將士們還沒說什麼,你居然在此危言聳聽!”

“夠了!”

朱由儉一聲低吼,眾臣頓時閉上了嘴,朝堂之上鴉雀無聲:

“朕已經派部隊前往北直隸援助遼東,你們吵什麼?”

“這山海關丟不了!”

“更何況,就算山海關丟了,朕的京營之中還有十餘萬將士守城,還有火器,有何可擔憂的?”

楊嗣昌聞言連忙行禮道:

“還請聖上三思啊!”

“雖然京營之中是有兵不錯,但十餘萬將士大多都是新兵,老兵也都是常年空吃糧餉者,常年不訓練,如何能抵禦建奴?”

“臣一切都是為了大明,懇請聖上為了大明社稷,與建奴議和,從長計議啊!”

朱由儉冷冷的看著楊嗣昌,看上去倒是慈眉善目的,怎麼到了關鍵時刻就想投降?

他越想越氣,爆喝道:

“朕告訴你,大明絕不議和,朕也決計不會和那建奴議和。”

“這次,朕定要給建奴一個教訓,打的他們不敢窺伺中原!”

楊嗣昌頓時拱手道:

“聖上,這議和只是緩兵之計,如今大明國內空虛,內憂外患,若是此時出兵,沒有半點好處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議和只是用最小的代價來換取和平,我大明重振旗鼓後再戰不遲啊。”

朱由儉大手一揮道:

“夠了,朕已經說了,絕不議和,那建奴如何屠戮我大明子民的,你們難道忘了?!”

“大明將士還在前線奮鬥,你說議和,不覺得慚愧嗎?”

“難道我大明將士的血都白流了?”

朱由儉已經說的夠客氣了,這個時候還是不要和內閣翻臉為好,專門給了楊嗣昌一個臺階下。

哪知楊嗣昌卻並不領情,再次行禮道:

“還望聖上明鑑!臣都是為了大明!”

朱由儉徹底怒了,爆喝道:

“為了大明?你就只會這一句嗎?”

“在朕看來,你就是想要在人膝下跪著當一條狗!”

“好,你不是想要議和嗎?朕就派你率領五萬京營將士,前去山海關一同禦敵!”

聽到這話,楊嗣昌頓時傻眼了。

這是什麼操作?

自己要議和,結果卻被派去打仗?

現在山海關什麼情況,楊嗣昌可太清楚了。

建奴隨時有可能攻破山海關,長驅直入!

這個時候帶著區區五萬人,那不是送死是什麼?

但楊嗣昌這才反應過來,自己是惹皇上不高興了。

若是不領旨,只怕自己腦袋就要搬家。

楊嗣昌頓時陷入了為難,然而卻又不能不答,只得拱手道:

“臣遵旨,只是這兵力確實是有些少,臣還請陛下分派一些火器。”

楊嗣昌已經想好了,此時建奴還沒攻打到山海關,自己率軍前往與敵軍周旋也不是不可,大不了就打游擊戰。

但打游擊戰,可需要火器。

弓箭的話,根本騷擾不到這些建奴。

“不準。”

崇禎冷冷的道,不摻雜一點感情:

“火器前線都不夠用,若是給了你,前線不夠,那山海關會直接被攻破!”

火器?

你在想屁吃!

現在整個兵仗局和火炮局都在全力生產迫擊炮,之前生產的手雷前線還要用,哪裡有多餘的給他?

“這……”

楊嗣昌實在是沒話說了,總不能當著眾臣的面抗旨吧,無奈之下只得接旨。

“還有誰要議和?!”

朱由儉的話不怒自威,眾臣頓時一言不發。

方才內閣叫囂的人也都沉寂了起來,唯恐剛出來就被派出去打仗。

主張議和的人,大多都是貪生怕死的,哪裡敢和建奴起正面對抗?

“沒有就散了,楊嗣昌,朕給你半日的時間整軍,今日必須出發!”

說罷,朱由儉大手一揮,與王承恩一同離開。

楊嗣昌苦笑一聲,一股無力感湧上心頭。

早知道,方才皇上給自己臺階的時候就順著下了。

這下可好,自己被搞得騎虎難下。

京營之中的士兵戰鬥力幾何,楊嗣昌可太清楚了。

火器貧乏,只有五萬不會打仗的兵,甚至還不如剛剛招募的新兵。

這個仗該怎麼打?

這不就是擺明了把自己當成馬前卒拱上去送死嗎!

……

此時,前往乾清宮的路上。

王承恩憂心忡忡的道:

“皇上,當今京營兵力不足,再分出來五萬給楊大人,恐怕有些不妥啊。”

朱由儉則是搖了搖頭道:

“大伴,你太小看楊嗣昌了,仙人說過,此人能力不錯,只是膽子太小,沒有身為將的氣節。”

“若不這麼逼一番,他怎麼可能會上前線?”

“放心,上了前線,他如此怕死,就算是為了自己的性命,也會拼死抗爭。”

王承恩臉上還是有些憂心道:

“可,若是他降了建奴該如何?”

朱由儉負手而立:

“放心,楊嗣昌心裡清楚,自己只不過是個誘餌而已,若是他降了,只怕都不用建奴,山海關的大炮也會對準他。”

“只要他拖住了建奴,等到迫擊炮造出來,這場仗就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