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巨星從創造營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四章:一生所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二十四章:一生所求。

一個禮拜看著好像時間不短,不過對於音樂製作人來說,要想寫出一首合格的作品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更何況還要跟人賭上所有榮譽?所以這些天“雙潘”跟圈內幾個來幫忙的好友,幾乎都沒有出門,悶頭開始打磨作品,原本以為這樣就能相安無事。

可,他們還是低估了媒體的無恥,媒體用大篇幅報道他們的日常,詳細到他們一天點餐花了多少錢都進行了登載。

當然,李沐的訊息也被媒體曝光了,不過相對於“雙潘”深入簡出的生活,李沐的生活就要豐富得多了。

每天早上送閨女去練習舞蹈,下午接兒子放學,然後去菜市場買菜.........這一天天,過得挺豐富啊,最關鍵的是,他好像完全沒有要把心思放在創作方面的意思?

這,應該說他是心大呢?還是太狂妄?至少在香江媒體看來肯定是狂妄,不是他們有多瞭解李沐,而是因為他們需要這裡解讀,才能引起大眾的眼球啊,不然哪來的銷量?

於是在香江媒體的報道中,李沐就成了一個完全不尊重前輩,而且狂妄自大,並且註定會被打敗的混蛋。

內地媒體雖說沒有過分解讀,不過爆出來的訊息也讓很多關心李沐的網友有些心急,甚至就連河洛他們也都打來了慰問電話,並且旁敲側擊的表示,讓李沐最近把心思都放在創作上。

對此,李沐也只能委婉的表示他有分寸,然後依舊我行我素,甚至還在週末帶著王梓雯跟一雙兒女去了迪斯尼。

網友們突然有種皇帝不急太監急的既視感,可是不急又不行,李沐現在代表的已經不單單是他自己了,而是內地樂壇新一代的領軍人物,他要是輸了,大家臉上也無光啊。

於是越來越多的網友開始在李沐的微博下方留言,一通苦口婆心的教育..........

終於,到了一週期限的最後兩天,李沐走進了錄音棚,訊息一經洩露,各方媒體爭相報道,網友們也都跟過年一樣聚在了李沐的微博下方,頗有種熊孩子終於懂事了,父老鄉親很欣慰的既視感,弄得李沐哭笑不得。

其實他之前不進錄音棚也是因為伴奏還沒弄好,而且這首歌沒點生活閱歷可唱不好,他需要調整好心態。

“李沐進錄音棚”很快就成為搜尋熱詞,並且迅速的登上了熱搜榜前三十的位置,這下香江網友們就有些慌了,完全沒有之前冷嘲熱諷的心思,說白了,他們其實心裡虛得很。

更心虛的還要數“雙潘”,當他們看到李沐進錄音棚的新聞,一群人半晌沒有說話,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之前他們其實對李沐沒有很正面的認知,可是隨著越發深入的瞭解李沐,瞭解他的作品,就越發的感覺到這個年輕人不簡單。

說句不好聽的,在座的這些,如果都回到巔峰時期,隨便拿出一個都不至於這麼心虛,可偏偏他們已經過了創作的巔峰期,而香江年輕一輩的音樂人..........哎,不談也罷。

他們之所以答應幫“雙潘”做這麼沒品的事情,其實也是迫不得已,香江娛樂圈的驕傲需要他們來捍衛,這是一場戰爭,不容失敗的戰爭。

念及至此,眾人的目光也逐漸堅定起來,開始逐字逐句的打磨樂譜、歌詞。

終於在最後一天,眾人完成了全部的創作,早已拿著初版樂譜練習的張勁炫也終於獲得了最終的版本,張勁炫作為香江樂壇新生代最傑出的歌手,也是他們賦予極大期望的歌手,或許在內地名聲不顯,但是在香江,他已經是家喻戶曉的大明星了,在紅開過的演唱會場次已經直逼許多老牌歌星。

有時候,歌手對於一首歌也是有著特殊加成的。

錄製的過程很順利,張勁炫也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只花了一天時間就完成了錄製,效果也讓所有音樂人滿意。

“咱們要不來個先聲奪人?”潘良緣忽然提議道。

潘園維有些不明就裡:“什麼意思?”

“明天不就是釋出時間了嗎?咱們要不今天凌晨直接釋出?說不定那小子聽了咱們的作品,直接就嚇得認輸了呢?”潘良緣對這首歌有絕對的信心。

潘園維想了想,也就答應了,反正伸頭是一刀縮頭還是一刀,倒不如痛痛快快的釋出出去,免得自己晚上誰也睡不好,這短短的一週,感覺自己都蒼老了不少,看來真的是年紀大了,不中用了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凌晨對於許多網友來說,並不是一天的結束,恰恰相反,似乎這只是他們夜生活的開始,熬夜追劇、打遊戲已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不過很快有細心的網友發現,“雙潘”的微博居然更新了,而且上面還附帶了一條連結。

點進去後卻發現,居然是企鵝音樂的連結,這是..........一首歌?

悠揚的吉他前奏伴隨著鋼琴聲似乎有一種魔力,讓那些躁動的心,得到一絲安撫。

“回首多少個秋夜,尋遍這世界,卻偏失去..........”

不得不說,張勁炫獨特的粵語發音跟這首歌搭配得簡直可以說天衣無縫,即便有許多網友其實聽不懂粵語,但也並不妨礙他們一字一句的對著歌詞,瞭解其中的深意。

“一生所求!”短短一個小時,企鵝音樂的播放量就突破百萬,評論人次超過一千人,即便是有之前事件的加持,也不可否認,這首歌的質量,絕對是精品以上。

“一生所求為何物,死後黃土覆白骨,或許這就是潘園維對自己一生的反思,有一絲牽掛,有一絲灑脫,人的肉體會腐朽,但是好的創作卻不會被遺忘。”

“聽完這首歌,有些恍惚,它又把我帶到了那個香江樂壇的黃金時代,這首歌絕對不輸潘園維巔峰時期的任何一首作品。”

潘良緣一邊翻著評論,一邊得意的大笑:“哈哈,算你們有見識,李沐?看你明天還不俯首帖耳?跟我鬥?”

潘園維也略帶欣慰的松了口氣,能夠在自己的創作暮年寫出這樣一首詞,也算是給自己的創作生涯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不過,很顯然,香江媒體並不甘於平凡,好不容易有了吹噓的資本,他們怎麼會放著賺錢的機會不報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