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千古奇英最新章節列表 > 71、身沒鬼門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71、身沒鬼門洞

六月九日辰時三刻,耶無害和阮曉峰準備停當,雙雙備馬及早起程。

“無害,今個我真高興。你我很快就可以見到乾爹了。”

“是啊!太行山寨,你我闊別已久,你一定會思念的。”

“無害,此次皇上答應你我前往太行山寨探親,一定還有別的事吧?”

聽到阮曉峰問及此事,耶無害依舊從容自若地說道:“皇上念我守關勞苦功高,就特意讓我休假十日,帶你出關,一則遊玩,二則回山寨探親。”

“哇!皇上待你可真不薄啊!”阮曉峰喜洋洋地說道。

“不錯,皇上待他的近臣仁慈寬厚,是位大智大勇的聖明之君。可偏偏還有人要刺殺這位好皇帝。”

“怎麼?難道皇上遇到刺客了?”

“哦!……不!”耶無害急忙矢口否認,他不願讓阮曉峰得知趙高雲前來行刺天子之事,更不願讓她猜透他此行太行山寨的真正目的。因為天子早已向他交待,此乃軍機大事,要嚴守秘密不可洩露。但對於他的紅顏知己阮曉峰,他還需要向她解釋一二:“不是遇到刺客,是在躲刺客。就是因為殺手阿里耶庫爾在大內皇宮裡神出鬼沒,大肆殺戮,為顧及天子安危,宮裡大臣太保才及(極)力建議天子前來臨潼驪山狩獵山莊。”

“為躲蔽刺客天子才出宮狩獵,這豈不是更加危險嗎?”

“這……”耶無害一時被問得難堪,便敷衍道:“其實皇上此次出宮並非完全是為了躲避刺客。想來他一定是久在宮中煩悶,所以才出宮遊獵體驗生活。”

“就像我們現在一樣?”

“對!就像我們現在一樣!”

“哈哈哈……”耶無害和阮曉峰不禁相視一笑,打馬加快了腳步。正是:紅塵飛騎兩聲笑,鴻門二華連關城。

很快,這對情侶便來到濤濤的黃河岸邊。這正是渭水和北來黃河之水的交匯之處。黃河東部九曲十八彎,正是在潼關正北之處的風陵渡處由北而東,濤濤直下。

此時,耶無害和阮曉峰端坐在馬鞍之上,迎著北來之風,隔岸望著黃河北岸的風陵渡口,不禁回憶起一段難忘的往事。

“無害,你還記得當初官兵追殺你至此的情形麼?”

“當然記得!你和你的兩位哥哥還是我的救命恩人呢。”

“當時我和兩位哥哥殺退官兵,你已經渾身是血,昏迷了過去。隨後又追來大批官兵,我和哥哥及眾人趕緊將你扶至船上,命人火速擺渡黃河,才免去一場大難。如今回想起來,還彷彿是歷歷在目。”

“是啊!記得我從昏迷中醒來,你就在我身前。”

“還有呢,你醒來什麼也不顧,就直喊‘我的劍!我的劍!’大概你那時是殺紅了眼吧!”

“也許是!可當時那把寶劍卻是把出了力的邪惡之劍,是法深老賊所贈,後來已被我的道家尊師用劍把它毀掉!”耶無害略有所思地說道:“不過,身為武士應是劍不離身,更何況我如今所帶的這把寶劍,削鐵如泥,斷石如水,是我的道家尊師靜眉道長所贈,名曰‘太極宇宙無敵劍’,是崑崙山的鎮山寶!我要用它斬盡人世間一切邪魔歪惡,我一時一刻也不能離開它。”

說著,耶無害已“噌”地抽出寶劍,仰天而立。在陽光的照耀之下,它向四周閃爍著萬道金光,令人不寒而慄。他和它彷彿在對天盟誓,他要用它的正義之光閃耀人間。

“你這麼愛護它,簡直勝過我了。”阮曉峰向耶無害微笑道。

“怎麼會呢?”耶無害凝望著寒光閃耀的利劍,說道:“刀劍無情人有情。兵器是不祥之物,不得以而用之。如果世間太平,我寧願丟下這劍,和你一道去建造美好幸福的家園。”

“是嗎?我看你呀,這輩子是丟不開你手裡的寶劍了。”

“好了,我們不談這些。”耶無害邊說邊收起寶劍,望著黃河奔騰轉洩的大匯彎,說道:“你看這黃河,洶湧澎湃,氣象萬千,奔流到海不復回。真是令人可望而不可及。那對岸的風陵渡,傳說是黃帝臣子風后與蚩尤作戰被殺的埋藏之地。北魏時期,酈道元在《水經注》裡記載:‘潼關直北隔河,有層阜巍然獨秀,孤峙河陽,世謂之風陵渡。’這就說明了這渡口之名的原始來源。你看那風後陵,雖近在咫尺,卻猶如天隔一方。要渡過這急流湍急的黃河水,你我勢必要親自領略一下這黃河天險。”

“和你在一起,再難再險,我都不怕。無害,咱們趕快請船家擺渡!”於是,耶無害和阮曉峰牽馬下岸,命人擺船渡向對岸。

來到這黃河對岸,便是座落在山西芮城縣西南端的風陵渡。它是處在黃河奔騰南洩轉而向東的拐彎磨(抹)角,是晉、陝、豫三省交通要衝。北魏時期,酈道元在《水經注》裡記載:“潼關直北隔河,有層阜巍然獨秀,孤峙河陽,世謂之風陵渡。”這說明其名子是因風後而起。相傳此地是黃帝臣子風后與蚩尤作戰被殺的埋藏之處。登上高聳的鳳凰嘴土崗瞭望,潼關、太華山、崤函歷歷在目,隔河人聲相聞。俯視大河氣勢澎湃,氣象萬千。趙村東南的風后陵,冢高2米,周圍30米。墓前原有明萬歷三十八年,即1610年,重建祠宇碑。過去每年清明時節,廟會盛集,熱鬧非常。抗日戰爭中廟及碑刻被毀。而今渡口隔岸架起了宏偉鐵橋,南下同蒲可通車隴海線,四通八達。

再說耶無害和阮曉峰跨上黃河北岸,便縱馬東北飛馳。久別太行山寨,思歸心切。經過五天的曲折行進,他們二人胯下的駿馬已飛馳劃過芮城縣永樂宮、運城縣解州鎮關帝廟、常平村關帝廟、夏縣、垣曲縣、中條山、王屋山、陽城縣、澤州、晉州(今晉城市)、樊山“龍泉禪院”以及懸崖峽壁之中的青蓮寺,而就在六月十五的這一天辰時,他倆已朝著陵川縣太行第一峰——佛山行進。

在此,說者有必要略作介紹一下耶無害和阮曉峰所經過之地的點點名勝古蹟,如有可能,各位也可以身臨其境去體味一下這大好河山:

愚公移山傳說發祥地——王者之屋王屋山

王者之屋王屋山

出行理由:

道教十大洞天之首,號稱“天下第一洞天”; 愚公移山傳說發祥地;準“世界地質公園”。奇峰秀嶺、神洞名泉、碧潭飛瀑、名樹古木、令人飄飄然猶入仙境,仙靈之氣凝聚,求子得子,求雨得雨。王屋琴書、祭天表演,精彩不斷,令人樂而忘歸。

出行線路:

鄭州(沿鄭焦晉高速至焦作沿長濟高速)-濟源-王屋山,耗時約兩小時。

景區票價:

40元/人

精彩看點:

一.愚公故居 賞愚公群雕,看王屋琴書表演,體會愚公移山的堅韌民族魂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二.千年銀杏樹 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銀杏樹,“七摟八柺杖”,鬱鬱蔥蔥,被稱為“世界植物活化石”。

三.萬古不老泉 長年涓涓細流,久旱不竭,清涼宜人,飲之則延年益壽。

四.天壇極頂 觀王屋雲海,看祭天表演,求神遇仙,心想事成。

溫馨提醒:

一.濟源王屋山是國家AAAA級景區,春天山花爛漫,夏日群山疊翠,秋來層林盡染,冬到素裹銀裝,是一處有萬年文化積澱、千年道教傳統的融人文、自然於一體的品位極高的山嶽風景名勝區。

二. 王屋山宮觀林立,野趣橫生。陽臺宮、地質博物館為人文精華,天壇頂許願時有靈驗;山中獼猴、鳥獸能與人嬉戲,妙不可言。

三. 王屋山珍奇絕,如靈芝、雞頭參、五色花等獨具特色,為饋贈親友之佳品

永樂宮,原名大純陽萬壽宮。在山西芮城縣城北3公里龍泉村東側。宮殿規模宏偉,佈局疏朗,殿閣巍峨,氣勢壯觀。宮址原在芮城西向20公里的永樂鎮上。據道藏中有關典籍和宮內碑文記載,為道教八仙之一的呂洞賓誕生地。呂氏死後,鄉人將其故居改為呂公祠。金末,隨著呂洞賓神話故事有流傳,奉祀逐漸增多,祠堂遂增修門廡,擴充為道觀。蒙古太宗三年(1231年)毀於火,其時新道教全真派首領丘處機(曾在金庸筆下的《射鵰英雄傳》中出現!)等人,受朝廷寵信,祖師呂洞賓倍受尊崇,次年敕令升觀為宮,封真人號曰“天尊”,並派河東南北兩路道教提點潘德衝主持,營建此宮。歷時十五年,至中統三年(1262年)建成主體建築,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又建成龍虎殿,泰定二年(1325年)繪完三清殿壁畫,至正十八年(1358年)純陽殿壁畫竣工。前後一百一十多年,幾乎與元朝共始終。明、清兩代,曾作小規模維修和補繪,較完整地儲存了元代藝術寶藏。宮內主體建築五座,即宮門、龍虎殿、三清殿、純陽殿、重陽殿,垂直排列於中軸線上,其中宮門為清代建築,餘皆元代所建。三清殿最大,位置在前,與一般寺廟主殿在後截然不同,而與皇宮設定近似。各殿精美的元代壁畫,包括拱眼壁畫,總面積達1000平方米,題材豐富,筆法高超,為中國繪畫史上的傑作,永樂宮舊址因在三門峽水利工程淹沒區幾,1959年開始已將全部建築和壁畫移至新址復原儲存。

解州關帝廟,在山西運城市解州鎮西關。背靠銀湖(鹽池),面對中條山,景色秀麗。解州東南10公里常平村是三國蜀將關羽?關雲長的原籍,故解州關帝廟為武廟之祖。怪事?那常平關帝廟為什麼不為武廟之祖?建立於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宋、明時期曾擴建和重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毀於火,經十餘年始修復。現廟坐北朝南,總面積1.8萬多平方米,內外古柏蒼翠,百花爭豔。平面佈局分南北兩部分。南為結義園,由牌坊、君子亭、三義閣、假山等組成,亭內有線刻結義圖案一方。四周桃林繁茂,大有三結義的桃園風趣。北部為正廟,分前後兩院。前院以端門、雉門、午門、御書樓、崇寧殿為中軸,兩側配以石坊、木坊、鍾鼓樓、崇聖寺、胡公祠、碑亭、鍾亭等;後院以“氣肅千秋”牌坊為屏障,春秋樓為中心,刀樓、印樓為兩翼,氣勢雄偉。前後院自成格局,但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前後有廊屋百餘間圍護,形成左右對峙而又以中軸線為主體的我國古建築傳統風格。佈局嚴謹,規模完整,建築以春秋樓和崇寧殿最為精緻。

常平關帝廟,又名關帝祖祠。在山西運城市南25公里常平村。三國蜀將關羽,山西解州常平裡人,鄉人慕其德,於故居建祠奉祀。建立於隋,金代始成廟宇。後關羽歷代追封,廟堂亦隨之重修或擴建,現存建築多為清代遺構。規模宏敞,佈局嚴謹,古柏參天,殿宇壯麗,總面積近6萬平方米。廟前牌坊三座,左右木構,中為石雕,兩廂配以鐘鼓二樓。廟內中軸線自前至後,有山門、午門、享殿、關帝殿(又稱崇寧殿)、娘娘殿、聖祖殿等六進殿宇,兩側配以廂房、配殿、迴廊,主從有致。在總體布局上,沿襲“前朝後宮”之制。關帝殿面闊五間,四周圍廊、重簷九脊頂,殿前古柏分峙左右、殿內木雕神龕裝飾富麗,關羽頭戴冕旒,身著帝裝,凝神端坐於龍椅上,龕內外侍者四人,恭謙微謹。娘娘殿前有垂花門,左右配殿分峙,自成院落。殿寬深各五間,重簷歇山式,前有插廊,內有神龕,關夫人鳳冠霞帔端坐其中,侍者或侍帕或握笏,恭身而立。各像比例適度,面形清逸,衣飾柔麗,神態自若,在清代塑像中此為佳作。聖祖殿位居最後,五開間,懸山頂,內供關羽始祖忠諫公、曾祖先昭公、祖父裕昌公、父成忠公及其三祖夫人像,為其他武廟中所未見。廟內東隅八角七層磚塔一座,是為奠祭羽之父母於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建造。廟南古柏蒼翠,石碑林立,乃關氏祖墳。廟內石碑數十通,對關羽封號、關族世襲、廟堂沿革記載甚詳。

太行第一峰,亦名佛子山,俗稱佛山,與廣東佛山是同名不同地,不可弄混淆。在山西省陵川縣六泉村。周圍山嶺崢嶸突兀,峰巒連綿不絕,山花灌木遍野叢生。主峰海拔1884米,有古佛寺,佛為“天中天”,雄踞太行絕頂,登峰遠眺,黃水東流,雲海翻騰,太行風光盡收眼底。現如今寺宇已毀,基址尚存。

再說此時的耶無害和阮曉峰已來到太行山腳下,眼前,山嶺突兀崢嶸,山峰綿延迭宕,山花灌木遍野叢生,太行雄峰傲岸聳立。

說起這太行山寨,總共分前、中、後、總四大寨。總寨主阮南山雄踞山峰之巔,前、中、後三寨分別由三寨主阮山豹、二寨主阮山虎、大寨主阮山龍把守。耶無害和阮曉峰在前寨見到了三寨主阮山豹,三人欣喜萬分,便一路相遨二寨主阮山虎和大寨主阮山龍一同去拜見總寨主。一時之間,幽幽山道之上,歡聲笑語,使寂寞的山林增添了萬分生氣。

阮南山夫婦倆見到久別重逢的乾女兒、女婿,更是驚喜若狂,不離左右。又值今日是六月十五月圓夜,恰是家庭團圓的好日子,阮總寨主當即設宴款待,和眾子孫們一起為曉峰和無害夫婦倆接風洗塵,一直暢飲到月空高照,燈火通明。一個傳統的十五佳節,就這樣在太行山寨之中歡聲笑語地一晃而過。這正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誰也阻擋不了事態的發展,這十五的圓月勢必還有陰缺的到來。

晨雞初叫,窗外是明又暗。耶無害躺在床上,望著偎依在自己胸口還在熟睡的阮曉峰,不由撫摸著她的肩膀想起了幽幽往事——就是在這間屋子裡,在這張床上,他從昏迷之中醒來,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她守護在自己身旁……花前月下,他們暢談過多少美麗的篇章,度過了多少美好的時光……一場百年罕見的特大山洪,足以使他們倆永世不得再見……然而,天不絕人,天緣一對終又相逢,註定他們要成為患難知己、成為患難夫妻。自始至終,她都是那麼的溫柔、體貼,他感到無限的幸福和安慰。他自感在此紛紜(雲)亂世,能得到這小佳碧玉一般的紅顏知己,一生足矣!他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關心她、愛護她?既然得到了她的身心,對她之外的女人就別無所求,他就應該將一生一世的愛全部奉獻給她;有了她的支援,他將會有更大的決心和毅力去捍衛人道正義而決戰到底。但是,此次他與她前來太行山寨,說是前來探親,可他卻秘密肩負著天子之命,真不知道在這十天半月之內,是否能醞釀出一個萬全之策才能說服岳父泰山歸順朝廷。這盡忠,盡情,盡孝,實在令他難以做到盡善盡美。他多麼希望曉峰能暗助他一臂之力,可為時尚早,毫無成熟之機。更何況這是軍機大事,他只能等待時機成熟,相時而動,也許會獲取一個滿意的豐收。現在,最主要的就是他內心的醞釀和外在的觀察了。想至此處,耶無害低首賞心悅目地觀察著曉峰的面容和呼吸,心裡開始感到一片明靜。

“喵——喵——喵——”幾聲清脆的貓叫,劃破了這晨室的寧靜。耶無害尋聲望去,只見是一白一黑兩隻胖墩惹人的貓咪正從窗沿緩緩走至方桌之上,停了下來。此時此景,兩隻貓眯(咪)彷彿是等待著它們主人的醒來,半坐半立,瞪著溜圓水靈的貓眼在環視著室內的一切。

耶無害見此情形,不由動了動身子,睏意全消,剛想起身,阮曉峰卻用雙手搭在他的脖子上說道:“夫君,你醒了。幹嗎不再多睡會?你我難得在此一次。”

阮曉峰的柔情蜜語,直叫耶無害感到一陣無限的欣慰。他真想躺在這溫暖的被窩裡多摟一會嬌妻的豐潤玉體,但他一想到自己尚有重任在身,豈可久久沉溺於安逸享樂?於是,他輕輕拿下曉峰的雙手,拍著她的雙手道:“你昨晚歇的很晚,你就多睡會。我現在已是毫無睏意,想到外面活動活動筋骨。”

“怎麼?你有心事?”阮曉峰抬眼望著耶無害問道:“昨夜你不也是睡得很晚麼?你應該和我一道彌補昨夜的應酬勞累。”

“哈哈哈,我可是金剛不敗之體,不像你個睡貓。你瞧見了嗎?那桌上的兩隻貓眯在叫我們呢!”

“它們在叫我們?嘻嘻!”阮曉峰不禁神秘一笑,緊挨著耶無害說道:“這麼說你懂貓語,那你也是只貓了。”

“好啊!你又在反笑我,我掐死你。”說著,耶無害用雙手直掐向阮曉峰的兩腋間,惹得阮曉峰一陣朗笑。

寧靜的晨室已充滿快樂的笑聲,直將兩隻貓眯驅向窗外,它們不知道主人要幹什麼,便機警地躲避而去,到外面巡邏找老鼠算帳去了。它們正似如山林裡的“黑白雙煞”,真正老鼠的剋星。所以說,“不管白貓還是黑貓,能捉老鼠就是好貓!”是貓就要捉老鼠去,最好把老鼠殺光!把它們統統趕盡殺絕!把敵人消滅光!

????????????????????????????????????????????????????????????????????????????????????????????

“啟稟總寨主,‘雙鉤將軍’趙高雲刺殺未成,已被活捉。”

“啊!……”阮南山不禁驚座而起,問道:“他如今關押何處?”

“就在驪山狩獵山莊。”

“好,你立即帶領五名好手,想方設法救出趙高雲。”

“是”

????????????????????????????????????????????????????????????????????????????????????????????

六名飛騎馳出太行山寨,塵埃一線,去執行一項特殊任務。

????????????????????????????????????????????????????????????????????????????????????????????

驪山華清院。在一所秘密的牢房內,關押著刺客趙高雲,至今已將有半月之久。

牢房外,只見新任驃騎將軍秦漢俊向獄卒命令道:“皇上有令!你們要日夜嚴加看守,不得有一絲閃失!”

“是!”

????????????????????????????????????????????????????????????????????????????????????????????

六月十八日,華清院,藏經閣。

天子程福貴正在秉燭夜讀。一本《孫子兵法》,他已看得出神入化,似乎已完全沉迷在這兵法的字裡行間:

“孫子曰: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相守數年,以爭一日之勝。而愛爵祿百金,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將也,非主之佐也,非勝之主也。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

故用間有五: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五間俱起,莫知其道,是謂神紀,人君之寶也。因間者,因其鄉人而用之。內間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死間者,為誑事於外,令吾間知之,而傳於敵間也。生間者,反報也。

故三軍之事,莫親於間,賞莫厚於間,事莫密於間,非聖智不能用間,非仁義不能使間,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微哉微哉,無所不用間也;間事未發,而先聞者,間與所告者皆死。”

程福貴觀閱至此,不由稍作停頓,心中暗道:“因間,因間,利用與敵人的鄉親關係而從事間諜活動,獲取情報。但願我所用因間,能夠馬到成功。”

“抓刺客——抓刺客——”窗外猛然傳來的喊抓聲,一下打斷程福貴的思索。程福貴反應敏捷,立即抽出龍書案上的青龍劍,喝道:“護駕!”

喊聲未停,頓見神太極和慕容山水各亮兵刃,護駕在天子左右,不敢擅離半步。而就在他們君臣三人嚴陣以待之際,他們只聽到屋外的夜色之中刀吼劍鳴、喊殺震天。但是,究竟是何等刺客敢夜來至此,他們卻不得而知。片刻功夫,一切又恢復了平靜。

這時,程福貴正要命“神行太保”前去檢視,卻見驃騎將軍秦漢俊來報:“啟稟皇上,六名太行山賊前來劫獄,已全被我御林將士斬殺。”

“好!秦將軍辛苦了!繼續嚴守牢房,不得有誤!”

“是!”秦漢俊應聲而去。

????????????????????????????????????????????????????????????????????????????????????????????

時至第二日,即六月十九日,訊息傳得飛快。總寨主阮南山已得知他派去的六名劫獄者於昨夜全部命喪驪山華清院,這更增添了他對朝廷的仇恨。為了報仇雪恨,為了營救“雙鉤將軍”趙高雲,阮南山立即派人叫來他的三個兒子,打算合議一個萬全之策,火速襲擊驪山華清院。就在他們父子三人正在猶豫之際,耶無害和阮曉峰悄悄走了進來。阮南山見是他們倆,立即停下合議,說道:“耶無害!你來得正好,我有要事與你商量!曉峰!你暫且迴避一下。”

“是!爹爹!”於是,曉峰應聲而去。

這時,耶無害坐在阮南山身邊,說道:“不知岳父大人有何指教?”

“談不上指教,應是請教嘍!”阮南山微笑道:“我知道你非常熟悉驪山華清院的情況,你可否與我們講一下?”

聞聽此問,耶無害立即明白,阮南山父子是要從自己嘴裡探知華清院軍情,以備營救“雙鉤將軍”趙高雲。但為了迎合他們父子四人,耶無害並不想在此對他們保守秘密。於是,他簡單地將華清院的地形環境以及駐軍情況向他們講述了一遍,並請求他們不要冒險去營救趙高雲。然而,阮南山主意已決,耶無害的三言兩語豈能說服得了他?只見他怒形於色地說道:“朝廷抓了我的‘雙鉤將軍’,又殺了我的人,我豈會與他們罷休?我知道你是朝廷的人,你有責任和權力阻止我們前去襲擊華清院。但是,你不要忘了,你還是我的幹女婿。怎麼說你也該幫幫我!”

“岳父大人這話說對了。”耶無害終於找到可乘之機,微笑道:“其實我正為幫你而來。如今天子聖明,你何不歸順朝廷,這樣還會保住你的‘雙鉤將軍’。何樂而不為?”

“要我歸順朝廷!妄想!”阮南山不樂道“我們與朝廷有不共戴天之仇!總有一天,我們會推翻程氏天下。”

“這又何必呢?”耶無害反駁道:“其實誰做天子倒無關緊要,只要國泰民安,人民能過上幸福安寧生活,就足夠了。何須要血肉相搏,一爭天下?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程氏的天下當然也會有美中不足之處。試想,你們爭得了天下,就一定能使全天下安居樂業、個個臣服麼?如今世道混亂,外邦對我中原國土虎視眈眈。朝廷現在正是缺才用人之際,你們太行山寨倒不如趁此歸順朝廷,共同抵抗外邦侵略,豈不是好事一件?”

“耶無害,你不要忘了!”只見阮山虎接聲說道:“亂世出英雄!如今我們太行山,據大山之險,兵精糧足,足可攘外安內,就是他朝廷也奈何不了我們!我們豈不獨樹一幟,非要和他朝廷同流合汙?”

“山虎說得對!”阮南山讚賞道:“我們阮家就要獨樹一幟,與朝廷作對到底!”

耶無害聞聽他們父子四人的你一言、我一語,知道自己無法說服他們歸順朝廷。但是,他作為朝廷官員,總不能在他們面前示弱,依舊理直氣壯地說道:“岳父大人,請聽小婿直言。如今天子聖明,國富民強,擁有雄兵百萬,對內足可平息叛亂,對外可抵禦外邦侵略,實則是富國強兵,江山穩固,不可動搖。”

“哈哈哈!”阮南山不忍大笑道:“賢婿你也看到了,我這太行山寨又何嘗不是穩不可動?在我的管轄範圍之內,百姓安居樂業,寨兵寨將漫山遍野,個個威武雄壯。即使他天兵天將來了,又能奈我何?”

聞聽到阮南山的一陣自詡之辭,耶無害不覺心中湧出陣陣怨氣。就是這陣怨氣,使他忘記了一切,忘記了早在一年前他初被救上太行阮曉峰所給他講過的一句話,他終於說出久藏於心的怨憤:“阮寨主!你的太行山寨固然穩若泰山,但它畢境(竟)還是天下江山的一角彈丸之地。在朝廷和天下百姓的眼裡,你們還是佔山為王的賊寇。我看你們還是及早棄暗投明,歸入正統,才是明智之舉。”

“啪!”耶無害話剛說到這,阮南山大怒,拍案而起,喝道:“耶無害!難道你也認為我們是山兵賊寇?”

“事實就是這樣。”耶無害據理反駁。

“既是如此,那你可自便,我們阮家父子恭等姑爺率領朝廷官兵不攻打我們太行山寨。”

“岳父大人一意孤行,小婿也沒辦法。只怕是朝廷官兵若是前來攻打山寨,又不知會有多少人要為此流血犧牲。”

說完,耶無害便轉身行去。

此時,後面的老寨主阮南山向他的三個兒子一遞眼色,三人頓時心中會意。等到耶無害剛剛踏出大廳門檻,突然,一隻巨網猛然將耶無害罩住,剎時將他懸於樑上。

於此同時,阮山龍等三兄弟上前奪下耶無害的肋間佩劍,並將他捆了個結結實實。

這時,阮南山走上前來,命令道:“將他押入鬼門洞,讓他永世不見光明。”說完,阮南山接過阮山龍遞過來的“太極宇宙無敵劍”,便望著三個兒子將耶無害押行而去。

“爹爹!爹爹!我求求你放了我夫君。”阮曉峰慌慌張張地跑過來向阮南山哀求道。

“放了他!就是我們山寨的禍患!”阮南山聲色嚴厲地說道。

“可他是你的女婿呀!”阮曉峰已是急中無奈。

“就是因為他是我女婿,所以他熟知我們山寨地形環境,省得放出這個內患,讓他率領朝廷官兵來攻打我們太行山寨。”

“不!不會的!耶無害不是這種人!他總得念你我的情面。”

“人心隔肚皮!你知道他是怎麼想的?”

“我與他生死患難,難道我不知道他是什麼人嗎?我求爹爹放了他。”

“休想!”阮南山已鐵了心,道:“想當初,朝廷官兵追殺他至黃河北岸,還是我們太行山寨的人馬救得了他一命。”

“既是如此,那你為什麼又要將他關入鬼門洞?如若你不放他,那就請你連我也關入鬼門洞。我生要和他生在一起,死也要死在一塊。”

“這裡還由不得你!你不要忘了,你可是我從虎口裡救出來的乾女兒。”阮南山說完,拂袖而去。

此時,阮曉峰呆在原處,心亂如麻。她從來沒見過爹爹發這麼大的火,如今他又已將夫君押入鬼門洞,料想是夫君說了不該說的話,禍從口出,罵他是“太行山賊”。不然,爹爹決不會做出這種決定。但是,事已至此,求誰也無用,必須想法救出夫君。

阮曉峰想到這,決定冒死也要救出她生命的一半。於是,她首先來到“鬼門洞”。但洞門早已關閉,耶無害已被關入其內。經過尋問,才知道耶無害被上了腳鐐手銬,關在洞底“一口天”。這“一口天”,恰是這“鬼門洞”的唯一通天通氣通食洞,洞口僅有碗口般大小。“鬼門洞”一旦關閉,嚴密無縫,這“一口天”就是唯一與外通氣之口。在此之前,曾經關押過山寨內奸,也是在這“一口天”之下將人犯上了腳鐐手銬。每縫與犯人送餐,也不用開啟千斤閘而帶來諸多不便,正是透過這“一口天”落食而下。

鬼門洞內,暗無天日。漆黑漆黑的鬼洞神道,幽幽暗長。許久,許久,“黑洞”極深之處,透來一線之光。光下,耶無害滿戴腳鐐手銬,無法走動一步。他只能呆坐在石板之上,仰天望著那向他透射而來的一線光陰。

漸漸地,這一線光陰由明至暗,又由暗至明。整整過了一天一夜,耶無害百無聊籟,唯有默默暗運內功,以消渡這“鬼洞”時光。

突然,耶無害發覺“一口天”之上有人影晃動。緊接著,他便看到上面垂下一把寶劍。他一眼便認出,那正是他的“太極宇宙無敵劍”。很快,劍身已垂落至他的胸前。耶無害見此情形,猶如睡獅猛醒。他立刻雙手捧起寶劍,又好像(象)重新找到他生命的希望。他愛不釋手地抽開劍鞘,突然,一張紙條油然而出。只見上面清晰地寫道——今夜午時,開閘救君。事不成功,寧願成仁。思君念君,永不變心。

“是曉峰!”耶無害仰天高喊阮曉峰的名字。

這時,“一口天”之上又垂落下一些食物和酒肉。陣陣酒氣菜香直撲而來,耶無害頓感飢餓難耐。片刻之間,耶無害便將這些酒肉食物如風捲殘雲、一掃而光。猛然,耶無害感覺臉上滴下兩滴熱淚。他不禁用手指抹下,嘗了一口,是鹹熱淚的。他知道是曉峰在流淚。

於是,他仰頭笑道:“曉峰!你幹嗎流淚?你瞧我這不是好好的?”

這時,“一口天”終於傳來曉峰的聲音:“無害!是我不好!是我讓你受苦了。你不知道,我多想和你在一起。”

“曉峰!你別這麼想。你瞧這裡又潮又暗,我可不願讓你和我一起來受罪。”耶無害依舊笑呵呵地說道。

“無害!你耐心等著,不救你出洞,我就不來見你。”

說完,耶無害只見上方再現“一口之光”,他想再和曉峰多說上幾句,可她已經遠去。但是,他沒有料想到,這竟會是他與阮曉峰的最後決別!這竟會是今生今世曉峰與他所說的最後幾句令人感徹肺腑的話!

“一口天”再次暗無天日。在這黑暗、孤獨、寂寞的鬼洞深夜,耶無害閉目盤坐,恭等他的心愛阮曉峰向他傳來希望的聲音和亮光。但是,他一直盤坐了整整一夜,鬼門洞內外毫無動靜,阮曉峰終究沒能在昨夜午時出現。

“一口天”又開始向耶無害透來亮光。耶無害知道又迎來了新的一天。然而,在這種非人之地,度日如年。耶無害彷彿已不知這是他被關押的第幾天。他只知道,這“一口天”,由明至暗,又由暗至明,讓他無聊至極。世外的一切,都已與他隔絕,他多麼想得知洞外的一些事,多麼想去洞外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多麼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是不是還很精彩?但是,他這只“籠中之鳥”,不!應該說是“甕中之鱉”,這真是“虎落平陽被犬欺,魚遊淺水被蝦戲,過時的鳳凰不如雞;深山之虎,蒼海之龍,亢龍也有悔”,怕是很快他就會在此鬱悶而死。更難以知道,如今已是何年何月何時何刻?!

突然,“一口天”之上飛來兩物,正砸在耶無害的頭頂。然而,耶無害只覺得是軟綿綿的兩物,並不疼痛� �他借光尋望,只見是兩隻饅頭正滾在他的雙腿之下。

這時,只聽上面傳來了聲音:“耶無害!裡面的滋味不錯吧?一般人還享受不起呢。”

耶無害聽到這股譏諷之辭,他知道是總寨主阮南山就在上面,而且還不止他一人。但是,他絲毫未動,更不理睬。

“耶無害!你沒想到吧,你這紅極一時的朝廷命官如今成了我的階下囚,真是令人不可思議。昨夜曉峰想開閘救你,被我逮個正著。看以後誰還會來救你。”

“啊!……”耶無害猛然一驚,仰頭喝問:“阮南山!你將曉峰怎麼樣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哼!怎麼樣了?”阮南山終於原形畢露,眥牙裂嘴地喝道:“你現在自顧不暇,休要再問別人。告訴你,她將會比你死得還要慘!你現在還是吃口饅頭充充飢吧!”

聞聽此話,耶無害氣憤之極,撿起一隻饅頭,直向“一口天”打去。

再說上面的阮南山正欲轉身離去,他猛見“一口天”飛出一物,想躲已是來不及。但是,阮南山不愧是一代震山老劍俠。他看清飛來之物,猛然張口一咬,頓將饅頭銜在嘴邊。他旁邊的人見此情形,都不禁驚出一身冷汗。這幸虧是老寨主有這手絕活。若是換作別人,被耶無害這只“飛饅頭”打中,定是必死無疑!

這時,阮南山用嘴一咬口中之物,又將餘下的饅頭重新落進“一口天”,邊嚼邊衝著“一口天”說道:“耶無害!你回敬我的饅頭好香哩!剩下的還是由你慢慢品嚐吧!”

說完,阮南山便帶領部下,洋洋而去。

洞內,一切又恢復了平靜,耶無害的內心卻久久難以寧靜。他禁不住撫摸著“太極宇宙無敵劍”以及曉峰留給他的紙條,心潮澎湃,憂心重重。他多麼擔心曉峰如今的處境,但他卻無能為力。在他被關進黑洞之前,他清楚地記得,他的寶劍已被阮南山收去,而曉峰又是如何將它得來?她為取回他的心愛之物,一定吃了不少苦頭!曉峰!曉峰!你在哪裡?

耶無害心底念念不忘曉峰的名字。藉著“一口天”傳來的一線之光,他又望見曉峰的真跡——今夜午時,開閘救君。事不成功,寧願成仁。思君念君,永不變心。

眼望這熟悉的字跡,默想這真摯的言語,耶無害怎不思絮萬千,又怎麼不哀嘆這世態的炎涼,人心的蒼惶?“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所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想這“太行之路”更是難若“一口天”!

此時此刻,此時此境,耶無害觸景生情,耳邊和腦海終於迴盪起白居易?白樂天那首傳頌古今的《太行路》——

太行之路能摧車,若比君心是坦途。巫峽之水能覆舟,若比君心是安流。

君心好惡苦不常,好生毛羽惡生瘡。與君結髮未五載,豈期牛女為參商!

古稱色衰相棄背,當時美人猶怨悔。何況如今鸞鏡中,妾顏未改君心改!

為君薰衣裳,聞君蘭麝不馨香。為君盛容飾,君看珠翠無顏色。

行路難,難重陳。人生莫作婦人身,百年苦樂由他人。

行路難,難於山,險於水。不獨人家夫與妻,近代君臣亦如此。

君不見,左納言,右納史,朝承恩,暮賜死。

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

……

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

……

就在耶無害身沒鬼門洞之後,中原戰火又在銷煙瀰漫——大梁開平二年(908年),秋,七月,殷奏於汴、荊、襄、唐、郢、復州置回圖務,運茶於河南、河北,賣之以易繒纊、戰馬而歸,仍歲貢茶二十五萬斤,詔許之。湖南因此富裕而慷。

公元908年6月9日(天祐四年五月初八日),徐溫、張顥經過密謀,在揚州由張顥出面,派將領紀祥等手持兵器闖入楊渥寢宮,坦率地對楊渥說:“奉命來殺你!”楊渥忙說:“你們如果能反正,去殺掉徐溫、張顥,我就各封你們為刺史。”眾人聽了都心動,只有紀祥不答應,並且舉刀砍去。楊渥中刀倒地。紀祥見他還沒有斷氣,又用繩索將他活活勒死,對外則宣稱楊渥暴病而死,時年二十三歲 。遂奉楊渥之弟楊隆演稱淮南節度使、東面諸道行營都統、同平章事、弘農王。楊渥的弟弟楊溥(楊行密第四子)稱帝(927年)後,追諡楊渥為景皇帝,廟號烈宗,陵號紹陵。

壬申,淮南將吏請於李儼,承製授楊隆演淮南節度使、東面諸道行營都統、同平章事、弘農王。鍾泰章(合肥人,受嚴可求和右牙指揮使徐溫之託,殺掉左牙指揮使張顥,當屬頭功。)賞薄,泰章未嘗自言;後逾年,因酒醉與諸將爭言而提及此事。有人告訴徐溫,因泰章心懷怨憤,請誅之。徐溫不由說道:“這是我的過失啊!”於是提拔鍾泰章為滁州刺史。

後事如何,請看“78、劍底遊魂已遠去,風起雲湧華山擂。”之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