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千古奇英最新章節列表 > 122、二泉映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22、二泉映月

  孤獨給敗的耳邊,幽然響起了瞎子阿炳二胡的演奏,聲音抑揚頓挫,曲折綿長,正是一首《二泉映月》:

泉水的叮咚,泉水的叮咚,泉水的叮咚響,跳下了山崗走過了山旁,來到我身旁……

你像那天上月亮,守護在我的身旁。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下宮闕,今夕是何年?

《秋風詞》曰: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請你看一看這首《望月懷遠》,作者(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這是一首多麼清涼幽美懷念遠方情人的小夜曲情調,已經是亙古不變,一個永久永遠的人間真情所在。

由此我們又聯想到,西北大漠敦煌鳴沙山的“月牙(芽)泉”,東南名城杭州的“虎跑泉”,映襯著千萬裡明月嬋娟。《望月懷遠》,八千里路雲和月,千里共嬋娟。不同的泉水,同一個月。如何能攜起手,心連心……愛心的實現,心靈的團結!讓我們的心,朝向汶川;讓我們的雙手,朝向汶川……讓孤獨給敗的雙手不再孤獨!

汶川緊急救援:

2008年5月12日週一,下午2:28,四川成都西北93公里汶川縣發生里氏7.8級相當於1976年7月28號的河北唐山7.8級大地震。相當於400顆1945年發生在日本廣島***的威力。四川共有九寨溝、松潘、平武縣、北川、茂縣、汶川、理縣、都江堰、彭州市,青川、劍閣、江油(李白故居所在地)、安縣、綿陽市、綿竹、羅江、什邡市、廣漢市、德陽、雅安等二十個市縣受到影響!此地震區在多災多難的北緯30~32度、東經102~104~106度之間。到上海、蘇州等地十層樓以上有明顯震感。對日本、泰國、越南河內等地都有影響。最後修訂為里氏8.0級,烈度11度,影響面積達10萬平方公裡。據專家研究,此次地震是“印度板塊”向“青藏高原”擠壓所致。相信不久以後,又一部真實反映地震災害的電影《藍光閃過之後》又要誕生!全世界最大的地震是8.9級,8級以上的地震總共有10次左右!

2008年5月16日星期五,四川理縣又發生5.9級餘震!看來中國的國際關係還是相當的不錯,就好像是在說人緣關係很好:俄羅斯救援隊今日到達成都雙流機場!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也相應派來救援隊!不要問我來自哪裡在,不要問我我是誰,我們都擁有一顆愛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國難當頭,我們如今要同舟共濟,共赴國難!感謝來自世界各地的愛心援助,中國不會忘記你們!中國一定會渡過2008的難關。

國務院公告,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者的沉痛哀悼,2008年5月19日星期一至21日(週三)為全國哀悼日。在此期間,全國和各駐外機構下半旗致哀,停止公共娛樂活動,外交部和我國駐外使領館設立弔唁簿。2008年5月19日星期一至21日(週三)下午2點28分,全國默哀3分鐘,界時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百年來中外歷史上著名的大地震

2008年05月18日 00:31:39 作者: 和諧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地震 死亡83萬人

相關標籤: [明朝]

明朝嘉靖三十四年(陽曆1556年1月23日, 農曆1555年臘月十二即1555 12 12)夜間,在陝西渭南一帶和山西蒲州等地發生了強烈地震,死亡83萬多人。這次地震是我國歷史上有明確文字記載的最大的一次地震。

明人朱國楨《湧幢小品》載:地震發生時,陝西、山西、河南等地同時發生地震。渭南、蒲州等地震時:“(震)聲如雷,雞犬鳴吠。”受地震影響,黃河、渭水因河道壅塞,河水上漲氾濫,華山、終南山“山鳴”。地震後,渭南城門陷入地中,華州城牆全部倒塌,潼關、蒲坂兩地城牆全部塌陷。至於民居、官舍更是成為一片廢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此次地震死亡人數有姓名記載的83萬多,不知名的死者及未經奏報的死者更是不計其數。大體上,潼關、蒲坂的死亡人數約為當地人數的十分之七,同州、華州為十分之六,渭南為十分之五,臨潼為十分之四,陝西省城為十分之三。其他州縣因位置不同,死亡人數也不同。

地震時,有許多人家全家同時遇難。如居民米仲良全家85人同時遇難,居民陳朝元全家119人同時遇難。其他全家死亡人數達百人的尚有許多。

在死者當中有一些朝廷官員,其中有致仕南兵部尚書韓邦奇、南光祿卿馬理、南祭酒王維楨,其他還有郎中薛祖學、員外賀承光、主事王尚禮、進士白大用、御史楊九澤等。韓邦奇在地震時掉入火炕灶中,被燒成灰燼。薛祖學在地震時落入一丈多深的水穴被淹死。馬理被深深地埋入土窟。

地震當夜,祭酒王維楨在母親房中聊天。二鼓時分,母親讓王維楨回房休息。王維楨回屋,還未到床,地震發生。王維楨急忙奔出,呼喚母親,此時母親已入睡。隨之,王維楨被倒塌的牆壁壓死,而王維楨母親的房屋雖然也發生倒塌,但她卻僥倖存活。

地震後,渭南、同州地方一些鄉民乘亂打劫,哄搶官倉,均被鎮壓,事件得以平息。

大明朝1555年大地震,有整個縣城塌陷。看來,中國還應加強地震檢測預報和科學考察,以減少地震損失!中國發明的渾天地動儀以及地震局都在幹什麼了?

1933年四川茂縣發生7.5級大地震始末

七十五年前,在四川省西部的羌族聚居區——茂縣疊溪發生了震驚中外的強烈大地震,給羌族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公元1933年(民國22年)8月25日,農曆七月初五,當日天空風和日麗,晴空萬里。一群羌族小孩正在城隍廟裡觀看羌族藝人為城隍老爺“穿衣”,因為再過十天,即農曆七月十五,就是疊溪城一年一度的城隍廟會。屆時,虔誠的羌人還將向城隍老爺求雨,求老天保佑,普降甘雨,拯救生靈。

時值中午,幹了半天活的人們正在吃午飯。天上沒一片雲彩,沒有一絲風,太陽高高地掛在當空,火辣辣地照耀著大地。幾個小孩子坐在城隍廟邊的城牆上撕啃著玉米杆。突然,太陽紅了臉,天空中突然冒出一條火龍,發出霹靂一聲巨響,大地開始猛烈的搖晃起來,地中發出巨大響聲,與地面隆隆之聲相混合。風沙走石滾滾而來,人們的耳、眼、口、鼻均被塵土所塞,滿眼迷離不能遠視,只見近處地皮到處裂開了大縫,忽開忽閉,大地向下傾陷,人在地上一步不能移動,意志全失。持續了一分鐘之久,地殼停止搖晃,但四周巨大的隆隆聲仍持續不斷,沙石繼續飛揚,三小時後塵霧稍歇,方可辯遠近,太陽西沉,河山改易,城廓為存。疊溪這座擁有二百七十餘戶羌人的古老羌城,歷史上重要的軍事要塞——古蠶陵重鎮,竟被地震毀於一旦,只剩下一座殘破不堪,大部分倒塌了的城隍廟。城隍老爺塑像亦被亂石打得支離破碎,半張**的臉龐和一支瞪圓的眼睛被埋在塵土之中。只是可憐的疊溪婦孺姐妹同胞們,從此命歸黃泉,剎那之間便徹底與這世界永訣而去。老天並沒有保佑他們平安渡過一生。

在疊溪遭到滅頂之災的同時,世界各地的地震儀也不斷收到了大地顫動的訊號,鳥孰峰、南京地震臺幾乎同時記錄到這災難的振波;馬尼拉、大板、棉蘭、孟買、哥本哈根、漢堡、檀香山、巴黎、突尼西亞、悉尼、多倫多、威林頓、渥太華、拉巴斯等世界百多家地震臺都測收到了這可怕的震波……

地震史料上痛苦地記錄下了這個時間:1933年8月25日15時50分30秒。

地震史料上痛苦地記錄下了這個座標:北緯30度,東經103.7度。

地震史料也痛苦地記錄下了這個可怕的震級:7.5級。

從此,這個地處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的川西北疊溪羌城,這個自古就是地處兵家必爭之地的疊溪重鎮,被地震從地圖上抹掉了,它隨著巨大顫動的一瞬間消失了……。但疊溪這個地名卻永遠滯留在中國強震震中分佈圖上,被永遠地記錄在中國地震史料中,仍為眾多的地震科學家和地震工作者所關注。

大震之後,房屋盡行倒塌,當晚下起了瓢潑大雨,大地還在不時的抖動著,山上不時地滾落石頭,災難還在繼續肆虐著大地。大地震中倖免於災難的人們驚慌失措。露宿荒野,在飢寒交迫中掙扎著……。

大震時,沿岷江兩岸的銀瓶崖、大橋、疊溪三處崩下的岩石將岷江堵塞,頓時出現了三大埝壩。岷江主流斷流,銀瓶崖埝壩以上的江水被迫回激北流,挾沙石倒湧,兩小時後即淹至沙彎、猴兒寨。兩天後淹到普安,四天後湖水倒注至泉水崖,淹沒了觀音廟,水位上升300餘米。從此,高山峽谷中出現一片平湖,逶迤達三十華裡,寬約四華里,稱為上海子。同時松平溝、水磨溝、魚兒寨溝等地山崩數處,形成大小海子十一個,淹沒了大量的田地和房屋。

震後一個多月,岷江上游陰雨連綿,江水驟漲,各海子湖水與日俱增。10月9日下午7時,疊溪海子瀑潰,積水傾瀉湧出,浪頭高達20丈,壁立而下,濁浪排空。急流以每小時30公里的速度急湧茂縣、汶川。次日凌晨3時,洪峰仍以4丈高的水頭直衝灌縣、沿河兩岸被峰湧洪水一掃俱盡。茂縣、汶川沿江的大定關、石大關、穆肅堡、松基堡、長寧、淺溝、花果園、水草坪、大河壩、威州、七盤溝、綿池、興文坪、太平驛、中灘堡等數十村寨被沖毀。都江堰內外江河道被衝成卵石一片,衝沒韓家壩、安瀾橋、新工魚咀、金剛堤、平水槽、飛沙堰、人字堤、渠道工程、防洪堤壩掃蕩無存。鄰近的崇寧、郫縣、溫江、雙流、崇慶、新津等地均受巨災。據不完全統計死亡人數約在2500餘人左右。

1976年四川松平7.2級大地震

1976年8月16日和23日,在四川省北部松潘、平武之間相繼發生了兩次7.2級的強烈地震,使松潘、平武、南坪、文縣等縣遭到破壞。

松潘、平武地區處於龍門山北東向構造帶、西秦嶺東西向構造帶和岷山南北向構造帶的匯合部位,構造比較復雜。這次地震發生在岷山南北向構造帶的虎牙斷裂帶上。虎牙斷裂帶總體走向近南北,長達40餘公裡。該斷裂帶雖然形成較早,但有多期活動。根據等裂度線形狀、地震活動、震源機制解和地裂縫的展布等資料來看,這次地震是近南北向虎牙斷裂強烈活動的結果。

震區山脈、水系與構造帶的展布基本一致。區內山勢巍峨陡峭,層巒疊嶂,河流強烈切割,多呈“V”形谷,基岩裸露,階地及現代沉積物不太發育,為強烈上升的剝蝕區。震區西部為松潘高原,東部呈階梯壯下降過渡到中低山區,反映了本區是一個高原面解體、後期強烈上升的新活動地帶。

震區由於地處高山峽谷之中,地表崩塌嚴重,地裂縫一般不太發育,僅在8月16日7,2級地震震區的元寶山(呈南北走向),可見有橫切山脊、開口寬大的近東西向張裂縫。

本區絕大多數是質量較好的穿鬥木架結構房屋,抗震效能良好,故破壞較輕。但是由於震區處於強烈上升的剝蝕區,岩石破碎、風化嚴重,加之震後連續暴雨、崩塌、磙石、泥石流等災害嚴重,使得交通阻塞,河流壅塞,房屋被破咂壞或沖垮,大量農田被毀壞。

百年來中外歷史上著名的大地震

1920年海原地震

1920年12月16日20時5分53秒,寧夏海原縣發生震級為8.5級的強烈地震,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死亡24萬人,毀城四座,數十座縣城遭受破壞。

2007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發生31週年。另外一場大地震,我們也不能夠遺忘——

1920年12月16日20時06分09秒,一場人類歷史上罕見的8.5級大地震在中國寧夏海原一帶發生,造成23萬餘人死亡,史稱“環球大震”。

霎時,天空電光搖曳,雷聲貫耳,猶如萬馬嘶鳴;大地在瘋狂晃動中完全失去自控。短短十幾分鍾內,70多座繁華城鎮消失得無影無蹤,這裡所有的一切皆蕩然無存……

此次地震釋放的能量特別大,而且強烈的震動持續了十幾分鍾,世界上有96個地震臺都記錄到了這次地震。在日本東京,即便是放大倍數僅12倍的地震儀,也記錄到了這次地震繞地球兩的面波。

海原地震波及範圍之大有史罕見。據有關資料記載,地震時北京“電燈搖動,令人頭暈目眩”;上海“時鐘停擺,懸燈搖晃”;廣州”掉灰泥片”;汕頭“客輪蕩動”;**“大多數人感覺地震”;其有感範圍超過了大半個中國,甚至在越南海防附近的觀象臺上也有“時鐘停擺”的現象。

海原大地震,等於瞬間投下了1200枚廣島***!據後來的地震工作者考察分析,這次地震的破壞程度,比當時確認的8.5級還要強烈,因為破壞最嚴重的海原幹鹽池一帶的宏觀烈度竟達到12度,並且,餘震一直持續了3年之久……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地震、也是世界上截止目前最可怕的地震!

海原被霎那間毀滅後,強大的衝擊波似乎並沒有得到徹底釋放。一條長長的地震帶爬了地球整整兩圈半。這場大地震震區之廣也是史無前例的,它東起固原,經西吉、海原、靖遠等縣,西端一直到景泰縣,2萬餘平方公裡幾乎成了無人區。甘肅的中部、東部和南部幾十縣全部被橫掃。另外,新疆、陝西、寧夏、山西、綏遠、青海、四川、雲南等8個省,也在劇烈搖撼下出現大面積災區。

直到地震後的第二年,中國**才向全世界公佈了一個爆炸性的數字:死亡234,117人,死亡人數佔災區總人數的56%。而作為震中的海原縣,死亡73,604人,佔全縣實有人口的2/3之以上。

1927年古浪地震

1927年5月23日6時32分47秒,甘肅古浪發生震級為8級的強烈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公里,死亡4萬餘人。地震發生時,土地開裂,冒出黑水,硫磺毒氣橫溢,燻死饑民無數。

1933年疊溪地震

1933年8月25日15時50分30秒,四川茂縣疊溪鎮發生震級為7.5級的大地震,震中烈度10度,疊溪鎮被摧毀。震前犬哭馬嘶,蛇出鼠驚,烏鴉慘啼,母雞司晨。震時地吐黃霧,城郭無存,岷江斷流,壅壩成湖。

1950年察隅地震

1950年8月15日22時9分34秒,西藏察隅縣發生震級為8.5級的強烈地震,震中烈度12度,死亡近4000人。喜馬拉雅山幾十萬平方公里大地面目全非,雅魯藏布江被截成四段。

1966年邢臺地震

邢臺地震由兩個大地震組成:1966年3月8日5時29分14秒,河北省邢臺專區隆堯縣發生震級為6.8級的大地震,震中烈度9度;1966年3月22日16時19分46秒,邢臺專區寧晉縣發生震級為7.2級的大地震,震中烈度10度。兩次地震共死亡8064人,傷38000人,經濟損失10億元。地震發生後,漫天飄雪。周恩來總理親自前往慰問。

1970年通海地震

1970年1月5日1時0分34秒,雲南省通海縣發生震級為7.7級的大地震,震中烈度為10度,震源深度為10公里,死亡15621人,傷殘32431人。震前,豕突犬吠,雀啼魚驚,牆縫噴水,騾馬傷人。震時,村寨房屋盡毀,地面或裂或陷。

1976年唐山大地震

1976 年7月28日3時42分發生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唐山的地震(震中緯度39.4度,東經118.0度),震級7.8級,震中烈度Ⅺ度。同日18時43分,在距唐山40餘千米的灤縣又發生7.1級地震 ,震中烈度Ⅸ度。這次地震發生在工業城市,人口稠密,損失十分嚴重。唐山市區建築物多數基本倒平或嚴重破壞,鐵軌發生蛇形扭曲,地表發生大量裂縫,還有噴水冒沙、塌陷,震前伴有發光現象。242769人死亡,164851人受傷。鄰近的天津也遭到Ⅷ~Ⅸ度的破壞。有感範圍波及遼寧、山西、河南、山東、內蒙古等14個省、市、自治區,破壞範圍半徑約250千米。震源物理的研究表明,該震的震源錯動過程較複雜。

1906年美國舊金山大地震

1906年4月18日晨5時13分,舊金山發生8.3級地震,無數房屋被震倒,水管、煤氣管道被毀。地震後不久發生大火,整整燃燒了3天,燒燬了520個街區的近3萬棟樓房。

1908年義大利墨西拿大地震

1908年12月28日晨5時25分,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墨西拿市發生7.5級地震。地震時,城市房屋跳動旋轉,地縫開合噴水,海峽峭壁坍塌入海。

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

1923年9月1日上午11時58分,日本橫濱、東京一帶發生7.9級地震。兩座城市如同米籮作上下和水平篩動,建築物紛紛倒塌。城市陷入火海,日本全國財富的5%化為灰燼。

1960年智利大地震

1960年5月21日下午3時,智利發生8.5級地震。從這一天到5月30日,該國連續遭受數次地震襲擊,地震期間,6座死火山重新噴發,3座新火山出現。5月21日的8.5級大地震造成了20世紀最大的一次海嘯。

1970年秘魯欽博特大地震

1970年5月31日,秘魯最大的漁港欽博特市發生7.6級地震。在地震中有6萬多人死亡,10多萬人受傷,100萬人無家可歸。該市以東的容加依市,被地震引發的冰川泥石流埋沒全城2.3萬人。

1995年日本神戶大地震

1995年1月17日晨5時46分,日本神戶市發生7.2級直下型地震,造成5400多人喪生,3.4萬多人受傷,19萬多幢房屋倒塌和損壞,直接經濟損失達1000億美元,震後又發生500多處火災。

2010年4月14日中國青海玉樹縣發生7.1級地震,造成近3000人死亡。

中國歷史上強度較大的地震,以及在人類認識地震,預測和抗禦地震方面具有歷史意義的地震。

陝西岐山地震 發生於周幽王二年 (公元前780年)。這是中國史書記載比較可靠的最早一次大地震。地震時,“西周三川皆震。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國語?周語》)。三川即今陝西省的涇河、渭河、洛河。估計震級可達7級以上。

北邊郡國地震 發生於西漢綏和二年九月丙辰(公元前7年11月11日)。據史書記載,這次地震波及“自京師至北邊郡國三十餘壞城郭,凡殺四百一十五人”(《漢書?五行志》)。京師即今陝西省西安市。漢時北邊郡國應包括今甘肅、陝西、山西、河北等省在內。史書對這次地震有“水出地動”的記載,這可能是中國關於震前地下水異常變化的最早記載。

甘肅金城、隴西地震 發生於東漢永和三年二月乙亥(公元138年2月28日)。據初步考證,這次地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測震儀器(張衡的候風地動儀)記到的破壞性地震。當時候風地動儀放在洛陽,距震中約700公里。東漢時的金城郡包括今蘭州市在內。震級估計為埿級。地震時,“二郡山岸崩,地陷”(《後漢書?順帝紀》),“地震裂,城郭、室屋多壞,壓殺人”(《後漢書?五行志》)。

山西洪洞、趙城地震 發生於元大德七年八月六日(1303年 9月17日)。這是中國歷史上詳細記述大地震最早的一次。此震“壞官民廬舍十萬計”(《元史?五行志》),“村堡移徙,地裂成渠,人民壓死不可勝計”(《元史成宗紀》)。破壞區沿汾河地塹延伸長達 400多公裡。震級約8級或更大。

陝西華縣地震 發生於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 (1556年1月23日)。這是中國歷史地震中死人最多的一次地震。"官吏軍民壓死八十三萬有奇”(《明史?五行志》)。地震前,該地區長期沒有中小地震活動。但震前8小時左右,在震中區有“地旋運,因而頭暈”)《隆慶?華州志》)的記載。這次地震首次記載到地震時“地中出火”(地光)的現象。震後,災民曾考慮用木板作房牆,以便抗震。此震極震區長軸與渭河地塹方向一致。估計震級約有8級或更大(圖1)。

廣東瓊山地震 發生於明萬歷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1605年7月13日)。《康熙瓊山縣志》記載:“亥時地大震,自東北起,聲響如雷,公署民房崩倒殆盡,城中壓死者數千,……”。估計震級為7.5級或更強,為海南島地區歷史上最大地震。這次地震前礦井中還發生形變坍塌現象。“是日午時銀礦怪風大作,有聲如雷,動搖少頃,坑岸崩,壓挖礦人夫以百計。夫外處震於亥時,而礦內午時先發,所謂本根傷而枝葉動。”

山東莒縣、郯城地震 發生於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 (1668年7月25日)。這次地震是中國歷史上地震中最大的地震之一,震級估計為8.5級(圖2)。據《康熙郯城縣志》記載,“戌時地震,有聲自西北來,一時樓房樹木皆前俯後仰,從頂至地者連二、三次,遂一顫即傾,城樓堞口官舍民房並村落寺觀,一時俱倒塌如平地”。極震區延伸方向與郯廬大斷裂方向相一致。最遠的有感地區距震中達1000公里。據《康熙海州志》記載,地震時海水有顯著變動。震中附近地區在此震前後,歷史上並無其他破壞性地震的記載。

河北三河、平谷地震 發生於清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1679年9月2日)。這是北京附近地區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裂度為Ⅺ度,破壞面積縱長500公里,北京城內故宮破壞嚴重。三河知縣任塾震後作記:“七月二十八日巳時,餘公事畢,退西齋假寐。若有人從夢中推醒者。視門方扃,室內闃無人。正惝恍間,忽地底如鳴大炮,繼以千百石炮,又四遠有聲,儼數十萬軍馬颯沓而至,……。次日人報縣境較低於舊時,往勘之。西行三十餘裡及柳河屯,則地脈中斷,落二尺許。漸西北至東務裡,則東南界落五尺許。又北至潘各莊,則正南界落一丈許”(《乾隆三河縣志》)。顯然,地震時發生了大規模的地面形變。

山西臨汾地震 發生於清朝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六日(1695年5月18日)。這次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烈度Ⅹ度強,破壞面積縱長500公里。在一個8級地震的震中區附近再次發生8級地震,這是中國歷史上惟一的一次。前一次8級地震是1303年的洪洞、趙城地震。

雲南東川地震 發生於清雍正十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1733年8月2日)。這次地震震級估計為7.5級,是中國地震史料中記述地面斷裂最詳細的一次地震。“自紫牛坡地裂,有罅由南而北,寬者四五尺,田苗陷於內,狹者尺許,測之以長竿,竟莫知淺深,相延幾二百裡,至尋甸之柳樹河止,……”(《雍正東川府志》)。地震後人們注意到城牆垛“南北則十損其九,東西十存其六,抑又奇也。”這是中國地震史料對地震力方向性的最早描述。

寧夏平羅、銀川地震 發生於清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739年1月3日)。震中烈度Ⅹ度強,破壞範圍半徑達380公里。震級估計為8級。極震區長軸與銀川地塹方向一致。《乾隆寧夏府志》記載:“酉時地震,從西北至東南,平羅及郡城尤甚,東南村堡漸減。地如奮躍,土皆墳起。平羅北新渠、寶豐二縣,地多坼裂,寬數尺或盈丈,……三縣城垣堤壩屋舍盡倒,壓死官民男婦五萬餘人”。又據故宮檔案載:靠近黃河的一些城鎮,震後地裂“湧出大水,並河水泛漲進城,一片汪洋,深四、五尺不等,民人凍死、淹死甚多。”這是中國內陸因地震引起河水泛濫成災的一次震例。

雲南嵩明地震 發生於清道光十三年七月二十三日(1833年9月6日)。這次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烈度達Ⅺ度,破壞範圍半徑達260公里。它是迄今所知雲南省最大的一次地震。震前“先期黃沙四塞,昏曉不能辨,凡三晝夜,……震之時聲自北來,狀若數十巨炮轟,……最烈則嵩明之楊林驛,市廛旅館,盡反而覆諸土中,瞬成平地,……”(魏祝亭著《天涯聞見錄》)。

臺灣基隆近海地震 發生於清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1867年12月18日)。這是中國地震史中引起海嘯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級估計為6級。“沿海山傾地裂,海水暴漲,屋宇傾壞,溺數百人。”

中國歷史上發生強度較大的,以及在人類認識、預測和抗禦地震方面具有歷史影響的地震主要有:

●公元前780年,陝西岐山發生地震。這是史書記載比較可靠的最早一次大地震。地震時,“西周三川皆震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三川即今陝西的涇河、渭河、洛河。估計震級達7級以上。

●公元前7年11月11日,北邊郡國發生地震。據記載,這次地震波及“自京師至北邊郡國三十餘壞城郭,凡殺四百一十五人”,京師即今陝西西安。漢時北邊郡國包括今甘肅、陝西、山西、河北等省在內。

●138年2月28日,甘肅金城、隴西發生地震。據考證,這次地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測震儀器(張衡的候風地動儀)記到的破壞性地震。當時地動儀放在洛陽,距震中約700公里。

●1303年 9月17日,山西洪洞、趙城發生地震。這是中國歷史上詳細記述大地震最早的一次。此震“壞官民廬舍十萬計”,“村堡移徙,地裂成渠,人民壓死不可勝計”。震級約8級或更大。

●1555年1月23日,陝西華縣發生地震。這是中國歷史上地震中死人最多的一次地震。“官吏軍民壓死八十三萬有奇”。此震極震區長軸與渭河地塹方向一致。估計震級約有8級或更大。

●1605年7月13日,廣東瓊山發生地震。據史志記載,“亥時地大震,自東北起,聲響如雷,公署民房崩倒殆盡,城中壓死者數千”。估計震級為7.5級或更強,為海南島歷史上最大地震。

●1668年7月25日,山東莒縣、郯城發生地震。這次地震是中國歷史上地震中最大的地震之一,震級估計為8.5級。據記載,“城樓堞口官舍民房並村落寺觀,一時俱倒塌如平地”。

●1679年9月2日,河北三河、平谷發生地震。這是北京附近地區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裂度為Ⅺ度,破壞面積縱長500公里,北京城內故宮破壞嚴重。

●1695年5月18日,山西臨汾發生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烈度Ⅹ度強,破壞面積縱長500公里。在一個8級地震的震中區附近再次發生8級地震。前一次地震是1303年的洪洞、趙城地震。

●1733年8月2日,雲南東川發生地震。震級估計為7.5級,是我國地震史料中記述地面斷裂最詳細的一次地震。震後城牆垛“南北則十損其九,東西十存其六,抑又奇也”。

●1739年1月3日,寧夏平羅、銀川發生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據載,靠近黃河的一些城鎮,震後地裂“湧出大水,並河水泛漲進城,一片汪洋,深四五尺不等,民人凍死、淹死甚多”。

●1833年9月6日,雲南嵩明發生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烈度達Ⅺ度,破壞範圍半徑達260公里。

●1867年12月18日,臺灣基隆近海發生地震。這是中國地震史中引起海嘯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級估計為6級。“沿海山傾地裂,海水暴漲,屋宇傾壞,溺數百人。”

●1920年12月16日,寧夏海原縣發生震級8.5級的地震。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死亡24萬人,毀城4座,數十座縣城遭受破壞。

●1927年5月23日,甘肅古浪發生震級8級的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公里,死亡4萬餘人。

●1931年 8月11日,新疆富蘊發生地震。地震震級為8級,震中烈度Ⅺ度。震中區形成170公里長的斷裂帶,最大錯動幅度達20米。這是中國大地震中已知錯動幅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1933年8月25日,四川茂縣疊溪鎮發生震級7.5級的地震,震中烈度10度,疊溪鎮被摧毀。震時地吐黃霧,城郭無存,岷江斷流,壅壩成湖。

●1935年 4月21日,臺灣苗栗發生地震。震級為7.1級,是臺灣有史以來破壞最重的一次地震。地面造成長約37公里的斷層。

●1950年8月15日,西藏察隅縣~墨脫縣發生震級8.6級的強烈地震。震中烈度12度,死亡近4000人。

●1962年 3月19日,廣東河源發生地震。震級為6.1級,是中國第一個水庫誘發地震。

●1966年3月,河北邢臺發生地震。由兩次大地震組成:3月8日,邢臺隆堯縣發生震級6.8級的大地震;3月22日,邢臺寧晉縣發生震級7.2級的大地震。兩次地震共死亡8064人,傷38000人。

●1970年1月5日,雲南通海縣發生震級7.7級的大地震。震中烈度為10度,震源深度為10公里,死亡15621人,傷殘32431人。

●1975年2月4日,遼寧海城發生地震。地震震級為7.3級,震中烈度為Ⅸ度強。這是我國首次預報成功的一次7級以上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豐南一帶發生7.8級的地震。造成24.2萬人死亡,重傷16.4萬人。

●1996年2月3日17時14分18秒,在雲南省麗江縣發生7.0級強烈地震。震中位置分別為:北緯27度18分/東經100度13分。麗江,大理,迪慶,怒江四個地州的9個縣51個鄉鎮受到嚴重 破壞,傷亡17366人,其中死亡309人,重傷4070人,直接經濟損失40餘億人民幣。

2001年11月14日,青藏鐵路剛剛開始修建,下午17點26分,在靠近崑崙山口西的路段,大地突然劇烈地顫抖,剛剛鋪好的鐵軌被平移出好幾米,鐵路職工的帳篷也被撕裂……

青海省地震局的監測證實,這一天,崑崙山發生了一次8.1級的強烈地震。由於發生地點人跡罕至,這次強烈地震沒有造成人員傷亡。這次地震,是建國以來我國大陸內部震級第二大地震,僅次於1950年8月15日的西藏察隅~墨脫8.6級地震。青海、四川、甘肅部分地區有震感。至11月15日上午11時,震區還連續發生多次餘震,致使青海主要震區部分房屋倒塌,青藏公路(國道109線)多處斷裂,崑崙山出現一條大裂縫帶。

2001年青藏高原崑崙山一帶發生的8.1級大地震,造就了一項新的世界之最:450公里的地震斷裂帶是目前世界上最長、最新的斷裂帶。3年來,不少國際國內知名的地震研究專家來到這裡做科研考察。正在這裡開展古地震研究的中國地震局首席科學� ��徐錫偉認為,青藏高原東崑崙地震遺址是目前世界上最理想的地震科研實驗場。

2001年11月14日,在青海省格爾木市崑崙山一帶發生的8.1級地震,是人類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大陸發生的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所形成的長450公里的破裂帶,是我國大陸有史以來最長的一條地震變形帶,也是全球大陸一次大震形成的地震變形帶,是人類研究震源破裂機制、地震成因、分佈規律和地震災害的一個天然“視窗”,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7月19日,中法科學家進行的古地震科研合作項目在青海省格爾木市崑崙山一帶進行,參與考察的中國地震局地震所副研究員馬文濤博士說:“從大的方面來說,這次地震是我國建國以來第二次8級以上的地震,這裡是一個很好的研究地震的天然實驗場;另外從全球角度來看,這個活動斷裂帶是被稱為‘第三極’的青藏高原北部邊界,所以研究它的活動性對於整個青藏高原,乃至全球的活動構造,都是一個很好的實驗場地。”地震發生後的3年間,來自美國、德國、法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的科學家多次踏上崑崙山對8.1級地震地表破裂型別做了深入研究,考察獲得了地球化學測年的資料,這些都為全球地質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依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法國斯特拉斯堡地球物理研究所伍爾德博士認為,崑崙山斷裂帶是一個很特殊的地方,透過研究這個斷裂帶,可以精確研究出斷裂滑動速率。他說:“要想研究地震需要一個規模大的理想斷層活動塊,青藏高原正好屬於這樣的一個地方,這裡所有的斷層都很長,而且這一帶地區人煙稀少,地震破裂帶儲存完好。有了這兩個先天條件,所以全世界科學家都願意來到這裡做科研考察。”

在東崑崙山,除了8.1級地震造成的斷裂帶以外,歷史上還遺留有6處斷裂帶,這些清晰可辨的150多公裡鼓起的山包就是200多年前發生大地震時的遺蹟。專家認為,青藏高原地震斷裂帶與世界上其他的斷裂帶相比具有植被低矮、人為破壞少、極少受到雨水沖刷侵蝕的特點,而且這裡的永凍層也為保護斷裂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是理想的地震科研實驗場所。(記者 楊壽德)

新華網2004年07月30日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里氏8.0級大地震......

孤獨給敗來到這多災多難的地球世界,痛心疾首,卻又無能為力,因為他知道他不是現代的超人,他只能默默地為災難者祈禱,希望災區人民鼓舞勇氣和毅力去戰勝一切自然災害,要堅信人定勝天,要積極主動地去預防災難與災害的發生、滋長和熳延。所謂亂世出英雄,烈火煉真金。家貧出孝子,國亂出忠臣。 “逆境出人才,順境出庸才。”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誰也不能隨隨便便成功;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溫室裡只能培養出嬌嫩鮮豔的花朵,經不住風霜雪雨和暴風驟雨的侵襲。人要能在惡劣的環境和條件下煅煉成長,百折不撓,迂迴曲折向前進。只有經歷和不斷的磨礪,社會、歷史、宇宙、世界、家庭、個人才能不斷地發展而走向成熟!讓暴風驟雨、雷雨閃電來得更猛烈些吧!來吧!我不怕你們!來吧!小兔崽子們!讓狗日的騙子來吧!讓狗日的物價特別是房價和油價漲得更猛烈些吧!狗日的物價全都該他媽媽的“雲橫山腰”一刀砍!獨孤九劍——清天霹靂——獨孤九劍神歸一,風、火、雷、電、雲、霧、霜、雪、天,風、雨、雷、電、雲、霧、霜、雪、天。九陰真經起於地,九陽在天地化天。九劍歸一混無極,無極混元坤乃乾。天地歸一、九九歸一!

多災多難的宇宙,多災多難的太陽系,多災多難的銀河系,多災多難的世界,多災多難的社會、歷史、宇宙、世界、家庭、個人,必然有多災多難、坎坷的經歷。社會,人間正道是蒼桑;歷史,飽經風霜的歷史桑田;宇宙,神秘無邊無限;世界,亂得像一鍋粥;家庭,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其實很簡單,就是缺錢;個人,人人有曲折坎坷的人生,人人都紛繁復雜的小宇宙空間!所謂佛經雲:人生來就是受苦的,是來還債的,芸芸眾生,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看來,還是有一定的道理,而且有“一腚”的水平!但人們以堅強不屈的意志和毅力,是能夠戰勝一切困難並渡過難關的,不能望而卻步、退縮不前。只有發展變化才是正大光明的道理所在!做人做事,還是要老老實實,規規矩矩,遵紀守法,公平公正,光明磊落。人生到頭都是空,人人費勁心機得到的名利錢財,到頭什麼都沒有,**裸來去無牽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