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開局錯把李世民當大表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四章:和親何曾真和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四章:和親何曾真和平?

聽到蘇長生的話,長孫無忌不由訓斥道:“蘇莊主,你這話真是無知之言,被有識之士聽到,未免要笑掉大牙。”

“和親政策,乃是我中原王朝對付草原的懷柔之策。”

“和親,最早在周襄王時期就已經開始。周襄王準備討伐鄭國,便娶了狄女為王后,和戎狄兵共同討伐鄭國。”

“和親是最好的政治手段,透過和親,可以換取邊境和平,讓邊境百姓免受襲擾。”

“和親可以帶來一段時間的和平,讓國家修養生息,厲兵秣馬,使得國家真正的強大起來。”

“家國大事,並不可意氣用事,一切都要以大局為重。”

聽到長孫無忌的話,李世民點頭稱讚道:“輔機說的好啊,這才是和親的真正目的。”

蘇長生冷笑道:“和親只不過是弱者的乞討而已,然而,和親何曾帶來過真正的和平?和親所帶來的,只不過是對方變本加厲的侵略而已。”

長孫無忌嗤笑道:“蘇莊主,在文采、學識、研究上,你超凡脫俗,便稱之為千古第一人也不為過。”

“但是在政治上,你終究還是稚嫩了點,天真了點啊。”

“漢朝強大不強大?西漢名將陳湯曾提起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然而漢朝從始至終,都一直奉行和親策略。難道漢朝的天子和大臣們,都是傻子嗎?”

“你說和親帶不來真正的和平,然而昭君出塞,為大漢帶來了五十年的和平。你又做何解釋呢?”

蘇長生忍不住冷笑道:“不錯,漢朝的確是從始至終都在奉行和親的外交政策。”

“在昭君出塞之前,漢朝也多次將公主嫁入匈奴,看似每一次都能換取到一段時間的和平時期。”

“然而這個期限十分短暫,匈奴將和親時候漢朝送過去的禮物用完之後,馬上就會對漢朝發動侵略,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他們只不過是將漢朝,當成肥豬而已,一旦將豬養肥,就來開宰。”

“至於你說的昭君出塞為漢朝帶來五十年的和平,哪更是無稽之談了。”

“在昭君出塞之前,衛青、霍去病兩員大將,接連對匈奴重拳出擊。”

“直接打出漠南無王庭的光輝戰績,並且,在這段時間來,漢武帝透過絲綢之路,加強了和西域諸國的外交,徹底孤立了匈奴。”

“在這個時間,匈奴內部爆發內亂,一分為五,讓匈奴徹底進入了內鬥的混亂期。”

“這五個親兄弟,連年內鬥,險些打破了腦子,再加上旱災,匈奴的國力日漸衰落。”

“而在這五個單于之中,最為弱小的是呼韓邪單于,他不但年齡最小,兵馬也是最少的。”

“在和四位兄長的鬥爭中,他始終也都是弟弟,被幾個兄長狠揍。”

“呼韓邪是因為被兄長欺壓的走投無路了,只好前來求助漢朝,心甘情願地成為漢朝的藩屬。”

“而在和親期間,呼韓邪受到漢朝的資助,漸漸的站穩了腳跟。”

“呼韓邪的其中一個兄長郅支單于,經常侵犯漢朝。”

“最終惹怒了漢朝,出兵將郅支單于給滅掉。”

“呼韓邪感受到漢朝的強大,而他,也一直並沒有真正強大起來。”

“他只是懼怕大漢,不敢招惹大漢而已,又怎麼能說,是和親帶來的和平呢?”

“你再看,歷來和親的公主,又有什麼好下場呢?”

“漢朝的和親公主,多位都被那些匈奴的粗鄙可汗,虐待至死。”

“縱然沒被虐待致死的,在她的夫君死後,還要嫁給他的兄弟,兄弟死後,甚至還要嫁給兒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將自己國家的公主送出去,背井離鄉,命運悽慘,並且不能帶來真正的和平。”

“一國之安危,竟然試圖放在一個弱女子身上,身為七尺男兒,難道你們不覺得羞愧嗎?”

“所有支援和親之人,都不過是木有卵子的閹人,蘇某,恥與為伍!”

“好!”

蘇長生說完之後,程咬金忍不住大聲叫好,他忍不住重重地拍了一下蘇長生的肩膀。

大聲說道:“表弟,你說的太好了,完全說到俺老程的心坎裡去了啊!”

“這幫沒卵子的傢伙,整天就知道和親,和親。”

“哪些蠻子不老實,就砍他娘的,砍到他怕了,看他還敢跳?”

“把自己的娘們送給那幫蠻子,這是人能幹的事兒?”

自從交往以來,蘇長生還從來都沒如此激烈過。

這一次,竟然是不留絲毫情面的,將長孫無忌臭罵了一頓。

長孫無忌很氣,一甩袖子說道:“你不在朝堂,懂什麼國家大事?我不和無知小兒說話。”

而李世民聽到蘇長生的話之後,臉上卻是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李世民詢問蘇長生關於和親的事情,並不是無的放矢。

吐蕃的和親使者團已經進入了大唐,此時還沒有進入到長安城。

但是從他們進入大唐的那一刻,訊息就傳遞到大唐來了。

而李世民在得到訊息之後,就在考慮,要不要和吐蕃和親。

目前,大唐的邊境局勢仍然不平穩。

雖然滅掉了東突厥,俘虜了頡利可汗。

但是突厥,或者說是草原民族,就像是野菜一般,割了一茬又一茬。

滅了東突厥,還有西突厥,突厥後面還有薛延陀,東北的高句麗也是蠢蠢欲動。

邊境並不太平。

這個時候,大唐並不願意和突厥開戰。

多邊戰爭,對大唐的負擔很重。

而此時大唐的發展良好。

冬小麥的推廣,在蜀王李恪的主持之下,開展迅速。

當然了,真正種植,要到秋冬之際才能開始。

然而,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裡,李恪已經將長城以北,所有能夠種植冬小麥的地區,按照區域,全部都規劃好了實驗田。

種糧也全部到位。

李恪還培訓出一批專家,專門到各地去實地指導工作。

現在,大唐的百姓,都在觀望冬小麥的動向。

一旦冬小麥種植成功,接下來,便是在整個大唐範圍內,大面積推廣。

到時候,甚至不用朝廷刻意推廣,見到冬小麥高產的百姓,也會自發的要種植冬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