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開局錯把李世民當大表哥最新章節列表 > 第520章 蘇先生啊哪就沒事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20章 蘇先生啊哪就沒事了

只要他們種植了這兩種農作物,到明年,他們還怕捱餓嗎?

不用多,哪怕他們一家種一畝地的土豆和一畝地的地瓜,這產量便足足有四千多斤啊。

四千多斤主糧,夠一家五口人的口糧不過分吧?

這哪裡是糧食啊,這分明是寶貝啊!

這些百姓,一個個興奮的難以自持。

他們看著土豆和地瓜,一個個紅了眼睛,恨不得跑過去槍上幾塊搶回家裡去。

就在此時,地瓜已經煮熟了。

蘇長生開始命人給哪些百姓發放地瓜。

現場來的百姓,怕不有上萬人之多?

好在煮的地瓜也多,足足幾十口鍋在煮。

並且一個大地瓜,能砍成十幾塊。

這些人,倒是也足夠分了。

不但是哪些百姓,就連文武百官都每人有份。

甚至就連李世民,都親自要了一塊。

李世民其實是品嚐過地瓜的滋味的,去年的時候他就吃過。

不過其他人可是沒吃過的。

有皇帝在現場,李世民沒吃之前,大家都不敢吃。

李世民拿起地瓜,先品嚐了一口,然後說道:“大家快嚐嚐吧!”

見皇帝吃了,其他百姓,這才敢拿起地瓜品嚐。

原本,他們還以為,這地瓜一定是不好吃的。

畢竟一畝產兩千多斤的糧食,還能夠當作主糧,又能好吃到哪兒去呢?

他們只追求果腹便足夠了。

但是當他們吃了一口地瓜之後,馬上就被驚呆了。

這地瓜又面又甜,實在是太好吃了啊!

這,他們覺得,他們這輩子就沒吃過這麼好吃的東西。

如果他們天天都能吃到這麼好吃的東西的話,讓他們幹什麼他們都願意啊?

其實,地瓜的味道本來就不錯。

但是也沒好吃到驚天動地的地步,他們也期待值太低,第一次吃的緣故。

真讓他們天天吃,吃不一個月肯定就吃膩了。

但是現在他們可不這麼想啊,他們大口大口的,幾口就將地瓜吞如肚裡。

而這,更加堅定了他們要種植地瓜的決心。

無論如何,明年都要搶到地瓜的種苗種地瓜。

接下來,蘇長生開始命人煮土豆。

這些新型農作物,蘇長生準備讓人都品嚐一下味道。

而接下來,蘇長生開始帶人收割玉米和花生。

玉米和花生的畝產量,相比較於地瓜和土豆,相差極大。

花生的畝產量,甚至還比不上小麥。

並且這兩種農作物的畝產量,並不能按照剛收割下來進行乘涼。

因為這兩種農作物,要計算曬乾之後的產量才行。

它們和地瓜、土豆不同,地瓜和土豆,都是直接保鮮收藏的,不用曬乾。

當然了,地瓜也可以切成地瓜幹曬乾儲存。

但是計算地瓜畝產量的時候,都是計算鮮地瓜的產量。

不過,玉米和地瓜的產量雖然低,它們確是能夠和地瓜、土豆換茬種植。

一塊地,可以種植小麥,小麥完了地瓜,地瓜完冬小麥,冬小麥收割之後,就不能再繼續種植地瓜了。

可以換成玉米或者是花生,然後冬小麥,到下一年再繼續種植地瓜。

這就是玉米和花生的作用。

收割完玉米和花生之後,土豆也煮熟了。

不過哪些百姓在品嚐土豆的時候,頓時大失所望。

主要還是因為地瓜提高了他們的期待值了吧。

土豆面面的,不喝水吃還挺噎人的。

真的算不上好吃,但是味道也不算太壞。

對他們來說,只要能夠填報肚子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而接下來,蘇長生又命人煮了玉米和花生。

哪些百姓,甚至包括哪些文武大臣們。

在品嚐過玉米和花生之後,頓時又被驚豔了一番。

頓時感覺,這玉米和花生,是他們這輩子從來都沒品嚐過的美食。

這,這,這實在也忒幸福了啊!

這以後,他們地裡種上這些農作物,以後他們頓頓都能吃的上這種美味了?

這日子,簡直給個神仙都不換啊!

一天下來,並沒有收穫太多的新型農作物。

這一天的目的,其實主要是傳授給哪些農戶。

這些農作物到底要如何收割,最重要的還是要如何儲存。

必須要做好儲存的培訓,將農作物全部都儲存好,保證這些農作物,到明年能夠大面積推廣種植。

而蘇長生之所以現場煮了所有的農作物給百姓們品嚐,其實也有讓他們進行宣傳的意思。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麼多百姓都看到了新型農作物的產量到底有多高,味道有多美味。

好吧,其實等他們真正種植,吃過幾頓之後便會發現。

人生若只如初見啊。

第一次吃的時候,哪味道實在是太美味,太驚豔,太好吃了。

但是吃多了之後,嗯,其實也就那樣,都是為了填報肚子而已。

這味道,其實還是不如大魚大肉好吃。

而在這些百姓的口口相傳之下,這些農作物的產量和味道等資訊,肯定能夠飛快的傳揚開去。

會讓更多的百姓知道這些農作物,並且迫不及待的想要種植。

至少今天到場的這些百姓,一定會想方設法的來種植這些農作物的。

這樣,蘇長生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

不出蘇長生所料,新型農作物的訊息,不脛而走。

短短幾天的功夫,便傳遍了整個關內道,並且以極快的速度,迅速蔓延開去。

並且還出現了極為搞笑的一幕。

歷來訊息的傳遞,往往會出現誇大的一畝。

本來一畝地一百斤的產量,可能傳著傳著能傳成一萬畝。

但是現在,這個畝產量,隨著傳播的推廣,不但沒有增長,反而有所降低。

這也是因為,畝產量兩千五六百斤這個數量,已經夠離譜的了。

就拿在現場看熱鬧的哪些百姓來說,如果不是他們親眼所見的話,他們真是打死都不敢相信。

所以,他們像外傳的時候,就沒有誇大的必要性了。

因為這個產量,他們就覺得已經夠離譜的了。

而那些聽到這個訊息的百姓,一方面半信半疑——

直到他們確定,這是蘇先生引入的農產品之後,才勉強相信下來。

蘇先生這三個字,就代表了奇蹟。

雖然兩千五六百斤的畝產量十分離譜,別人他們是絕對不會相信的。

如果和蘇先生有關的話,哪就沒事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