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開局錯把李世民當大表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一十五章:成立報社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一十五章:成立報社

這個薪酬,底層之人,肯定沒辦法相提並論。

即便是薪酬較高的武城村的百姓,絕大多數,都拿不到這個薪酬。

而像馮志高這種另類的人才,其實是沒有用武之地的。

這種才能,就好像是屠龍之技,你學的再好,但是這世上並沒有龍,能派上什麼用場?

不要說別人,就說馮志高的家人,甚至包括他自己,都並沒有覺得馮志高的才能有什麼用處。

因此,當馮志高聽到這個薪酬的數字時,激動到難以自持的地步。

他忍不住說道:“多謝先生!”

蘇長生微微一笑說道:“你上一章已經謝過了。”

馮志高摸了摸腦袋,嘿嘿直樂。

接下來,蘇長生開始耐心給馮志高講解報紙的套路——咳咳,是報紙的內容問題。

報紙的版面,頭版頭條,自然是家國大事。

這一版面的內容,統一交給教育部。

由教育部的人來撰寫。

而教育部,負責聯絡朝廷。

哪些可寫,哪些不可寫,寫又要寫到什麼程度,這都是教育部的事情。

不過,在這一點上,蘇長生也有建議權。

那就是最近的宣傳,可以多宣傳一下道路修建問題。

開刊的幾期,可以介紹一下,整個大唐,各個地方都修建了多少道路,修建的情況如何。

介紹這些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堅定百姓的信心,增強百姓的民族自豪感。

並且讓他們對整個大唐,都有所認知。

讓他們瞭解到,現在大唐正在逐漸變強,各個地方都在發展壯大。

以後的日子,將會越來越好。

第二個板塊,蘇長生決定交給農業部。

這一板塊,第一個是可以介紹一些新型農作物。

它的產量,它的種植注意事項。

還有種植之後的管理,以及儲存育苗等各方面的知識。

同時還有一些食用上的建議。

比方說,地瓜是很好吃的,但是不能多吃,不能頓頓都吃。

吃多了會反胃。

但是地瓜一樣是可以當做主糧吃的。

將地瓜切片曬乾,然後將幹地瓜幹磨粉。

磨成地瓜粉之後,可以加水做成糊糊,然後放在鏊子上烙幹,做成煎餅。

這種煎餅,存放得當,能放半年不壞。

這樣,就可以當做主糧了。

而土豆,就沒什麼限制了,可以燉整個土豆,可以做土豆絲。

也可以做成土豆泥。

但是有一點,發芽的土豆有毒,就不能再吃了。

發芽的土豆,就只能扔掉。

而介紹完新型農作物之後,以後這個版面,可以陸續介紹一下其他的各種農業方面的知識。

這樣的版面,絕對會受到百姓的歡迎。

第三個版面是祖國山河,主要介紹各地的山川風景,風土人情。

這一個版面,可以拓寬視野。

第四個板塊,是新聞篇。

當然了,蘇長生準備在前期重點宣傳好人好事。

比方說孝子的故事,或者說是各種奇人異事,甚至是各地的兇殺案件等等。

報紙報紙,不但要有教育意義,不但要能增長知識,還需要一定的趣味性。

當然了,前期的時候,這個板塊,甚至連祖國山河板塊,註定是比較狹窄的。

但是後期,可以在各地建立分報社。

可以面向社會徵集稿件,到時候,就能夠徵集到質量越來越高的稿件了。

而最後一個板塊,則是文學天地。

這裡可以刊登詩詞歌賦,可以刊登文章話本。

大概的版面,大概就是這些。

而馮志高聽完之後,眼睛不由一亮。

先生實在是太厲害了啊。

這個報紙,還沒有建立出來,只是聽先生這麼一介紹,馮志高就覺得,報紙一定會十分火爆。

並且,這裡面的工作量可能會很大,但是卻是十分符合他的脾性。

尤其是最後的文學天地的話本,他現在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撰寫稿件了。

而接下來的時間,蘇長生則是在長安城內皇城旁邊,專門尋了一個空宅子。

皇城附近的空宅子,基本都是被抄家的貪官的宅子。

如若不然的話,皇城附近,怎麼可能會有空宅子呢?

這樣的宅子,都被收歸官用,一般都被李世民賞賜給手下的大臣們了。

蘇長生前往索要一棟用來重做報社用地,自然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有了地方之後,蘇長生開始對宅子改造。

其實倒是不用大改。

畢竟武城村有造紙廠和印刷廠,並不需要在報社內部印刷。

印刷的任務,還有所需要的紙張,可以直接交給武城造紙廠和印刷廠就可以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肥水不流外人田。

報社的成立,大大增長了武城造紙廠和印刷廠的業務。

報社成立之後,接下來就是人手方面的問題了。

蘇長生在武城村找來幾個人,負責管理。

當然了,這些人,其實只是一個過度階段,蘇長生的目的,是讓馮志高快速成長,等過個幾年,整個報社,都可以交到他手裡去。

最近幾年,武城村的村民,每一家每一戶,現在都很少再做苦力了。

由老馮頭負責,讓他們每一家,都負責一部分事物。

當然了,這都是根據他們的能力來的。

千人千面,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管理的。

但是所有適合管理的,人品不錯的,都是重點培育物件。

只要有這方面的才能,武城村就一定能夠培養出來。

因為最近幾年,武城商行的發展實在是太快了。

崗位簡直不要太多,還怕培養不出人才來?

武城村不但培養自己的人才,同時還積極吸納人才。

當然了,但凡是被吸納進來的人才,首先一定人品必須過硬。

現在報社還沒有成立,蘇長生先調集幾個管理人才過來。

既然報社是由蘇長生一手創辦的,那麼蘇長生就不能讓報社落入其他人之手,必須要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裡。

然後,就是一些編輯方面的人才了。

這些人,教育部那邊,蘇長生調集過來一人,農業部那邊,蘇長生同樣調集過來一人。

這兩人,專門負責前面兩個板塊的文章。

他們自己寫也好,或者是由他們各自的部門寫也好,哪都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

這兩人只是借調,編制仍然在他們原部門,但是工資是在報社這邊領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