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開局錯把李世民當大表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二十三章:拖拉機的普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二十三章:拖拉機的普及

報紙開始逐漸走入千家萬戶。

而接下來的排版大權,蘇長生基本都交給了馮志高。

現在他只負責射鵰英雄傳的連載就好了。

而每個月才一章,也就幾千字的工作量,這比起後世作為網路作家,至少四更四千的量來說,簡直不值一提。

現在蘇長生只負責在成刊之前稽核一番,然後再將樣刊拿給李世民看。

徵得李世民同意之後,便可以印刷流通。

而此時,李世民也是看射鵰英雄傳看上癮了。

在這方面,他和普通百姓,還是有所區別的。

因為,其他人就算再喜歡射鵰英雄傳的故事,也只能等著。

但是李世民不一樣啊,他是皇帝啊,並且還是蘇長生的岳父。

他想看射鵰英雄傳了,就可以讓蘇長生將存稿拿過來。

存稿看完了,還可以讓蘇長生趕緊寫稿子。

在李世民的逼迫之下,蘇長生已經將整本射鵰英雄傳,寫了一半都多了。

不過最近,蘇長生卻是開始忙碌起來。

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日子過得很快,一轉眼便到了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

清明將近,農夫都開始準備耕地了。

而今年年初的時候,蘇長生就放出了大量的拖拉機和旋耕犁。

這些拖拉機和旋耕犁,蘇長生主要是賣給了一些大地主和大商人。

拖拉機和旋耕犁的價格不菲,普通百姓,目前還是很難買的起的。

能夠買得起這些的,便只有那些大地主了。

而蘇長生這裡,有著最全面的大唐的商人大地主等等的資料資訊。

然後,在數據分析之下,蘇長生找上門的,都是那些潛在客戶,自然是效率極高。

被武城商行的銷售員找上門的大地主和商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都購買了拖拉機和旋耕犁。

用拖拉機拉著旋耕犁耕地,只需要一個駕駛員,加一些水,少一些木柴或者是煤炭。

而一天足足能夠耕種二三百畝地。

如果按照一畝地收十文錢的話,一天就是兩三千錢。

而拖拉機加旋耕犁的價格,也不過是一兩萬錢而已。

按照這個賺錢速度,用不多少天就能夠回本。

一個春天過去,他們不但能夠收回本錢,並且還能夠盈利。

並且,就算過了耕種的季節。

這拖拉機仍然可以做許多事情啊。

平時可以取代馬車運送貨物。

這拖拉機的運載量,可比馬車多出許多來。

等到了莊稼豐收的時候,可以用拖拉機來拉莊稼。

可以說,能夠使用拖拉機的地方多了去了。

買一輛拖拉機回來,絕對不會虧本,區別就在於賺多賺少便是了。

而這樁生意,又不耽誤他們其他的生意,只需要養幾個駕駛員便可以了。

這種生意,哪些精明的大地主和商人,又怎麼會錯過呢?

今年年初,武城村便賣出了幾千輛拖拉機和旋耕犁。

而後續的訂單,仍然如雪花般源源不斷的跟進。

蘇長生感覺,至少十年之內,都不要愁拖拉機的銷路。

十年時間,拖拉機差不多便能夠在大唐普及。

當然了,還遠遠做不到佔據全部大唐市場的地步。谷

因為目前來說,他們的生產量還遠遠跟不上。

而市場的拖拉機耕地,受到了極大的歡迎。

許多百姓,都排隊找拖拉機來更低。

一畝地十文錢,這個價格,自然是算不上便宜的。

但是它快啊。

這個時期,每一家每一戶家裡,都有大量的土地。

大唐初期,地廣人稀,一個人能夠分到八九十上百畝地。

實際上,他們很難耕種的過來這麼多地。

但是有了拖拉機耕地,那便不同了。

一天時間,就能耕種二三百畝地啊。

只要耕完了,種地就要快上許多。

所以,但凡家裡地多的百姓,都願意找拖拉機來耕地。

哪些買到拖拉機的大地主或者是商人,每一天都有一兩千錢的收入,自然是十分滿意的。

而看到拖拉機耕地,居然如此賺錢,許多人也都跟著眼紅起來。

他們也紛紛準備購買拖拉機。

甚至有些村子,還有村民準備聯合購買拖拉機的。

拖拉機帶旋耕犁,再加上其他的一些配置,價格足足一兩萬錢。

但是他們一個村子一姓之人,幾十家聯合起來購買,一家也就幾百錢而已,這個錢他們還是出的起的。

幾百錢,他們就能夠將他們所有的地,全部都耕種出來。

收穫的時候,同樣的能用拖拉機來運輸糧食。

平時沒事了,還可以用拖拉機攬點活幹。

他們覺得,買一輛拖拉機還是十分值得的。

於是,拖拉機的銷量,越加的火爆起來。

……

耕種完之後,便是到了新型農作物推廣的時候了。

其實在剛剛開春不久,蘇長生便是帶人開始育苗。

主要是地瓜要專門育苗,像玉米、花生等農作物,並不需要育苗。

在開春之後,蘇長生就專門找哪些低窪風吹不到的地方,將挑選好的地瓜種在地裡。

外面用玻璃罩起來,這樣即便是晚上,也可以保持溫度,保證地瓜發芽之後,不回被凍死。

用玻璃來育苗,還是十分浪費的。

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在後世,都是用塑料薄膜來罩著的。

但是這個時代,還生產不出塑料薄膜來,也只能暫時用玻璃來作為取代物了。

而早在去年的時候,蘇長生便登記了各種新型農作物的產量。

一畝地大概用多少斤,這麼多新型農作物,能夠種植多少畝地,去年就已經計算出來,並且交給了戶部。

至於新型農作物如何推廣,推廣範圍是多大,這一切就是戶部去做的事情了。

而戶部的戴胄,也考慮了各方面的問題。

其實最快的推廣方式,並不是以長安城為中心向外擴充。

這樣的擴充方式,大概是最慢的。

最快的推廣方式,其實是將新型農作物,平均分發給大唐十道。

讓每一道都在自己道內開始推廣。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樣的推廣速度,要比擴充的速度快上許多。

但是因為疆域和距離還有時間的問題,一些農作物是沒辦法採取這種方式的,比方說地瓜。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