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開局錯把李世民當大表哥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八十六章:漢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八十六章:漢化

這一次的偷襲,真的讓東羅馬帝國還有法蘭克帝國吃盡了苦頭。

最讓他們憤怒的,是這一次,他們的戰馬,大半都被廢掉。

他們從海路不遠萬里費盡周折才將戰馬運送過來,他們容易嗎?

這讓這兩個入侵者,十分憤怒。

而對瑪雅人來說,則是一次無比重大的勝利。

雖然這樣的襲擊,也唯有第一次才能取得如此重大的戰果。

以後他們有了防備之後,就很難獲取這樣的戰果。

但是同樣的,下一次再面對騎兵,他們的損失也不會如此慘重了。

如何針對騎兵,他們同樣也有唐人給他們的經驗教訓。

那就是,以後作戰,要避免和對方野戰。

避免在空曠的地方作戰。

他們要麼依託他們的城牆,要麼就在狹窄或者是馬匹難以通行的地區和地方作戰。

如果逼不得已非要在空曠的地區作戰,哪就提前佈置好絆馬索。

擺出半圓形防守陣型。

一旦步兵擺出密集型防禦陣型,其實騎兵也不好突破。

他們除了在遠處拋射之外,如果硬要衝鋒的話,其實騎兵方面,也佔不到多大的便宜。

當然了,這樣的防禦陣型,只能死守,而沒有半點進攻能力。

這種陣型,通常都是遭遇戰的時候,不得已才採取的陣型。

如果有的選擇的話,輕易不要擺出這種陣型出來。

而以後,他們和入侵者的戰爭,就以游擊戰為主。

並且人家唐人還送給他們游擊戰的十六字真言: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個戰術,實在是太過靈活了。

恰好是以弱勝強的妙招。

此後幾戰,瑪雅人完全是按照游擊戰的戰術在和東羅馬帝國還有法蘭克帝國進行作戰。

這種十分靈活機動的戰術,讓這兩大帝國苦不堪言。

雙方的戰損,幾乎達到了一比一的比例。

見到這一幕,蘇長生也就放心了。

其實蘇長生明白,剛不可久,柔不可守。

游擊戰絕對是一個十分無解的戰術。

在後世,我軍就是憑藉這個戰術,逐步發展壯大,並且最終解放全中國的。

但是我軍用這個戰術,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而瑪雅人用這個戰術,最終還是會走向失敗。

只因為,雙方的處境是完全不同的。

當初我軍用游擊戰,那是因為,我軍靈活機動,沒有固定的駐紮地。

而瑪雅人呢?

他們有國家,有城池。

你再遊擊,最終還是要守護城池。

第二點就是,我軍在游擊戰的過程之中,逐漸發展壯大,越大越強。

等強大之後,我軍就不這麼大了,我軍同樣能夠打大仗硬仗。

游擊戰,只是弱小時候的權宜之計。

而最終勝利,還是要憑藉實力。

而對瑪雅人來說,他們的人只會越大越少,而不會越打越多。

他們沒有戰馬,戰術上也差入侵者許多,他們一直處於弱勢,最終的失敗是必然的。

不過,雙方的戰爭,必然會是持久戰。

東羅馬帝國還有法蘭西帝國,想在短時間內拿下瑪雅諸國,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有了這段時間的緩衝,蘇長生就能夠從容發展。

等到三座城池徹底穩固下來之後,等他們的建設再進一步的時候,蘇長生就能夠騰出手來收拾他們了。

……

回到創世城的第二日,蘇長生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這個客人,真的很特殊,赫然是當今的大唐太子殿下。

見到太子李恪,蘇長生十分驚喜。

他忍不住問道:“殿下,你怎麼來了?”

李恪笑道:“怎麼,我就不能來了嗎?”

蘇長生笑道:“你可是大忙人,怎麼有空到這兒來呢?”

李恪嘆息道:“父皇逐漸衰老,所以我想到這裡來看看。”

“我怕我現在不來,以後就沒有時間來了。”

聽到這裡,蘇長生忍不住問道:“陛下的身體如何?”

李恪說道:“眼前倒是無礙的,但是身體已經逐漸變差了。”

“你們要是有空的話,就回去看看他吧,尤其是麗質。”

“我怕你們回去晚了,就見不到父皇了。”

蘇長生算了算,李世民大概是在649年逝世。

當然了,這一世可能會有變化,但是應該相差不大才對。

如果這麼算的話,李世民應該還有幾年好活。

想到這裡,蘇長生不由說道:“我們會的,等麗質分娩之後,孩子稍微大一點,我們會回去的。”

“一路勞累,殿下還是先歇息一番,殿下請!”

當日,蘇長生為李恪接風洗塵。

第二日,李恪在創世城逛了一圈,忍不住感嘆起來。

這一座城池,這才發展了短短幾年時間,居然便已經發展到這等規模。

李恪可不是太平太子,他是在益州、西平州還有青藏州執政過的。

他自然知道,從無到有發展出一座城池來,到底有多難。

不說其他,就說西平州的商貿城,就是他和蘇長生兩人親自盯著建設起來的。

西平州的建設,比創世城要早好幾年,並且還是在大唐境內,物資供給充足的情況下。

但是至今商貿城的規模,也遠遠不及創世城。

先生果然有經天緯地之才啊。

而更讓李恪吃驚的,其實還是創世城的制度。

創世城這邊,所有的百姓都能夠分到土地,但是這些土地,他們只有耕種權,而沒有所有權。

這些土地,原則上是國有的。

他們每年只需要繳納一次農稅,再也不需要繳納其他的稅務。

這一點,可實在是太厲害了。

作為太子,這幾年李恪一直在學習為君之道。

他自然是知道,以前的哪些朝代,往往滅亡與土地兼併。

而創世城這邊的這些制度,則是直接從源頭上掐滅了土地兼併。

如果大唐也能做到這一點的話,那麼大唐不說能夠千秋萬代,也必然能夠長治久安啊。

當然了,除了這一點之外,還有創世城這邊的教化問題,也讓李恪感到無比震撼。

先生來到這邊才幾年時間?

居然能夠讓這裡的土著,都逐漸開始漢化了?

這些土著,大多數,都會說漢語,衣著還有其他的習慣,都開始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