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明初做藩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一章 朝廷欽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六十一章 朝廷欽差

對於詩劍的忠心,朱桂自然是知道的,也不會因為這件事情就從此誤會了她。

不過,現在正是在緊要關頭,十來萬大軍的性命全都繫於朱桂的一念之間,所以,他現在也沒有什麼心情去哄自己的這個愛妃,只是緩緩地揮了揮手,示意她退下去辦事。

朱桂沒有說任何話,他現在的心情很沉重,雖然這麼做是逼不得已,但是他也知道假傳聖旨意味著什麼,他現在不想跟任何人說話,只是緩緩地坐到了椅子上,然後閉目養神起來。

詩劍和忽蘭知道自家的大王此時想要靜一靜,所以也不想打擾他,又齊齊地向他行了一禮然後就分頭出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去了。

這一天的中午,在黑山口的南方,忽然來了一隊錦衣衛,他們衣著華麗,甚至拿著天子的節杖,就這麼大搖大擺地來到了黑山口的城門之下。

否則防守城門的明軍將領見對方來者不善的樣子,不敢怠慢,連忙向使者索要了印信,然後飛奔離開,報告了朱桂。

由於此時大敵當前,城門一般情況下是關著的,所以這名朝廷的欽差在亮出自己的印信的時候,是放在了守軍從城牆上系下來的一個籃子裡,然後再由守軍把他的印信拉上去。

由於此時是非常時期,所以朝廷的欽差也沒有計較這麼做符不符合禮儀,非常大方地按照城上守軍的要求去做了。

朱桂聽到了城門吏的報告之後,拿過使者獻上來的印信,假裝仔細觀看了一番,然後臉上做出一副凝重的表情,道:“不錯。這是父皇派來的使者,不知道父皇有了什麼指示,速速開啟城門,放他們進來。”

城門的守將不敢怠慢,立即向朱桂抱拳行了一個軍禮,道:“末將遵旨。”

說罷,便飛身離開,去開啟城門迎接朝廷的欽差去了。

待到那名看守城門的將領離開之後,朱桂伸了一個懶腰,故意做出一副莊重的樣子,對身邊的詩劍和忽蘭說道:“父皇不遠萬里派來欽差指導我們的工作,肯定是有要事的。我們不能在這裡接見欽差。必須把欽差請到校場之上,當著三軍將士的面來接見這名欽差,好讓三軍的將士都可以聆聽父皇的巡視,仰慕他老人家的威德。”

詩劍和忽蘭明知道他在演戲,此時也不得不跟著他一起演下去,便齊齊地向他行了一禮,朗聲說道:“是,臣妾領旨。”

隨後,朱桂便在詩劍、忽蘭還有一隊親兵的護衛之下,來到了黑山口的校場。

由於朱桂之前傳達了命令,所以此時黑山口的大小將校除了必須當值走不開的,幾乎全都來了,而且,就連之前哈密投降過來的士兵也都來了。

朱桂穿著一身戎裝,在兩位愛妃的陪伴之下來到了黑山口,見到那位朝廷的欽差之後,忙向那名欽差抱拳行了一禮,道:“兒臣拜見父皇,願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請父皇恕兒臣甲胃在身,不能全禮。”

那名欽差的扮演者是詩劍秘密培養的諜報人員,平日裡沒有跟肅藩的軍人官員打過交道,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這個傳說中的肅王。

沒想到二人第一次見面,不是他拜肅王,反而是肅王向他拜了一拜。

這一切讓那個假扮欽差的多少有些不自在,他偷偷看了朱桂一眼,發現朱桂瞪了他一下,便連忙站直身子,進入了狀態,道:“肅王免禮,請肅王接旨。”

朱桂又向那名欽差拜了拜,澹澹地說道:“兒臣領旨。”

隨後,那名欽差也不客氣,將聖旨開啟,緩緩地開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我兒年輕,好不識得大體。為父在你就藩之前,就一再地告戒你,要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而你來到肅藩之後,接連用兵,將戰線拉的太長。

你的西邊有察合臺汗國,北邊有瓦剌,你怎麼敢拉出東西兩千六百多裡的戰線。

現在,朕得知肅州一帶有瓦剌騎兵的大舉進犯,而你卻不肯發兵相救,只是把大軍囤積在黑山口,是何道理?

你如此行事,豈不是太不懂兵法,現在朕命你速速派遣大軍去救援肅州,先顧好你的根本之地再說,不要貪得無厭。欽此。”

這篇聖旨一看就像是老朱親筆寫的,老朱這個人文化水平不高,那些之乎者也的事情整不出啦,但凡是他親自寫的聖旨,一般都是白話,比如後世出土的那份朱元章號召沿海的百姓殺倭寇的詔書,就是標準的白話文。

由於皇帝喜好白話,所以在明初的時候,很多文人雅士甚至都不寫文言文了,都學著老朱寫起了白話文,也算是明朝版的新文化運動。

在場的眾位將士在聽到朱元章的詔書之後,一個個都是大眼瞪小眼,老朱現在明白無誤地命令他們先去救援肅州,顧好肅王的根本之地,那哈密的守軍怎麼辦?救援完肅州,再調轉槍頭攻打哈密那能來得及嗎?

不過,他們沒有一個人敢對老朱的政策提出一點質疑,李善長、藍玉等人的血還沒有流乾呢,他們算老幾,給他們一個膽子,他們也不敢對老朱的政策說三道四。

朱桂聽完這名欽差的話之後,又向他施了一禮,澹澹地說道:“兒臣遵旨。”

說罷,就接過了聖旨,小心地交給自己身邊的愛妃放好,然後又對這名欽差和藹地說道:“你不遠萬里跑來,替我父皇向我傳達旨意,也很辛苦了。

你先下去好好休息一番,吃點飯菜,過兩天寡人準備好了,就帶著你一起回肅州。”

那名欽差澹澹地一笑,又向朱桂行了一禮,道:“多謝肅王殿下,臣告退。”

說罷,轉身離開,由朱桂的親兵領著,前去休息去了。

朱桂趁機將自己身邊的高級將領們都叫到大堂內,拿著他偽造的聖旨,說道:“現在,父皇讓我們前去救援肅州,我們該怎麼辦?”

此時,明軍的將領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既然你老子下了旨意了,我們還能說什麼,嫌自己的命長嗎?

過了片刻,還是指揮使孟德率先站出班來,向朱桂行了一禮,道:“啟稟殿下,既然皇上下達了明確的旨意,我等自然應該遵旨執行,豈能有半點違背?”

朱桂聞言緩緩地點了點頭,隨後又一臉假惺惺地說道:“那哈密城內的將士們怎麼辦?”

其實,在座的明軍將領都是老兵油子,他們誰都看得出來,這道所謂的朱元章的旨意是要朱桂放棄哈密,全力保住河西這個他的根本之地。

只不過,壞人不能讓領導去做,於是便有人主動站了出來,替朱桂開脫,道:“殿下不必過於憂慮。哈密城是原來哈密國的國都,城高池深,都督僉事王彪是我軍能征慣戰的宿將,再加上他的手下還有數萬精銳,再堅守一段時間沒有問題。

等我們解了肅州之圍困,再回來解救王彪不遲。”

站在朱桂身邊的都督僉事曾毅生也站出班來,說道:“當初陳友諒六十萬大軍圍攻洪都。我軍在前大都督的指揮之下,愣是堅守了八十五天,當時,都督僉事王彪就在洪都城裡,現在他手下有幾萬大軍,面對二十萬察合臺汗國的軍隊,估計再堅持個半個多月沒有什麼大問題。

等到那時候,我們早就已經解了肅州之圍,然後調轉馬頭前來支援他了。”

朱桂一邊聽這話,一邊暗暗地點頭,最後又裝出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緩緩地說道:“既然父皇有旨意讓我們這麼做,那舍此之外,我看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都督僉事曾毅生!”

朱桂掃了一眼曾毅生,用威嚴的語氣果斷下達了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