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的工作是花錢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9章 火速的籌備(3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69章 火速的籌備(3更)

這種土豪大學,燒錢軟硬件,砸錢挖人的豪放模式,可能聽起來不可思議,覺得實施起來難以長遠……但並不是!

這個世界上已經有了不少成功的案例,最典型的就是海灣那旮旯地,石油遍地的狗大戶們製造了一個亮瞎眼的成績。

它就是沙特國王科技大學。

這個建立在炎熱中東的學府,是當初國王捐贈一百億美元搞起來的,就是靠著燒錢,吸收各國的教育精英,與世界名校進行合作,使用西方式管理和人才,讓它這所成立於2009年的大學,在短時間內崛起到不可思議的程度!

在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沙特這所大學的工科排名世界前三十,理科前一百,qs統計的單位教職的論文引用數,曾連居世界第一。

更驚奇的是當初的一百億並沒有花完,還因為各界的捐贈,學術以及商業運作,技術成果投入的成功,賺到的據說還更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透過土豪砸錢的舉動,普通人只能看到壕,內行卻能看到這帶來的好處……楊銘就是想效仿這種模式。

當然他沒有國王這麼壕,也不想搞這麼大規模,因為他想要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學!

他計劃的更像企業大學!

世界五百強裡,有70%的企業擁有或正在建設企業大學!

它們面向高精尖領域,所謂“學生”更多的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士,是那些本科生、碩士生,專門為企業需求對他們進行專項培養。

而楊銘的更傾向於科學技術,把高材生送進來更高階別的科學的培訓,然後接軌企業研究機構,最後走向商業應用!

他還擁有的巨大優勢是,技術是絕對管夠的,一點點帶出來,透過海內外的溝通操作,轉化為可商業的領域。

大學肯定會隨著集團發展而開到海外,這一是拓寬眼界,二是雞蛋籃子的理論,不管政策變了、風向改了,他各處都有資本。

他願意把自己能夠獲得的企業收益,投入到教育投資中,製藥業半年就能給他五六十億的稅前收入,一年少說也得百億。

還有其他企業、投資的收益,還有更多新專案的收益……楊銘打算成立一個基金來維持,保證它在優越程度上完爆所有對手,而且他不一定會虧。

因為帶動的研究、人才的輸出,可能會給他帶來對等甚至更多。到時候他肯定又創下一個勝利,靠著砸錢辦大學並躋身世界主流的企業家。

就是這種反著傳統進行,用新潮思想攪亂這潭水的模式,最符合他的需求。

……

這之後楊銘開始為大學的實現而忙碌。

名字他們夫妻倆都想好了,就叫“東方大學”,等以後建成了,也混個名譽校長、名譽博士噹噹。

不過當前還是它的起步問題,楊銘跑去了省委去跟領導喝茶聊天,扯著一些很有遠見的事情。

領導對他是十分看重,諾斯蘭製藥的全球成績已經出來了,對於當地那是贏得了一個漂亮的面子,現在有媒體將它譽為:“中國第一製藥巨頭”。

縱觀全國,就沒有哪個企業有能力研發新藥的,而又能夠獲得出色成功的例子,前所未有!

儘管諾斯蘭製藥的結構成分有點說不清國內外,當然了,被譽為國內出色代表的阿里、企鵝或者某度,也都是海外離岸公司控股為跳板再上市。

所以在全球化的今天,劃分重點是管理人、重點經營生產地點主要都在東海市,這根本不用反駁的。

但是又因為大股東的成分更多在於國外,萬一風向變了,他想要遷移經營地也不是不行……所以綜合說起來,楊銘現在很大牌。

政府都要討好他,對於他很多想法都是支援的,這傢伙可不止是製藥業騰飛了,造車工業,改良電池都是極具競爭實力的!

就導致了省委這邊楊銘是想來就來,喝茶聊天都有大把人來拍馬屁,然後再談到了企業辦理大學的問題上,領導也很同意。

如今企業辦大學那麼多,這對於政府來說完全是好事,還能培養人才,塑造更好的形象,腦子有坑才拒絕。

楊銘便得到了不少承諾,包括:“在稽核,教委會這方面,我們會專門組織專項團隊,快速快捷的辦理,讓你們在這項工作上少走彎路。”

“我就是需要少在政策上走彎路啊,領導您可真是一心一意為了本省的發展,鞠躬盡瘁!”

“楊先生也是優異的民族企業家,幹實事的人都是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教育和科學的促進心很值得尊敬。”

商業互吹開始了。

不過重點是楊銘得到了很肯定的支援,他想要創辦大學,在程式上省政府會全力幫助,在地點選取上,地圖給他隨便劃。

楊銘在看了城市規劃後,中意一處瀕海的半島,距離城市核心不算遠,未來規劃的中交通很方便,加上地價也不貴。

雖然是要打造土豪大學,但在不必要花費上他是能省就省的,金錢當然得花在重點上,他不是公辦,儘管花錢抽水,反正不是我的錢……他沒這能耐。

但是,楊老闆有另一種的能耐想要打造土豪大學,他缺錢!自然就盯上了銀行。

與過去需要千方百計證明實力和信譽不同,如今手持諾斯蘭製藥的楊銘,現在是超強盈利能力、高超科技優勢的代表,是銀行眼裡的頂尖客戶。

昔日需要討好的銀行,現在是搖著尾巴來合作了,哪怕是臭屁的四大行,照樣希望發展這種厲害的跨國客戶。

除了東行這個自己的專案,楊銘還決定亮出底牌跟其它銀行打交道,憑藉著自身強大的優勢,尋求貸款並不算難。

你想說他手裡有兩百億還要借錢?話不是這麼說的,資金的作用是創造更多的資金,用手裡巨大的貨幣資金作底氣,跟銀行貸款五年八年的,資金拿去商業投資,貸款拿去事業愛好,部分預留資金用來支付利息。

這就相當於,一塊錢變成了兩塊錢花!

而不是說,我有兩百億,我青睞一個專案,我就去全部砸進去,或者砸一半進去!不是不行,就是太小白,太低效率了!

然後自己手裡還是兩百億不變,這一筆錢將繼續被集團用來支援東行的併購,併購擴大成為大東行,再重複這一套。

既能夠顧及到李薇的大集團策略,還能夠順便填補當前教育專案的啟動資金,而教育打下基礎後,企業人才的供應源頭就有了保障。

如此就能形成一個迴圈,打造成技術的迴圈!

再聯合自己的壟斷產業,就能打造成一個生態系統,繼續擴大對其行業的滲透和併購,更進一步。

之後有了盈利,就拿來填數;沒有盈利,就去拆東牆……這就是現在很多企業,包括bat這些大公司的運作方式。

每逢開動這些歪腦筋,楊銘的思路就特別暢通。

==

ps:300月票的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