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在東瀛畫漫畫最新章節列表 > 165 這是在歧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65 這是在歧視!

《東方幻想鄉物語》在steam平臺上架第三周,銷售勢頭依然強勁,不但拿到了周銷量榜三連冠的榮譽,總銷量也達到一百八十多萬份,相信下一週,就能順利突破兩百萬大關。

得益於遊戲優秀的人設和故事劇情,《東方幻想鄉物語》收穫了一大批角色粉。不論是在微博、推特等社交網路上,還是在pixiv等繪畫創作網站上,亦或是貼吧、2CH、reddit等論壇上,還有各大影片網站上,都湧現出許多繪畫、小說、影片同人作品。

這種情況,正是秦漢所樂於見到的。他甚至發文支援粉絲們創作與東方系列相關的同人作品。

一個彙集了無數創作者心血的龐大系列,正在慢慢成形。

在steam上,《東方幻想鄉物語》的熱度也非常高。

不僅僅許多玩家製作了各式優秀MOD上傳至創意工坊,在steam社群,有關《東方幻想鄉物語》的討論以及攻略,也是時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在《東方幻想鄉物語》於steam上架第四周的星期一晚上,steam社群,出現了一些不利於這款遊戲的聲音。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個實名為佐伊·奎因的steam使用者,發表了一個帖子,名為“一名女性獨立遊戲製作人,該如何在這個充滿偏見的環境下,艱難前行。”

根據這位佐伊小姐的自述,她是住在洛杉磯的一位美國公民,從小就患有抑鬱症,生活得十分痛苦。後來,她終於戰勝了這種精神疾病給自己帶來的折磨。於是佐伊小姐決定,將自己的經歷做成一款遊戲,以此來呼籲社會對抑鬱症患者的關注。

她以遊戲製作做人的身份,創立了一個工作組,拉到幾個志同道合的夥伴,經歷種種困難,終於製作出了《抑鬱旅程》這款獨立遊戲。然後在今年情人節,登陸steam銷售。

但是出乎佐伊小姐預料的是,《抑鬱旅程》收穫了大量差評。許多玩家的批評言辭也很激烈,用“垃圾”、“愚蠢”、“根本不是真正的遊戲”等詞彙來形容這款遊戲。

佐伊小姐還在帖子裡附帶了幾張玩家評論截圖,都是“這個女製作人太蠢了”、“以為憑自己的女性身份做遊戲,就一定有人買單嗎?”之類的言論。

於是佐伊小姐認定,自己傾注了大量心血,有深度有內涵還有公益效果的遊戲《抑鬱旅程》,之所以不受歡迎,癥結在於自己女性的身份。

“傳統上,電子遊戲一向是屬於男人的領域。以至於許多玩家對這一娛樂形式產生了神聖化、宗教化的思想,認為遊戲不可褻瀆,尤其不能被女人所‘汙染’。但是時代已經變了,越來越多的女性成為遊戲玩家,也有越來越多的女性,進入這個曾經被男性壟斷的行業。為什麼有些充滿歧視與偏見的男人,固執的認為女人做不出好遊戲?為什麼這些人僅僅因為性別就去判斷一個人的能力?作為一名女性獨立遊戲製作人,我希望這個行業能夠更加開明,更加進步。畢竟,連女性宇航員都有了,為什麼女人不能做出好遊戲呢?”

一番“真情自白”之後,佐伊·奎因並不罷休。

她開始批判那些專為諂媚取悅男性而生,存在大量女性歧視的遊戲。

作為和《抑鬱旅程》同期上架銷售的《東方幻想鄉物語》,就被拎出來狠狠的批判了一番。

佐伊小姐發了幾張《東方幻想鄉物語》的截圖,寫道:“這款獨立遊戲與《抑鬱旅程》同期上架,卻有截然不同的境遇。它連續奪得了三週銷量冠軍,至今為止銷量已經超過一百八十多萬,好評率更是不可思議的超過了98%!這款遊戲號稱擁有極高自由度,但是玩家只能選擇男性角色。這款遊戲有豐富的社交系統,但是結婚物件卻只能是女性!這是對其他性取向群體的歧視!而且,號稱參考了東西方神話奇幻傳說,擁有魔法師、吸血鬼、惡魔、巫女、河童等豐富設定,但是遊戲中出現的大多數角色,不論什麼種族,都是女性。而且這些女性都擁有誇張化的漂亮容貌與身材,有的還衣著暴露。毫無疑問,這是物化女性的行為,製作者將女性看作是只為取悅男性而存在的性象徵!”

將《東方幻想鄉物語》批判了一番後,佐伊小姐還不罷休。

她語重心長的寫道:“其實電子遊戲對於女性的歧視,從誕生之初就存在。甚至在《馬里奧》這種知名度極高,老少皆宜的遊戲中也有。桃子公主永遠扮演著柔弱無助的形象,總是被庫巴綁架,然後等著馬里奧去拯救。對於玩家來說,桃子公主只是個遊戲通關的獎勵而已,並不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這種對女性刻板而偏見的印象,什麼時候才能銷聲匿跡呢?為什麼在遊戲中,不以外貌取悅男人,而是憑藉優秀的品格與強大的能力受歡迎的女性角色,那麼少呢?”

佐伊·奎因的這篇長文一釋出,立即在steam社群引起強烈反響。

許多不明真相,只是被她文字蠱惑的玩家,或者本身就是女權主義者,紛紛留言支援佐伊小姐,並痛陳如今遊戲界歧視女性的風氣。

而許多《東方幻想鄉物語》的粉絲,以及對如今過度氾濫的極端主義女權思想感到厭惡的玩家,則留言與佐伊小姐及其支持者戰成一團。

有些頭腦比較冷靜的玩家,則沒有急著發表自己的意見,先去看了看《抑鬱旅程》到底是怎樣的一款遊戲。

結果他們發現,《抑鬱旅程》與其說是一款遊戲,不如說是一部電子小說。遊戲包含大量靜止圖像和文字,音樂壓抑,玩家能夠進行的遊戲互動,也就是在進入不同場景時,做出不同選擇。

遊戲性欠缺,娛樂性基本沒有,這款遊戲無人問津,好評率只有50%,只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至於那些針對遊戲製作人,有性別歧視的評論,也是事出有因的。

這位佐伊·奎因,在遊戲發售前就大肆利用自己的女***製作人身份進行炒作。而許多遊戲媒體也是基於佐伊小姐女性開發者的身份,對《抑鬱旅程》給出了高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