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讓你代管特長班,怎麼全成學霸了?最新章節列表 > 1054 壓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054 壓力

對於孫紫陽來說,他現在所做的一切還遠遠不夠。

自打三亞那一次永生難忘的經歷之後,孫紫陽就知道他人微言輕,不管說什麼都沒法改變局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既然想要擁有話語權,就需要地位和權勢。

而眼下他雖然發現了快長波的存在,也得到了一些話語權。

但僅是如此還遠遠不夠。

要做就要做最好的,直接成為這方面的話事人,掌握權力!

可想要躋身高位,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首先他得有足夠的成就引起足夠多的重視。

眼下似乎又是一個契機。

如果真能按照他所想,應用快長波大幅度提升發電效能,那這成就足以讓他得到高位的敲門磚!

這不從水電站離開了之後,孫紫陽就開始構思自己的計劃了。

想法是好,但是真要獲得成果,那可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

首先第一步就是需要對當前水域的情況進行一個深度瞭解。

其次就是要建立大量的模型去進行驗算。

這個過程也是極其複雜的。

模型該怎麼去建立,才能夠符合快長波效應等等。

最後就是成本以及維修問題。

模型建立好了,驗算也結束了,但如果包括維修費用在內的成本超出了所產生的電能價值,自然也是不會被人採納的。

目前也並非是沒有人在這方面研究,反而研究的人極多。

孫紫陽自然是要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

他對於水域的瞭解可不是一般人所能夠想象的。

回到了水庫之後,陳楚瞧見孫紫陽一臉沉思的表情,自是過去詢問情況。

“你進去水電站了?”

“嗯。”孫紫陽點了點頭。

陳楚不免好奇地問了一聲:“那有沒有什麼特殊的發現?”

“發電機組出了故障,現在已經在維修了。”

陳楚稍稍一怔。

這孩子的能力已經到了這種程度了麼?

隔著老遠都能夠感知到發電機組的情況?

不過陳楚並沒有多問,畢竟孫紫陽明顯看著就有自己的想法,要是問多了,孩子也煩。

只是道了一聲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地方,大可以跟老師開口才轉身離去。

陳楚剛走,孫紫陽立馬環顧四周尋找王旭的身影。

如果想要建立模型的話,還是需要電腦的支援。

一眼就瞧見了正黏在劉雨晨跟前的王旭,孫紫陽立馬走了過去,把王旭給喊到了一邊。

“咋了?”

“幫個忙。”孫紫陽皺眉道了一聲:“過段時間,我可能需要你幫我弄一些模型出來。”

王旭一愣:“什麼模型?”

“暫時我還沒想好,到時候我會提供相應的資料給你的。”孫紫陽道了一聲:“要收費麼?”

王旭擺了擺手:“倒是沒必要,都是一個班的,收費那顯得我太沒良心了。”

“行,那先謝了,後面再找你。”

孫紫陽扭頭就走,準備往水庫邊上溜達,臨走的時候還不忘瞧了一眼那一群正在聊天的女士。

emmm……

算了,這種時候還是專心點比較好。

三心二意可辦不成事情。

孫紫陽拿著紙筆就往水庫邊上的小林子去了,開始了初步對水庫的情況探索。

倒是不遠處的陸陽和鄧維瞧見孫紫陽自個兒往水庫邊上去了,聳肩對視。

因為今天沒有跟地大的學姐們影片通話,孫紫陽就不參加他們的會議了。

雖然孫紫陽在不在都沒啥意義,這傢伙壓根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摸索和研究,鄧維和陸陽目前已經有了初步的理論成果。

目前二人的設想就是透過研究山體結構極其受力分析,先規劃出山體的隧道位置,然後尋找山體內部結構的受力分析點位,進行精準爆破,透過爆炸的衝擊力以線性方式衝開山體,直接將隧道的大體成型衝出來。

聽起來很魔幻,實際上……更魔幻。

以目前的科技來說是完全沒辦法實現的。

現在二人所針對的方向是山嶺隧道,典型的施工方式就是先做洞口,然後挖洞身,做第一層防護,再用鋼筋混凝土做第二層防護,過程之中會用到相應的器械,如二襯臺車等等。

方式就是一點點挖一點點的造。

施工所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自然不言而喻。

而鄧維的設想就是在完全掌握山體內部結構的同時運用爆破技術,直接衝出隧道的大體形狀,再進行後期的精修加固等工作。

之所以魔幻,首先就是第一點。

完全掌握山體內部結構。

目前暫時是沒有任何一項技術能夠百分百的掌握山體內部結構,就連地大的學姐們和老師聽了鄧維這個想法也完全覺著是異想天開,根本不可能實現。

正常情況下都是依據地形地貌來大致進行對山體結構的判斷,不過這種判斷方式可沒法瞭解山體內部的構造,即便是藉助機器和裝置,瞭解程度也有限,更何況是去瞭解山體內部的結構,各處的受力分析之類的。

想想都覺著扯犢子。

當然,鄧維對此並未表現出任何的不悅。

相反的,這就是他最想要的結果。

一旦實現,他甚至可以將地質研究領域直接推上一個新的高度!

簡單說來,就是鄧維可以利用自己的特殊能力來反證地形地貌的觀察勘測法。

比如看到山體的形狀,就可以根據相應的特徵直接利用模型和資料推算出山體的內部結構。

確實異想天開,但鄧維覺著哪怕有一絲的可能性都是值得去嘗試的。

所以,他讓學姐和老師儘可能地幫他收集這方面的資料,越多越詳細越好。

不過,這是一項長久的工程,而且需要大量的實地勘察。

這事情倒是以後的事情,暫時不必著急。

眼下二人的目標還是建立在已有的莫名基礎上,正是新安鄉的山頭。

那一座山的資料,鄧維早已經記錄得清清楚楚,甚至就連內部的石頭硬度,各處的泥土厚度都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驗算。

準備工作基本上都已經完成了,現在就等著陸陽的爆破技術了。

壓力現在來到了陸陽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