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會穿越的文抄公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五章抗日世界的變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五章抗日世界的變化

這是一場堪稱“屠神”的戰鬥。

書評區的新帖子呈現爆炸般的趨勢,無數新帖在迅速重新整理出來。

數十個大神以及超級讀者的聯合推薦,讓洛河的《族》直接登上了周點選榜周打賞榜熱搜榜等等榜單第一!

在三天過後,終於大家都知道洛河也就是西瓜龍大神寫了一本新書《族》!以及孤獨漂流至高神也寫了一本《永恆之國度》!

讀者們也很高興這樣的比賽,恨不得多來幾次……

回到抗日世界:系統升級以後居然能招募各種人才!這是洛河沒有意料到的。

洛河:“我們不光要有裝置,還希望英方能夠提供人員培訓和技術指導,指導人員的薪金從優。”

詹姆士指了指身邊的一個年輕人,說:“這些我們都已經考慮好了,這個叫威爾的小夥子,是我們大英帝國優秀的人才,他將會留下,指導你們鋼鐵廠的選址工作,並負責對你們的人員進行培訓。”

合同既然已經大體上透過,剩下的一些細節也就很快敲定了,三天後,雙方正式簽署了合同,按照雙方商定好的,威爾作為先期的技術指導人員留在了天井。

洛河希望威爾能夠儘快開始培訓工作,誰知威爾卻說:“這個很難,因為我要翻譯一批資料來給你們看,我也知道你們天井有人會英語,可是我不覺得有人能把這些專業資料翻譯出來,因為這對你們來說太難了。”

洛河聽了這話差點沒笑出聲來,他勉強忍住笑,說:“你把資料給我們,我們翻譯完了給你看,你看要是合適的話,我們就儘快開始培訓。”

威爾毫不在乎地答應了,他心想:“這群人根本不可能懂得這些東西。”

在中國,理工科出身的人很少英語差的,因為他們要翻閱大量的英文資料,所以,多名科學家和工程師一起努力,很快資料就翻譯好了。

有了洛家的幫助,第一批五十名學生很快就招齊了,這些人都有一定的文化知識,至少認識字,這一點,在這個國家裡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於是沒用上幾天,培訓就開始了。

第一次課,洛河特地找到劉金秋,說:“劉老,麻煩您也去聽一聽,看看這個時代的工藝與我們的那個時代有哪些不同。”

劉金秋笑道:“別叫我劉老,叫我劉老師就行了,我在大學教了一輩子的書,聽見別人叫我老師,別提有多舒坦了!既然您這麼說了,那我一定去。”

洛河說:“劉老師,到時候那個洋鬼子要是有什麼講的不對的地方,您可千萬擔待著點。”

劉金秋笑道:“我才不會和那個洋鬼子一般見識呢。”

熱力學幾乎是一切冶金科學的基礎,所以威爾的第一次課先從一些熱力學的基本概念講起,他說道:“熱,究竟是什麼?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例子,比如,一盆熱水,會慢慢地變涼,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熱是一種沒有重量,可以在物體中自由流動的物質,這種物質的密度就是溫度,溫度高的地方熱質密度就大,熱水為什麼會變涼呢?就是因為熱質會從密度高的地方流向密度低的地方。

洛河聽到他的敘述,知道這就是熱力學歷史上曾經佔有統治地位的“熱質說”,這種學說認為熱是一種物質,後來被“熱動說”所推翻了:“熱動說”認為熱是物體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提出在19世紀初期,可是全面推翻熱質說還要再過上一百年。

洛河這時只見劉金秋狠狠一拍桌子,大聲說:“你胡說!”

威爾頓時一愣,他看到這個毫不起眼的老人坐在教室裡的時候,他還以為他是個勤雜工,紳士風度沒有讓他把老人給攆出去,現在這個老人居然對他拍桌子大叫,他頓時感到一陣詫異!

洛河哪裡知道:這個劉老,平時為人隨和,可是一到了學術上,那股認真勁兒較蘇爭鳴尤甚!

劉金秋站起身來,像教訓一個沒能從一數到十的小孩子那樣說:“熱怎麼能是一種物質呢?我問你:熱要是一種物質,那摩擦為什麼會生熱?”

威爾見到這個老人咄咄逼人地問自己,不禁有些慌了,他說道:“摩擦過程中產生了碎屑,熱質是隨著碎屑出來的。”劉金秋又問道:“那我問你,如果我用一個傳動機構,讓兩塊浸泡在冰水裡的冰塊摩擦,那它會不會生熱?”

威爾想了想說:“應該會吧。”

劉金秋說:“怎麼可能生熱呢?浸泡在冰水裡,溫度都是零度,熱質的密度是均勻的,所以怎麼摩擦都不會生熱。”

威爾這下子是真的慌了,他明白問題的所在,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悖論!如果他回答冰塊不會發熱也是不對的,因為摩擦會把熱質帶出來。

這時劉金秋走上講臺,說道:“同學們,千萬不要被熱質說所誤導,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熱質這種東西,熱,歸根結底,是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

劉金秋此時站在講臺上,彷彿又回到了他熟悉的大學,他伸手想去拿粉筆,這才發現,這個時代還沒有粉筆,於是他悻悻地縮回了手,扶著桌子講道:“同學們,我們理解了熱的本質之後,再來學習鋼鐵的冶煉,鍊鐵鍊鋼都離不開熱,那麼鍊鐵的熱量從哪裡來呢?從焦炭的燃燒中產生!這種熱量用來熔化鐵礦石,鐵礦石的種類有很多啊,四氧化三鐵,也就是磁鐵,三氧化二鐵等等,這個熔化過程在哪裡進行呢?在高爐當中,高爐中產生了鐵水之後,我們把鐵水進行一些脫硫,脫磷的處理之後,把鐵水送到鍊鋼爐中,這樣就產出了鋼……”

他深入簡出地把鍊鋼的大致過程講了一遍,聽得所有人都出了神,這時他又說:“基本的理論就是這樣,到了實際生產中,還會遇到很多技術問題,大家把我手頭的這份資料傳抄一下。”

那份資料就是洛河從網上找來的。

,劉金秋站在臺上略微一翻,不由得眉頭皺了起來,他說道:“關於這份資料,裡面有不少錯誤,比如,這份資料說鐵水中矽的含量可以略高,因為矽可以做發熱劑,實則不然,矽的含量越低,對於脫磷和脫硫的處理越有利,而且可以減少爐渣的產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劉金秋就這樣,站在現代的視角,一一評點19世紀末鍊鋼工藝的不足,等他說到第五點的時候,才看見洛河連連對他打手勢,他這才不好意思地笑道:“好了啊,今天就講到這裡吧。”

一旁的威爾徹底折服了,他想不通為什麼一個天井老人會懂那麼多東西,趁著眾人離開,他跑過去問劉金秋:“您怎麼會懂那麼多東西?”

洛河笑道:“因為他是中國人。”

威爾連忙感嘆道:“哦!神奇的東方!神奇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