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清末文抄公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章 起義軍重組(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章 起義軍重組(上)

周立春脫離了天地會起義軍,單獨帶著一千多人的精銳離開了天地會起義軍,至於徐耀繼續帶著天地會起義軍往南逃跑,不過卻被怡良帶著清軍在屁股後面緊追不放,怡良擺明了要主動的殲滅這股天地會起義軍。雖然這些起義軍看起來人數佔據絕對優勢,可是事實上戰況卻是絕對的下風。天地會起義軍被追著不放,不斷有人逃跑,每天幾乎都有逃兵出現。

不過這股和周立春都沒有關係了,周立春躺在擔架上,經過了十幾天的顛簸,重新回到了上海租界。當然,這個也是因為上海地區的滿清官員還沒有來得及接管,並且不敢阻攔一千多人的部隊。再加上有一些洋人去接應,這樣讓他們也都不敢過來了。

“岳父?”陳頂天問道。

陳頂天看到了這個周立春右腿已經徹底粉碎性骨折,以這個時代的醫療條件將會徹底殘疾,無法恢復了。這樣陳頂天也都感覺這個周立春有幾分可憐了,作為一個在江湖當中拼殺了一輩子的人,居然殘疾了,這樣可是一個莫大的打擊。

“賢婿,我後悔沒有聽你的話,這才落得今天啊!”周立春苦笑說。

周秀英也都趕緊回答:“夫君,我們被趕了出來,徐耀造反,奪取了總舵主的位置,不過好在我記得你的話,我把火槍隊執法隊還有步兵團都給留下來了,算是保住了我們的精華。”

“太好了,精華保住了,那算是可以保住了未來的希望!”陳頂天說。

“賢婿,未來還有希望嗎?”周立春急忙問。

“有,還有!”陳頂天說。

陳頂天看到了周立春殘疾了,他知道這次周立春可是經歷了這麼大的一個教訓,那可以說是徹底的會醒悟過來。這次接受陳頂天的意見已經沒有什麼問題了,不過現在陳頂天要做的也就是幫助周秀英重組這個天地會起義軍,尤其是把這個天地會起義軍給正規化,這樣才能讓天地會起義軍能夠去脫離過去的江湖習氣,不被過去的江湖作風所影響。

“岳父,秀英,其實我早就做了準備。我早在你們出征之前,我也就讓英國人把我們在英國學習軍隊的那些學員回來了。雖然們沒有能夠真正的完成學業,可是好歹也學了一個大概。接下來也就去戰場上瞭解好了,我還獲得德國人的支援,他們願意給我們五千把步槍。這些步槍都是來復槍,射程遠精度高,你們也都應該知道了。”

“甚至你們帶回來了火槍隊還有執法隊步兵團,那算是奠定了未來重組軍隊的基礎了。”陳頂天說。

陳頂天接下來趕緊帶著周立春和周秀英去檢查那些從英國回來的學員,還有那些剛剛送來的步槍,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周立春看到了陳頂天居然有了準備,讓周立春立馬有些不滿。

“賢婿,既然你早就知道我們會失敗,那為什麼不早說?”周立春問。

“岳父,當時你聽得進去嗎?”陳頂天反問。

周秀英也都幫助陳頂天說:“爹,當時你誰的話也都聽不進去了,非常的……非常的……剛愎自用。”

周立春無語,好像當時自己也是這樣,不過現在說什麼也都晚了。算是徹底的晚了,那說什麼也都沒有用了。

不過周立春卻知道這個時候可以考慮好好的解決一下天地會起義軍重組的事情,尤其是這個必須要儘快重組一直軍隊,然後可以讓他們能夠儘快的恢復戰鬥力,甚至更高戰鬥力。

“岳父大人,我們必須要進行重組,這個天地會起義軍必須要重組了。”陳頂天說。

周立春點頭說:“我同意了,一切交給賢婿你來做好了!”

陳頂天接著說:“岳父大人,你看你這個情況,還是不要上戰場了。一切交給秀英如何?你也就好好頤養天年,好好的過日子了。”

周立春看了看自己殘疾的右腿,嘆了口氣說:“以後就交給秀英了,我這輩子沒有兒子,那也就是只能夠指望你們了。如果能讓我活著看到驅逐韃虜,那我死也瞑目了!”

周立春知道不把繼承權給周秀英也都沒有辦法了,自己哪怕納妾,可是現在自己一個小妾也都沒有懷孕。甚至當時那幾個小妾還留在天地會起義軍裡面,現在情況怎麼樣了也都不清楚。何況現在周立春也都生不出兒子,生出了兒子也要最少十幾年。周立春已經沒有這個時間去教導兒子了,只能夠把繼承權交給自己女兒了。

這個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不過好在自己女兒也不錯,還有一個厲害的女婿幫忙,也不是不可能的。現在想起來自己這個女婿說的是對的,當時如果按照自己女婿的建議去做,那這樣也許反而會更好。

陳頂天拿出了一份編制圖,這份編制圖是陳頂天根據目前的需要來進行的,尤其是這個目前天地會起義軍的情況,他跟那些別的外國參謀一起進行編制的軍隊編制方案。這樣的方案是要把這個天地會起義軍給正規化,這樣才能夠有效的進行編制。

“岳父大人,我打算把這個一千二百人暫時分為兩個營的步兵團。而其中一個營負責使用火槍作戰,而另一個營暫時繼續使用冷兵器。”陳頂天說。

周立春問:“為什麼不全部使用火器呢?”

“是這樣的,我們目前短時間之內無法訓練出來這麼多。只能夠集中資源訓練幾百人。雖然我們步槍多,可是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我們只有儘快的成軍。而且我將來計劃是我們採用的是運動戰,我們的武器不足。雖然我們目前武器多,可是那也都是從外國人那裡採購的,肯定不足。我們不如採用運動戰,採用運動戰的方式可以很好的揚長避短。”陳頂天回答。

周立春把那個陳頂天從新中國開國太祖的文章裡面到處擷取的“原創”作品《運動戰》之後,立馬被這個運動戰的思維給震驚了。尤其是周立春很快意識到這個運動戰其實非常適合這個情況。周立春之前和清軍作戰也是有體會的,在陣地戰方面那些天地會起義金絕對不是清軍的對手。

可是這個運動戰卻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清軍的戰鬥力,清軍那些重武器,比如紅衣大炮之類的東西根本無法發揮作用。那些天地會起義軍固然武器相對落後和稀少,可是卻同樣有自己的優點。那也就是輕便,輜重很少,行軍速度很快。

當然,再加上江浙人蘇溪地形,那可以很容易的在這裡進尋找合適的地形對清軍進伏擊。只要必要的時候完全可以在運動過程中把手敵人各支部隊給分離脫節,這樣相對集中兵力,在區域性當中形成兵力的絕對優勢,一步步的吃掉他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種運動戰在於打擊敵人的有生力量,透過殲滅或者俘虜敵人的有生力量來減少敵人士兵的人數。

“岳父大人,這個是我為天地會起義軍的情況來制定的計劃。這個計劃是運動戰,運動中殲滅敵人。以殲敵為主,並非是以佔領城市為主。清軍雖然相對天地會起義軍要精銳,可是我們可以運用好了運動戰,把敵人不同部隊分化,然後去形成區域性兵力優勢,有助於我們去殲滅他們。”

“一旦敵人的武器優勢和相對人數優勢無法能夠發揮出來,那勝利也就是屬於我們的。”

周立春看到了之後精細連連,因為他原先作為混混,其實混混打架也都和運動戰有幾分“相似”。當然這個只是思維相似,具體的過程肯定是不同的。混混打架也都是採用了一邊跑動一邊打擊敵人的方式來獲得勝利,在跑動過程中利用自己熟悉街道情況,熟悉周偉街區,到處跑動借用街道優勢來伏擊,這樣經常可以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這個運動戰也都有那麼幾分“相似”,不過也就是把這個混混打架放大了規模,並且把武器從一些小刀換成了火器和正規軍的武器而已。雖然具體指揮方式和作戰方式不同,不過思路周立春是明白了。

“哎,如果當時我早聽你的,那怎麼可能會有今天呢?”周立春再次苦笑。

陳頂天非常清楚這個運動戰是一個扭轉自己劣勢的一個重要法寶,往往在劣勢時候能夠起到奇效。在自己一方劣勢的時候使用運動戰,多跑動起來,避免敵人的武器優勢。避免和敵人進行直接面對面的會戰決戰,利用熟悉地形和擅長跑動的優勢,把敵人跑到脫節。當敵人跑累了,並且各支部隊脫節了,可以趁機回過頭來形成一定的區域性兵力優勢,對敵人進行狠狠的打擊,吃掉他們一部分。

只要重複幾次,以殺傷敵人有生力量為主,並非是以佔領地盤為主。如果敵人的有生力量被殲滅大半,那敵人的城池也就是自己什麼時候吃,也都可以隨時去吃。這個也就是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的道理。沒有了人,那你哪怕有地盤你也是沒有人來守護,畢竟地盤還是要有人來守的,不是電腦自動守城的。

“好了好了,既然如此,那賢婿你來好了。我也都不管了,你和秀英來負責好了!”周立春說。

周立春知道自己管不了事情了,只能夠在這裡負責安穩的過日子,好好的頤養天年了。剩下的事情也都交給陳頂天和周秀英,讓他們來負責這個事情。

陳頂天開始按照那些西洋人結合目前天地會起義軍的編制,一共分為兩個營。其中第一營使用火器,第二營使用冷兵器。第一營五百人,使用火器作戰,從那些軍官學員裡面抽調了不少人去進入了這個第一營去擔任軍官。第二營使用冷兵器,負責追擊敵人和掩護火器部隊。並且在伏擊的時候可以做一些土木工作。

“設立一個警衛偵察連,這個警衛偵察連由原來的執法隊一部分組成。原來的執法隊進行拆分,一部分組建警衛偵察連,另一部分來組成軍法科,下屬一個憲兵排。”

“至於別的正規軍對我們也都採用了西方的編制方法,不過可以結合我們中國的傳統進行翻譯。其中結合我們目前中國的情況,可以由高到低採用鎮協標營汛排棚的組建方式。”

鎮這個單位也就是等同於師,這個鎮的稱呼來自於總兵,明清時期總兵負責的地區叫做鎮。而協來自於副將,副將稱之為協。標起源於清朝長官親兵部隊,一般若干個營會稱之為某個官員的標。營不用改變,因為一個清朝的營是五百人左右,而西方的步兵營大概也就是五百人上下,不用改變稱呼了。至於汛也就是連,清朝一個汛一百多到二百人,大概也就是一個連。下面的排棚是按照各自的下屬編制來進行的,一排也就是一排士兵,一棚也就是睡在一個棚子的士兵。

陳頂天按照這個組建方法,是為了結合本土實際情況的。西方人的東西不能夠直接照抄,不過目前是清朝,那些師旅團的其實對於這些清朝人也都太過於陌生了。師旅來自於周朝的編制,而團來自於唐朝,所以對於這些古代人太過於陌生,尤其是這些人文化程度比較低。

所以乾脆直接結合清朝的軍隊編制名稱,然後一定程度上仿造後阿里的北洋軍的做法,用中國目前現有的編制來進行改變稱呼,讓清朝人更容易接受一些。

這些稱呼熟悉,對於將來擴充軍隊也是有好處的,對於快速組建這個軍隊也是有著很大的好處的。

“採用清軍熟悉的編制稱呼,將來從那些清軍俘虜裡面拉人過來加入的時候可以有很大幫助,讓他們儘快熟悉隊伍,直接加入不用重新瞭解學習,對於我們有很大幫助的。”陳頂天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