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清末文抄公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九章 FJ求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九章 FJ求援

周秀英作為天地會起義軍司令,趕緊催促下面軍隊儘快完成訓練,這樣才能夠保證他們能儘快的完成將來的作戰。尤其是現在他們面對的敵人可是猶如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那一旦接下來民團一旦被組建,那這樣足以噁心死他們了。這麼民團戰鬥力未必多麼厲害,可是熟悉環境熟悉當地,這樣才是最讓人為難的。到時候殺得狠了,容易失去民心。而如果不殺,他們卻足以噁心死你。這樣的結果必須要避免,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將來統治的安穩。

“司令,外面有人錢來送信,說要求見我們天地會的總舵主。”

周秀英聽了這話,立馬知道了多半是原來天地會的一些關係了。這些天地會目前已經改組成為了軍隊,頂多只是掛了一個天地會的名頭,事實上那些江湖習氣已經被逐步去掉,甚至管理組織體系也都是軍隊的管理方式。天地會起義軍的首領不會被稱之為總舵主,而是稱之為“司令”了。不過別人不知道,外人也許還是認為這個司令也就是總舵主而已。

“我是天地會起義軍司令,你們是誰?”周秀英問。

“嗯?天地會總舵主是女的?嗯,不過無所謂了,反正我們首領也是女的。”那個人說。

“你們怎麼回事?聽你們口音,好像是閩南人?”陳頂天問。

那個人接著問:“這位先生是誰?”

“這位是外子陳頂天!”周秀英說。

“陳先生,周總舵主,救命啊!我是福建邱二孃的下屬張爐,我們是來請求想向周總舵主求援的。目前福建到處都是起事的部隊,可是我們卻被清軍圍剿,我們的兵力越來越少,我們已經無法能夠撐下去了。”

“按說我們天地會好歹也都是天地一家,好歹也是頗具淵源,所以請周總舵主支援一下啊!如果周總舵主不願意支援,那我們都要麻煩了。”張爐說道。

天地會其實是一個已經分散了很多組織,各地天地會已經互不統屬,雖然這個周立春當年也是天地會,可是卻明顯是只是華東部分。至於廣東的,福建的,那些也都是無法管理的。甚至很多天地會的一些堂口都獨立出去,自己組建了別的組織。比如說福建還有小刀會,甚至各種莫名其妙的組織,雖然他們都是從天地會獨立出去的,可是卻有了自己的規矩和信奉的物件。這些有些依然堅持反清,有些不但不反清,反而跟清廷勾搭,更多是牆頭草。

可是現在危險的時候,卻來到了這裡請求周秀英支援了。

“周總舵主,我們邱二孃起事之後,主動去進攻縣城。可是往往很難攻下,甚至攻克了之也都要損失不少弟兄。哪怕攻克了,那也都站不住。清軍一旦來了,城裡面不少人充當清軍的內應,我們被迫退走。邱二孃下屬本來有不少的軍隊,高峰時候足足有幾乎八九千人,可是現在卻再次降低到了一千多人,我們損兵折將啊!甚至清軍目前在福建已經重新開始掌握局勢,我們危在旦夕啊!”張爐說。

“福建不是大亂了嗎?怎麼清軍再次掌握局勢了?”陳頂天急忙問。

張爐說:“哎,我們損兵折將,清軍再次在各種鄉紳的幫助之下,重新建立了聯絡。而我就攻城時候,損失不少,所以我們這才會如此的。”

陳頂天立刻明白了是怎麼回事,本來雖然福建已經大亂,可是這幫起義軍居然去選擇攻城。甚至這幫起義軍還敢去攻打泉州這種重鎮,那這樣不是作死嗎?要知道起義軍其實實力本來並不強,去攻打城池,面對那些相對訓練更充足,並且武器更合適,那這樣他們肯定會損失慘重。

哪怕攻城攻克了,那些城裡面的士紳也都會對於他們這些“泥腿子”恨之入骨,甚至選擇做清軍的內應。本來如果那些起義軍在城外到處遊動,反而會切斷清軍的各種來往。可是他們居然作死去攻城,這樣反而會讓他們陷入損兵折將,以己之短攻敵之長的結果。起義軍損兵折將,再加上勉強攻克了城池之後也都被士紳給當做內應趕走。這樣他們所面對的損兵折將,再加上那些當地士紳對於起義軍的仇視,主動的幫助清軍傳遞訊息,反而很大程度上幫助清軍建立了統一的指揮。

原本福建雖然亂了,可是那是建立在清軍兵力相對不足,並且疲於奔命失去有效的、情報和指揮的條件之下。清軍的兵力不足是相對的,可是用來守護城池卻反而非常足夠。清軍兵力不足,他們選擇固守城池。可是這個時候起義軍選擇作死攻城,那損兵折將非常慘重,哪怕勉強攻克了也都坐不住。起義軍損兵折將,那清軍兵力劣勢相對得到了很大緩解。再加上清軍有了當地士紳地主的情報支援,圍剿起義軍順利了很多,局勢已經開始顛倒了過來了。

“本來我們起事之前形勢大好,可是我們現在……”張爐非常的痛苦說道。

不過周秀英卻同樣說:“其實我們天地會也都一樣,原先的三十萬大軍,被清軍圍剿,目前兵力也都不足兩萬了。”

“可是,經過了夫君的幫助,這兩萬大軍,實力絕地不亞於過去的三十萬大軍。只要我們梁萬大軍準備好,那我們完全可以去攻克浙江了。”周秀英說。

“你們三十萬大軍都覆滅了,那我們算什麼?哦,對了,你說這個梁萬大軍都比起三十萬大軍都厲害,這個是怎麼回事?”張爐問。

周秀英解釋說:“這個都是夫君了,如果不是夫君,那我們天地會哪裡有浴火重生的機會?都是夫君,這才讓我們的天地會能浴火重生了。”

看到了周秀英一臉崇拜的樣子,張爐猶如病急亂投醫了,趕緊來到了陳頂天面前跪下,說:“陳先生,陳先生,你幫幫我好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陳頂天大概已經知道了這個福建的情況了,其實也就是他們選錯了方法。因為以起義軍的實力,並不足以能夠攻城的。起義軍目前實力畢竟是不足,訓練水平遠不如滿清的軍隊。雖然也許很多人看不起滿清的軍隊,可是那是建立滿清對外作戰屢戰屢敗的結果之下的。

當然,滿清對外作戰失敗,不能夠光看軍事因素,同樣有很多的政治因素。這個不是陳頂天在為滿清辯護,其實滿清對外戰爭屢戰屢敗,政治因素遠大於軍事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也就是滿清怕打仗,滿清皇族並沒有把自己當做真正的中國人,從內心上還是白斬雞當做了一個竊據中原的主人。雖然哪怕其實漢人都已經承認了他們的合法統治,可是愛新覺羅家卻還是把自己當做了外人。

他們的想法是隨時撤退,這樣可以儘快離開。所以在這種思維之下,滿清害怕打仗,他們害怕打仗之後,漢人會開始崛起。戰爭是一次重新洗牌的過程,一旦戰爭開啟,局勢將會徹底重新洗牌,甚至就連發動戰爭的人都無法預測。戰爭造成的洗牌,足以把原來的統治階級拉下來,也都足以把那些本來一文不值的人讓他們走上歷史舞臺,走上統治著的地位。

為什麼越是統治者越害怕戰爭,因為戰爭會重新洗牌,會讓很多底層人才有了機會往上走,反而會讓很多本來的統治者落入底下。這個滿清統治者們他們害怕戰爭,更害怕戰爭引起的後果,那也就是軍方實力大漲。

滿清皇帝害怕戰爭,而文官也都同樣害怕戰爭,讓武將勢力崛起。另一方,外國人在那個時候不可能在中國建立統治,所以讓那些滿清官僚們認為不會滅亡,自然不願意去打仗。

至於對內鎮壓,那可是不折不扣的階級鬥爭,那些文官們也多是絕對支援鎮壓的,這個關係到自己的階級利益。所以對外戰爭他們認為沒有必要拼命,可是對內戰爭是生死存亡,自然要拼了。

在這種政治思維之下,滿清軍隊對外戰爭時候無法發揮出足夠的戰鬥力,反而在對俄你戰爭中有更多戰鬥力“加成”,這樣對外對內戰爭的不同結果,這才是區別。

滿清對外戰爭失敗,軍事因素固然有,可是陳頂天卻認為政治因素才是主流。並不能夠因此也就判斷滿清軍隊是絕對弱小的,是絕對不堪一戰的。外國軍隊入侵的時候是中國統治者不願意抵抗,當外國軍隊在和中國地方民團作戰時候,都發現地方民團的戰鬥力很強,因為地方民團是為了保住生命財富,敢於一戰。所以對外戰爭失敗,軍事因素並非主流,反而是政治因素造成的。

滿清軍隊戰鬥力並不是一般人想象當中的那麼弱小,相反在面對國內各種起義軍到時候實力還是非常厲害的。很多時候民族偏見會害死人的,因為偏見造成了下意識的認為滿清軍隊就是絕對弱小的了,卻嚴重疏忽了滿清正規軍隊裡面火器比例可是高達百分之二十啊!

“你們去攻城,你們根本不具備這個條件。天地會三十萬大軍都因為攻打鎮江而差點徹底覆滅,你們這些人算什麼?所以你們攻城,那是走錯路了,不應該怎麼辦的。”陳頂天說。

“不攻城,我們怎麼辦?”張爐問。

陳頂天也都對於這些起義軍非常無語,這些起義軍明顯是認為起義也就是攻城略地了。怪不得中國那麼多起義軍也都一次次失敗,原來不是沒有緣故的。這麼著急的攻城,這些起義軍完全沒有考慮到攻城的這些各種因素。

“看來,果然是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如果連自己的政治目的和政治思維都不成熟,那軍隊再怎麼樣,也都要失敗的。”陳頂天想。

中國太多的起義軍都沒有弄清楚,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他們完全是沒有任何知道思想,沒有任何的政治思路。完全是為了反抗壓迫而起義,可是起義之後卻將沒有完全的政治思維,完全沒有自己的治國理念,沒有自己的政治綱領,無法吸收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加入。

而且起義軍裡面很多人都是一些“酒肉朋友”,這群酒肉朋友能靠得住嗎?讓一群沒有理想沒有政治綱領的人組織的集團,今天能為了利益而走到一起,明天同樣會為了利益背叛你。尤其是目前滿清雖然再怎麼樣危險,那也是中國的“正統”,百姓也都接受而滿清是“正統”的事實。

所以滿清如果願意用官職來收買,也是有不少起義軍願意倒戈的。要說中國從社會底層起義而成功的,好像也就是兩個,一個是劉邦還有一個是朱元璋。不過這兩個都是有著一些共同的特點,因為他們都是有著自己的政治綱領的。

劉邦的綱領是廢除秦朝的嚴苛律法,廢除秦朝那些嚴苛的法度,給予百姓足夠的“自由”,至少相對秦朝是“自由”的,讓很多受不了秦朝酷法的六國遺民加入,甚至包括不少人才。而朱元璋的綱領是驅逐韃虜,這樣成功的吸取了很多在元朝無法能有所發展的人才投靠,吸收了一批不錯的人才。

可是別的起義軍就不同了,他們沒有綱領,完全是為了起義而起義。並且只是懂得破壞,而不懂得生產,那肯定會造成最後越來越失敗。剛開始也許百姓會認為他們出一口惡氣不錯,可是到了後來他們懂得破壞不懂生產的弱點徹底暴露,而朝廷雖然壓迫,可是卻懂得引導生產,這樣反而是在朝廷治下安穩不少。百姓也都會反而從支援起義軍變成了支援朝廷了。

“造反可不是單純的打仗,你們這麼做,那會失敗的。造反是政治行為,政治,懂嗎?如果你連你們的政治目的都沒有搞清楚,那你們吃棗藥丸!不是我打擊你,我們天地會已經開始樹立了我們的綱領,甚至在這個租界區已經開始實行了。我們已經吸收了不少的破落文人加入,所以人才還是足夠的。這個才是我們的立身之根基啊!”陳頂天說。

陳頂天目前在租界這裡吸收了不少破落文人,這些文人在滿清那裡是沒有任何的功名的,甚至也只是粗通文墨。如果要去考科舉,那多半是不成的。所以這幫傢伙對於陳頂天這個土地公有制兵不太反對,因為他們本來也都沒了土地。

找準目標,找準了自己的目標,這樣針對的吸收這一群人才,才是建立自己體系的根基。那些別的起義軍明顯是在亂來,根本沒有自己的目的。其實在這個秀才家也沒有餘糧的時代,很多底層文人對於這個土地公有制不是絕對的那麼排斥,其實他們本來也都未必有土地了。哪怕考上了秀才,也都是窮秀才,沒有土地可以獲得了。所以這些考上了秀才,可是卻沒有土地的文人,卻未必不能夠成為支援自己土地公有制的一個中堅力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