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清末文抄公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九章 論秀才造反(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九章 論秀才造反(上)

陳頂天不管墨卿到底幹什麼,反正總之他也就是以不變應萬變,他不知道墨卿想要幹什麼,這樣他當然不可能做出針對性的應對。不過這個墨卿既然是衝著自己來的,那她總有暴露自己想法的一天,只要自己不去問她,那她遲早也都會說出來自己的目的。總之這幾天墨卿請他,陳頂天也都照樣會去。不過陳頂天都是帶著關琴去的,避免萬一的情況。不過陳頂天也都一直在託人打聽這個墨卿的資料,不過具體資料還不太清楚。因為山東那邊的天地會的人要託關系,尤其是山東響馬很多,那裡不是華東天地會的地盤,打聽訊息很難。不過目前聽說這個墨卿是當年山東響馬頭子墨大當家的義女,這樣更是難以打聽。

這九年以來,關於墨卿的訊息幾乎為零,甚至滿清朝廷都沒有興趣去打聽關於墨卿的去向,現在驟然要調查,那太難了。所以無法知道墨卿過去九年經歷了什麼,這樣是瞭解墨卿最大的難題。這個天地會的也都感覺頭痛,甚至滿清內部也都沒有太多關於墨卿的資料,這個關琴也都不懂。不過陳頂天也都安穩的繼續看書和抄書,一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抄”聖賢書的姿態。

“陳先生在嗎?”陳頂天的房門被敲響了。

關琴很快去開門,因為這個聲音是墨卿的聲音,為了避免意外所以還是讓關琴去開門。

“關小姐,我來拜訪陳先生!”墨卿說。

“請!”關琴回答。

墨卿直接走到了陳頂天的書房,看到了陳頂天還在準備書籍大綱,主動過來問:“我聽聞陳先生乃是大才子,我雖然身為女子,可是卻也都知道做人要好讀書,讀好書的道理,所以今天特來跟陳先生討要幾本書來看,你看如何?”

“這樣可真的是讓墨卿小姐失望了,我這裡沒有什麼‘好書’,我這裡也就是一些小說話本娛樂的書籍。當然,也有一些外國的書籍,不過這些都是外國的書籍,恐怕不是什麼好書啊!我這裡可沒有什麼儒家經典,四書五經一本都沒有啊!”陳頂天說。

不過墨卿反而說:“太好了,我也就是喜歡看這種東西。四書五經那些東西,我反而沒有興趣。我最喜歡的也就是話本了,什麼三國演義,什麼水滸傳梁山好漢的。當年梁山一百零八好漢何等英雄,起來反對朝廷,為民請命,可惜最後沒有好結果,這樣真的是太可惜了。”

“……”陳頂天無語。

陳頂天發現自己好像犯了經驗主義錯誤啊,他下意識的以為古代人都是喜歡那些四書五經儒家經典的,可是現在這個墨卿居然反而喜歡那些三國演義還有水滸傳什麼的。不過好像也就是這樣,喜歡四書五經,其實無非是古代人為了考科舉去學習四書五經,獲得一個敲門磚一樣。學習四書五經,和絕大部分後世人去混一個學歷一樣,其實大家都沒有這個興趣,只是因為時代需要而不得不去學習罷了。不過一旦學會了,一旦當了官了,那也就很少會有人繼續研究學問了。除了少部分真正的喜好之外,別的絕大部分人都是“葉公好龍”而已,一旦當了官基本上都不去學了。

而這個墨卿小姐應該是一個響馬,指望一個響馬去喜歡四書五經,那還不如認為張飛喜歡繡花一樣荒唐。不過,山東響馬喜歡《水滸傳》這個是非常有可能的,因為水滸傳裡面那個梁山好漢不就是在山東嗎?

“原來墨卿小姐喜歡這個梁山好漢啊,不過我倒不覺得梁山好漢可惜,梁山好漢有這麼一個結果我認為是咎由自取罷了!”陳頂天忍不住說道。

墨卿趕緊問:“陳先生,你為何如此認為呢?”

“墨小姐,當年宋朝時期有一句俗語,要當官,殺人放火等招安。梁山好漢不過是為了當官,為了成為人上人這才造反。何況你看看梁山所謂好漢,他們做的都是什麼玩意。李逵,連一個幾歲的小孩子都不放過。哪怕大人有錯,那也不至於牽連到小孩子,讓李逵去殺死吧?而梁山好漢最後選擇了接受招安,說明了他們其實立場根本不堅定,根本沒有真正的為民請命為民謀福的想法。梁山失敗是必然,而他們根本沒有真正為民謀福的想法,這樣他們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在起義,硬是要披上一層為民謀福為民請命,這樣不是非常荒唐?”陳頂天說。

墨卿無語,顯然對於那麼多年山東一直流傳的梁山好漢如此被陳頂天批駁,這樣讓她不太高興。不過墨卿的想法也就是想要來看看陳頂天到底有多少本事,現在陳頂天把梁山好漢批駁得如此一文不值,雖然難聽可是卻好像有幾分道理。說到底梁山好漢也不是什麼好玩意,他們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戰鬥,不就是為了當官嗎?指望他們來為民請命,他們根本不是什麼為民請命的人。魯智深、李逵等等很多都是濫殺無辜之人。很多罪不至死的人在梁山好漢手下,都成了必死無疑的人了。

其實陳頂天對於那些絕大部分都江湖好漢都不認為是好事,尤其是這些以自己的主觀判斷就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死,那這樣是非常不合理的。動輒殺人,動輒滅滿門,這樣的行為確實不太好。因為罪犯的家人何曾有罪,一個人犯罪禍不及家人是一個應該有的規則。將心比心,如果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親人犯了事,你也要被株連,你是什麼感覺?那些江湖好漢動輒滅門,很多無辜的人都因此收到了牽連,這樣確實不合適。不要以自己的思維來判斷這個人是否該死,固然法律有很多漏洞,可是法律卻足以維護絕大部分人的利益,維護基本過得去的秩序。如果誰都去自己判斷別人是否該死,那這樣天下必然會大亂。

墨卿接著問:“陳先生,假如,假如你在當年的山東梁山,你說應該如何能讓梁山成就大業呢?”

“哦?怎麼,墨小姐你對於穿越小說也都有些的興趣?”陳頂天問。

墨卿反問:“什麼是穿越小說?”

“嗯,穿越小說也就是比如說從我們清朝,去到了之前的明朝,元朝,甚至更早的唐宋時期。然後透過各種手段推演,然後讓歷史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比如說宋朝在崖山海戰之後滅亡,那如果到了崖山海戰之後,透過各種手段來幫助大宋復興,走上另一條道路。而別的朝代也是如此,總之也就是推演那些穿越之後能做的事情。”陳頂天說。

墨卿趕緊說:“陳先生,不如你來推演一下這個梁山當年如何能夠成大業啊?”

“這個,不可能的!因為當年梁山沒有一個能夠預知未來的所謂‘穿越者’,這樣根本不可能能夠成功。如果梁山當年有一個能預知未來,能夠預知未來金軍南下,甚至方臘起義等等事情,提前做好準備,這樣也許還能夠成功。可是如果沒有能建立在預知未來的前提條件,那是梁山失敗是必然的。”陳頂天回答。

墨卿無語,以為你她也認為不可能預知未來,如果把這個假設定義在不能夠預知未來的情況之下,那這樣當年的梁山沒有任何的前途。

“山東這個位置確實不太好,尤其是梁山封閉嚴重,他們是一夥打家劫舍的劫匪,不可能獲得百姓真心支援。也許透過劫富濟貧獲得一時間的支援,可是這種支援不長久。慢慢的百姓會發現這些梁山好漢造反,固然劫富濟貧得了一次性的糧食,可是這些糧食不過是浮財而已。這些浮財是建立在破壞生產秩序的前提條件之下才能夠獲得,也就是一錘子買賣。他們這樣破壞了生產秩序,只是懂得破壞而不懂得建設,那這樣糧食和浮財必然會越來越少,百姓無法安穩生產,這樣百姓反而會支援朝廷的。”陳頂天說。

墨卿趕緊問:“那那些好漢們也是分給了他們財富,是為了他們打擊那些貪官汙吏啊!”

“話不能這麼說啊,那些好漢也許固然會殺貪官汙吏,可是同樣也破壞了生產秩序。如果百姓能夠安穩的生產,雖然會被貪官汙吏等等盤剝,可是卻能夠源源不斷的生產,至少維持生存還可以的。不過那些好漢們,他們本來其實也就是一夥強盜,百姓也許一時之間獲得劫富濟貧的財富,可是心裡還是看不起他們的。而這些強盜卻破壞了生產秩序,百姓無法生產,一旦糧食吃完了之後同樣會餓死。與其這樣,不如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寧可被盤剝,可是卻活得下去。而那些好漢卻不停的破壞生產,反而會拉壯丁,對周圍的百姓進行敲詐勒索來維持他們大口喝酒大塊吃肉的慾望。”

墨卿不服的說:“那朝廷的貪官汙吏不也是盤剝嗎?”

“嗯,確實如此。可是那些好漢們盤剝,卻不懂得指導生產,不會引導生產,這樣百姓坐吃山空是必然的。而貪官汙吏盤剝,他們雖然盤剝,可是卻同樣知道不能夠竭澤而漁,知道要引導生產,這樣百姓雖然被盤剝,可是卻能夠勉強的生存下去。這樣兩相其害取其輕,所以百姓寧可被官府盤剝,也都不願意被那些只懂得破壞不懂得生產建設的好漢們盤剝。”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陳頂天這話,徹底打破了墨卿心裡面的想法。墨卿本來以為自己只要能夠舉起起義的大旗,那故事會直接帶領山東響馬起義,這樣百姓一定會支援自己,反對清廷。可是真正見到了陳頂天之後,陳頂天卻打破了他這個想法。如果墨卿選擇起義,那也許百姓不但不會支援,反而會厭惡。如果她不起義,百姓雖然被盤剝,可是還可以穩定生存。可是一旦起義,那破壞了生產秩序,那最後百姓反而寧可選擇懂得引導生產的朝廷盤剝,而也不願意選擇那些打著為民做主的響馬,因為響馬只懂得破壞,不懂得生產。

“百姓心中有一桿秤的,很多響馬土匪打著為民做主的旗號去搶掠,然後進行劫富濟貧。可是他們卻是在破壞生產,他們的搶掠是建立在還有人可以搶掠的前提,如果一旦無法搶掠了,那這樣他們是必然會崩潰的。所以造反不是這麼造反,造反可是一個技術活,不是光是會打仗也就行了。打仗,只是造反的一部分,甚至只是極為少的一部分。可是太多人只是看到了造反只是打仗,這樣肯定是不行的。更多的發展生產,尤其是各種團結一切力量去反對敵人,各種的政治手段都被很多人忽略了。這樣他們失敗是必然的,最後的結果要麼是投降,要麼也就是徹底被殲滅。再加上山東也不是一個合適的造反地方,山東可是孔孟之鄉啊!山東地區的讀書人很多,可是正因為如此讀書人不會支援那些反賊,他們更是寧可支援朝廷。這樣很多起義軍無法獲得足夠的文人的支援,這樣必然會失敗的。”

不過墨卿卻不同意說:“我可是聽說了,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而且不是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嗎?”

“看來,墨卿小姐也是讀書的,那你怎麼會說出劉項原來不讀書的蠢話呢?”陳頂天問。

“這個……”

“所以,所謂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還有什麼劉項原來不讀書,不過是一個偽命題的屁話而已。這些話,之所以能夠流傳到現在,就是因為那些朝廷為了避免手下讀書人造反,這才亂扯的。真正成功的造反,哪一個能夠離得開讀書人呢?全是讀書人的造反,那不成。可是沒有讀書人的造反,那絕對成不了!”陳頂天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