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清末文抄公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七章 運動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七章 運動戰

上海英租界,陳頂天在這裡估算了一下局勢,然後根據身邊的幾個英國軍官進行推測。

“你說這次到底誰會贏?”陳頂天問那個英國軍官。

“我推測英國是你們政府軍勝利,我也都看過你們那些所謂的起義軍,真的是太差了。如果我是那個政府軍的指揮官,其實指揮打敗這些起義軍並不難。這裡是沿著長江水道進行防禦,他們完全可以依靠這個水道進行防禦,這樣起義軍肯定無法發揮出自己的兵力優勢。兵力優勢其實只有兩個好處,一個是可以包圍敵人。可是這裡的地理環境明顯不能給他們包圍敵人的條件。政府軍,也就是清軍他們可以依託於河流進行防禦,這樣人數優勢上的包圍無法能夠體現。”

“至於另一方面,人數優勢其實還是體驗在消耗戰方面。消耗戰人數多的一方往往會獲得勝利。當然,人數多並非是絕對的戰鬥力多。雖然這些起義軍人數很多,可是素質我卻不敢保證。根據十多年之前我們英俊同樣在鎮江跟你們政府軍進行交戰過,其實我對於你們政府軍的實力還是比較看好的。因為你們政府軍雖然不如我們英軍,可是明顯筆這些起義軍要厲害不少。火器比例高達百分之二十,可是這個起義軍裡面幾乎沒有火器。軍官素質,到各種指揮官素質,還有各種情況都是明顯不如。”

“而一旦陷入了消耗戰狀態,比拼的其實並非只是人數,更是意志力。軍隊如果沒有強大的意志力,那同樣不要去和敵人打消耗戰。因為消耗戰面臨都不是人數,而是戰鬥意志力和耐力,如果人數看起來多,可是卻無法能夠真正的堅持下來,那其實一切都是沒有用的。”

“如果到時候那些所謂的三十萬軍隊首先逃跑了大半,那其實名義上控油三十萬大軍,可是卻明顯麼有足夠的能力去消耗,那也是白搭。”

旁邊的德國參謀人員明顯非常不看好這次周立春的作戰,甚至認為周立春是必然要兵敗的。兵員素質,軍官素質,到武器水平,各種方面都不如清軍,這樣的作戰其實失敗是必然的。

“哎,其實我也說過,可是我那個老丈人周立春也都太過於剛愎自用了,已經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了。”陳頂天說。

陳頂天對於這個周立春也都沒有絲毫辦法了,隨著他的實力增加,他反而也都越來越聽不進別人的意見。這個其實也是很多人的情況,隨著實力越來越強大,權力越來越強大,反而越來越不能夠聽得進反對意見。也許忠言逆耳,可是卻讓他們不舒服。他們只是相信自己,這個也許也就是權力的可怕,讓一個人變成了魔鬼。

“其實還有,你們首先戰略目標也都有些問題。你們不應該首先去進攻這個江寧的,雖然按照你們所說的,江寧這座城市歷史文化意義重大。可是你們知道,你們的敵人同樣也都知道這個道理。你們的敵人同樣比你們更清楚這個道理,你們去進攻江寧,他們同樣會拼了命保護。”

“相反,你們如果你們去進攻江寧,正好給了他們一個很好的機會。這樣你們兵力一旦集中起來,那這樣反而會他們同樣集中兵力跟你們進行會戰,然後爭取一次殲滅你們大半部隊的機會。在這種陣地戰當中這些起義軍完全是在以弱勢兵力去跟強勢兵力作戰,這樣是非常吃虧的。”

聽到了普魯士的參謀這麼說,讓陳頂天也都對於天地會起義軍的前途也都不太看好了。

“哎,人啊,也就是這樣,不見棺材不落淚。希望這次岳父能夠好好的體會一下,這樣可以讓他們進行更好的改變戰略了。有些代價,必須要透過血的代價磁能真正的改變啊!如果沒有流血,那是不會真正改變的。”陳頂天無奈的嘆氣說道。

很多時候不經歷一次真正慘痛代價,人是不會改變自己一貫以來的想法的。如果人那麼容易改變,那人類的社會進步是很快的。不經歷血的代價是不會改變,這個是毋庸置疑的。陳頂天無法說服已經越來越發剛愎自用的周立春,只有希望他輸了一次,真正的付出了慘痛代價之後才知道改變。歷史上多少人,在沒有真正經歷慘痛之前,是不會思考進行改變的。

“其實你們應該考慮的是南下進攻浙江,而不是去攻打江寧。南下進攻浙江,這樣才是獲得大量地盤和人口的渠道。有了大量人口,並且透過土地面積的擴大,這樣敵人的兵力同樣會進行分散,這樣對於你們有好處。”

“你們的優勢在於兵力多,可是卻遠不如敵人精銳。可是敵人的優勢在於兵力少而精,可是劣勢同樣是在於少和精。你們清政府的軍隊少而精,他們反而不利於控制太多地盤。他們想要作戰,必然要集中優勢的兵力,然後殲滅你們才行。相反如果一旦他們分散出來了,那很容易反而被你們集中優勢兵力殲滅一部分,造成絕對的損失。”普魯士參謀說。

“對對對對……對啊!我怎麼之前沒有想到這個辦法,運動戰,運動戰不就是最適合目前的情況的嗎?天地會起義軍雖然軍事素質差,可是卻同樣有著他的優點。比如說熟悉環境,熟悉地理環境,尤其是很多天地會起義軍多事江蘇浙江一帶的人,對於這裡地理環境很熟悉。尤其是下面鄉村野外,更是比起清軍熟悉很多。”

“相反,怡良手下這些軍隊,主要兵力來源反而並非是以江蘇這將為主,是以北方中原的部隊為主。他們不太熟悉江南水網環境,甚至野外環境更不熟悉。只要我們能夠發揮我們熟悉地形的優勢,然後來進行逐步運動戰,不就是可以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他們的武器優勢嗎?”

“還有,這些清軍主要殺敵武器是火器。可是他們的火器很重,而火槍同樣是要大兵團一起使用才體現出威力,單個人使用威力幾乎為零,反而不如幾個弓箭。”

“我們如果能分散運動,然後透過龐大的地理環境運動中稀釋那些清軍。那些清軍雖然看起來精銳,可是真正分散出來,無法形成有效的合力,反而容易被我們這些天地會起義軍以相對多一些的兵力取得相對區域性的兵力優勢,這樣消滅清軍不是不可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果我們把戰場並非是江蘇,而是挪到浙江,那這樣一旦戰場相對的面積擴大,反而對於絕對人數少的一方處於劣勢啊!”

陳頂天頓時感覺豁然開朗,這樣的方式讓陳頂天感覺不就是可以學學當年的新中國開國太祖嗎?他可是運動戰的行家,在當年紅軍弱勢的時候,不管是兵力素質還是在人數武器方面,都不如敵人。可是採用了運動戰之後,把敵人調動起來,讓敵人互相之間無法進行有效的聯絡支援。

這個時候相對的把兵力集中起來殲滅他們一部分,這樣在區域性當中形成了相對的兵力優勢。雖然總體來說兵力並不是優勢,可是卻同樣可以集中兵力,形成區域性的絕對優勢,這樣一塊塊分割敵人,吃掉敵人,以少量兵力獲得最大戰果。

這種局勢其實不就是非常適合現在嗎?這些清軍擅長於陣地戰,他們的武器嚴重依賴於陣地。火炮太重,無法有效的快速移動,必須要依託於時間部署陣地。可是如果他們一旦沒有時間部署陣地,那火炮其實一點用處都沒有。

至於火槍和弓弩,同樣是依靠於密集的射擊。火槍和弓弩依靠於密集射擊才能夠產生足夠的威力,不然和燒火棍沒有很忙區別。這個時代的步槍並不是連發的,相反裝填非常困難,單個士兵的火力不大,需要依賴於大量部隊集合作戰。

可是一旦他們被分散了,那他們的武器優勢會被很大程度的抵消。甚至這些清軍看起來精銳,可是人數少卻同樣是一個巨大的弱點。人數這個東西其實說有用也有用,因為一旦真正到了要分兵的時候,人數多才有“兵”可以分,人數少那一方固然也許精銳,可是卻無法能夠“分”啊!不可能把一個人分成幾分,所以人數多其實還是有一定優勢的。

戰爭講究的是發揮優勢,降低劣勢。並且削弱敵人的優勢,提高敵人的劣勢。完全依賴於武器,那這樣肯定也不行。結合現有條件把自己的戰鬥力發揮到最大,把敵人的優勢降低到最低,這樣是獲得勝利的最好辦法,而不是一直依賴於武器。

“該死的,我怎麼之前沒有想到?虧我還學了這麼多年,我居然把開國太祖當年的革命歷史都給忘了,這個運動戰不就是非常適合目前的手段嗎?這些清軍比起當年‘刮民黨’的武器甚至都有不如,當年‘刮民黨’的武器更輕便,甚至軍隊素質比起這個時候的清軍有過之而不不及。那個時候的武器更輕便了無數倍,火力跟猛烈的無數倍,這一套都有用,何況是現在。這些清軍的武器不但笨重,不適合經常運動,甚至完全徹底依賴於陣地戰,比起刮民黨的軍隊更依賴於陣地戰。一旦真正運動起來,他們武器所發揮出來的威力,甚至還不如當年刮民黨呢。我怎麼之前沒有想到這一招,後悔啊!”陳頂天抓著腦袋說道。

運動戰不是最適合目前的局勢嗎?這個運動戰簡直是像是為這個天地會等等起義軍量身定做的方法,最大程度的削弱敵人的優勢,提高了自己熟悉地形並且善於走動的優勢。而一旦敵人被調動得分散了,那可以趁機集中相對優勢的兵力和戰鬥力去猛烈進攻,敵人突然被這麼打擊,那必然會損失很多有生力量了。

陳頂天趕緊拿出鋼筆,開始寫各種東西了。

“存地失人,人地兩失。存人失地,人地兩得。”“在運動中消滅敵人,集中優勢兵力……”

陳頂天開始一句句的抄,他這個葷素不忌的文抄公再次開始使勁抄襲。雖然他並不會完全記得當開國太祖所寫的那些文章,可是很多文章的大綱和中心思想他還是記得的。他甚至非常“沒牙”的大量使用當年新中國開國太祖的各種“名人名言”,當年開國太祖的名人名言大量都被陳頂天寫入了這個新的論文裡面。

如果是後世有人看到這篇文章,一定會大罵陳頂天這個文抄公,抄襲也太狠了,居然把大量開國太祖的名人名言都給抄了進去,作為加強自己論點的依據。

很快,一篇論文也都直接被弄了出來,陳頂天給這篇論文寫了一個題目,就叫做《運動戰》。

“這次我沒有抄襲啊,我真的沒有抄襲啊!我不過從開國太祖的不提供文章裡面到處擷取,從這篇擷取一段,從另一篇文章也都擷取一段。我是從不同文章來擷取的,所以不能夠叫做抄襲啊!不是說只有整篇抄才是抄襲嗎?我拿出一些段落,這個叫做借鑑,懂嗎?我這個是叫做借鑑,不是抄襲,以後誰敢在這篇文章上說我是文抄公,我跟誰急啊!我這個是借鑑,是借鑑啊!”陳頂天說。

沒錯,陳頂天也就只不過是在借鑑,按照某些人的說法,沒有整篇複製也就是不能夠叫做抄襲,這種從不同文章擷取的,這個只能夠稱之為“借鑑”,絕不是“抄襲”啊!所以這篇文章,是陳頂天“原創”的,絕對是“原創”的無疑。以後誰敢說陳頂天抄襲,陳頂天就趕去告他,要告他汙衊和誹謗,一定要告他的!陳頂天明明只是借鑑,絕對沒有抄襲,所以誰說他抄襲也就是在汙衊和誹謗,那陳頂天可是擁有權利去告他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