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人在洪荒,吞三千天道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2章 紫微:準提,大聖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12章 紫微:準提,大聖人。

“我拜入老師門下,說來,與諸位師兄,見面不多,此番怕是我們在一起最長的時間,也是我最後能稱呼諸位師兄的時候,有些話隨意說說,諸位師兄不要見怪。”週考道。

“閒話家常,說說最好,不然再過些日子,的確就沒有閒話的可能。”文殊廣法天尊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諸位師兄最敬愛的是二師叔吧。”週考道。

“自然,若無師尊,我等如今也不會在這兒了。”文殊廣法天尊三人異口同聲道。

“那不知幾位可知曉二師叔生平最大希望是什麼?”週考道。

“闡教大興,玄門大興。”文殊廣法天尊三人不假思索道。

“那闡教如何才算大興?”週考又問。

“闡教之道,弘揚三界,闡教之法,萬人敬仰。”普賢真人道。

“那如何算是弘揚了三界?是否是信仰闡教信徒門生遍及三界?”週考道。

“不錯。”文殊廣法天尊道。

“既然如此,三位師兄是二師叔的弟子,那三位師兄大道興盛,信徒千萬,傳承三位之道,不就是傳承二師叔的道!教派有死的,也有活的,死的是宗門,是道法,而活的是人,只要人在,教就在。崑崙山玉虛宮有弟子才是闡教,而若無,也不過是一座宮殿罷了。那反過來有諸位在,不就是闡教嗎?”週考道。

文殊廣法天尊三人身軀一震,從來沒有想過,還有這樣的說法。

但很快,文殊廣法天尊便搖頭道:“若是我等繼續傳承闡教之法,自然我等在也是闡教,可是我等如今棄道入佛,傳承佛法,弘揚亦是佛法,如何算是闡教?”

“那請問何為佛法?”週考道。

“佛門之法。”文殊廣法天尊不假思索道。

“不,嚴格來說,是佛之法,諸位師兄應當知曉,此番過去為何,諸位是大乘佛教元老,是開宗立派,成佛做祖的存在。諸位既成佛,諸位之法,自然也就是佛法。”週考道。

“可若不是徹底拋棄前身之道,轉而修行佛門之法,我等無法分裂佛門氣運,此番可謂功敗垂成。”慈航真人道。

“錯,此番是立佛教,但是誰說道佛不兩立?莫忘了,當年佛門二聖也是紫霄宮出來的!我設立學宮,其中有一點,便是現在與過去從來不是割裂的,新的道路也絕對不是跟舊的的道路決裂,而是從舊道的襁褓當中孕育而出!諸位師兄,以闡教之法為根基,結合佛門之法,而造化新佛教,誰又能說,諸位之道,不算是闡教之法的延續!”週考道。

“造化新佛?”文殊廣法天尊三人面色大奇。

“是的,諸位師兄方才可見那邊雲頭上的學宮弟子?”週考道。

“天賦不俗,假以時日,當有所成就。”慈航真人道。

“而且他們修行的法門各不相同,但他們未來可能都是我人教弟子。”週考道。

“創造新佛?在西方之地,可行嗎?莫忘了,西方是二聖之地,還有偌大佛門,我等此番立佛教,合天數,氣運匯聚,西方顧忌,也不願就此開戰,可能會放鬆,但若這般篡改,怕根本無法立足。”文殊廣法天尊道。

“師兄還是不懂,道是前進的,是發展的,本身就會有不同的發展,不同也才有發展。而且雖不同,也是佛門,諸如人教、闡教、截教教義各不相同,但都為玄門!佛門,若是要壯大,他們也必須要這樣的相容,否則佛門永遠只是玄門的一個西方教!這一點,我懂,他們也懂!而且若是你們的道更優劣,他們二位只會幫你們。”週考道。

“幫我們?”文殊廣法天尊驚訝道,我們做著刨人家祖墳的事情,他們還來幫?

“你們以為佛門二聖,是怎樣的人物。”週考道。

“三界最巔峰,大智慧、大氣運、大毅力,皆是人上之人,拋開道祖,無論哪方面都是三界最強六人之二。”文殊廣法天尊道。

“他們是兩個聖人!”週考道。

文殊廣法天尊三人面色齊齊古怪,這還用你說?

“我言他們是聖人!真正的大聖人,大德大能,大賢大聖,功德無量。”週考認真道。

文殊廣法天尊三人驚訝地看著週考,沒想到週考竟然對接引準提他們有這樣崇高的評價!

大德大能,大賢大聖,功德無量。

“是的,大德大能,大賢大聖,功德無量。”週考鄭重點頭,這兩位,在大多數洪荒流小說裡,被一群為黑而黑,為爽而無腦爽的傢伙,黑的不成樣子。

吊打佛門,貶低接引,痛罵準提無恥,幾乎成了政治正確!

哪怕說的很扯,但也就這麼寫了。

可這兩位,在封神原著裡,還僅僅只是打打秋風,來東方蹭蹭好處的普通人,但若在洪荒流裡,這兩位卻是實實在在的大聖大能!

紫霄宮三千客,和他們同一時代的,都是東方之人,西方僅有他們兩個門面。

當時,西方靈氣貧乏,無論靈氣還是法寶、人才都遠不如東方。

相對東方,就如同一個貧困地。

東方大能,對西方來人多是不屑,天然有著一絲優越。

面對這樣的情況,這兩位可以選擇離開西方,前往東方,東方洞天福地無數,怎麼也有他們棲息的地方,發展也能更好。

但為了西方,他們選擇留下。

因為,他們清楚,若是他們離開,西方生靈便真的沒救了,永世都成為天地的最下等。

所以這兩位選擇振興西方。

哪怕一無所有,身上幾乎沒有什麼法寶,也去爭去鬥,甚至完全不要臉面。

飯都吃不飽,還要什麼臉啊?

忍受著無數次的失敗,無數次的挫折,然後等到封神一個翻盤的機會。

算計了,那高高在上,一生下來,彷彿就擁有了一切的三清。

一次翻盤,從此西方大興。從此佛道並稱!

出身、法寶、戰力、人數等等,他們幾乎沒有一點勝的過三清。

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贏了!

東方無三清仍舊是那個東方,而西方若無二聖便沒有西方!

西方大興,是他們兩人的執念,而有這樣的執念,於西方眾生有利,他們可退,說到底,他們不可能傷西方。(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