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讓法蘭西再次偉大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三十四章印度“副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百三十四章印度“副王”

約翰.布朗在收到來自法蘭西廢奴主義“同志”的5萬美金資金援助之後,大喜過望,他趕忙派人同法蘭西的“同志”聯絡。

來自法蘭西的“同志”同約翰.布朗在堪薩斯州一處農場見面,兩人簡單地交換了一下資訊之後,約翰.布朗得知對方是一位來自法蘭西的共和主義者,他之所以願意支助約翰.布朗是源自他本人對於共和主義的熱愛。

法蘭西“同志”認為擁有共和思想的美利堅合眾國應該徹底的廢除奴隸制,只有這樣美利堅合眾國才能夠真正被稱之為共和之國。

“您說的真是太好了!”約翰.布朗激動地握住了法蘭西“同志”的手,“在美利堅合眾國這片神聖的領土中,就不應該有奴隸制存在!”

隨後,約翰.布朗告訴法蘭西“同志”,他的父親當初就是一位堅決的的廢奴主義者,他的家就是“地下鐵道”的中轉站。

在他的影響下,自己也成為堅定的廢奴主義者。

在約翰.布朗五十七年的時間裡,他已經幫助了近百名黑人逃離了奴隸主的掌控,奔向了“自由”。

【PS:獲得“自由”的黑人奴隸發現自己在逃離蓄奴州之後還要面臨著來自百人的歧視,以及失業的壓力。

他們想要生存只能選擇幹一些底層人才幹的活,同時還要忍受白人居民的歧視與白人警察的壓迫。

這樣提心吊膽的日子,同他們在蓄奴州過的其實並沒有兩樣。

唯一一點不同的就是,他們在名義上獲得了自由。】

這約翰.布朗在說這句話的時候臉上露出自豪表情,看得出來他本人非常認可自己“解放”奴隸的行為。

而且約翰.布朗堅信,自己一定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徹底終結掉這個萬惡的奴隸制。

法蘭西“同志”耐心地聽完了約翰.布朗所講,他再度同約翰.布朗握手,並且告訴他自己願意支援約翰.布朗推翻美利堅合眾國奴隸制的行動。

只不過他本人並不是約翰.布朗這樣的勇敢者,所以只能選擇向約翰.布朗捐款表達自己對於約翰.布朗的支援。

約翰.布朗一臉微笑地表示,法蘭西“同志”給他們提供的幫助,已經遠遠的超過了衝鋒陷陣。

5萬美金已經足夠讓約翰.布朗將現有的人數擴充3—4倍,經濟危機下的美利堅合眾國,最不缺的就是敢於搏命的人。

約翰.布朗與法蘭西“同志”又閒聊了一會兒後,法蘭西“同志”在約翰.布朗的送別下離開了農場。

當法蘭西“同志”坐上馬車的時候,一直覆蓋在真實面孔上的“共和主義者”面具徹底被撕開。

“真不知道,巴黎方面到底是怎麼想的!”法蘭西“同志”小聲地抱怨了一句。

其實他並非是共和主義者,而是一位隸屬於國家情報院對美情報局的特務。

他之所以選擇支援約翰.布朗,完全是因巴黎方面的指示。

如果不是巴黎方面特意命令他們接觸那些用實際行動反對蓄奴的人,給予他們支援的話,那麼他絕對不會同約翰.布朗接觸。

在他的眼裡,約翰.布朗就是一個很普通反對蓄奴的人。

就算他宣佈起義,也不會有多少人願意跟隨他們。

誰讓天大地大,巴黎最大呢!

……

話又說回來,美利堅合眾國的經濟危機在將美利堅合眾國禍害的半身不遂之後,又朝著中美洲與南美洲蔓延。

或許是因為中南美洲仍舊處於初步工業化的狀態,因此他們受到的傷害同美利堅合眾國本土的經濟危機傷害相比不值一提。

饒是如此,整個南美洲還是貢獻了將近百萬的失業人口。

經濟危機將整個美洲攪個天翻地覆之後,又一路漂洋過海朝著不列顛所在的方向跑。

12月上旬,不列顛王國在收到美利堅合眾國發生經濟危機之後,美利堅合眾國在倫敦交易所發行的國債與股票同樣也開始一瀉千里。

這讓許多投資美利堅合眾國的銀行資產開始譁啦啦地縮水,其中縮水最嚴重的當屬英格蘭銀行、巴林銀行,以及英國的羅斯柴爾德銀行。

這三家銀行在當初投資美利堅合眾國的時候,投資的最多。

在得知美利堅合眾國的銀行大面積破產之後,三家銀行就已經不在指望美利堅合眾國能夠儘快地恢復正常。

於是,這三家銀行試圖將手中的債券,包裝成為相對而言比較好賣債券(例如美利堅國債),忽悠不列顛與德意志的散戶購買。

不列顛與德意志地區的散戶雖然購買了一些,但是他們也知道目前美利堅的債券和股票都是不可信的東西,因此他們購買的也不算多。

這三家銀行賬面上同美利堅合眾國有關的期票與債券,基本上全部完蛋。

而他們在美利堅合眾國的損失也高達1000萬英鎊(相當於3億2000萬),其中英格蘭銀行與英國的羅斯柴爾德銀行各自損失了250萬英鎊與350萬英鎊,巴林銀行損失了400萬英鎊。

這三家銀行在美利堅合眾國可以說是撞個頭破血流。

當然,這三家銀行只不過是投資虧最高的三家銀行,不列顛王國境內其他銀行同樣也虧損的厲害。

許多工廠在收到位於自己下游的美利堅工廠破產的訊息之後,同樣也因為手中積壓的工業品無法找到合適的銷路,被下游的工廠連累破產。

儘管不列顛並不是經濟危機的發源國,但是仍然有將近1700多家工廠面臨破產,將近40萬名工人被迫失業。

還沒有面臨失業的工人,同樣也生活在惶惶不安之中,生怕下一個“畢業通知書”到自己的頭上。

更糟糕的是,目前的不列顛還在和印度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而且戰爭每拖一個月,就會消耗數十萬英鎊的物資。

這樣消耗下去的話,不列顛王國的經濟將會變得越來越差。

當然,唯一值得慶賀的是,東印度公司總算在這股經濟危機的打擊下,已經徹底地陷入破產清算階段。

兩院再也沒有一個人認為東印度公司還能夠重新的崛起,哪怕東印度公司的大股東們,也在眼巴巴的等待著政府給自己解套。

本傑明.迪斯雷利再度來到了下議院,他向在場的所有人重申了對政府對於東印度公司的處理意見。

政府準備掏出300萬英鎊,將破產的東印度公司全盤接收。

只要下議院以多數票透過之後,東印度公司將會徹底變成歷史。

最終下議院以絕對多數透過了肢解東印度公司的提案。

至於說300萬英鎊究竟應該如何分配,不用想都應該知道,自然也是權貴吃肉、東印度公司的大股東(這裡指的是沒有爵位,或者爵位俺不好的大股東)喝湯。

那些可憐的散戶在被東印度公司收割了一茬之後,還要為東印度公司的錯誤政策買單,實在是有些倒黴透頂。

東印度公司在下議院宣佈被解散的那一刻,整個印度的統治權自然而然地移交到維多利亞女王的手中。

不過,鑑於維多利亞女王不能前往印度統治,時任首相的帕麥斯頓“建議”維多利亞女王可以命內閣委派一位得力干將,賦予他印度“副王”權利。

代替維多利亞女王留守在印度的“副王”擁有著指揮整個印度地區政府與軍隊的權利,是整個印度地區的最高政治與軍事長官,而“副王”在行政級別上同內閣大臣屬於同一等級。

這個建議迅速被維多利亞女王採納,然後交由上下兩院進行稽核,上下兩院同樣也迅速透過。

緊接著,眾人開始針對“副王”的人選進行討論。

許多身居倫敦的將軍在聽到了這個訊息之後,試圖動用關係拿下這個職位。

經過兩天的討論之後,內閣決定將“副王”的人選範圍縮減到了現役軍人、當前在印度這兩點。

絕大多數將軍被排除在家範圍之外,只剩下寥寥的幾位,隨後帕麥斯頓又根據軍功、爵位與官職三個方面進行排除,最終選定了正在由波斯向著印度趕的劍橋公爵。

不管是從官職、爵位,還是軍功,劍橋公爵都完美符合印度“副王”的標準。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只不過,劍橋公爵在年齡問題上有些小缺陷。

儘管現在的劍橋公爵也已經40多歲了,但是在不列顛王國的官場中,這個年紀完全可以稱得上年輕有為。

畢竟,很少有人能夠在40多歲的時候,擔任一個地區的總司令,哪怕是貴族也很難晉升。

軍隊的官職越是往上,越是一個一個蘿卜一個坑。

上面沒有退位打算的情況下,下面很難擠進去。

當然,這麼一點小瑕疵根本不影響劍橋公爵前往印度擔任“副王”。

……

“副王”任命確定之後,帕麥斯頓再度命令本傑明.迪斯特雷前往下議院,向下議院提出一項議桉。

提案的內容是:內閣希望不列顛能夠允許印度政府在不列顛發行(實際上還是不列顛發行,只不過是用印度的名義)印度公債。

這項提案被提出之後,立刻引起一波熱議。

其中有贊同也有反對,贊同印度發行公債的議員無非是看到戰爭仍然在繼續,印度發行公債能夠有助於不列顛軍隊籌措軍費。

而反對一方認為,本傑明.迪斯雷利透過印度發行公債的方式,試圖讓印度的財政收入與支出變得不透明,好讓不列顛在印度的官員能夠暗箱操作。

最終在不列顛設立印度公債這項提案,以相對多數人的反對否決了提案

本傑明.迪斯雷利見狀並未生氣,他明白下議院的這些人遲早會同意他發行印度公債的計劃。

就像之前解散東印度公司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