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官道波瀾最新章節列表 > 第533章 難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33章 難處

丁黑臉電話裡說,招商推介方案已經交給了施躍東。他建議不要再拿回來,因為方案都是一些原則性和大的方向性問題,至於張德民說的那些都是細節方面的問題,要修改或者完善就在實施細則上就行了。

張德民想了想同意了丁黑臉的意見,並讓丁黑臉把經開區那邊的工作安排好了,趕到滬市把滬市這邊的工作最後確定並安排好。

上午九點,張德民和段馨兒來到滬市企業家協會。

“德民,看來你有些著急啊?”王主任拿著一次性水杯到了兩杯茶端過來說道。

“王主任,昨晚想了很久,這事稍微處理不慎,不僅會讓洛平喪失發展的機會,更會讓我們的名聲一落千丈。”張德民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如果洛平方面只顧眼前利益,強行把這塊地給了嘉裕集團,雖然得到了暫時甚至是眼前的利益,但卻在李兆琪等滬市企業家心裡失了信譽!而且在某種程度上說,今後還會再有滬市的企業敢來洛平投資嗎?這點張德民心裡是非常清楚,好事不出名壞事傳千里,這也是洛平最損失不起的,一旦失去了誠信,洛平也就意味著失去更多發展的機會!

張德民接著茶杯後搖了搖頭,“王主任,在您面前我也就直話直說了,嘉裕集團建立獨立產業園對我們洛平的經濟發展是不言而喻的,可滬市李董這些滬市企業對我們洛平經濟發展的意義也是巨大的,這個也怪我們當初的安排有些欠妥,才造成了今天的被動。”

“德民,你們的心情我能夠理解!”王主任點了點頭,“如果以誠信為代價換取來的短期利益是不可取的,也反而在兩方面前失掉了誠信,如果能夠在溝通中得到諒解並最後圓滿解決是最好不過了,如果不能的話,我也贊同你們的誠信原則。”

“王主任,謝謝您的理解!”段馨兒介面笑了笑。

“段區長,我理解可不夠啊,關鍵是企業得理解。”王主任笑著擺了擺手,“但企業有企業的考慮,如果沒有達到溝通的效果,你們也要理解他們的難處。”

“王主任提醒得是。”張德民點了點頭,“所以下午我打算趕去深市,這邊我們的招商推介就由我們段區長和您們對接,下午段區會去中小企業拜訪張主任。”

王主任點了點頭,“下午我和段區長一起去,這邊的情況我熟悉也能幫上忙,德民,下午你放心去吧。”

三人又閒聊了一陣,快十點的時候,王主任帶著張德民和段馨兒去了林銘其的辦公室。

張德民前腳剛進林銘其的辦公室,萬明集團董事長李兆琪後腳就跟著進來了。

“德民,老林說你來了,我還不相信呢。”李兆琪在張德民身後說道。

張德民回頭見是李兆琪,忙笑道,“李董,這不為了三月份我們洛平招商推介的事來叨擾林會長了。”張德民看著李兆琪笑道。

“德民,老李,坐下說。”見兩人站在那兒就說開了,林銘其笑著指了指沙發。

“你們招商推介我聽老林說了,這邊需要我們做些什麼儘管開口。”李兆琪拉著張德民走到沙發邊說道,“我也跟我生意場上的合作伙伴說了,要他們到時過來捧場。”

“老李,不是捧場這麼簡單的事啊,你得動員你的那些下游企業也去洛平投資建廠,要做到你到哪裡他們就跟到那裡才行。”林銘其邊說邊將煮好的茶杯用鑷子拈了出來放到幾個人面前。

“老林這個建議好,今天回去之後我就讓下面的人去徵詢一下那些企業的意見。”李兆琪掏出一支煙點上後說道,“老林,多交流也就意味著思路上的開啟,就像你剛才說的我們走到哪兒下游的企業就跟到哪兒,如果不是剛才我們之間的交流,可能我,起碼暫時是想不到的,呵呵。我經常說,只有多出去交流才能更好地開拓自己的思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又不如閱人無數。”李兆琪靠在沙發上不無感慨。

“德民,你不知道,李董每年都會拿出半個月的時間去登山,這點我是做不到的,也是很佩服的。”林銘其拿起公道杯給幾人茶杯裡倒了茶。

“李董,什麼時候到我們洛平來,雖然我們那兒的山不高,但空氣清新風景優美,您要是去了,肯定會樂不思蜀了!”張德民笑著說道,然後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老李,德民那邊現在遇到了一件很棘手的事。”林銘其看了一眼張德民後,轉頭看著李兆琪。

“棘手的事?”李兆琪狐疑地看了看林銘其,又轉頭看著張德民。

“李董,事情是這樣的……”張德民把嘉裕的事說了一下,“李董,這個事也怪我們當初沒想周全,才造成了現在這樣的局面。”張德民歉意地看著李兆琪,“當然,我們洛平方面始終堅持誠信的原則,如果李董這邊有困難,我去嘉裕那邊坐坐工作。”

李兆琪抱著手臂皺著眉頭半天沒有說話。

“老李,德民這次來就是想和您溝通一下,他剛才也說了,洛平方面會信守誠信的原則。”林銘其掏出一支煙遞給李兆琪,“昨天晚上,德民和我交流過,他擔心這事怕引起你們的誤會,我後來給他也說了,老李這個人還是很通情達理的一個人……”

“老林,這個事不是我們萬明集團一家的事,還涉及匯豪集團和鴻惠集團,我得和他們兩家商量一下。”李兆琪面露憂色,“德民,這事還得請你們體量一下。”

見李兆琪有些為難的樣子,張德民此前也分析過李董他們的難處,忙笑了笑,“李董,這事我知道您也很為難,畢竟不是萬明一家的事,還涉及到王董和丁總他們,這樣,下午我趕去深市和嘉裕那邊溝通。”

“老李,這事他們兩家能夠溝通好,最好了,實在不行也沒關係,來,喝茶。”林銘其笑著斷氣了杯子。

“李董,廠房建設我們會嚴格按照合同執行,保證在五月一日廠房交付使用。”張德民知道李董很為難,忙笑道。

“德民,那天籤訂合同的時候,我也知道三個月的時間對你們來說是緊了點,可我們也是很無奈。”李兆琪看著張德民無奈地搖了搖頭,“去年底,市裡面就有打算對國企進行改制,作為我來說,也希望透過改制來啟用國有企業的活力,但幹部職工中的抵觸情緒卻很大。你也知道,這些人捧了一輩子鐵飯碗,冷不丁飯碗沒了,他們的心情可想而知。”李兆琪苦笑了一下,“國企對於九州來說,雖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很多不利企業發展的因素便顯露了出來,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所以我從內心上來說是贊同和擁護國企改制的。”

對於國企改革,張德民很清楚。在計劃經濟體制時期建立起的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確實發揮出了巨大甚至是無可替代的作用。但那是在經濟發展初期,生產力發展水平十分低下的時期,生產資料公有制計劃經濟發揮了很好的統籌高效作用。但經過改革開放後十多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的生產力水平已經發展到比較高的程度,計劃經濟已經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了。在計劃經濟年代,政府是經濟體制的絕對主宰,一切生產資料統歸國有。社會生產、消費、乃至分配聽命於政府計劃安排。國有企業依照政府部門的統籌和規劃展開生產,缺乏自主權和決策權。由於缺乏激勵機制,導致國企生產效率低下,人浮於事。雖然改革開放後政府擴大了國企生產和經營的自主權,但仍很難與民企尤其外資企業同臺競技。反而對各級政府財政形成負擔,並且加劇了銀行壞賬的規模,所以改革國企的管理體制也就成為了必然。

“李董,我對國企改革也持非常贊同的意見。”張德民靠在沙發上說道,“只有打破大鍋飯鐵飯碗才能激發出國企的活力,雖然會由此損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但對於富國強民來說意義卻是巨大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老李,你的意思是你們萬明作為國企改制的試點企業了?”林銘其看著李兆琪說道。

“老林,要是我們被列入就好了!”李兆琪搖了搖頭,“我聽市裡的一個朋友說,首批試點名單中沒有我們,這也就意味著我們還得吃上幾年的大鍋飯了。”李兆琪仰靠在沙發上嘆了一口氣。

“老李,市裡有市裡的想法和考慮,先期也是拿一些小型的國企來試點,這也能夠理解,等經驗什麼的出來了,再在一些大的國企中推廣,畢竟這是涉及到千千萬萬的人和家庭的大事,肯定得慎重!”林銘其說的也有道理,按照目前有些沿海地區做法,國企改革就意味著人員下崗。這些人一旦下了崗,就沒有了經濟收入,也就會演變成為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作為政府來說,必須要考慮到這一點。

“話雖如此,但我覺得小型企業的改革沒有代表性,像我們這種中等規模的國企才最具代表性的,我們集團在年前曾打了一份報告給市裡,要求把我們作為試點的企業。”

李兆琪的話讓張德民突然意識到,安明浩或許可以幫上李兆琪他們的忙?但這話他又沒法說,好再昨天晚上安明浩說了,今天中午他可以過來露個面。

“我贊同李董的想法。”張德民笑著看著李兆琪,“試點得找一家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就像李董剛才說的,小的國企試點就算是積累起來經驗,我也覺得對大型國企的改革來說意義不大。”

“老李,你說你給市裡打了報告,結果呢?”林銘其邊說邊換了茶葉。

李兆琪苦笑著搖了搖頭,“我尋思報告都沒到市裡就被局裡給卡下來了。”

看看時間快到中午了,張德民笑道,“李董、會長、張主任,這也到吃飯的點了,我們邊吃邊聊?”

“好,我們早點吃,德民下午還得去深市。”林銘其起身看著李兆琪笑道。

午餐還是昨晚那家餐廳。在餐廳門口,張德民給安明浩打了傳呼,把地址發給了他,如果他能抽時間過來最好,實在脫不開身,就改天再找機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