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騎砍三國之禦寇最新章節列表 > 111、攻臨淄(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11、攻臨淄(一)

大堂之上。

此時只有徐和一個人站著。

他其實酒量甚好,之前只是裝醉。

如今那僅有的一點酒氣,也早被方才的驚變徹底揮散。

徹底清醒的徐和,滿臉怒容的同時,心中也有些懊悔不迭。

本是想著借喝醉的理由安排王政敬陪末座,出一出當日被其輕慢的惡氣。

也曾想過王政的很多反應,卻萬萬沒有料到會弄成如今的局面。

想要給人難堪,結果現在最難堪的...

反而是他徐和。

他心中固然憤怒到了極點,滿肚子都是對王政的咒罵。

只是...

顧盼左右,面對一群人兇厲的眼神,徐和生氣歸生氣,卻又不敢徹底發作。

既然是宴會,為了氣氛輕鬆些,也為了按其他人的心,徐和的兵卒們大部分都守在門外。

因此,當徐和為了相迎王政走到門口時,此時環測四周,卻已是被對方的人馬包圍了。

其中好幾張面孔,徐和都有印象,且很深刻。

當日就是這些人隨著王政衝鋒陷陣,更是雷霆一擊,便將董臨的官軍徹底衝的稀碎。

這些人...都頗有勇力啊。

還有于禁...

餘光瞥見左手邊的大漢,此時對方似笑非笑地模樣,令徐和愈發心慌。

那日在廣饒見到此人時,時隔多年徐和一時沒能想起名字。

今日不知是不是情急之下,卻突然回憶起來了。

于禁!

中平三年,對方便曾在鮑信麾下與自己所在的黃巾軍交手過。

泰山一戰,徐和深知其勇武過人。

如今彼此相隔不到十步,若是對方暴起殺人,自家萬難倖免!

所以徐和即便心中同樣的殺意翻騰,卻始終猶豫再三,投鼠忌器。

他現在不敢與王政翻臉。

否則...

第一個血濺當場的恐怕卻是自己啊。

即便城內如今大半都是自家的太平軍,可遠水難救近火啊。

便如門口那些兵卒,現在也發現了氣氛古怪,想要湊上來拱衛自己,也隔了一群人啊。

思前想後,徐和面色陰晴不定了好一會兒,才狠狠地盯視王政,緩緩道:

“王政,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

“徐帥準備的菜餚不錯啊。”

王政卻沒有接話,只是隨意掃了眼漆案,又嗅了嗅:

“嗯,酒香濃郁,看來這酒也不錯啊。”

“王政,做人要有分寸!”

徐和再一次警告,聲音變得無比森冷。

若是對方非要他顏面掃地,那便是沒了這條性命,徐和也決定與對方同歸於盡了。

他敢多次起事造反,一輩子更是無數次命懸一線,這點血勇還是有的。

“分寸...”

王政認同般地手指輕輕敲擊著案面,見對方真有些急了,笑了笑。

他一拍額頭,做恍然大悟狀:“哦,是小子孟浪了。”

“我還尋思徐帥一直站那裡幹什麼呢?”

“是我佔了太多位置啊,也不知給徐帥留點。”

說著,王政微微挪了下屁股,招手笑道:“徐帥,來,你我同坐。”

“至於重新上菜就不必,咱們聚集於此,是為了商討如何攻取臨淄的。”

這話提醒了徐和。

望著坐姿輕鬆,面容還有幾分稚嫩的天公將軍

卻自有一分與年紀不相符的從容霸氣。

徐和嘆了口氣。

是啊,還要攻取臨淄啊。

若是當真和對方刀兵相見,恐怕大好的形勢便徹底破壞了...

罷了,我豈能和這驕狂無知的豎子一般見識?

斟酌再三,徐和終於打消了本來的念頭。

他原本打算一旦抽身,便安排將士將王政一行人盡數誅滅!

小不忍則亂大謀!

一邊暗自自我勸解,徐和勉強擠出一個不自然地笑容,向著前方走去。

而此時被剛才一幕震驚到的眾人,見徐和這位渠帥被王政都快騎到脖子上了,最後竟然忍了下來...

望向徐和的眼神,突然少了很多東西。

那是之前一直存在的尊敬...還有忌憚。

這也被徐和留意到了。

他暗自嘆了口氣。

不管如何。

王政第一次亮相,不但掃了自己的面子,也已先聲奪人,擺足威風了。

......

坐塌之上,王政在左,徐和在右。

吳勝等人肅然地站在主位旁的兩側,拱衛王政的同時,也隱隱有挾制徐和的味道。

徐和恍若未覺,他也是老成世故之人,見多了風浪。

唾沫自幹的本身,也早練出來了。

他略一示意,場上不久便來了一群歌女曼聲歌吟,氣氛似乎又熱烈起來。

一派賓主盡歡。

又是酒過三巡,待之前那場小插曲帶來的尷尬緩解後,在王政的再次建議下,眾人不約而同的放下酒杯,討論起了正題。

如何進攻臨淄。

這看似只是一個話題,實際上內容很廣。

臨淄是大城,即便是對著西安縣的北面,也就三面城牆。

那是眾人合兵進攻一處,還是同時進攻三面城牆?

而不論如何打發,利益又該如何分配?

不把這些討論清楚,就根本談不上合作。

王政和徐和則同時將之前定下的“先入臨淄者為齊郡之主”的盟約無視了。

此一時,彼一時。

那會兩人都是心懷鬼胎,盼著對方被勾引先去攻臨淄,吸引城防主力,另一邊卻趁機摘桃子。

如今兩人卻選擇了從北面進攻,都心知肚明對方沒有上當。

自然便揭過不提了。

當然,場上也只有這兩個人清楚臨淄是塊難啃硬骨頭。

而其他人,卻因為無知而盲目樂觀。

有徐和和王政兩個人的輝煌戰果做了先例,尤其是王政一個豎子只靠了“張角轉世”便鬧出這麼大的陣仗。

在場眾人此時最後悔的,就是起事晚了。

最關心的,卻是攻城之後的利益分配。

竟然人人都不覺得臨淄攻破的難度其實不小。

尤其是如今這七八股勢力加在一起,基本已聚集了青州所有民間武裝能力。

單論青壯便要將近十萬...

若是加上流民附庸,已足足近四十萬人,真正超過了上一次青州起義的規模。

這確實給了他們很大的信心。

官兵便是有三頭六臂,光是人數堆也堆死他們了!

比如那位南華軍的首領陳皎便帶著酒氣笑道:

“徐宣只是跳樑小醜,何足道哉?”

“徐帥和王將軍英明神武,連破官軍,這次想必也不例外。”

“有兩位帶大軍攻上去,我等跟著合力廝殺,攻下臨淄不過易如反掌。”

聽到這話,王政笑呵呵地瞥了對方一眼。

孫子,還想要我給你打頭陣?

聽到這話,徐和卻大搖其頭,鄭重地道:“諸位,臨淄非尋常城池可比。”

上一次失敗後,司馬俱便潛伏在臨淄城內,又花錢得了個官,早已將城內的虛實告知了徐和。

隨著徐和侃侃而談,除了王政面色不變,只是暗自對應自家的情報前後映證,其他人臉色一個比一個難看起來了。

說到最後,徐和道出了所有人最關心的一點。

“據我所知,目前臨淄城內的總兵力,應該已經過萬!”

什麼?

過萬的官兵?!

每個人聽到這裡,呼吸都為之一窒。

看到這一幕的王政,暗自搖頭,隨即補充了句。

倒不是為了故意打擊眾人自信,而是他希望這群人分擔自家攻城所需的折損,便想要所有人認清形勢,不要想太多無謂的事。

還沒中彩票就想著怎麼花五百萬了?

“可能還不止。”王政道:“諸位,臨淄可是青州的首府啊。”

“大家想象,裡面有多少豪族地主,士族大戶?”

“這些人的產業遍佈全州,家財萬貫,他們的家丁,裝備,武器,甚至弓弩,會有多少?”

“這些人可都最清楚了,要是我們攻破臨淄的話,他們目前所有的一切,都會被我們盯上,搶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真到了緊要關頭,這些人不但會出動所有的力量幫助徐宣守城,更不會在那時吝惜錢財。“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到了那時,士氣大振下,城防力量,又會大大啊提高。”

“尤其是...”說到這裡,王政頓了頓,環視眾人提醒道:“青州的幾個鹽商,他們的財富以及人員,也大都在臨淄啊。”

“單是這一股勢力,恐怕又會多出兩千多人。”

這一點,還是張饒提醒王政的。

後世從隋朝開始,歷朝歷代的民間造反勢力中,總會有私鹽販子的存在。

販私鹽者,有錢,有人,提著腦袋做事,本就不怕死,簡直是最佳的造反者。

所以每代私鹽販子一旦起事,基本造成的影響都不小。

如唐朝黃巢。

那個說出“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時百花殺“的書生,其出身家族便是歷代販鹽。

又如五代的錢鏐。

那個吟詠出被後世小資女念念不忘的“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的吳越王,同樣出身私鹽販子,才有了王業之基。

元末就更厲害了。

明太祖朱元璋這種天朝千年一見的雄主,張士誠能做其生平大敵,可見其也是個英雄。

這位,也是私鹽販子。

而在東漢時期,農民起義軍絡繹不絕,卻基本沒有私鹽販子的身影出現。

因為,這個年代根本沒有所謂的私鹽販子。

或者說,有,也只是小打小鬧。

因為東漢的鹽鐵,不同於後世諸朝的國營,都是民營的。

都是豪強地主來販賣了。

官府...只負責收稅,關鍵收的還不多。

單憑這一點,便可知道東漢的地方豪強勢力到底有多恐怖了。

讓政府中樞都為之妥協。

這是劉秀登基時就給子孫留下的難題。

所以這個年代的販鹽者,不但不會成為農民起義軍的一份子,反而會成為其的對立面。

這些鹽商的工人,幫傭,加起來...

說兩千,都是保守的數字了

“也就是說,最壞的情況下,咱們可能要面對一萬兩千人..”

傳說中的仙人陳皎聽到這裡,聲音突然都帶出了哭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