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民國之文豪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004【射鵰英雄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04【射鵰英雄傳】

一個身材乾瘦的中年漢子,拖著黃包車在街上飛奔。初春的溫度還很低,他只穿著件單衣,背心卻熱得汗溼了一大塊。

周赫煊坐在黃包車上,懷裡抱滿了各種日用品。他見車伕甚是辛苦,不由問道:“師傅,平時生計還好吧?”

“先生是在跟我說話?”車伕降低速度回頭問。

“是啊。”周赫煊說。

車伕擦了把額頭的汗,笑道:“我就一拉車的,可不是什麼師傅,您太客氣啦。”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周赫煊問:“平時生意還好嗎?”

“湊合唄,”車伕用無奈的語氣說,“城裡電車的鐵軌越鋪越長,我們拉車的生意也越來越糟糕。”

周赫煊立即明白其中的道理,電車時髦又便宜,人們出行自然會選擇坐電車。他又問:“你一天能掙多少錢?”

車伕答道:“看情況,生意好能掙七八角,生意差也就三四角。”

周赫煊算了算現在的物價,說道:“那還不錯啊,每天可以存下許多錢。”

“存個啥錢啊?”車伕連連嘆氣,“每天都要給車行交1角的份子錢,自己吃飯還要2角,算上雜七雜八的花銷,每天至少支出4角以上。一個人過日子還行,有餘錢隔三差五下館子喝酒。可我家裡還有老婆孩子要養,起早貪黑的幹,能保證全家不餓肚子就謝天謝地了。”

周赫煊默然,這民國老百姓真是艱難啊。

又過了幾分鐘,車伕把車停在四合院門前說:“先生,到地方了。”

“辛苦了。”周赫煊遞給車伕20個銅板。

車伕連連推辭:“多了,您給太多了!”

周赫煊笑道:“剩下的是小費。”

“這……這怎麼好意思。”車伕手足無措地笑著,咧嘴露出滿口黃牙,高興當中又帶著些難為情。

“你陪我逛了好半天,拿點小費是應該的。”周赫煊抱著買來的東西下車。

車伕連忙上前說:“先生,我幫你拿,這種粗活交給我,您在這兒幫我看著車就行。”

周赫煊也沒拒絕,把鍋碗瓢盆交給他,自己站在黃包車旁邊等待。

車伕搬了兩趟才把東西搬完,回來感激道:“先生,我把東西放在東廂的屋簷下了。您是個大好人,祝您大富大貴、長命百歲。”

“謝謝。”周赫煊微笑著點了點頭,舉步走入四合院中。

正屋的門突然開啟,房東單成福過來打招呼道:“置辦東西呢?”

“福叔好,我買了點日用品。”周赫煊問候道。

單成福跟他聊了幾句,問道:“你的水費、煤費這些,是自己單獨去繳,還是我幫你一起繳了?”

好嘛,穿越者最開始面臨的,不是什麼救國救民、宏圖大業,而是雞零狗碎的日常瑣事。不止水費和煤費,連處理屎尿都還要錢,環衛工人每天早晨八點到九點鐘會來收馬桶裡的穢物。

這相當於民國時候的水電氣和物管費了吧。

周赫煊又掏出幾十個銅板,讓房東幫忙處理這些雜事。等把買來的日用品都擺放好,他才提著一塊豬肉去李家串門:“伯母,我一個人懶得開伙,以後可能會常來你家蹭飯吃。這是我在菜市場買的肉,還煩您下廚把它給處理了。”

周夫人並非那種斤斤計較的人,她接過豬肉說:“以後就別破費了,肚子餓了說一聲就成。午飯吃了沒?”

“在外面吃過了。”周赫煊笑道。

……

回屋攤開新買來的稿紙,周赫煊給鋼筆汲滿了墨水,坐在桌前開始考慮該寫什麼才好。

周赫煊本科專業念的是歷史,對民國的情況多少也有些瞭解。如今中國文壇的新舊文學之爭,基本上已塵埃落定,五四以來提倡的新文學大獲全勝,白話文寫作已經成了社會共識。

現在要給報刊雜誌投稿,無非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兩種選擇。嚴肅文學就是各種詩歌、散文、雜文和純文學小說;通俗文學則以消遣為主,比如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甚至是以賣肉為主的情色小說。

當然,兩者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主要以作品所表達的思想內涵來分辨。

周赫煊想了好半天,終於還是決定先寫一些消遣作品,比如武俠小說。純文學太高大上了,他暫時不想去碰——最主要的原因,是武俠小說字數多,動輒幾十上百萬字,可以長期連載,稿費源源不斷。

金、古、溫、梁、黃,五位武俠小說大師當中,古龍、溫瑞安和黃易首先被排除。這三位的作品實在太過新潮,放在民國恐怕讀者很難一下子接受。

梁羽生的作品局限性太大,周赫煊也排除了,還是金大俠的小說最為穩妥。

那究竟該抄金庸哪部作品呢?

周赫煊在稿紙上寫下《射鵰》三部曲、《天龍八部》和《笑傲江湖》,考慮再三,他最終選擇了《射鵰英雄傳》,這部作為新派武俠的啟蒙讀物再適合不過。

回想著《射鵰英雄傳》的情節,周赫煊正準備組織文字下筆,原作的內容突然瘋狂湧現出來,在他腦子裡盤旋縈繞。

金手指?

“錢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無窮無休的從臨安牛家村邊繞過,東流入海。江畔一排數十株烏柏樹,葉子似火燒般紅,正是八月天時……”

周赫煊如有神助,文不加點地飛快寫下小說內容,一個下午過去,他居然足足寫了一萬多字。

周赫煊的書法還不錯,而且寫的是行草,這大大減小了繁體字的麻煩。

事實上,簡體字從古至今就存在,漢字書寫就是一個不斷簡化的過程。後世儲存的唐宋碑文、字畫,裡面就有很多簡體字出現。清朝康熙雖然下令必須使用繁體,但就連他內務府腰牌上的刻字都是簡體,因為更加方便好認。

就算此刻周赫煊稿子上全是簡體,拿去報社也毫無問題,全部寫繁體字反倒會顯得腦子有病。

傍晚時分,李家老三跑來敲門大喊:“周大哥,吃飯啦!”

“來了!”

周赫煊應了一聲,順手拿起那一萬多字的小說稿,打算請李壽民明天轉交給報社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