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舌尖上的神豪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7章 這才叫講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37章 這才叫講究

京城博物館很多,除了故宮,大名鼎鼎的收藏家馬未都很多人都認識。觀復是第一家私人博物館。如酷ma萌帶火了熊本,幾乎每個知名的地方,都有個強大ip支援。

地方很偏僻,開車兩個小時才到,門票比故宮的都貴,畢竟是私人砸錢,比不了國家支援。

從外面看,博物館整個牆面都是被爬山虎包圍的,內院綠植盆栽也非常多,是個不錯的賞秋之地。

找個導遊,惠美很喜歡華夏文化,整個博物館面積不大,按照觀賞順序,共有陶瓷館、家居館、工藝館、門窗館和油畫館五個場館,其中一層的陶瓷館和家居館是重中之重,是老馬的看家收藏。

動線設計的很是巧妙,看著不累,而且有微信導覽和wifi。布展講究,尤其是二層的門窗館,利用玻璃、牆面、天花板,給人的感受十分立體。全開放式的展覽形式,移步換景的展覽構思,帶入感極強。

莊臣最喜歡的還是傢俱,這也是來的主要原因。傢俱館分6個展廳,陳列明清珍貴傢俱共100多件,有造型洗練、線條流暢、比例勻稱明式傢俱;有裝飾華美、做工精細、富於變化的清式傢俱。

按照傢俱的材質劃分,設紅木家具展廳、紫檀傢俱展廳、黃花梨傢俱展廳、雞翅木傢俱展廳,並設有古代書房渠清書屋的實景陳列。

看著紫檀大龍椅,兩邊是三米多高的一對寶塔,滿眼羨慕嫉妒恨!

可惜自己沒有生在好時候,現在這些寶貝,有錢也買不到。

然後就是瓷器,走馬觀花轉一圈,這玩意水更深。惠美原本想好好參觀,但沒一會就不見人,直接被院子裡的貓圈粉。

這群觀復貓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有文化的了,按照導遊的話說,如果非要用一句話總結這群文化貓的特點,那就是:任你擼!可以讓你從進門擼到離館,根本停不下來……

很多人來這裡,不是看文物,就是來看貓的。許多小朋友看樣子都是常客,一進門就來尋找自己比較心儀的貓咪朋友,口中還叫著貓咪的名字:“馬都督”、“雲朵朵”、“麻條條”

連老馬都說:對於觀復博物館而言,觀復貓的出現是個宿命。

據說第一只貓是在2003年來到博物館,馬未都接到朋友電話說有只黑貓在博物館附近晃悠好幾天,攆都攆不走,後來好心被收留,成了第一只貓花肥肥。

如今花肥肥已經離開地球去到喵星球,但陸續被收留的貓咪源源不斷的進入觀復,成為這座博物館獨特的風景線。

親自指派不同官職,讓博物館成為貓與博物館工作融洽結合的奇妙場所。目前接待館長是黃槍槍,運營館長是麻條條,以及學術館長是藍毛毛。

出來不過中午,直奔紫檀博物館,身為長安高階會員,能不來陳大姐的地頭轉轉?

要說這裡雖然比觀觀復晚三年建成,但地理位置好,也比那邊氣派許多,不愧是女首富。

曾經聽笑談,說這座博物館,是她結緣唐僧時贈送的禮物。

整個博物館面積9600方米,投資2個多億。還不包括裡面的展品和未在這裡展出的部分。進門就是金碧輝煌的大龍椅,直接擺在正中間。

國內的名貴木料已經很少,她幾乎買空了東南亞名貴的紫檀木,請名匠,打造自己的紫檀王國。

莊臣也玩傢俱,一寸紫檀一寸金,雖然不如海黃稀有,這裡展出的幾乎都是大件展品。十檀九空,就算在印度也很難有大料,這種大件工藝品,想想要攢多少年,才能製作而成。此番心血,真是難得。

紫檀萬春亭,採用傳統榫卯工藝,按照1:5的比例製成,重1.68噸!

別算料錢,光工藝堪稱價值連城,真心比不了。

接觸多了,要說京城人的講究體系跟南方真不一樣,它不是面兒上的,也不是掛在嘴上的,而是源自血液裡的一種講究。

王世襄先生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某年冬日,寒風凜冽,有位在旗的老爺子,家境已經破落,很長時間沒吃到水果。友人偶然送一隻大雪花梨,老爺子喜不自禁,先切下一小塊給孫子吃。

頂風冒雪推門而去,大家都甚為不解,過了好一陣,老爺子滿身風雪回來,原來是賒回兩勺兒酸甜可口的溫餑有了梨,當然要吃一口旗人最愛的溫餑梨絲兒。

這就是老人的講究,無論多窮困,前路多暗淡,喜愛的那一口滋味,絕不將就。哪怕是最簡單最普通的食材,也要用心對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打電話約胡海,對方正好在沁房居選醬菜,讓直接過去。要說醬菜,不分季節、不分階層。甭管生活富裕還是拮据,唯有那碟醬菜始終不變,在國賓館住的幾天,桌上幾乎頓頓都有。

見面第一句話直接是:“不是所有醬菜都叫京城醬菜!”

原料重產地,甚至有名有姓,認準老王家的蒜頭蘿蔔,就不會換成老孫家。每種原材料各有一個最佳產地,集齊所有,才算置辦完全。

原材料以食物最好吃的季節為宗旨,從具體時令到採摘時間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不是拔尖兒的貨絕對進不了醬菜缸。

做黃醬必選豐潤馬駒橋和通州永樂店的黃豆;甜麵醬必用京西淶水小麥,自行磨製伏面;糖蒜必選長辛店或趙辛店的白皮六瓣大蒜,每頭要求重一兩二三、七八頭為一斤。

而且需在夏至前三天從地裡起出,帶泥進貨,用以保鮮;再經剝、泡、曬、熬湯、裝壇等多道工序,製成的糖蒜光鮮脆嫩,兼有桂花香味,被稱為桂花糖蒜。

做甜醬菜,要用廣安門外王姓的蒜頭蘿蔔,大小井村的甘螺,太平橋灣子村韓姓的青萵筍,豐臺衛牆校的青扁豆,安定門外前花園的五寸秋黃瓜,南郊海慧寺的五寸白根小蘿卜,永定門外小紅門的八道黑香瓜以及清晨採摘,六七成熟的老陽瓜,且需午前送到,即時清洗。

饒是莊臣,也聽得一愣一愣的,忍不住一挑大拇指:

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