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1979閒魚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八十六章下海第一人——駱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八十六章下海第一人——駱濤

9月13日,這又是一個值得記住的日子!!!

在前捷克斯洛伐克舉行的第10屆世界女排錦標賽上,女排又一次克服重重困難,以8戰8勝的出色戰績,蟬聯冠軍,成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獲得“五連冠”的隊伍,這是中國女排獲得的第五個世界冠軍。

女排在國際運動場上的戰績,是鼓舞著這個剛剛變革的國家人民繼續前進的動力。

她們是一代人的精神劑,給處於這個時代的民眾自信。

“女排精神”的旗子在祖國大地上飛揚,每傳到一個地方,那個地方就增添了一份自強不息的活力。

西昌在剛剛經歷了一個小小的風波後,為了扭轉一下社會影響,便也藉機做了一下公關。

西昌樓對外宣稱此次參賽的女排所有隊員和教練員,他們在西昌樓用餐可享有個人終身免費用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此新聞一出,再一次轟炸了新聞界,全國各地的媒體又爭先恐後的報道了此事。

西昌樓今年本身就自帶了一點流量,再加上老闆是行走的流量源的駱濤,又加上還和祖國的鏗鏘玫瑰們有關。

這陣子來西昌樓採訪的記者比去吃飯的食客還要多。

雖然略有一點誇張,但也是說明了來採訪的記者之多。

他們基本都是想來採訪駱濤的,可惜駱濤一一都給拒絕了,現在的他個人還是要低調一點,這接受採訪的任務便交給了侯明。

為了把影響更大化,自然要拉攏一些有水平的記者,希望他們在報道的時候,可以把話題的重點偏向西昌樓本身。

多宣傳一下西昌樓的企業文化等等好的一面。

這有求就有應,媒體的朋友們倒是很和藹可親接受了。由於之前大家對西昌的印象就是停留在,這是一家私營飯店,在去年又知道了這家老闆叫駱濤,捐了大量的財富。

西昌真正走進全國人民的記憶力裡,就是今年初宣佈西昌要在全國各地開設分店,這時所有人再一次驚呼西昌的財富。

接下來那是一連串的新聞報道西昌,一度蓋了馬盛利的風頭。

所有人也都十分好奇西昌的成長史,以前就有記者想要全面報道西昌,不過被駱濤給婉拒了。

在經歷一些事之後,駱濤也要學會改變之前策略。

他本就是一位喜歡借風的人,這個機會他可不能錯過,便讓西昌旗下所有單位向他們敞開大門,任由他們進行專題採訪。

一石激起千層浪,他的這個決定在這個時代真的非同凡響,西昌也成了民營企業裡第一個享有這個待遇的企業。

全國的媒體記者朋友紛紛湧向了京城,他們都想見證一個傳奇私營企業在這片土地上如何發展的。

(現在民營一般都是稱呼私營)

就在記者走進西昌,準備探索西昌的時候,上面也給駱濤打來了電話,希望西昌能成為一個風向標,向外傳遞一個訊號,並耳提面命的告誡駱濤少說話。

經歷風雨的駱濤自然知道什上面對他還是很照顧的,領導發了話哪裡敢不同意。

就因為在石加莊的那一席話,讓昔日的人人稱道的“財神爺”,一夜之間轉變成了“閻王爺”,嘲笑他駱濤能一言斷工廠生死。

大浪淘沙,是生是死只有天知道了。

又,當初那個想要全面報道西昌的記者也突然找上了門。

“榮大記者,我也是身不由己啊,……好,一定,這次絕不食言。那好,……明兒見。”

“啪!”駱濤掛上了電話。

就要轉身離開,一抹臉就看到了一張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鵝蛋臉。

看見她的俏模樣駱濤自己心裡面還是有點小緊張,總感覺自己好像情未了,四目相對時間長了,駱濤的內心怎麼感覺對她還有一點小小的虧欠。

見她手拿雞毛撣子,頭頂著毛巾,還笑著明知故問:“忙什麼呢?”

她沒接著駱濤的話回,問道:“怎麼又有記者採訪你,昨兒不是說不接受記者採訪嗎?”

“哦,這是上面的意思,……採訪的記者你也不陌生,就是以前採訪過我的……”

駱濤沒說話完,朱霖就接了過去:“是那個榮蘭吧!”語氣很冷,能看出來她還在吃著以前的陳醋。

駱濤很鎮定的回她:“對,就是她,這次不光採訪我,還要採訪你呢。”

男人的嘴,就像炸開線的皮鞋,又壞又使人上頭。

這瞎話想都不想的往外說。

駱濤這點小伎倆現在在朱霖那裡已經失去了繼續生存下去的必要。

經過這幾年的日夜相交,她比誰都知道駱濤的心思。

就那麼隨意撇了一眼,她手中的雞毛撣子又舞動了起來。“這次是來家裡採訪嗎?”

這句話把思緒還在驚恐中的駱濤拉回到喜悅中來,現在他的腦子和他說謊話時的腦子一樣,那麼的輕鬆,話都沒不需要經過腦子就脫口而出。

“在家裡,明兒。”

朱霖頭也沒回,繼續著她的打掃衛生工作,她雖然沒有說話,但一直觀察她的駱濤,還是注意到她微妙反應。

她手裡的動作明顯變的緩慢,略有一點停頓。

朱霖是一位賢妻良母那是不假,但論到吃醋,她也是這裡面的高手。

駱濤也抄起一個雞毛撣子加入了清掃家務中,幹了一會兒,用商量的語氣向她建議道:“霖兒,我說要不家裡還請一兩個人吧,這樣家裡人也能清閒一點。”

現在的她是家裡的大管家,家裡什麼事都需要經她的同意才可以,這一點是不容挑戰的。

“喲,駱爺什麼時候也這麼關心家裡了。”先是嗆了駱濤一句,接著又說:“前陣子我就託人要尋兩個知根知底的,可這麼長時間也沒有一個回信?”

“哦,我就說聰明賢惠的你,不可能想不到這些,……今兒我也是隨口一說,……那什麼你有沒有問一下秦秋她們?”

駱濤這嘴就跟機關槍一樣,突突突地誇獎她。

“問了,她們鄉下認識的姑娘差不多能進飯店上班了,沒什麼熟人可介紹,……別人介紹又信不過,……”

駱家現在可不是一般的有錢人家,家族所擁有的財富跟國際上那些老牌資本家是比不了,但在國內絕對能穩坐在金字塔尖。

隨手就可以籤幾個億美刀的支票,不是一般的壕無人性。

但家裡人還真沒有享受有錢人家的真正生活,在衣食住行上,除了居住的房子大了點,絕對是富豪裡面的一股清流。

一般吃飯也是家常便飯,車子就是一輛不很顯眼的捷達,紅車一般也不開,至於穿著,說節儉還沒到那個境界,應該是在一般人家之上。

就是這樣一個家庭,要招保姆阿姨那自然是要千挑萬選,不能有一點大意馬虎。

“那就在等等吧!”

翌日,十點左右榮蘭第二次登駱家的大門,也是第一次進駱家的小院。

“歡迎,榮大記者能來做客,快裡面請。”看見她來還提了不少禮物,駱濤心裡面就更高看了她一眼。這人懂規矩。

接過她手裡邊的禮物,忙迎她進院。

今兒駱家全家人為了這次採訪,一家人都沒有出去,在院子裡迎接她的到來。

這年頭大家對記者都比較歡迎的,特別是那些喜歡走鋼絲的暴發戶,他們有些人真供著這些記者。

因為這個時候的記者還擔當著風向標的作用,從他們哪裡也可以知道一些走向。

全家都比較歡迎她,小丫頭則是今兒的捧場王,拍著小手,配合著點頭,奶聲奶音:“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她是自己玩的不亦樂乎。

大家簡單認識了一下,採訪就在院子裡開始了。

…………

“駱先生,我對您可以說還是有一定的瞭解的,……但是今天我還是很真誠,又很冒昧的想問一下,當初你創業的原始資金是怎麼來的?”她向駱濤問了一個極不禮貌的問題。

但極具涵養的駱濤,並沒有因她的不禮貌而生氣,對於這個敏感的問題,駱濤也不能向先前那樣,隨口答之,還是思考了一會兒。

坐在一邊的家裡人,也十分好奇這個他們曾經忘記問了的問題。

駱濤微笑著,對於這個問題,他現在還不想向全社會做一個交代,因為現在的環境還不允許他的坦誠。

雖然很多人都在做,但也都對此閉口不談,這裡面牽扯的事情太多了,有錢的沒幾個人身家是清清白白的。

“在1979年的時候,您給我一百塊,一年後我就能還您一萬塊,那時候的南方處處都是商機,當然了現在也是。”

榮蘭看了看駱濤,心裡面對他的回答不是很滿意,但也知道採訪的分寸,也沒有步步緊逼。

笑著道:“這話要是別人對我說,我一定會把他當作是一個瘋子。

對於西昌這些年的發展,我也算是一個見證者吧,……西昌的一些經營管理模式都是我從來沒聽說過的,……在我看來駱先生您絕對可以稱為商業鬼才。”

對於這樣的吹捧,駱濤還是非常喜歡的,“呵呵呵!鬼才,這個稱呼可比前陣子的閻王爺差了不少。”

她跟著笑了笑,“那你喜歡別人怎麼稱呼您?”

駱濤非常坦蕩道:“我要是不要臉,那自然是喜歡別人稱呼我是個作家。要是要臉,那就直接稱呼我的名字。

至於其它的一些稱呼,我個人還是很喜歡我曾經自稱的民營企業家這個頭銜。”

“看來你對外面人說的財神爺和閻王爺都不是很喜歡。”

面對她的發續發問,駱濤也是不含糊,幽默的回道:“哎呀!這兩個都是人死後才封的,……我還想活到一百歲呢!”

駱氏幽默再一次展現它特有的魅力。

“哈哈哈!有沒有人跟您說您很幽默?”

“我以前並不幽默…………我夫人能嫁給我,就是因為我幽默。列說:‘幽默是一種優美的、健康的品質。’

恩說:‘幽默是具有智慧、教育和道德上優越的表現。’我希望所有人的生活都充滿著幽默。”駱濤又是一番引經據典,這徹底把這位榮大記者征服了。

接下來的採訪就更加的輕鬆愉悅,留她吃了一頓家常便飯。

轉天京城報就刊登了一篇名為《中國下海第一人——駱濤》,這個噱頭直接把送駱濤上天。

中國的改革開放一共有兩次大規模的下海潮,分別是1984年,這一年也被稱作是中國現代公司元年,和1992年這個時間段,那些九二派就是這年下海的。

其實在鵬城設立就有了人下海,但那時候人很少,後來也沒有一個出名的。

下海的浪潮真正興起,是1983年上面出臺“停薪留職”這個政策之後,有了這層保障,裡面的人才想著出去看一看。

從這一年開始這下海的人數那是逐年遞增,特別在1992年這個時間點,下海成了一個時髦詞彙。

這一頂虛榮就這麼大張旗鼓地扣在了駱濤的頭頂,此後他就是想摘也摘不掉了。

一連數日,全國上下的報紙都在宣傳駱濤和他一手創辦的西昌,後來就連國字號的口舌,發聲筒也加入了進來,採訪了駱濤本人。

這個月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個月份。

為了從忙碌中偷出來一些閒時光,駱濤不得不閉門謝客,讓西昌頂在前面,只有這樣他才能騰出大量的時間去做一些他自己喜歡的事情。

本以為可以好好休息一陣子的駱濤,萬萬沒有想到,麻煩事一個又一個接踵而來。

這一日就有報告說:有人要來西昌參觀學習。

再一日雪花般的信封和不要話費的電話,就從四面八方匯聚到京城的西昌樓。

這次可是比上次駱濤發表《我要上學》那篇小說帶來的影響力還要大。

看到如雪般的信封,駱濤才真正知道這個年代的民眾是那麼的渴望得到財富。

全民的商業偶像的物件,也漸漸從小日子的松下幸之助走向他們自己人的駱濤。

駱濤雖然沒有說什麼驚天動地之語,但他開了一個先河,就是不在條條框框內也可以蓬勃發展。

就憑這一點便能激勵一大批熱血青年。

可惜他們太單純了!!!

【月票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