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橫明最新章節列表 > 222 集資辦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22 集資辦學

其實不用孫懷忠警告,方書安就打算暫時偃旗息鼓,先蟄伏一段時間。

李選侍死的訊息,並沒有流傳出來。

不過他已經知道,看來宮裡還是在隱瞞著。

太子不希望醜事傳出去,鄭貴妃也不想有人知道。

雙方都懷著異樣的心思,也都在控制訊息,所以也就不難理解了。

既然鄭貴妃選擇丟車保帥,還抓不到她的把柄,那只好先等等。

下一階段的目標便是李可灼和崔文生,要將這兩人想辦法除掉,不能任他們在太子面前晃盪。

只不過,眼下有個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

學院的模組設計已經基本完成,需要錢財開始動工。

但是麼,還是遇上了問題。

按理說,是為大明培養人才,戶部出大頭很正常。

而且是萬曆金口御批的專案,說什麼資金也不應該耽誤,到位的更快才是。

但是,偏偏就出問題了。

戶部只答應開撥兩萬兩銀子,與方書安的規劃設計相比,至少缺一個零。

學院要開工建設,怎麼說也不能只有那麼點吧。

但是戶部卻振振有詞,說都是看在首輔面子上擠出來的。

方書安找到戶部,卻連戶部的門都進不去,全然不是戶部在國債上有求於方書安的時候,任憑方書安與朱由校如何蹦躂,也沒能多給一點。

當然,最後得到的說辭也算是合理,畢竟大明在年初已經定下各項大的支出,雖然現在有些盈餘,但是貿然投出去數十萬兩,會嚴重影響到後邊的財政消耗。

南方還有水災,遼東告一段落,但是戰爭尚未結束。

大明基本上已經有預算和決算的制度,不然修三大殿也不至於造成嘉靖的巨大虧空以及嚴嵩和嚴世藩父子的最後垮臺。

歸根到底,建學院的專案不是一個重要而又緊急的事情。

雖然現在府庫裡有些盈餘,但是一次賑災和局部戰爭就不知道要消耗多少銀錢。

真要是拿出來幾十萬兩給他們,萬一哪裡在有點應急的需求,可就要求爺爺告奶奶。

戶部現在雖然不是暴發戶,但剛剛將能跑老虎的庫房填進去一部分,說什麼也不能再鬧那樣的窘迫!

行吧,誰都有不得已的理由和似乎能說過去的道理。

朱由校已經是不知道第幾次嘆氣。

“書安,難道咱們就只能等到年末時候,討論來年預算?”

“若是真想等到朝廷的撥款,只能那般,不過,若是另一個地方,說不定能擠出來……”

“另一個地方?哪裡?”

朱由校瞬間來了精神,熬夜導致的黑眼圈搭配上勻稱的身材,十分奇怪的外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咱們的事情,好歹是陛下他老人家親自批准的,何不去向大內要點銀子……”

方書安賊兮兮的道。

“你啊你,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也不想,在遼東風聲鶴唳的時候,你爺爺都沒能從我爺爺手裡摳出錢來。現在,太平日子還想著弄點出來?簡直是痴人說夢!”

朱由校狠狠的鄙視了方書安一番,給他潑一盆冷水。

雖然出兵之前,萬曆一直在哭窮,甚至一次又一次的攤派,但是其實內帑還是有錢的。

但是萬曆是什麼人,一毛錢都別想從他口袋裡劃拉出來。

也就是後來泰昌帝登基,才從內庫撥出來銀子,緩解財政以後取消礦稅。

“戶部有錢不給,說是沒有預算;你爺爺有錢也不給,那就是大老扣兒了啊!”

方書安無奈的道。

“隨你怎麼說,反正現在只有咱們兩個人,也沒有別人聽見。”

朱由校安慰似的說著。

“還能難倒咱爺們兒不成!沒人給錢,咱就沒錢了?咱們自己幹吧!”

“自己幹?”朱由校猶豫了一會兒,“倒不是不行啊,我從你那分了不少錢財,雖然有些投入到羊毛儲備裡,但是現在已經有人提前付錢訂貨,在加上瓷磚和水泥亂七八糟的收益,拿出來十萬兩不成問題!”

“你那點錢,還是留著自己用吧,我不缺錢!”

方書安大拉拉的拍著胸脯。

他決定了,先自己幹,有別人後悔的時候!

“我知道你比我有錢,但是這事情又不是你自己的事情,見者有份,我要入股!”

朱由校被方書安的勁頭帶起來,也是豪氣幹雲。

“去去去,湊什麼熱鬧,學院可是個虧錢的買賣,砸進去多少銀子,幾年之內見不到響,你的銀子留著有大用!”

方書安擺擺手,示意朱由校莫要參與。

“呸,你建書院,誰受益最大啊?”

“當然是大明了啊!”方書安回他

“大明姓啥?”

“姓朱……嗯……你說的對……你還真得入股!”方書安反應過來了,這大明可不就是姓朱麼,說到底還是給他們家培養青年才俊。

負擔些花費,倒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既然這樣,咱也就別爭了,將那些傢伙們湊到一起,看看有誰願意出錢,當然了,錢也不是白要他們。只要是願意出錢,咱就讓他們命名一片建築,什麼書安樓、田餘樓、月華樓,統統給他們開放了叫。

你說這些人跟著咱們掙了那麼多錢,他們還在乎什麼?當然是名聲!

到時候,逢人便說,知道咱大明最大的技工學院麼,那裡邊的什麼什麼樓,可是咱家捐錢建的,嘖嘖,那名氣、那豪氣,相比之下,比起誰吃什麼、穿什麼,不知道要高到哪裡去了!”

方書安對這一套十分熟悉,捐建校舍乃至獎學金之類,在後世是個不能再普遍的事情了。

此時的大明也有捐助教育的富戶,不過大多僅僅是基層的蒙學或者是鄉學,規模如此大的校舍,還沒有幾個人開先例。

反正模式都是現成的,拿來用就好。

至於那幾家,也不指望他們拿多少,只要表示一下,大家共進退的意思即可。

當然,若是要多表現,方書安也不會拒絕,畢竟多多益善麼。

意見一致的兩人不做停留,馬上召集他們的幾個固定合作伙伴,當然還有一些聞到味的商人也湊了過來。

張田餘聽聞他們的設想,有些吃驚,突然就打斷了方書安,“什麼,你們要集資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