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橫明最新章節列表 > 243 亦臣亦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43 亦臣亦友

熊廷弼的奏摺中,最為核心的還是關於土地的問題。

那可是在農耕時代最為寶貴的東西。

至於和黃臺吉交戰的細節,基本上沒什麼意思。

今日你殺了我十匹馬,明日我就砍倒你二十頭牛,總體來說,雙方的戰爭更像是成人版的過家家。

你來我往的幾下,幾乎都不能算是撓癢癢,比較起來他們在遼東的戰爭,這裡的只能說是純天然的友誼賽。

相比之下,請求收回奴兒干都司的願望和土地的預測,更加讓人感興趣。

“熊大人說找到將近一千萬畝土地!”

一千萬畝土地,雖然相對於大明耕地來說,不是個多大的數目。

但是一戶分上五十畝或者一百畝地,就能安置十萬或者二十萬戶人口,對於解決大明目前面臨的危機,會有十分良好的效果。

“怎麼只有一千萬畝!”

方從哲一句話,差點讓朱常洛吐血。

“等等,閣老,你再說一遍,我耳背,未能聽清楚。”

朱常洛正是人生巔峰的時光,可以說是春秋鼎盛,怎麼可能耳背,只不過是聽到的不敢確認而已。

“我那孫子說過,整個北大荒開發出來,少說也有一萬萬畝土地,現在熊廷弼不過才開發出來一成,未來的路子,還很長……”

“一萬萬畝?”

朱常洛瞪大眼睛,根本不敢相信,北直隸以及山東加起來,才多少土地。

一個區區北大荒,還能比這兩處的耕地更多?

這也就不能怪他沒有見過世面了,單就面積而言,華夏東北平原最大,耕地面積也是最大;相比較之下,華北平原和江南都要差上不少。

現在還沒有多少人去過北大荒,自然無法對那裡的廣闊有多少認識。

“不說一萬萬畝,只要有上五千萬畝耕地,便能極大的緩解我大明的糧食問題。”

朱常洛似乎是打進一針雞血般,似乎能感受到他未來執政之路要好上許多。

對於這個話題,方從哲笑笑,並沒有回答。

按照他孫子的說法,現在糧食不夠吃,固然有災害的因素在其中,但本質上是中間有人上下其手的太多。

除去災年外,糧食其實能達到相對的平衡,但因為有人在中間吃掉太多好處,所以才會造成糧食短缺的現象。

監稅司……

如果那個想法真的能實現,暫時不用移民去遼東,都能保證糧食夠吃。

若是合理開發,會讓大明的人口再增加不少,到時候,想想人口和土地都增加,那可是盛世才有的跡象……

“閣老?閣老?你在想什麼?”

直到太子召喚了老方好幾聲,他才反饋過來。

“殿下,失敬失敬,方才是想起來家孫說的一些事情,還請恕罪。”

“你何罪之有,要不是令孫提出來的可能性,熊大人怎麼可能發現如此多的耕地。要說啊,是時候該賞賜你們家那個皮猴子一次。”

要賞?

老方心裡一動,隨即變冷靜下來。

此前萬曆健康的時候,關於方書安的戰報不是沒有,但是最終都以各種各樣的原因給壓了下來。

中間有什麼原因,或者有什麼特別的想法,方從哲猜不明白,也沒有去問萬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總歸形成的事實便是那般。

現在太子剛剛監國,就將這件事情打破,究竟是好與不好,還很難說。

“殿下,方書安我那孫子,確實是做了不少事情,不過念在他還年幼,並不適合多大的封賞,要不,還是再等等算了。”

他這話一說出來,朱常洛也是有些納悶,不過隨即想明白,方書安立過的功可是不算少,但是到現在仍舊沒個像樣的封賞。

中間一定有問題!

難道?

朱常洛腦海中閃過一道光。

莫非這個年輕人,是父皇專門為自己或者是年幼的朱由校留著的?

若是將事情向這個方向思考,那還真的能說通。

方書安的表現,屢次出人意料,在他同輩的年輕人當中,絕對的佼佼者,無人能出其右。

若是現在使用,未免有些年齡過小。

但是留給自己或者朱由校的話,情況可就不一樣了。

只要令其和朱由校搞好關系,便能成為一生的朋友和君臣。

自古以來,帝王都是孤家寡人,若是能有個亦友亦臣的人,那會令孤獨的帝王生涯增色許多。

想到這裡,朱常洛便對方書安定性了。

現在還真不是給他大封賞的時候,畢竟年紀小,還沒有多少官場經驗,等到朱由校開始歷練的時候,將兩人捆綁在一起就是。

“好罷,那就依著閣老之意,先不給方小子打賞,等到他有了相對正式的官身之後,再行封賞就是!”

兩人就這麼一言一語,將方書安一段時間的工作內容聊了出來。

算是給他的職業生涯年規劃吧。

不過麼,若是方書安在此,他會發現,兩人規劃的那叫一個什麼玩意,他可是要成為頂尖科學的那麼一些人。

至於當官什麼的,不過是捎帶手完成的事情!

處理完奏章,去探視萬曆以後,朱常洛便趕回東宮,哪裡還有人在候著。

“徐大人,讓你久等了。”

太子一進來,便看見還不知道等侯多長時間的徐光啟。

“殿下您莫要如此,現在監國重任在身,難免要處理軍國大事。”

“好,不說我了,說說你的事情吧,怎得,近日來有何重要之事?”太子問道。

“重要之事便是世子的學業,眼看著時間過去一個多月,最後一位師父也到不了。敢問殿下,是要怎樣進行呢?”

徐光啟到任已經不少時間了,可惜因為三個師傅當中的第三人一直未能到達,所以他兩人無法開展自己的事情。

“今日才瞧見奏章,那位恐怕是來不了了。”

原來,第三個人接到命令,原本是個高興的事情,誰知道老母高興之下,意外發生了,竟然睡著之後再也沒有醒過來。

如此一來,要回家守孝三年,自然也就沒有了這一方便的需求。

“本宮再物色一位師傅給校兒,其他事情還有何要說?”

“殿下,您最近使用那些東西已有時日,效果如何?”

徐光啟神色突然很奇怪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