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五章 軍工的突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五章 軍工的突破

中原邊區工業與軍工建設所取得的成果遠遠不止於此,以37年為例,雖然各種新增產能大都到年底才陸續開始正式生產,但全年依然生產鋼鐵6萬噸原油10萬噸青黴素200萬支水泥300萬噸工業三酸20萬噸,發電3億多度;而軍工方面更是碩果累累,全年一共生產子彈3億發槍榴彈20多萬發手榴彈100多萬枚地雷100多萬個步槍6萬多支衝鋒槍10萬多支迫擊炮1800多門輕機槍2000多挺炮彈近15萬發......

軍工方面不光是產量大幅提高,大量的新式武器也相繼研發成功,給抗戰之中的將士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殺敵利器。其中首先完成的自然是40mm反坦克火箭筒,這種被胡衛東命名為長纓1型40mm火箭筒的反坦克利器在設計上參照了歷史上後世經典的693型火箭筒,作戰效能遠遠超越了這個時代,其180mm65°的驚人穿甲深度足以輕鬆摧毀二戰時期的任何一種坦克,即使是歷史上後來納粹德國號稱堅不可摧的虎王式重型坦克也不例外。

如此巨大的威力拿來對付ri本的薄皮坦克怎麼看都有些牛刀殺雞的感覺,為此不少技術人員認為其過高的xg能要求無謂地增加了生產成本,但胡衛東卻指出主席教導我們。世界是運動的發展的,我們在進步,鬼子的坦克難道就不會進步了嗎如果只滿足於可以摧毀ri軍現役的坦克,等他們的新型坦克裝備部隊之後我們再研究更新型的火箭筒,在其間的空白期我們前線的指戰員得要白白犧牲多少人何況這麼個小東西,再貴又能貴到哪兒去飛機坦克什麼的多考慮一點成本問題,倒還說得過去......

胡衛東的這番講話打消了技術人員的顧慮。超前研究思想也因此深入人心,但此時或許只有太祖明白,這種無比犀利的單兵反坦克利器設計出來根本就不是為了對付ri本人。它真正的假想敵其實是北方的那位老大哥......

也正因為胡衛東清楚在抗戰中用不太到長纓1型40mm火箭筒的強大破甲能力,所以對其配套的軟殺傷火箭彈也十分重視,其中最先研制成功的是殺傷榴彈更準確地說。是鋼珠殺傷彈,該彈借鑑了部分反步兵跳雷的設計思想,火箭彈著地後透過反拋裝置跳到1米多高以後在空中爆炸,其密集殺傷半徑達20m,威力相當於122毫米加農榴彈炮,shè程可達1500m,在野戰中威力巨大。而其後研制成功的雲爆火箭彈則是對付永固工事的大殺器,同時還可以兼作燃燒彈之用。這兩種火箭彈研制成功後,之前歷次戰鬥繳獲到的不少九二式步兵炮就徹底成了雞肋直瞄炮擊的效果不如火箭筒,而遠端炮擊又不如迫擊炮......。不久就被胡衛東全部送給了八路軍由於火箭筒生產速度很快,沒過一年八路軍也全部裝備上了,於是步兵炮又全部丟給了ri縱......,又是一筆順手人情......

其實,一開始胡衛東曾經想過開發類似納粹德國的鐵拳和後世中國pf89系列單兵火箭筒那樣的一次xg使用的行動式反坦克火箭發shè系統。論火力密度肯定比佔用編制的rpg系列火箭筒大得多,好在他很快就發現這種設計思想完全不符合中國目前的國情和軍情而果斷放棄。道理其實很簡單,一次xg單兵火箭筒原則上是要人手一支的,而打中高速移動的坦克並非易事,實戰之前每個士兵怎麼也得試shè幾發吧考慮到二戰後期中隊數量超過一千萬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如果採用一次xg單兵火箭筒。那得生產多少支才夠

胡衛東心裡很清楚,即使邊區工業化再順利,也決計沒有能力生產出那麼多的一次xg單兵火箭筒來,而歷史上納粹德國採用鐵拳則是因為兩點,首先德國的人口與軍隊規模相對於它的工業實力來說,是偏少的,其次德軍官兵的文化素質普遍很高,使得他們普遍可以較快地掌握這種新武器,從而大大減少了訓練消耗量。這些都是如今的中國和中隊並不具備的條件,因此胡衛東只得選擇了佔用編制的rpg系列火箭筒,這樣每個步兵班只需要配備一個專門的火箭筒手就行了,火箭筒的需要量自然大大降低,而且專門的火箭筒手shè擊jg度肯定也比只是簡單培訓過的普通步兵高得多,這就又進一步節約了彈藥,從而大幅度減輕了軍工生產的壓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影響更大的,則是107mm12管火箭炮的研制成功,除了在游擊戰與特種戰中的重要作用,作為世界上的第一種火箭炮,它在大兵團作戰中也完全可以打鬼子一個出其不意,為此胡衛東特別提高了保密等級,打算等數量攢夠給鬼子一個驚喜。而shè程更遠威力更大的122mm40管車載火箭炮也在胡衛東歸國後立即開始研製......

此外,在胡衛東訪蘇期間,105mm輕榴彈炮這是官方名稱,但戰士們還是習慣於叫它105山炮,以後也都用此稱呼。122mm加農榴彈炮25mm高shè機關炮37mm口徑的高shè炮航炮與坦克炮等一大批超越時代的先進裝備陸續研制成功,加上雷達無線電近炸引信等輔助裝置的持續改進和邊區工業與軍工產能的急速擴張,1938年註定要成為人民軍工歷史上至關重要的轉折點......

不過,要說胡衛東最重視的,還是後世被稱為亞核武器的雲爆彈,光是其低廉的價格與巨大的威力就已經具備足夠的吸引力,而它爆燃時產生的高溫高壓與負氧窒息效應對於躲在要塞工事內的敵人更是有著任何一種其他常規武器所無法比擬的奇效,將來中隊遲早都要反攻東北的,如果沒有這種大殺器,ri本關東軍經營多年修築起來的那麼多堅固要塞還真是不好對付,大口徑重炮和重型高爆航彈或許有效,但成本可比雲爆彈高了不知多少倍......未完待續。。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