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章 揮軍北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章 揮軍北上

捷報傳來,zhong yāng大為振奮,即使是偉人也發電希望紅十五軍留下,鞏固和發展好閩贛粵蘇區即原來的zhong yāng蘇區,而不贊同胡衛東率部離開蘇區北上的主張,在偉人看來,丟下群眾基礎更好的已有根據地,而冒險穿越敵軍的重重阻截前往毫無基礎的北方,怎麼看都不是明智之舉,若是因此重蹈昔ri井岡山根據地淪陷的覆轍,那就太令人痛心了。至於抗ri的問題,即使要與南京zhèng 合作抗ri,有地盤在手談判時也要有利得多。

但胡衛東並沒有唯命是從,而是有理有據地說明了自己的想法,在他看來,紅十五軍的戰鬥力很大程度上是靠彈藥尤其是炮彈支撐的,而光靠繳獲總是不太可靠的,一旦彈藥耗盡,到時候過上了苦ri子的紅十五軍還能像之前一樣所向披靡嗎胡衛東對此並沒有多大的信心,偏偏紅十五軍中轉化過來的解放戰士又實在太多,也一直沒有時間好好消化,加之連續作戰後普遍疲憊不堪,哪怕只是打一次大的敗仗,都可能招致全軍的潰敗。所以找到一塊足以支援紅十五軍的根據地,讓紅十五軍有機會修整編訓,是非常必要的。

而隨著老蔣對江南的控制力ri益增強,30年代初閩贛粵蘇區的地緣優勢已經不復存在,反而因為太靠近南京而會遭到白軍的頻繁進剿,想要發展起來十分困難,胡衛東可不敢寄希望於每次戰役都能獲得超過消耗的巨量繳獲。而且,由於長期的戰爭和白軍的屠殺,閩贛粵蘇區的人口比例現在已經嚴重失調,鄉下更是幾乎看不到青壯男子,一眼望去不是婦女小孩就是老頭,僅靠老弱婦孺的勞動,養活他們自己都很困難,又如何維持十萬大軍呢

正因為這樣,胡衛東才不得不將徵兵比例控制到極低的百分之一注1,以盡快恢復地方經濟減輕鄉親們的負擔。但如果紅十五軍繼續長時期地留在這裡,閩贛粵蘇區將不可避免地陷入空前的饑荒之中,以胡衛東的估測,現在的閩贛粵蘇區,最多只能支援3萬常備軍,因此紅十五軍主力只有離開另覓根據地這一條道路可走。

裁軍或是轉為民兵的話,理論上是可以的,但紅十五軍的這十幾萬指戰員歷經了多次戰鬥的考驗,已經漸漸成為一支百戰餘生的jg兵,就這麼將其中大部分復員了,胡衛東實在是不捨得。何況紅十五軍中大半都是家鄉遍布全國各地的解放戰士,讓他們打仗還行,如果要他們留在蘇區種地,估計用不了幾天就會跑掉一大半,就算他們願意種地,一般也不會樂意在這異鄉當農民吧

看到電文中所述zhong yāng蘇區的慘狀,心痛不已的偉人忍不住淚眼婆娑,他果斷地打消了自己過於樂觀的幻想,回電胡衛東支援他的做法,上面只有四個字你是對的,令胡衛東甚為感動,其實他這麼做還有一個說不出口的理由,如果留在閩贛粵蘇區,將來抗ri改編後紅十五軍肯定是進入新四軍系統,而抗戰初期領導新四軍的長江局書記卻是從蘇聯歸國的王明,相比而言胡衛東覺得還是及早北上,將來進入八路軍系統安心打鬼子更好一些......

在報請zhong yāng批准後,胡衛東先將部隊裡不適合戰鬥和文化水平較高的部分官兵復員,前者轉到蘇區zhèng 工作或是留下務農,後者則根據其個人特點和部隊需要招進三大學校中的某個進行深造,兩者合計兩萬多人。之後胡衛東再從部隊裡抽出五千多蘇區本地的指戰員,加上傷勢未愈不能隨主力的近兩萬人組成了閩贛粵du li師,以譚震林任師長兼政委,陳潭秋擔任zhèng 主席,再加上早就決定留下的法院院長何鬍子,應該可以保證將來蘇區不再出現肅反擴大化的悲劇。

胡衛東這樣安排自有他的道理,按理說紅十五軍主力北上,應該可以將大部隊引走,但既然老蔣能在ri寇步步進逼之下還堅持攘外必先安內,誰又能夠保證他不會來個剿匪必先斷根呢所以胡衛東便將部隊裡軍事能力最強的譚震林留了下來,這樣就算進攻蘇區,輕易也拿不下來,只要堅持到抗戰爆發,蘇區就算保住了。至於將陳潭秋留下,則是想起他歷史上死在x jiāng一事,胡衛東希望以此避免這個悲劇......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1935年5月4ri,紅十五軍的主力九萬多人以及三大學校的數萬年輕學員在福建崇安縣宣誓北上,並利用大功率電臺對全中國明碼發報,呼籲國內各大勢力停止內戰團結抗ri,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赤sè黨反蔣抗ri的口號也比歷史上更早地變成了逼蔣抗ri,但老蔣卻仍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主張,對赤sè黨的態度轉變視而不見,並嚴令鎮壓各地的抗ri救亡運動,以免干擾他的剿匪大計......

崇安縣已經是昔ri閩浙贛蘇區的地盤,早在紅十五軍誓師之前,正在這一帶打游擊的閩北du li師就趕來會師了,胡衛東自然毫不客氣地將其收編了,並讓將人數只剩一千多人的閩北du li師擴充為八千多人的一個旅,紅十五軍的實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

更令胡衛東驚喜的是,當初閩北蘇區的兵工廠居然還在,這個兵工廠雖然只有幹部職工三百餘人,但技術與裝置條件不俗,居然能夠生產步槍衝鋒槍手榴彈地雷和子彈,必須說明的是,子彈是生產而不是復裝,這意義可就大了,而且該廠產能也相當大,每月能夠生產各種槍1000餘支,製作炸彈地雷10000多枚,生產手榴彈3000多顆,槍彈15萬發......

注1:也即是3萬動員兵,加上超過十萬的解放戰士幾千陸續收攏來的老紅軍和當初在贛西戰役前後擴紅得到的兩三萬人,經過歷次戰鬥的損失,現在的總兵力約在12萬人左右,另有兩萬多可能痊癒歸隊的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