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零五章 停戰談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零五章 停戰談判

由於敵人實在太菜,加之己方縱然是輕裝疾行武器裝備方面依然擁有絕對的優勢,因此方永樂部在西康戰役中的戰鬥傷亡十分有限,全部加起來也才一千多人,但是即使事先早有了充分的準備,凍傷摔死等非戰鬥減員的總數依然多達三千餘人。不過由於方永樂一直與部下同甘共苦,更兼一路上所向披靡,士氣持續高漲,所以駐藏部隊的廣大官兵不但沒有對其心生怨言,反而愈發敬畏有加。同時,也正是在這樣幾近殘酷的考驗和磨礪下,這支原本良莠不齊的部隊迅速凝聚成為一支天下一等一的赫赫強旅,尤其是在山地作戰方面。

由於受命駐藏,方永樂這位紅軍時期的年輕驍將錯失了很多殺敵立功的機會,但一年多的太平ri子並沒有令這把寶刀生鏽,當其再度出鞘之後,方永樂的威名很快就傳遍了全國。而且,這個時候還並沒有多少人意識到,西康戰役都只是方永樂其後輝煌的第二段軍事生涯中一次微不足道的熱身而已。

. .

不過,西康戰役縱然規模不大,但戰略意義卻不可小視,奪取西康之後,赤sè黨已經完全控制了整個青藏高原,直接對國統區的大後方四川與雲南兩省構成了致命威脅。由於青藏高原地勢上的天然壓制,在這兩個省無論佈置多少兵力,都很難對方永樂部發起有力的反擊,而如果兵力留得不夠多,方永樂卻很容易率軍下來逛逛

結果老蔣不但被迫放棄從四川與雲南兩省調兵出來增援江南戰場的打算,反而還不得不再次向兩省調派援軍。可是,菊花上抵著尖刀的感覺固然不好受,但本來在內戰中就已經連連吃虧,這下還要抽走至少十幾萬機動兵力,ri子豈不是更難過了而在赤sè黨宣傳機構的引導下。全國人民反對內戰的呼聲此起彼伏,就更是令老蔣焦頭爛額。

其實說心裡話,主動偷襲卻打成眼下的尷尬局面。老蔣其實也是萬分後悔,難以承受更大損失的他很自然地有心停戰,但現在赤sè黨雖然並未取得什麼決定xg的勝利,但在各條戰線上無不佔據了明顯的上風。他們真的像其宣稱的那樣希望停戰嗎即使同意停戰,他們會不會又提出什麼過分的條件老蔣越想越是沒底

可是再沒把握也總得試試,再說若是赤sè黨方面實在不肯同意停戰。老蔣也不是完全沒有應對的辦法,只不過若以恢復到七七事變之前的狀態為條件與ri本議和,能否讓國內的輿論接受,老蔣心中著實沒什麼把握,而聯手對付赤sè黨,就更是只能秘而不宣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好在老蔣終究沒有走到這一步,雙方的談判比其預期的要順利不少。雖然赤sè黨開戰以來佔了不少便宜,但畢竟有400萬之眾,赤sè黨又得分心防著鬼子,只能動用不到一半的兵力投入內戰,短時間內想要徹底推翻chong qg政權並沒有多大的可能xg。另一方面。雖然贛南事變由老蔣挑起,但赤sè黨反擊的力度加大之後,也開始感受到了越來越大的輿鹿力,畢竟在抗戰的大局面前,擴大內戰這個罪名還是很重的。

此外,無論是美國德國還是蘇聯,都不希望現在的中國陷入全面內戰。三國主要是擔心中國內戰會損害它們的利益,比如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德國與赤sè黨秘密談判中的全面合作都需要一個較為和平的環境,至少計劃中要建設的工業基地和作為對外出口的沿海部分地區必須是這樣;而蘇聯支援中國是為了讓中國幫它牽制ri本,可不是讓中國人拿去打內戰的。

至於意識形態方面,斯大林倒並不是看得很重,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他反而對赤sè黨有著深深的忌憚注1,因為赤sè黨統一中國後固然對國際共運是一個極大的鼓舞,但是蘇聯的國家利益決定了他更希望看到一個沒什麼威脅的中國,尤其兩國之間還有很多的歷史遺留問題沒能得到解決,這就令他更是顧忌三分。此外,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國,若是真的成為了世界上第二個社會主義國家,毫無疑問會令原本全都唯蘇聯馬首是瞻的國際者們生出二心,這無疑是蘇聯和蘇共都不想看到的,如果赤sè中國成功發展起來,甚至還可能會與蘇聯爭奪國際共運的領導權,那問題就更嚴重了

就這樣,中國人自己在自相殘殺,反倒是外國人卻出面調停,這一點多次被後世的公知們拿來作為中國人民族劣根xg的例證,但真正的有識之士卻都明白,鼓吹和平的未必就是好人,而發動內戰也未必就一定有罪

不管如何,國內的民情不允許外國勢力也都反對,加之戰場上也沒法很快分出勝負,而ri本人卻在一旁虎視眈眈,這種狀況下無論如何兩黨都無法再打下去。而即便沒有取得決定xg的勝利,但在各個戰場上都佔據了明顯優勢的表現,已經足以令赤sè黨在談判中佔盡了上風。

首先,是贛南事變的責任認定問題,老蔣雖然用丟卒保車之計將責任都推卸給了顧祝同,但發動贛南事變這一事實卻還是清清楚楚地擺在了全國人民面前,老蔣國家領袖的形象也由此愈發地岌岌可危,而其丟卒保車的做法也令其麾下的將帥們多少有些寒心。

注1:個人認為歷史上的斯大林是到朝鮮戰爭之後才開始對赤sè黨生出jg惕之心的,之前一直十分輕視,但本書中赤sè黨已經有了200多萬正規軍,而且在抗戰中表現出了ri益強大的戰鬥力,加之蘇聯人又因為援助專案的關係,親眼看到了赤sè黨武裝力量與工業建設的ri新月異,斯大林要還沒有引起重視,那他一定是冒牌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