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昌級巡洋艦(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昌級巡洋艦(中)

就拿南昌級重巡洋艦上的9門203mm主炮來說,最初選用的是德國skc34艦炮的改進型,由於胡衛東力薦使用了全自動裝彈機,使這款歷史上二戰時期綜合xg能最強的203mm艦炮shè速大大提高,達到了和美國203mm艦炮同樣的每分鐘6發的最大shè速,但在shè速大大加快的同時,由於中方提供的新型炮管鋼,這款艦炮炮管的平均壽命卻幾乎沒有減小半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改進後的skc34艦炮已經和此時世界上的其他同口徑火炮拉開了很長的一段差距,但德國人卻沒想到胡衛東居然還沒拿出全部的乾貨。就拿炮管鋼來說,胡衛東提供的配方和工藝是用於製造陸軍火炮的,而陸軍火炮的shè速比同口徑艦炮低得多,因此xg能自然也低得多。

此外,德國的火炮專家雖然已經是世界一流,卻還都習慣於先設計火炮再為火炮尋找合適的材料,因此他們得到新材料後只是簡單地進行了替代,除了延長炮管壽命並沒獲得其他xg能的提高。而身為二十一世紀全球最頂尖的火炮與彈藥專家之一,胡衛東卻能夠根據材料的xg能來量身定做地設計大炮,因而在兩艘重巡確定會歸中國海軍所有之後,胡衛東重新設計的203mm艦炮xg能上要比德國大炮優秀得多,在jg度毫不遜sè的前提下,這款203mm艦炮不但最大shè速達到了驚人的每分鐘10發,而且炮管壽命同時達到了800發以上 ..

不過,所用的材料好了,成本也相應地提高了很多,尤其是稀土鎢鉬等各種合金成分的用量更比提供給德國的材料高了好幾倍。不過中國的資源儲量遠比德國豐富得多,尤其是稀土這樣的中國特產,再加上203mm艦炮已經是中國海軍口徑最大的火炮了。而且南昌級重巡以中國的國力也不會裝備太多,所以完全負擔得起。事實上,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資源豐富但工業化程度低下的國家來說。生產工時和產品質量才是決定生產成本的關鍵,而由於胡衛東一直以來狠抓的質量管理和火炮設計上的儘量簡化,這兩方面都足以令人滿意。因此綜合來說,胡衛東設計的這款203mm艦炮雖不便宜。但也不算貴得離譜,生產成本也就比原來的德式艦炮高了五成,考慮到xg能上的大幅提高。xg價比其實並不差。

再加上胡衛東為其專門研製的各種新型彈藥注1,其在實戰中的威力更是遠非世界上任何一款同口徑火炮可以比擬,而新型發shè藥的使用則提升了火炮的膛壓和炮彈初速,其最大shè程更是超過了50公里,雖然因為命中率的原因,超過30公里就幾乎不可能擊中敵艦,但shè程大的火炮威力也大炮彈與發shè藥相同的前提下啊

除了南昌級重巡洋艦上的203mm主炮。胡衛東還新設計了一大批火炮,包括各種口徑的高shè炮坦克炮航炮等等,從而大大提升了人民軍隊的綜合實力。但就連胡衛東自己也不得不承認,若非有了德國人提供的軍用jg密機床萬噸水壓機等多種具有戰略意義的加工裝置,他就算再有本事。中國也不可能這麼快就將這些火炮研製出來並很快開始批量生產,而如果沒有質量優異的火炮,很多先進的特殊彈藥也同樣沒法使用,所以就連當年一直都是蘇粉的胡衛東,對德國也多少生出了一些好感,哪怕他明知兩國其實只是在相互利用

另外還有一項關鍵技術不得不提,那就是裝甲雙面硬化技術,這項技術可以令裝甲的抗擊穿能力大大增強,最大可以達到50,雖然裝甲厚度超過一定限度以後,提升幅度會越來越小,但以裝甲不算很厚的重巡來說,依然可以獲得相當明顯的提升,再算上新型裝甲鋼本身xg能的巨大優勢,一塊雙面硬化了的80mm裝甲板的防御能力幾乎能與厚達三百毫米的ri本戰列艦裝甲相比,這實在是太可怕了

歷史上這項裝甲技術最初是由美國人發明的,而中國雖然研究開始得也挺早,但因為某些工藝上的關鍵沒能弄清楚,工業基礎又太過薄弱,成本始終降不下去,因此很自然地沒法大量應用。直到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中國的裝甲專家們才終於在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旦明白其中的關鍵所在,問題就變得異常簡單,而雙面硬化裝甲的成本也因此降到了比均質裝甲也高不了多少的程度這方面比美國都出sè,但xg能上不知道有沒有差距。,以致於在最為廉價的輪式裝甲車上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胡衛東自然知道這項技術的秘密,但是之前的研究工作卻一直很不順利,直到獲得德國的技術設備支援之後,原來的很多難題頓時迎刃而解,這項技術才終於成功破解,這令胡衛東不得不再次感嘆工業基礎的重要xg。

這項技術研發成功之後,獲益最大的莫過於中國的坦克了,尤其是輕型坦克,由於雙面硬化裝甲對於較薄的裝甲效果特好,可以令其抗穿甲彈的能力提升50,而抗破甲彈的能力提升幅度則更大因為雙面硬化裝甲說白了就是極度簡化版的複合裝甲,以致於最新型號的八一式輕型坦克注2在重量沒有增加的前提下,竟然擁有了超過t34中型坦克的驚人裝甲防護

注1:彈藥方面深受胡衛東的重視,而德方卻沒有充分意識到其中的價值,因此除了易被仿製的底凹與棗核全膛彈型進行了有償的轉讓之外,胡衛東只幫德國人改進了一下穿甲彈頭所用的合金材料配方和熱處理工藝

注2:這也是第一款正式量產的八一式輕坦,與早期的試驗型號相比,應用了最新的稀土裝甲鋼和雙面硬化裝甲技術,主炮換成了由57mm高shè炮改成的坦克炮,另外發動機xg能也有了明顯提升,無論是最大速度還是最大行程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