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二十章 戰略武器(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二十章 戰略武器(下)

為此胡衛東將反應堆的相關研究提到了比核武器本身更高的位置。因為反應堆的科研水平上去了,再研製核武器的話難度會大大降低。而且由於中國地理位置的天然劣勢注1,中國的核武器要想充分發揮作用,非得有核潛艇不可,這就更加需要反應堆技術達標了。

而且反應堆的價值遠不僅僅是科研,即使是還不能稱為核電站的反應堆,也是可以多少提供一些電力的,這對於發電量與西方列強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的中國來說具有不可忽視的現實意義,尤其核計劃本身就是耗電大戶,能夠內部解決一部分那是再好不過了。

更重要的是,重水反應堆和石墨反應堆還能用來生產核燃料鈽239,這對於天然鈾資源較為缺乏的中國來說,具有極大的戰略意義。而如果說將不能作為核燃料的鈾238轉化為鈽239只是提高了天然鈾的利用率,對總儲量不足的中國來說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的話;將中國儲量極其豐富目前是世界第二,而且中國的釷資源還遠未充分勘探出來。的釷232天然釷幾乎均為釷232,另外註明一下釷的讀音同土。轉化為同樣可以用作核燃料的鈾233就具有更大的戰略意義。

1噸釷可以提供相當於200噸鈾或者350萬噸煤所提供的能源,而世界上已知的釷儲量可以至少為世界提供1萬年21世紀的標準的能源支援。此外,相比鈾而言。釷更易於進行濃縮與提純。更重要的是,以釷為核燃料成的核電站不用擔心堆芯熔燬,而且它只會產生相當於等重鈾核燃料0.6的放射性核廢料......

儘管釷核電站的技術直到21世紀初期都還未能商業化,但是相關的技術卻並沒有什麼過不去的技術壁壘,只是需要長時間的摸索和積累,因此早一天開始就多佔一點先機。而且胡衛東當年的妻子也參與過相關研究,因此胡衛東對此也多少懂得一些,這至少可以讓中國少花十年的研究時間。

另外必須說明的是,目前中國無法實現的,只是直接將釷拿來發電也即是釷增殖反應堆。但是利用鈾反應堆產生的慢中子將釷部分轉化為鈾233後。再將其分離出來用於製造核武器,卻並不是不可能做到的只是這樣做不但不能發電,反而還要消耗大量的電能,但為了製造核武器的話。付出這樣的代價還是值得的。。而且鈾233與釷之間的分離要遠比鈾238和鈽239之間的分離容易得多。更不要說是最難的分離鈾235和鈾238了,所以這對於鈾礦儲量嚴重不足的中國來說,無疑有著特殊的戰略意義。即使只為了這方面考慮。早早開始相關的研究也是應該的。

不管是鈽239還是鈾233,有了這些人工生產的核燃料之後,中國才有可能大量當然只是相對來說製造核武器,而這兩者的獲得都必須依靠反應堆。1940年,中國終於建成了所有型別的實驗反應堆,這個成就在外行看來並不起眼,但胡衛東卻很清楚,有了這樣的基礎,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核工業就會迎來一次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期。事實上,當1941年中國第一座實驗性質的8000千瓦核電站建成後,中國核工業部的三大戰役很快就同時打響,這三大戰役分別是核武器艦艇核動力裝置核電站,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與始終力爭上游的軍工科技不同,中國民用科技由於之前距離世界先進水平實在太遠,所以這兩年裡都是以消化吸收引進的科技為主,但其間也不是一項獨創性科技成果都沒有,不過嚴格來說,它們大多是軍民兩用科技,其中最為重要的,莫過於電子計算機的發明,而且與歷史上是先有電子管計算機然後才有電晶體計算機不同,這個時空的中國因為早早就發明了電晶體,加上國內電力不足,難以滿足電子管計算機那驚人的耗電量,所以胡衛東當時毅然決定直接跳過電子管階段,上馬電晶體電子計算機專案,雖然這大大增加了研發的難度,但經過中國科學家們長時間不懈的努力,世界上第一臺電晶體電子計算機終於比歷史上提前18年問世了

歷史上的第一代計算機電子管計算機使用的是定點運算制,參與運算數的絕對值必須小於1;而電晶體計算機則增加了浮點運算功能,使資料的絕對值可達2的幾十次方或幾百次方,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實現了一次飛躍。同時,用電晶體取代電子管,使得第二代計算機體積減小,壽命大大延長,價格降低,為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創造了條件。

而對於目前的中國來說,最重要的影響莫過於兩點,一是制導系統的精度可以極大地增加,尤其是對於目前尚不具備末端調整功能的彈道導彈來說,其命中精度更是可以提升至少上百倍;而第二點則是中國的密碼破譯乃至於本方密碼的反破譯能力都將會毫無疑問地躍居世界第一,而且和第二名的差距會相當地大,這一點的意義之大完全不遜於未來導彈精度的大幅提高,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只要有些軍事常識的人都能明白這一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注1:在矽谷興起之前,美國西部的經濟佔比很小,精華地帶是美國的東部,以兩國陸基洲際導彈的射程,美國的陸基洲際導彈可以輕易打到中國的東部精華地帶,而中國卻夠不著美國的東部精華地帶,這實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當然,如果不計成本的話,中國也不是造不出能夠覆蓋美國全境的陸基洲際導彈,但是成本卻肯定要高得多,還不如發展核潛艇來得划算和高效。但即便如此,中國還是得付出幾倍的成本才能獲得相當的戰略威懾力,怎一個苦字了得,不過想想地理位置更加苦逼的印度,咱們總還能夠聊以自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