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爾各答和約(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爾各答和約(上)

不過更關鍵的,還是在嚴峻的局勢下,美英兩國zhèng 終於在和談中作出了重大讓步,而它們每作出一次讓步,中隊就會後退幾步吐出或多或少的地盤,充分顯示出了中國zhèng 對於和平的誠意,之前拖沓了許久的中英和談也由此以極快的速度在加爾各答達成了協議,後世稱之為中英加爾各答和平條約,簡稱加爾各答和約。

在和約中,英國zhèng 承認喜馬拉雅山脈以北曼尼普爾山脈以東的土地均為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中國由此獲得了喜馬拉雅山脈西北段與中國原有邊境線之間合計10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並有喜馬拉雅山脈這道天險作為中印之間的屏障,戰略安全得到了極大的鞏固,雖然放棄了藏南這塊難以控制的飛地注1,但從全域性來看,顯然現在的分界線對中國更為有利。

雖然胡衛東個人感情上多少有些不捨,但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結果,而且放棄藏南之後,將來中國在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修建超級水電站時就不用顧慮重重了,反正就算出了事倒黴的也不是我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和約簽訂後,當地人民按照各自的意願決定去留,願意回中國的就跟解放軍回國,中國zhèng 承諾會給他們提供不低於中國國內平均水準的少兒教育工作住房和各項福利保障;而不願意的那些人就繼續留下,既然他們自己選擇了。ri後他們也就與中國沒什麼關係了......

而對中南半島的佔領得到美英兩國的承認後,也將大大有利於中國對這個大糧倉的消化吸收,而叢林密佈的曼尼普爾山脈也足以成為天然的阻隔,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中南半島的安全。

本來英國zhèng 還希望至少能夠保住新加坡這個戰略要地,但是歐洲戰場上的一次次失利令英國zhèng 失去了繼續死撐的底氣,而美國zhèng 也擔心英國zhèng 因小失大把本土給丟了,三天兩頭對其施加壓力,最終英方在中國zhèng 同意新加坡和香港這兩個港口以後可以繼續為美英兩國海軍提供補給除非特邀,否則最多隻準在港口逗留3天,上岸更是別想。之後。承認了中國對新加坡的主權......

此外。對於尼泊爾和不丹這兩個中國扶植起來的赤sè小國,美英兩國也很不情願地予以了承認,而錫金則被定為了一個四國共管的非軍事區和zi you貿易區,一方面起到緩衝帶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便於中英印之間貿易的發展。美英兩國之所以在這個條件上讓步。一方面是急於脫身將更多的力量投入歐戰。另一方面則是英國zhèng 現在已經意識到,在喜馬拉雅山區作戰實在不是一般地困難,即使英國ri後能夠騰出手來。想要再次征服尼泊爾與不丹也並不容易,而在中國背後支援兩國的情況下,搞不好就會成為如今阿富汗一樣的大泥潭......

雖然對失去那麼多殖民地心痛不已,但和約達成後,中國zhèng 在一個月內便將之前俘虜的二十多萬被俘期間因為種種原因死掉了一些,有技術專長的除非英方有證據證明他們還活著,否則也基本都被扣下了,要不然數量還要多不少。英法官兵和數量更多的殖民地士兵先後釋放,而那些被俘的西方主要是英國人平民自然更不必說,這些都令這幾年裡人力損失巨大的英國獲益匪淺。

放回的英軍自然是直接重新武裝起來,無論是留在印度對付印共武裝還是帶回去參加歐戰,都可以大大緩解英國zhèng 現在軍隊損失慘重急需新血補充的燃眉之急;而那些法軍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大都同意加入zi you法國為盟軍作戰,這同樣對英國有很大幫助。殖民地士兵雖然不堪大用,但是武裝起來對付同樣不怎麼樣的印共武裝還是可以的,至少也可以當作炮火,多少降低一點英軍自身的傷亡;而即使是那些之前在戰爭中不幸被殃及到了的西方平民,被放回後也可以或多或少地補充盟國損耗巨大的人力資源......

而那些被俘的美國志願軍也被中國以英軍的身份放了回去,美國zhèng 對於中國zhèng 顧及自己顏面的做法還是有點感激的,儘管國家利益決定了它不可能改變敵視新中國的立場,但兩國關係多少還是有了一點改善,這對中國擴大中美貿易和民間交流還是有些好處的......

和約締結後,中隊必須在一個月內全部撤出印度,但這也沒什麼好可惜的,入印迄今因為當地不衛生的環境和與國內迥異的氣候而病倒的中國官兵總數已經多達好幾萬人,而且病患數字還在不斷增加,大家早就盼著離開這個鬼地方了。而且胡衛東也不是什麼善男信女,在率軍離開印度之前,幾乎將當地一切對國內建設有用的物資都給卷走了,以致於中隊撤走之後,英印軍隊發現就連鐵軌都被扒了個一乾二淨,那些中國人是一路走一路扒,扒了一段後送上前面的火車運回後方,然後繼續再將下面一段鐵路線也一樣扒光......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相對來說價值不高的鐵軌都被幾乎全部卷走,那些工業裝置就更不用說了,而英國之前為了讓英印軍隊可以就近補給而建設包括一些還沒建成的的一些軍工企業就更不會被胡衛東放過了。雖然這麼多的物資對於緬印公路的運輸是一個極大的考驗,但由於掃貨開始得早,工業裝置早在中隊最後一次反攻即打下孟買那次之前就開始搬運了,所以最終還是將其中的大部分都送到了緬甸......

注1:雖然佔領緬甸後在地圖上與藏南已經相連了,但由於山川阻隔,實際上依然與飛地無異,而其價值與具有戰略意義的喜馬拉雅山脈西北段相比也差了許多。話說中印領土之爭,為的並不是經濟利益,主要還是地緣安全方面的考慮,而在這方面,由於東段我們已經控制了喜馬拉雅山脈北麓,東段爭議土地的戰略意義因而遠不如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