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六十一章 人道災難(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六十一章 人道災難(下)

: 感謝書友ang投出的月票,繼續求推薦票

此外,雖然由於北大西洋暖流的緣故,英國的冬天遠比中國同緯度的地區暖和得多,但在最冷的2月份,最低氣溫也接近零度,而且海洋性氣候下日溫差極小,即使是晴天一般也就五六攝氏度,也就是說一天之內的最高溫度也不過七八攝氏度。

在這麼低的氣溫下,那些身體不算特別強健的英國人被洪水浸透了衣物後如果不能及時取暖,很容易在不長的時間內被活活凍死。而洪水泛濫而且還是毫無徵兆突然爆發的大洪災的情況下,如果沒人救援,火是很難生起來的,因為到處都是水,倉促之間能夠及時逃到屋頂上保住人命就算不錯了,哪兒來得及在煤炭木柴等可燃物沒被打溼之前就帶上去至於電器,就算洪災中沒電死人,也早已因為短路導致的大面積停電而不能使用了......

而就算沒被凍死,在這麼低的溫度下被大水浸透而長時間受寒,生病也是難免的,而被困災區的人們如果得不到及時和有力的救援,因為疫病蔓延而死的比例必然很高。

而更大的問題則在於,洪水傾瀉而下造成的破壞,並不僅僅是浸沒農田和建築而已,大水沖毀橋樑破壞鐵路公路,令英國境內大片地區交通中斷,這不但造成了重大的直接經濟損失,同樣給英國政府的救援製造了極大的困難。而且德國空軍既然連炸水壩這樣的事都幹了出來,就不會再有任何的底線,那些救援人員同樣遭到了德國空軍的攻擊,不但死傷慘重,而且救援工作也因此受到了極大的干擾,使得洪災的損失進一步增大。此外,交通受阻對英隊的補給也產生了直接的影響,首當其衝的就是作戰任務最重的防空部隊,這樣一來德國空軍的飛機就得以更加肆無忌憚地狂轟濫炸,形成了一個可怕的惡性循環。或許正是預見到了這些可怕的場景。素來堅強的英國首相丘吉爾在接到急報後也一度當場暈倒......

不過。丘吉爾當時所在的國都倫敦,因為處於泰晤士河下游,洪水過境後直接入海,加上倫敦作為一個現代化大都市。下水道系統相當完善。因此損失並不很大。但英國的農業區和內陸的城市受到的損失可就令人觸目驚心了。

英國本土的糧食作物以冬小麥為主,雖然是旱作莊稼,但由於冬季處於蟄伏狀態。抵禦洪水的能力還是比較強的,但是那也得看是什麼洪水,水庫崩潰下洩產生的洪水衝擊力極強,對田地本身都可以造成直接的破壞,更不要說是地裡的莊稼了。而且這次洪水的水量也實在太大,即使與歷史上抗戰期間的花園口決堤相比也大了好多倍,不少地方一度水深數米甚至淹沒了幾層樓房,別說是冬小麥,就算是水稻水稻浸水深度太大時間太長也一樣會枯死的。也未必吃得消。而且被洪水長期淹沒之後,冬小麥的植株即使當時未死,出現病害的機率也會大增,因此英國1942年冬小麥乃至於其他作物大面積的減產甚至絕收是可以預見的。

而這又引出了另外一個問題,英國農業的機械化程度很高,這在正常情況下是好事,但是現在出現了大災,地廣人稀的農村反倒不容易進行自救了。畢竟農業機械雖然節省人力,但卻需要能源來驅動,可是現在英國國內的陸上交通大面積癱瘓,哪兒還能夠提供及時和足夠的電力與燃油呢而農業生產中不誤農時是至關重要的,如果補種太晚的話,就完全沒有意義了,而且英國因為緯度較高光照不足的緣故,一年只能種上一季莊稼,一旦來不及補種,也就意味著將在整整一年時間裡沒有任何糧食收穫......

這次災難也因此引發了很多人的深思,先進科技在不斷改善人類生活的同時,也令人類在某些突發災難面前變得更加脆弱例如當年那次大雪災,如果沒有現代化的交通,反而不會造成什麼危害。,這與科技越發達戰爭的破壞就越大一樣,形成了兩個死結。只是人類社會發展到近現代,已經再也離不開先進的科學技術,想要避免這兩大隱患爆發,只能預先作好防災工作並盡力維護世界的和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比起農業區,英國的工業因為大部分集中於沿海城市,因而在洪水中所受的直接損失較小,但即便是那些因為地理位置而完全沒有受到洪水破壞的城市,工業生產也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究其緣由,一是英國國內交通受到了嚴重破壞,導致很多工廠需要的原料運不進來,生產的產品也運不出去;二是救災的需要佔用了本就大大減少的可用運力,導致原料更難進來產品更難出去;三是英國本身資源匱乏,除了煤炭與鐵礦石等少數幾樣礦產,大部分種類的工業原料都不同程度地需要進口,而因為國內農業遭受重創的緣故,英國必須進口比以往多得多的糧食來挺過困難時期,這無疑就會佔用運輸工業原料的海上運力,原料總的供給嚴重不足,英國國內的工業生產自然就沒法全力開工了......

經過英國政府粗略估計,德國空軍在1941年2月下旬針對水壩的轟炸和其後一個多月裡持續高強度的轟炸給英國造成了超過700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損失,而間接經濟損失則高達4000多億美元;英國1942年的工業總產量銳減到1941年的50,並且永久性地損失了20的工業產能,其中一部分是因為工廠被破壞,更大的部分則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工人無法開工造成的;英國1942年的農業總產量僅為前一年的40而糧食總產量更是連1941年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即使在美國全力支援的前提下,英國本土1942年的糧食供應缺口依然超過了200萬噸,導致了大面積的饑荒和營養不良;1942年英國直接死於洪災和轟炸的人口多達114萬餘人,而死於疫病和災荒直接餓死的倒是不算太多,但因為營養不良導致患病而死的就多了,主要是老人和嬰幼兒。的人數則難以精確統計,戰後估計應該不少於400萬,因為二戰爆發前擁有4700萬人口的英倫三島,到二戰結束的時候已經連4000萬人口都不到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