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四十章 中國導彈(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四十章 中國導彈(下)

: 感謝書友我對本書讀後感的打賞,繼續求推薦票tt

如今中國研製反艦導彈主要是為了對付大型戰艦,即使是戰列艦也必須有能力擊沉才行,但這卻差點將那些研究人員都給難倒了。因為對於這種裝甲堅厚尺寸又大的目標,無論是用半穿甲戰鬥部還是破甲戰鬥部都沒有太好的效果。

其中前者因為速度不夠這個時期的技術還造不出能夠超音速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來而缺乏足夠的動能,加之戰列艦側弦將所有要害部位都保護好了的主裝甲帶厚度極大,根本就沒有擊穿的可能,打上層建築又無法令其沉沒;而聚能戰鬥部雖然穿深足夠,但因為其特殊的機理,用來對付體積龐大的戰列艦就彷彿用繡花針去扎大象一樣,雖然可以穿透防護,卻不會有實質性的效果。

就在大家都束手無策的時候,一個年輕的設計人員卻突然異想天開地想道,為什麼一定要掠海飛行呢超低空飛行雖然更容易避開雷達偵察,但是高空飛行時空氣阻力更小,因而速度更快,這同樣可以增大敵人攔截的難度,而且發現目標後要從高空下衝,又可以獲得幾千米高度的勢能帶來的額外動能,末端速度達到2馬赫甚至更快都有可能,這樣即使採用半穿甲戰鬥部也將獲得相當大的穿深。而且從上向下攻擊時打的是薄得多的水平裝甲,應該不難將其擊穿。這樣導彈就能鑽進敵艦內部爆炸,什麼軍艦也頂不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大家一聽都覺得很有道理,但由於掠海型反艦導彈的設計方案是胡衛東這位頂頭上司親自敲定的,所以項目組的負責人還是小心翼翼地特地向其作了彙報。胡衛東一聽登時眼前一亮,心想,這不是歷史上毛子花崗岩導彈的設計思路嗎歷史上德國人搞的滑翔炸彈也是這個思路,對付大型戰艦這種設計確實是最好的,確實,武器並不是越先進越好,滿足需求才是最關鍵的。這兩年任務太重。我為了加快研發速度,只顧著照辦後世的經驗,居然將這個基本原則都給忘記了。這小子有前途,果然這種新事物的研究。還是要更多地依仗年輕人啊穿越以後我一直太拘泥於後世的經驗。有時也未必就一定正確啊。看來應該給他們更大的自由才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目前世界各國的艦隊防空能力尤其是對於超音速目標的攔截能力遠遠不能與後世相比,因此反艦導彈的尺寸就可以做得更大以儘可能地提升威力。設計中的海鷹1重型反艦導彈全重接近10噸,這甚至超過了德國古斯塔夫巨炮專用的混凝土破壞彈和英國高腳杯炸彈,而且還採用了只有中國才用得起的鎢合金侵徹戰鬥部,再加上從6000米以上高度開始俯衝帶來的恐怖動能,其穿透能力之大可想而知......

根據技術人員的估計,目前世界現役的主要航空母艦型號基本上都只需要一枚就能擊沉,前提是打在主要部位而非外漂等邊角位置;即使是戰列艦,多用幾枚也能搞定。唯一的遺憾是,塊頭太大令其無法被飛機掛載,也難以裝備到中小型艦艇上,目前中國僅有長沙級驅逐艦才能裝得下,其餘的則只能作為岸艦導彈來使用。不過海鷹1重型反艦導彈碩大的體積也令其擁有了超過300公里的恐怖射程,對於中國海軍這樣的防御型海軍來說已經基本夠用了。

不過胡衛東還是要求反艦導彈的原定研究路線也必須繼續堅持下去,以便飛機和中小型艦艇也有可用的輕型反艦導彈,而且他心裡很清楚,當戰列艦退出歷史舞臺以後,那些小巧玲瓏的掠海型反艦巡航導彈才是主流......

除了反艦導彈,中國還有反坦克導彈防空導彈等其他專案正在研究之中,只是因為效費比相比較低如今的飛機坦克都不太值錢而導彈卻貴得很。,中國的科技力量又很薄弱,沒有太多的餘力,因此重視程度相對小了很多。不過深知其價值的胡衛東還是決定,只要911工程完成後騰出了人手,就要立即提升那些專案的級別,尤其是日後唯一能夠對付老美超高空偵察機的防空導彈......

除了導彈和制導魚雷,制導武器大家族還包括制導炸彈和制導炮彈等無動力的制導武器,其中制導炸彈歷史上德國就在二戰後期研究了出來,並利用它擊沉了義大利海軍的戰列艦羅馬號,雖然這個戰果存在著很大的偶然性,但還是可以從中看出其巨大的潛力。只是由於中國現在科研人員總數嚴重不足,因此這些專案也只能掛在導彈等核心專案上順帶進行研究,進度自然快不到哪兒去,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儘管如此,搶在所有國家之前開始研究其他國家現在連鐳射都還沒有呢的激光制導技術還是令胡衛東忍不住浮想聯翩......

雖然火箭制導技術與電子計算機領域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但911工程的核心始終還是核武器。胡衛東深知由於中國常規軍力還不夠強大,因此僅僅搞出原子彈並不足以威懾美蘇德這三個巨頭,氫彈是必須要有的,但是如果原子彈都沒有搞出來,沒這個扳機,氫彈也不過只是鏡花水月罷了。

所以911工程的第一個關鍵就是得先把原子彈造出來,而原子彈的核炸藥主要有兩種,一是從天然鈾中反覆提純分離得到的鈾同位素鈾235,二是在反應堆中以鈾238吸收中子轉化而成的鈽239。由此就引出了原子彈研發過程中所謂的鈾路線和鈽路線,而在胡衛東看來,這兩條路線各有難易和利弊......

在比較鈾彈和鈽彈優劣之前,先得提一下原子彈的構型,同樣是有兩種設計思路,即內爆法和槍法,前者對核燃料的利用率比後者高得多,並且用作氫彈扳機的原子彈只能採用內爆法設計,因此胡衛東的選擇就沒有什麼疑問了,儘管他知道槍法的難度遠比內爆法小得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