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八十八章 韜光養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八十八章 韜光養晦

: 感謝書友望雲山人的打賞和月票,感謝書友太陽真人投出的月票,感謝大家在這段困難的日子裡對本書的繼續支援tt

此外1944年末還有一件事值得一提,英國的間諜經過長期的調查,終於找到了德國重水工廠的位置,丘吉爾立即派出一隊特工去解決這個巨大的威脅,而這些軍情六處的精英也沒有令盟國的領袖們失望,他們成功地破壞了這座工廠,令德國至少損失了一年的重水產量。雖然當初由於胡衛東的提醒,這個時空德國石墨反應堆專案沒被劣質石墨坑死,但是重水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次英國特工的成功奇襲讓德國原子彈的問世至少要推遲半年,這就給了曼哈頓計劃進度因為那次驚天核爆而被大大延緩的美國科學家們以迎頭趕上的機會......

繼前一年的爆發性增長後,1944年的中國經濟繼續保持了世界歷史上罕見的高速增長,其中工業產值的增長率更是超過了20,除了中國政府和全國人民勒緊褲腰帶增加投資之外,國外的大量軍事訂貨也是十分重要的增長動力,除了日本人繼續訂購艦船之外,處境日益艱難的蘇聯也開始從中國大量進口武器彈藥,之前從中國提前要回的貸款等於是換了個方式又很快回到了中國,只是嚴格來說,掏錢的其實是美國人注1,至於蘇聯人自己。硬通貨早就已經所剩無幾了......

即使以官方匯率計算,1944年中國的工業總產值也超過了180億美元,超過了初步消化佔領區而國力大增的日本和大片精華地區淪陷的蘇聯,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而主要工業品的產量則提升更大,首先看原料方面,1944年中國生產粗鋼1500多萬噸發電1200多億度水泥1.2億多噸煤炭2.3億多噸原油近1500萬噸,全都位居世界前三,而電器等工業製成品產量的排名則更加靠前,其中塑膠等新興工業的產量更是驚人,相當一部分都已經是世界第一了......

而在科技方面。中國這一年裡也取得了大量激動人心的重大成果。例如積體電路計算機雖然還未研制成功,但是華羅庚等優秀的中國數學家成功地完成了關於二進制演算法和資料位數對應地址總線編碼理論等課題的理論預研,只要硬體水平一到門檻就能搞出數字計算機,其意義之大難以估量。

不過胡衛東更加期待的機械加工與材料工藝方面的進步雖然也取得了一些。但仍然不足以生產出更大推力的火箭。儘管如此。最大射程達到3000公里的彈道導彈依然領先於世界。只是由於中國那糟糕的地理位置,這個射程的彈道導彈打蘇聯夠不著精華地帶打美國和德國更是連邊都夠不著,而打日本又根本不需要這麼遠的射程。這就決定了這款被命名為東風2的中程導彈導彈依然只是過渡型號......

其實即使是最大射程只有3000公里的彈道導彈,所用的火箭技術也足以在世界上率先完成發射衛星的壯舉,只是重量必須嚴格限制,以中國目前的電子技術,送上去也就是起到一個象徵意義,對於軍事和經濟都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意義,反而會因為難以保密而過早引起列強的注意和警覺,不利於中國目前的韜光養晦,因此胡衛東乾脆給衛星提出了過高的功能要求,令其就算研製出來了也必定重量過大,只能老老實實地等火箭技術追上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裝機容量超過1萬千瓦的中型壓水式核反應堆的建成,不但標誌著中國核電商業化開發的開端,也意味著核動力裝置上艦具備了可能,再加上大型遠端常規潛艇與水面彈道導彈發射平臺的研制成功,胡衛東有信心在23年內研製出可以投入實戰的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儘管在導彈水下發射的技術成熟之前,暫時只能浮出水面發射導彈,而且只能採用射程近得多的固體火箭,但也總比陸基導彈完全夠不著要強得多......

除了911工程在戰略兵器方面研究的成果,1944年也是中國常規武器現代化程序中極其重要的一年,殲2噴氣式戰鬥機與被命名為解放式主戰坦克的59魔改成功定型生產,意味著中國在目前世界上新武器層出不窮的情況下又重新獲得了部分常規武器的效能優勢......

而且更加重要的槍炮彈藥雖然沒有推出新的型號,但是產量卻持續著高速的增長,再加上汽車拖拉機產量同樣迅速增加,中國解放軍的後勤補給能力較前有了大幅度地提升,令其不但足以守衛我們的國土,也有能力主動殺出國境,從根源上摧毀敵人發動戰爭的能力......

經濟與軍工的高速發展令黨內軍內開始滋生出過分樂觀的情緒,甚至就連太祖也在中央軍委的一次會議上說出太平洋現在不太平,將來由我們管了,才能成為真正的太平洋。,聽得胡衛東直冒冷汗......

作為中國工業與軍工的總負責人,胡衛東深知如今中國的實力遠不像大家以為的那樣強大,彈道導彈雖然水平世界第一,但夠不著有重大價值的目標,依然沒有太大的意義,後勤能力雖有很大改善,但即使按照早期的補給標準,也只能支援120多萬輕步兵部隊出境作戰,而且距離不能太遠時間不能太長,何況這幾年好日子過下來,部隊能否還像當初那樣吃苦,胡衛東心裡也有些沒底。

注1:美國工業雖強,但比歷史同期反而有所不如,後勤運輸能力由於德國更加成功的潛艇戰和美國海軍在正面戰場一次次的喪師失地,就更是如此了,因此美國政府對於這個時空更大的援助需求,現在也開始有些力不從心,而中國與蘇聯的彈藥口徑基本一致而又直接相鄰,因此直接出錢從中國訂購後運往蘇聯,就成為了美國政府必要時緊急彌補缺口的無奈選擇,儘管羅斯福心底裡對迅速崛起的赤色中國一直都很擔心。未完待續。。